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日制美术课程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和书面的讲解,它应该有更广泛、更丰富的内容全。美术课程中的恰当资料影像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实物,能更好的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全日制美术课程的实施推广更有利于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校内资源、校外资源、信息化资源相互结合,以丰富课程内容。
关键词:大王岩画;综合探究;赏析评述;探究价值
一、大王巖画概况
大王岩画位于麻栗坡县羊角山南端。1983年3月,文山州文化局在第一次文物普查时对大王岩画进行了调查。同年10月份,在当地文化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对大王岩画进行了拍摄、临摹、勘测,并且发现了2号岩画点。2003年12月10日,文山州文化局因编写《文山岩画》的需要,省、州、县文博工作者再次对此岩画组织调查组对岩画拍摄了照片和数码影像资料。麻栗坡大王岩画高6·44米,宽5·04米,大部分岩画因风雨侵蚀破损非常严重。岩画主要内容由人物、动物、植物和符号组成,岩画大部分以红颜色色为主,其余还有黑色、白色,大王岩画是文山所有岩画中图像最大、内容最丰富,构图最完美的一幅岩画。[3]
2004年2月22日,麻栗坡县文化局对大王岩画展开了保护工作,借助维修搭建的脚手架,再次对岩画进行了近距离勘察,对大王岩画有了新的发现。第一个发现是,“戴面具”的大王共有六个,比原来的多四个;二是两个“大王”的头上有新发现,有人形在两个“大王”的头上活动,同时,与活动人形出现的还有类似蛇状和生殖器、三角链等形状的图像,说明两个“大王”的头上不是饰物,而是包含着更重要的东西;或者说,头上的图像意味着是与天神进行沟通的阶梯。于是,调查组套摹了岩画图像,拍摄了完整的照片和数码影像资料。2004年8月,调查组在进行岩石取样工作时,又发现了第五组图像。通过这些工作,基本完成了大王岩画的调查和套摹,比较完整地在《文山岩画》当中复原出来。[3]
二、综合探索
大王岩画自发现到如今,就出现的年代和内涵一直是热议的话题。引导学生,对大王岩画出现的年代及大王岩画的内涵分组进行探索、研究、创造以综合方法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综合美术教育中的各种方法,融为一体;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共通点,取长补短;美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联系。各个层次之间不同程度的相互交叉重合的综合探索。
(一)大王岩画出现年代
1.旧石器时代说。也叫做“一万多年说”或“史前说”。这说法源于网络上关于“赶尸”介绍,因此猜想大王岩画是“史前苗族赶尸”的“遗迹”。
2.新石器时代说。有3000年到8000年之分。其中,3000年说以云南沧源岩画为根据。
3.母系社会说。主要根据是两个“大王”打扮颇像两位女性,所以有此一说。
4.宋代说。这主要是根据当地人认为大王岩画是宋代壮族英雄侬志高形象之说得出的一种观点。
(二)大王岩画的内涵
1.新石器时代的傩舞表演者。这种观点认为两个“大王”头上戴着“面具”,类似傩舞表演者。因此,被《文山岩画》等书籍所采用。傩舞,又叫“大傩”,俗称“鬼戏”或“跳鬼脸”。殷墟甲骨文卜辞中已有傩祭的记载。周代称傩舞为“国傩”或“大傩”,乡间叫“乡人傩”。《论语·乡党》记载,当时孔夫子看见傩舞表演队伍到来时,曾穿着礼服站在台阶上毕恭毕敬地迎接(乡人傩,朝服而阼立于阶)。[4]
中国傩戏学会会长曲六艺和江西傩戏学家钱先生合作的第一部《中国傩文化通论》中讲:“傩是多元宗教文化、民俗文化、艺术文化的融合体,是一个在时空上跨时代、跨社会、跨民族、跨国界的庞杂而神秘的文化复合体。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它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宠儿。”就傩舞表演者而言,认为是神的化身,把大王岩画的两个“大王”理解为傩舞表演者,是因为注意到了两个“大王”脸上有“倒三角形”,认为这个“倒三角形”是“面具”,因为傩舞表演者都是要戴面具的。傩的起源与原始图腾崇拜、巫术有关,先秦文献记载,傩礼是希望调理四时阴阳,以求寒暑相宜,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国富民生。[5]正符合了当时原始先民,祈求风调雨顺的愿望。
2.两大王像为原始宗教所崇拜的“一男一女”阴阳保护神像。有三指者为阳,四指者为阴。按照易学理论,奇数为太阳、为天、为男性;偶数为月亮、为地、为女性。这个道理,在《易·系辞上传》当中阐述得尤为详细。该书所载“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的阴阳理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由古至今,手指就可以代替数字,而算命人士的一些占筮方法,就是依托手指计数的。
3.“大王”是侬智高的影身像。这种观点的持有者凭借的是一个历史故事。宋代的壮族英雄侬智。传说侬智高带领当地民族抗击宋代,兵败后退守特磨道(今广南、富宁一带),最后退守“大王”岩,因地势居高临下用藤条栓着水桶伸下畴阳河中打水饮用,据险固守,顽强无比。最后,宋代将领节水断流砍断藤条导致侬智高军队水断粮绝,死于“大王”岩上。岩画亦即侬智高留下的身影像。[6]
4.大王岩画揭示了“史前苗族赶尸”的情景。依据是“两个巨人就像远古的神灵(僵尸)”,“翩翩起舞的三个人像是魔公(苗族人称端公或者白马)在做法招魂”。“从三个主体神灵的头饰看,与苗族的头饰非常相似。表现形式均与苗族赶尸的情形一模一样”。
5.顶天立地者,盘股也。人们都知道,人头之上为天,人足之下为地。两巨人像在大王岩画当中,可谓是顶天立地者。大王岩画人像,头上还有活动的人像,彼此之间尚不能直接沟通,还有隔离之物。两个巨人要越过隔离之物才能与头上的人像沟通交流。在天地中能够顶天立地者,唯有盘古也。大王岩画中的两个巨人,的确是天有多高,他们就有多高;地有多长,他们就有多长。这样的的形象除了盘古,别无他人。
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学生便可从社会各个角度去探索大王岩画有可能代表的内涵,以及搜集关于大王岩画的文献资料。教学时间过程中,采用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的方法进行实践性教学。利用生活中的各中材料及其材料的特点,以造型游戏的方式表达出学生自己的想象,结合语言文字、声乐影响等学科进行美术创作,并发表自己的感受。
通过探索领域的学习,使学生积极的参与探索和造型游戏活动,达到了解美术与地域及其他学科之间的差异与联系。学会灵活应用各学科的知识对美术课堂活动上的问题进行设计性探究;了解美术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求知欲,感受成功后的喜悦之情。
(三)结语
美术教育不仅是表现美,更应该是感受美、体验美和对美的实践。对美术教育的综合探究与课程实践,是唤醒美的感受力。优秀的美术课程要在实践中得到认可,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推动和开发地方美术资源在美术课程中的运用,倡导把地方文化资源应用到美术课堂。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对地方文化资源的探索,并把这些文化资源充分应用到日常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地方文化环境中感受和体验美,不仅符合新课标美术课程标准,更迎合了当代美术教育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王岩画;综合探究;赏析评述;探究价值
一、大王巖画概况
大王岩画位于麻栗坡县羊角山南端。1983年3月,文山州文化局在第一次文物普查时对大王岩画进行了调查。同年10月份,在当地文化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对大王岩画进行了拍摄、临摹、勘测,并且发现了2号岩画点。2003年12月10日,文山州文化局因编写《文山岩画》的需要,省、州、县文博工作者再次对此岩画组织调查组对岩画拍摄了照片和数码影像资料。麻栗坡大王岩画高6·44米,宽5·04米,大部分岩画因风雨侵蚀破损非常严重。岩画主要内容由人物、动物、植物和符号组成,岩画大部分以红颜色色为主,其余还有黑色、白色,大王岩画是文山所有岩画中图像最大、内容最丰富,构图最完美的一幅岩画。[3]
2004年2月22日,麻栗坡县文化局对大王岩画展开了保护工作,借助维修搭建的脚手架,再次对岩画进行了近距离勘察,对大王岩画有了新的发现。第一个发现是,“戴面具”的大王共有六个,比原来的多四个;二是两个“大王”的头上有新发现,有人形在两个“大王”的头上活动,同时,与活动人形出现的还有类似蛇状和生殖器、三角链等形状的图像,说明两个“大王”的头上不是饰物,而是包含着更重要的东西;或者说,头上的图像意味着是与天神进行沟通的阶梯。于是,调查组套摹了岩画图像,拍摄了完整的照片和数码影像资料。2004年8月,调查组在进行岩石取样工作时,又发现了第五组图像。通过这些工作,基本完成了大王岩画的调查和套摹,比较完整地在《文山岩画》当中复原出来。[3]
二、综合探索
大王岩画自发现到如今,就出现的年代和内涵一直是热议的话题。引导学生,对大王岩画出现的年代及大王岩画的内涵分组进行探索、研究、创造以综合方法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综合美术教育中的各种方法,融为一体;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共通点,取长补短;美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联系。各个层次之间不同程度的相互交叉重合的综合探索。
(一)大王岩画出现年代
1.旧石器时代说。也叫做“一万多年说”或“史前说”。这说法源于网络上关于“赶尸”介绍,因此猜想大王岩画是“史前苗族赶尸”的“遗迹”。
2.新石器时代说。有3000年到8000年之分。其中,3000年说以云南沧源岩画为根据。
3.母系社会说。主要根据是两个“大王”打扮颇像两位女性,所以有此一说。
4.宋代说。这主要是根据当地人认为大王岩画是宋代壮族英雄侬志高形象之说得出的一种观点。
(二)大王岩画的内涵
1.新石器时代的傩舞表演者。这种观点认为两个“大王”头上戴着“面具”,类似傩舞表演者。因此,被《文山岩画》等书籍所采用。傩舞,又叫“大傩”,俗称“鬼戏”或“跳鬼脸”。殷墟甲骨文卜辞中已有傩祭的记载。周代称傩舞为“国傩”或“大傩”,乡间叫“乡人傩”。《论语·乡党》记载,当时孔夫子看见傩舞表演队伍到来时,曾穿着礼服站在台阶上毕恭毕敬地迎接(乡人傩,朝服而阼立于阶)。[4]
中国傩戏学会会长曲六艺和江西傩戏学家钱先生合作的第一部《中国傩文化通论》中讲:“傩是多元宗教文化、民俗文化、艺术文化的融合体,是一个在时空上跨时代、跨社会、跨民族、跨国界的庞杂而神秘的文化复合体。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它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宠儿。”就傩舞表演者而言,认为是神的化身,把大王岩画的两个“大王”理解为傩舞表演者,是因为注意到了两个“大王”脸上有“倒三角形”,认为这个“倒三角形”是“面具”,因为傩舞表演者都是要戴面具的。傩的起源与原始图腾崇拜、巫术有关,先秦文献记载,傩礼是希望调理四时阴阳,以求寒暑相宜,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国富民生。[5]正符合了当时原始先民,祈求风调雨顺的愿望。
2.两大王像为原始宗教所崇拜的“一男一女”阴阳保护神像。有三指者为阳,四指者为阴。按照易学理论,奇数为太阳、为天、为男性;偶数为月亮、为地、为女性。这个道理,在《易·系辞上传》当中阐述得尤为详细。该书所载“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的阴阳理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由古至今,手指就可以代替数字,而算命人士的一些占筮方法,就是依托手指计数的。
3.“大王”是侬智高的影身像。这种观点的持有者凭借的是一个历史故事。宋代的壮族英雄侬智。传说侬智高带领当地民族抗击宋代,兵败后退守特磨道(今广南、富宁一带),最后退守“大王”岩,因地势居高临下用藤条栓着水桶伸下畴阳河中打水饮用,据险固守,顽强无比。最后,宋代将领节水断流砍断藤条导致侬智高军队水断粮绝,死于“大王”岩上。岩画亦即侬智高留下的身影像。[6]
4.大王岩画揭示了“史前苗族赶尸”的情景。依据是“两个巨人就像远古的神灵(僵尸)”,“翩翩起舞的三个人像是魔公(苗族人称端公或者白马)在做法招魂”。“从三个主体神灵的头饰看,与苗族的头饰非常相似。表现形式均与苗族赶尸的情形一模一样”。
5.顶天立地者,盘股也。人们都知道,人头之上为天,人足之下为地。两巨人像在大王岩画当中,可谓是顶天立地者。大王岩画人像,头上还有活动的人像,彼此之间尚不能直接沟通,还有隔离之物。两个巨人要越过隔离之物才能与头上的人像沟通交流。在天地中能够顶天立地者,唯有盘古也。大王岩画中的两个巨人,的确是天有多高,他们就有多高;地有多长,他们就有多长。这样的的形象除了盘古,别无他人。
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学生便可从社会各个角度去探索大王岩画有可能代表的内涵,以及搜集关于大王岩画的文献资料。教学时间过程中,采用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的方法进行实践性教学。利用生活中的各中材料及其材料的特点,以造型游戏的方式表达出学生自己的想象,结合语言文字、声乐影响等学科进行美术创作,并发表自己的感受。
通过探索领域的学习,使学生积极的参与探索和造型游戏活动,达到了解美术与地域及其他学科之间的差异与联系。学会灵活应用各学科的知识对美术课堂活动上的问题进行设计性探究;了解美术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求知欲,感受成功后的喜悦之情。
(三)结语
美术教育不仅是表现美,更应该是感受美、体验美和对美的实践。对美术教育的综合探究与课程实践,是唤醒美的感受力。优秀的美术课程要在实践中得到认可,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推动和开发地方美术资源在美术课程中的运用,倡导把地方文化资源应用到美术课堂。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对地方文化资源的探索,并把这些文化资源充分应用到日常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地方文化环境中感受和体验美,不仅符合新课标美术课程标准,更迎合了当代美术教育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
[2]中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育大纲》、《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美术教学大纲》、《中国美术教育》[J]1992年第5期.
[3]陈明.《云南文山岩画红色主题浅说》[M]民族艺术研究.2006年第4期
[4]李玉、徐艺、韩梅.《从傩舞的形成到其传承和发扬》[J]艺术科技,201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