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加入WTO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跨国公司和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市场,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逐渐迈向世界,对精通国际经济与贸易规则、精通国际会计惯例,掌握国际商业规则,外语水平优异,具有创新性、综合素质高的高级财经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将呈现几何基数增长。素质高知识全面的国际化财经类专业人才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要求财经教学必须以就业市场为导向,改革传统的财经教学模式,培养适应市场需求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就业;财经教学;改革
一、“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基本内涵
“以就业市场为导向”有两层含义,一是强调就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二是强调学生个人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因此,“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实质是将就业岗位的需求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相结合,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就业能力。提高就业能力,不只是提高某个岗位的技能,还应使学生获得在某一领域内从事几种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其在选择职业时不致受到本人教育的限制,甚至在一生中有能力从一个活动领域转向另一个领域。
二、财经教学“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在新形势下,旧的教学模式已远远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我国财经教学目标应倾向于对学生认知能力、科研能力、实践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课程体系和教材内容需更科学化、合理化
除公共基础课与会计专业课外,应以各种方式开设相关学科课程,如金融保险、法律、市场营销管理学原理、计算机软件、公共关系学等,以适应知识结构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其次,在教材内容上,采用职业界、教育界、学术业界联合编写教材,以适应市场需求。
(二)以增强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专业平台"和"专门化方向"两个阶段的模块课程
财经专业进行课程改革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政策指导,包括教育方针、职教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其实施意见,尤其是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等文件精神。第二是理论引导,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系统论及当代职教课程论。第三是现实基础,即国外的先进经验。
(三)以实践教学为中心,构建教学运行与保障体系
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要注重综合性和先进性,以实用为原则,为学生提供足够时间的、高质量的动手训练机会。学校改变了过去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设立会计记账公司,学生经过实训,毕业后可以直接上岗,满足了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充分利用模拟超市、模拟银行、电子商务实验室、会计模拟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室等校内实验、实习设施,采用现场教学的方法营造职业氛围,发挥环境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达到能力与素质同步培养的目的。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中,学校本着实习与就业挂钩的原则,与周边地区的行业、企业签订了长期稳定的实习协议,使学生实习可直接顶岗锻炼,建立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
实践教学教材建设为适应财经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我们组织行业、企业的专家和校内"双师型"教师,根据实践教学环节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要求,编写具有职教特色的与职业资格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有机结合的实践教材,力求做到每个实践环节都有实践教材。
采用项目教学法,探索实践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是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工作的方式,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它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促进学生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并积极主动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根据财经专业课程学习的整体要求,我们设计了若干“全真”或“仿真”的技能项目任务,以提高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和适应职业环境的能力。
(四)课程综合化,是财经专业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
传统的学科式课程体系以学科为中心,形成不必要的交叉、重复甚至多余的教学内容,课程综合化能够使教学内容紧凑、精练,剔除与职业能力关系不大的、陈旧的、重复的和过深的理论知识,随时补充新知识,加强实践环节。随着财经专业职业岗位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增加,财经知识与技能也呈现出综合化趋势,财经类专业的教材应淡化或打破现有学科的界限,开设一些综合课程。例如,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合并成《会计与实务》课程,把珠算、点钞、收银机使用等合并成《收银员技能》课程,将公关、礼仪与就业指导等类课程合并之后开设成《职业能力指导》课程等。课程综合化摆脱了片面追求专业知识的广博和片面强调单一技能精深的现象,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和素质的培养。
(五)开展“双证制”教学,强化学生的就业能力
职业资格证书是国家劳动部对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认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人员的主要依据之一。为适应社会对财经类从业人员的准入要求,学校强调职业资格导向,将“双证制”纳入课程体系,开展“双证制”教学。积极开展会计从业人员执业资格培训,建立电子商务师职业技能鉴定站和国际商务单证员鉴定点,要求学生只有取得两个以上有关职业资格证书或岗位技能证书才能最后毕业,达到以考促学、“发展学生能力本位”的目的。
(六)在教学手段上,以计算机操作为主
企业的财务与经营活动日趋复杂,业务量、信息量加大。会计信息时效要求愈来愈大。随着预测、决策型会计形成和发展,在会计领域必然建立大量预测、决策模型,并运用这些模型进行复杂的数字运算与分析。其次,以电脑为载体的全国乃至全球性会计信息网络必将形成。任何一个企业要想迅速获得和传递信息,以适应参与竞争、优化决策的需要,必须实现会计电算和电脑网络。因此,除电算会计熟练掌握外,还应熟练操作相关软件,为会计工作效率提高打好基础。
关键词:就业;财经教学;改革
一、“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基本内涵
“以就业市场为导向”有两层含义,一是强调就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二是强调学生个人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因此,“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实质是将就业岗位的需求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相结合,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就业能力。提高就业能力,不只是提高某个岗位的技能,还应使学生获得在某一领域内从事几种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其在选择职业时不致受到本人教育的限制,甚至在一生中有能力从一个活动领域转向另一个领域。
二、财经教学“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在新形势下,旧的教学模式已远远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我国财经教学目标应倾向于对学生认知能力、科研能力、实践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课程体系和教材内容需更科学化、合理化
除公共基础课与会计专业课外,应以各种方式开设相关学科课程,如金融保险、法律、市场营销管理学原理、计算机软件、公共关系学等,以适应知识结构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其次,在教材内容上,采用职业界、教育界、学术业界联合编写教材,以适应市场需求。
(二)以增强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专业平台"和"专门化方向"两个阶段的模块课程
财经专业进行课程改革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政策指导,包括教育方针、职教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其实施意见,尤其是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等文件精神。第二是理论引导,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系统论及当代职教课程论。第三是现实基础,即国外的先进经验。
(三)以实践教学为中心,构建教学运行与保障体系
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要注重综合性和先进性,以实用为原则,为学生提供足够时间的、高质量的动手训练机会。学校改变了过去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设立会计记账公司,学生经过实训,毕业后可以直接上岗,满足了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充分利用模拟超市、模拟银行、电子商务实验室、会计模拟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室等校内实验、实习设施,采用现场教学的方法营造职业氛围,发挥环境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达到能力与素质同步培养的目的。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中,学校本着实习与就业挂钩的原则,与周边地区的行业、企业签订了长期稳定的实习协议,使学生实习可直接顶岗锻炼,建立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
实践教学教材建设为适应财经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我们组织行业、企业的专家和校内"双师型"教师,根据实践教学环节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要求,编写具有职教特色的与职业资格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有机结合的实践教材,力求做到每个实践环节都有实践教材。
采用项目教学法,探索实践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是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工作的方式,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它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促进学生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并积极主动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根据财经专业课程学习的整体要求,我们设计了若干“全真”或“仿真”的技能项目任务,以提高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和适应职业环境的能力。
(四)课程综合化,是财经专业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
传统的学科式课程体系以学科为中心,形成不必要的交叉、重复甚至多余的教学内容,课程综合化能够使教学内容紧凑、精练,剔除与职业能力关系不大的、陈旧的、重复的和过深的理论知识,随时补充新知识,加强实践环节。随着财经专业职业岗位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增加,财经知识与技能也呈现出综合化趋势,财经类专业的教材应淡化或打破现有学科的界限,开设一些综合课程。例如,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合并成《会计与实务》课程,把珠算、点钞、收银机使用等合并成《收银员技能》课程,将公关、礼仪与就业指导等类课程合并之后开设成《职业能力指导》课程等。课程综合化摆脱了片面追求专业知识的广博和片面强调单一技能精深的现象,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和素质的培养。
(五)开展“双证制”教学,强化学生的就业能力
职业资格证书是国家劳动部对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认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人员的主要依据之一。为适应社会对财经类从业人员的准入要求,学校强调职业资格导向,将“双证制”纳入课程体系,开展“双证制”教学。积极开展会计从业人员执业资格培训,建立电子商务师职业技能鉴定站和国际商务单证员鉴定点,要求学生只有取得两个以上有关职业资格证书或岗位技能证书才能最后毕业,达到以考促学、“发展学生能力本位”的目的。
(六)在教学手段上,以计算机操作为主
企业的财务与经营活动日趋复杂,业务量、信息量加大。会计信息时效要求愈来愈大。随着预测、决策型会计形成和发展,在会计领域必然建立大量预测、决策模型,并运用这些模型进行复杂的数字运算与分析。其次,以电脑为载体的全国乃至全球性会计信息网络必将形成。任何一个企业要想迅速获得和传递信息,以适应参与竞争、优化决策的需要,必须实现会计电算和电脑网络。因此,除电算会计熟练掌握外,还应熟练操作相关软件,为会计工作效率提高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