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浦是上海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中心城区,地处上海市区东北部,面积60.6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32万,有着百年工业、百年大学、百年市政“三个百年”的历史底蕴。本世纪初,上海市委市政府作出建设杨浦知识创新区的重大决策,杨浦开始探索依托区域内高校带动城区发展之路,按照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核心理念,全力推进“工业杨浦”向“知识杨浦”转型。2010年1月杨浦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区,2015年5月上海市委市政府要求杨浦建成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承载区和万众创新示范区。今年5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确定杨浦区等17个区域性“双创”示范基地,更为杨浦加快创新发展提供难得的历史机遇。
一、以大胸怀协同创新
杨浦的转型发展从区校聯动、整合资源、协同推进创新入手,用创新统筹推进区域发展。大学校区为整个城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科技园区为创新创业和就业提供载体,也成为城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公共社区为校区和园区提供公共服务,创造一个适宜居住、休闲、交流的环境。
大学校区。杨浦最大的优势是高校和科研院所多,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分别占全市的20%、30%左右,国家“两院”院士61人。由于历史原因,高校、科研院所与地方长期隔“墙”相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顺,资源调控难度大。杨浦把高校作为推动创新的源头活水和带动区域发展的引擎,主动服务高校,提出“服务高校就是服务杨浦,发展高校就是发展杨浦”的口号,与高校建立了中心组联组学习平台,区域化党建联盟平台和战略合作平台、人才交流交叉任职平台,做到战略对接、重大活动对接、发展项目对接,全力支持高校就近就地拓展,集中力量对大学周边进行环境整治,高校及周边成为杨浦最亮丽的板块。
科技园区。杨浦把区校共建科技园区,作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载体和抓手,作为高校溢出效应的空间和区域产业能级提升的支撑,坚持用“三个舍得”(舍得腾出最好的土地支持大学就近就地拓展、舍得把商业和地产项目让出来建设大学科技园、舍得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整治和美化大学周边环境)全力推进科技园区建设,共建20家科技园区面积达184万平方米,建成复旦、同济、财大、上理工、电力、海洋、上体院等7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其中,以同济大学科技园为核心的“环同济知识经济圈”,被命名为国家级环同济研发设计服务特色产业基地、全市首批示范创意产业集聚区,2015年实现总产出超300亿元。与中电集团23所合作成立物联网科技园,与上海电缆所合作成立智能电缆科技园,与上海电控研究所合作研究北斗应用示范工程与产业化建设项目。
公共社区。“三区联动”需要从物理空间上打破有形和无形围墙,建设开放性公共社区,把科技园区、商务区、居住区有机结合协调发展。五角场作为城市副中心和繁华区域,紧邻商圈形成了以创智天地园区为核心,辐射江湾五角场地区的杨浦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集聚区,成为杨浦区公共活动中心、创新服务中心和示范性功能区。经过10余年的建设发展,创智天地初步形成了要素完备的“知识经济产业链”和“知识创新生态圈”,实现了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在老工业集聚区设立创客长阳创谷。长阳创谷前身是始建于1920年的东华纱厂,秉承为老建筑赋予新生命的理念打造而成。目前已引进启迪之星、创客工场等7家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在大连路设立总部集聚区。我区先后吸引了西门子、EMC、大陆集团、IBM、李尔、耐克、AECOM等一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落户;同时,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成功引进中兵北斗、千寻位置网等一批国内知名创新型巨头。
二、建大平台集聚要素
杨浦致力于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态环境,集聚创新资源和要素,在服务、政策、资金、人才、公共空间等方面,营造轻松、开放、自由的创新氛围,努力使杨浦成为创业最容易成功的区域。
科技金融平台。着眼于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融资难”瓶颈,杨浦在全市率先实施“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专业化运作”的科技金融服务模式。成立国内首家拥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科技银行—浦发硅谷银行。不断创新金融产品,首创“按需定制、多层担保、以大带小、统一发行”的模式,率先推出投贷联动,首单由科技园区带领园区企业发行的私募债亦落户杨浦。以海外人才创业企业为投资对象、定位于中早期的区政府引导基金,两期5.4亿元母基金撬动社会力量共同投资子基金规模达106.7亿元。科技部与国投集团组建的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等一批科技投资企业落户,区域内集聚各类科技金融机构460余家,2009年以来为企业融资近300亿元,截至2015年底,全区已有各类资本市场上市企业49家,其中境内外上市企业14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0家,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企业5家。今年一季度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8家。
全程创业服务链。精心构建全链条孵化服务模式。一是“苗圃+孵化器+加速器”模式。建立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在创业孵化的基础上,服务链前伸、后移,首创“创业前—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四级孵化体系。二是“基金+基地”孵化模式。与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合作共建“创业接力大楼”,开创了“基金+基地”模式。三是“天使投资+全方位孵化”模式。与李开复创新工场合作,共建创新工场上海基地。四是“技术支持+产品试制”孵化模式。为创业者提供先进的技术设备、专业的技术支持、一流的办公环境和便捷的信息交流,降低创业者的成本投入,减少创业者的创业风险。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共11万平方米,设置了创业孵化、创业产品实验试制、创业培训和公共服务等3个功能性平台,设立了“一门式”服务中心,成为全市乃至全国的创业示范载体,累计扶持创业项目近2000个,约50%的项目成功孵化。目前,杨浦区正在打开实训基地围墙,探索将创业园区模式升级为创业街区模式。目前杨浦区共有众创空间46家,入驻项目1854个。创业孵化成效逐步显现,每年孵化大学师生创业企业200—300家,创业带动就业率达1∶11,位于全市前列。 便捷的营商环境。一是在上海各区县中率先实施“三张清单”,即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服务清单,并积极探索互联网与传统政府管理方式创新融合,完善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服务,为企业、创新创业人才和老百姓提供更加优质、便捷、快速的公共服务;二是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在全面推进“三证合一”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电子营业执照、简易登记和注销、开辟绿色通道等方面推进工作;三是加快政府管理方式改革,实现了多层次网上政府服务办事体系,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全流程办理,扩大网上行政服务的覆盖范围,进一步建设更符合创新创业要求的服务政府、网上政府;四是注重释放政策红利。杨浦区注重创建工作政策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在产业政策体系方面,形成了 “1+6+4”产业政策框架体系。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符合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点项目。
三、用大格局战略规划
杨浦作为历史上的老工业基地建成区,引入创新元素推进转型,必须调整和改变城区结构,按照学城、创城和产城“三城融合”格局,调整和优化空间布局,加快城市更新,强化资源整合和功能融合,实现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深化拓展和突破提升。
优化空间布局。通过加大旧区改造力度,推动产业载体从土地增量开发向存量优化转变,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坚持南北联动、东西互动的原则,有效整合空间资源、释放功能联动融合效应,实施“西部核心区+中部提升区+东部战略区”的全区域化创新发展的空间布局。西部围绕“学城融合、产城融合、创城融合”,构建以五角场城市副中心为核心,以复旦全球创新中心、环同济设计、总部基地为支撑的创新经济走廊,形成“一核两翼”的发展态势;中部充分利用老厂房、老社区等资源,着力提升优化综合配套服务功能,承接核心区功能溢出,打造创新创业、文化体育、生活服务等多层次、多元化的宜居宜业宜创生态社区;东部聚焦滨江发展带,开发老工业厂房,15.5公里的黄浦江岸线约有10平方公里待开发建设用地,滨江发展带为杨浦未来发展提供宝贵的战略空间。
提升产业能级。坚持“两个优先、两个提升”产业发展方针,产业结构优化成效明显,初步形成以服务经济为核心的新型产业体系。到“十二五”末以服务经济为核心的新型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知识型现代服务业年均增长18.1%,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长20.2%,逐步形成了现代设计、云计算、软件与信息服务、互联网教育等创新产业集群,全区科技企业达6400余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272家,55家企业在各类资本市场已上市或挂牌。在产业选择上,广泛发展“互联网+”为主的“四新”经济,大力推进以设计服务和工业设计与研发为主的知识型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智能制造产业形成一定规模。既要“高大洋”,高端、国际化、大企业,也要“小清新”,小微企业青年创业和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四新”企业,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万众创新发展格局。
改善基础设施。老城区历史欠账较多,制约了城区发展。杨浦区坚定不移地补上基础设施短板,为杨浦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努力建设现代化的便捷城市。聚焦区域内外交通设施建设,健全枢纽型、功能型、网格化综合交通体系,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强化交通设施建设,提高与市域快速路网体系衔接能力。有计划地推进地下电力设施、通讯光缆、排水系统等改造升级。积极推进社区微环境系统治理,实施老旧小区“里子工程”,打造现代宜居环境。通过补上基础设施和城市更新短板,以长补短,补短促长,提升城区总体形象和功能。今年在全区范围内重点开展了综合整治工作,通过整治拆掉了安全隐患,拆出了杨浦发展空间,也使创新创业环境得到了全面提升,为集聚高端要素、高端功能提供了环境支撑。
杨浦成为首批全国17个区域示范基地之一,是提升杨浦十多年来坚持“三区联动、创新驱动”发展道路的一次千载难逢机遇。杨浦正在按照国务院办公厅文件要求,市区联动高起点研究制定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发挥“三区联动、三城融合”的优势,围绕破解制约“双创”的突出瓶颈问题,进一步整合国家、上海市及杨浦区相关政策资源,从明确工作机制、抓紧制定具体方案、争取改革举措及细化建设任务等方面着手,加快推进区域双创示范基地建设。通过试点示范完善双创政策环境,推動双创政策落地,扶持双创支撑平台,构建双创发展生态,调动双创主体积极性,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发展新功能、打造发展新引擎,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双创模式和典型经验。
一、以大胸怀协同创新
杨浦的转型发展从区校聯动、整合资源、协同推进创新入手,用创新统筹推进区域发展。大学校区为整个城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科技园区为创新创业和就业提供载体,也成为城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公共社区为校区和园区提供公共服务,创造一个适宜居住、休闲、交流的环境。
大学校区。杨浦最大的优势是高校和科研院所多,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分别占全市的20%、30%左右,国家“两院”院士61人。由于历史原因,高校、科研院所与地方长期隔“墙”相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顺,资源调控难度大。杨浦把高校作为推动创新的源头活水和带动区域发展的引擎,主动服务高校,提出“服务高校就是服务杨浦,发展高校就是发展杨浦”的口号,与高校建立了中心组联组学习平台,区域化党建联盟平台和战略合作平台、人才交流交叉任职平台,做到战略对接、重大活动对接、发展项目对接,全力支持高校就近就地拓展,集中力量对大学周边进行环境整治,高校及周边成为杨浦最亮丽的板块。
科技园区。杨浦把区校共建科技园区,作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载体和抓手,作为高校溢出效应的空间和区域产业能级提升的支撑,坚持用“三个舍得”(舍得腾出最好的土地支持大学就近就地拓展、舍得把商业和地产项目让出来建设大学科技园、舍得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整治和美化大学周边环境)全力推进科技园区建设,共建20家科技园区面积达184万平方米,建成复旦、同济、财大、上理工、电力、海洋、上体院等7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其中,以同济大学科技园为核心的“环同济知识经济圈”,被命名为国家级环同济研发设计服务特色产业基地、全市首批示范创意产业集聚区,2015年实现总产出超300亿元。与中电集团23所合作成立物联网科技园,与上海电缆所合作成立智能电缆科技园,与上海电控研究所合作研究北斗应用示范工程与产业化建设项目。
公共社区。“三区联动”需要从物理空间上打破有形和无形围墙,建设开放性公共社区,把科技园区、商务区、居住区有机结合协调发展。五角场作为城市副中心和繁华区域,紧邻商圈形成了以创智天地园区为核心,辐射江湾五角场地区的杨浦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集聚区,成为杨浦区公共活动中心、创新服务中心和示范性功能区。经过10余年的建设发展,创智天地初步形成了要素完备的“知识经济产业链”和“知识创新生态圈”,实现了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在老工业集聚区设立创客长阳创谷。长阳创谷前身是始建于1920年的东华纱厂,秉承为老建筑赋予新生命的理念打造而成。目前已引进启迪之星、创客工场等7家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在大连路设立总部集聚区。我区先后吸引了西门子、EMC、大陆集团、IBM、李尔、耐克、AECOM等一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落户;同时,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成功引进中兵北斗、千寻位置网等一批国内知名创新型巨头。
二、建大平台集聚要素
杨浦致力于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态环境,集聚创新资源和要素,在服务、政策、资金、人才、公共空间等方面,营造轻松、开放、自由的创新氛围,努力使杨浦成为创业最容易成功的区域。
科技金融平台。着眼于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融资难”瓶颈,杨浦在全市率先实施“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专业化运作”的科技金融服务模式。成立国内首家拥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科技银行—浦发硅谷银行。不断创新金融产品,首创“按需定制、多层担保、以大带小、统一发行”的模式,率先推出投贷联动,首单由科技园区带领园区企业发行的私募债亦落户杨浦。以海外人才创业企业为投资对象、定位于中早期的区政府引导基金,两期5.4亿元母基金撬动社会力量共同投资子基金规模达106.7亿元。科技部与国投集团组建的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等一批科技投资企业落户,区域内集聚各类科技金融机构460余家,2009年以来为企业融资近300亿元,截至2015年底,全区已有各类资本市场上市企业49家,其中境内外上市企业14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0家,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企业5家。今年一季度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8家。
全程创业服务链。精心构建全链条孵化服务模式。一是“苗圃+孵化器+加速器”模式。建立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在创业孵化的基础上,服务链前伸、后移,首创“创业前—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四级孵化体系。二是“基金+基地”孵化模式。与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合作共建“创业接力大楼”,开创了“基金+基地”模式。三是“天使投资+全方位孵化”模式。与李开复创新工场合作,共建创新工场上海基地。四是“技术支持+产品试制”孵化模式。为创业者提供先进的技术设备、专业的技术支持、一流的办公环境和便捷的信息交流,降低创业者的成本投入,减少创业者的创业风险。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共11万平方米,设置了创业孵化、创业产品实验试制、创业培训和公共服务等3个功能性平台,设立了“一门式”服务中心,成为全市乃至全国的创业示范载体,累计扶持创业项目近2000个,约50%的项目成功孵化。目前,杨浦区正在打开实训基地围墙,探索将创业园区模式升级为创业街区模式。目前杨浦区共有众创空间46家,入驻项目1854个。创业孵化成效逐步显现,每年孵化大学师生创业企业200—300家,创业带动就业率达1∶11,位于全市前列。 便捷的营商环境。一是在上海各区县中率先实施“三张清单”,即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服务清单,并积极探索互联网与传统政府管理方式创新融合,完善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服务,为企业、创新创业人才和老百姓提供更加优质、便捷、快速的公共服务;二是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在全面推进“三证合一”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电子营业执照、简易登记和注销、开辟绿色通道等方面推进工作;三是加快政府管理方式改革,实现了多层次网上政府服务办事体系,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全流程办理,扩大网上行政服务的覆盖范围,进一步建设更符合创新创业要求的服务政府、网上政府;四是注重释放政策红利。杨浦区注重创建工作政策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在产业政策体系方面,形成了 “1+6+4”产业政策框架体系。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符合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点项目。
三、用大格局战略规划
杨浦作为历史上的老工业基地建成区,引入创新元素推进转型,必须调整和改变城区结构,按照学城、创城和产城“三城融合”格局,调整和优化空间布局,加快城市更新,强化资源整合和功能融合,实现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深化拓展和突破提升。
优化空间布局。通过加大旧区改造力度,推动产业载体从土地增量开发向存量优化转变,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坚持南北联动、东西互动的原则,有效整合空间资源、释放功能联动融合效应,实施“西部核心区+中部提升区+东部战略区”的全区域化创新发展的空间布局。西部围绕“学城融合、产城融合、创城融合”,构建以五角场城市副中心为核心,以复旦全球创新中心、环同济设计、总部基地为支撑的创新经济走廊,形成“一核两翼”的发展态势;中部充分利用老厂房、老社区等资源,着力提升优化综合配套服务功能,承接核心区功能溢出,打造创新创业、文化体育、生活服务等多层次、多元化的宜居宜业宜创生态社区;东部聚焦滨江发展带,开发老工业厂房,15.5公里的黄浦江岸线约有10平方公里待开发建设用地,滨江发展带为杨浦未来发展提供宝贵的战略空间。
提升产业能级。坚持“两个优先、两个提升”产业发展方针,产业结构优化成效明显,初步形成以服务经济为核心的新型产业体系。到“十二五”末以服务经济为核心的新型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知识型现代服务业年均增长18.1%,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长20.2%,逐步形成了现代设计、云计算、软件与信息服务、互联网教育等创新产业集群,全区科技企业达6400余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272家,55家企业在各类资本市场已上市或挂牌。在产业选择上,广泛发展“互联网+”为主的“四新”经济,大力推进以设计服务和工业设计与研发为主的知识型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智能制造产业形成一定规模。既要“高大洋”,高端、国际化、大企业,也要“小清新”,小微企业青年创业和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四新”企业,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万众创新发展格局。
改善基础设施。老城区历史欠账较多,制约了城区发展。杨浦区坚定不移地补上基础设施短板,为杨浦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努力建设现代化的便捷城市。聚焦区域内外交通设施建设,健全枢纽型、功能型、网格化综合交通体系,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强化交通设施建设,提高与市域快速路网体系衔接能力。有计划地推进地下电力设施、通讯光缆、排水系统等改造升级。积极推进社区微环境系统治理,实施老旧小区“里子工程”,打造现代宜居环境。通过补上基础设施和城市更新短板,以长补短,补短促长,提升城区总体形象和功能。今年在全区范围内重点开展了综合整治工作,通过整治拆掉了安全隐患,拆出了杨浦发展空间,也使创新创业环境得到了全面提升,为集聚高端要素、高端功能提供了环境支撑。
杨浦成为首批全国17个区域示范基地之一,是提升杨浦十多年来坚持“三区联动、创新驱动”发展道路的一次千载难逢机遇。杨浦正在按照国务院办公厅文件要求,市区联动高起点研究制定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发挥“三区联动、三城融合”的优势,围绕破解制约“双创”的突出瓶颈问题,进一步整合国家、上海市及杨浦区相关政策资源,从明确工作机制、抓紧制定具体方案、争取改革举措及细化建设任务等方面着手,加快推进区域双创示范基地建设。通过试点示范完善双创政策环境,推動双创政策落地,扶持双创支撑平台,构建双创发展生态,调动双创主体积极性,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发展新功能、打造发展新引擎,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双创模式和典型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