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将思想政治课程和专业课相结合,利用好课堂教学的时间,在学习到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对课程思政的现状和障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课程思政;融入;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017-01
一、什么是思政课程
2014年,上海市委、市政府首次提出“课程思政”的概念,推行将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进行的综合教育。
课程思政不是指要开设一门新的课程,而是一种新的课程观念,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把应到学生的价值观念的建立。在高校的课程体系中,除了独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以外,还要在所有的公共课程、专业课程教育中,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公共课程、专业课程的育人价值。
二、课程思政的现状
1.“课程思政”的推进主动性不够。
思政教育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阵地和表现形式,反映的不同政治体制中教育的价值导向。但是部分高校教师只专注于自身专业领域的教学,对思政教育不重视,对国家提倡的、主导的核心价值观、思政教育没有积极配合,采取消极应对的举措,不主动学习“课程思政”改革的相关理念,也不会主动推进“课程思政”的改革了。
2.“课程思政”的推进能力不够,推动不了。
另一个困难就是要达成课程思政的效果,需要专业课老师的积极配合。但现状是,很多专业课老师本身的教学任务繁重,再加上科研与其他事务,自身进行思政学习的时间就不够,在推进“课程思政”改革中,有心无力。即使认识到课程思政的必要,但不知道如何推进,身边也没有成熟的可靠经验和模式可以借鉴。
三、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的建议
1.发挥优势,重点突破,加速推进。
各教研室根据各自的课程体系,选择1-2门客进行课程思政改革,集中教研室的力量,将专业课内容与思政内容相结合,进行新的教学设计,形成第一批课程改革的创新优势。在合适的时机,在此基础上,将课程设计方案与经验应用到其他的课程上面,进行逐步的推广,最终实现多门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改革。
如上海中医药大学推出的“人体解剖学”课程,在传授解剖技能的同时,融入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对医学生责任意识的审视。这样的课程设计,既让学生对敬畏生命、感恩回报、无私奉献等价值观产生共鳴,也为之后的实践操作奠定了情感基础。
2.进行教师培训。
在高校中课程思政之所以难以推行的原因之一就是专业课教师在思政方面学习不够。因此,要改变大学思政教育现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高校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们不仅仅只是传授专业知识,还需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到首位。从原来的“教学做一体化”、“知识+技能”的教育改革思维更新为“知识+技能+思政”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思维。
3.开发网络思政教育。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传统教学方法也需要进行调整。在自媒体时代,必须有更新才能适应发展。在创新教学方法方面,应注重利用新媒介,除了在传统课堂上对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之外,还可以通过新媒体比如说微信、微博、QQ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宣传。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融于平日的课堂教学之中,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
总之,“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方向之一,集中师资力量进行课程思政改革,提高全体教师思政教育能力与意识,是高校的改革方向。通过改变改变专业课教师“只教书不育德”的现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荣文化教育内容融入到教学中,根据学生专业歇息的特征将思政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全覆盖,才能培养学生主动成长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参考文献
[1]王禾玲.“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探索[J].现代企业,2018.09.
[2]李松林.好的思政课要能回应学生需求[J].小康,2017.01.
[3]祝文燕.规范建设创新发展进一步办好高校思政课[J].北京教育(德育),2017.06.
作者简介:江姗(1987.12-),女,重庆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会计。
【关键词】课程思政;融入;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017-01
一、什么是思政课程
2014年,上海市委、市政府首次提出“课程思政”的概念,推行将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进行的综合教育。
课程思政不是指要开设一门新的课程,而是一种新的课程观念,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把应到学生的价值观念的建立。在高校的课程体系中,除了独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以外,还要在所有的公共课程、专业课程教育中,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公共课程、专业课程的育人价值。
二、课程思政的现状
1.“课程思政”的推进主动性不够。
思政教育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阵地和表现形式,反映的不同政治体制中教育的价值导向。但是部分高校教师只专注于自身专业领域的教学,对思政教育不重视,对国家提倡的、主导的核心价值观、思政教育没有积极配合,采取消极应对的举措,不主动学习“课程思政”改革的相关理念,也不会主动推进“课程思政”的改革了。
2.“课程思政”的推进能力不够,推动不了。
另一个困难就是要达成课程思政的效果,需要专业课老师的积极配合。但现状是,很多专业课老师本身的教学任务繁重,再加上科研与其他事务,自身进行思政学习的时间就不够,在推进“课程思政”改革中,有心无力。即使认识到课程思政的必要,但不知道如何推进,身边也没有成熟的可靠经验和模式可以借鉴。
三、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的建议
1.发挥优势,重点突破,加速推进。
各教研室根据各自的课程体系,选择1-2门客进行课程思政改革,集中教研室的力量,将专业课内容与思政内容相结合,进行新的教学设计,形成第一批课程改革的创新优势。在合适的时机,在此基础上,将课程设计方案与经验应用到其他的课程上面,进行逐步的推广,最终实现多门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改革。
如上海中医药大学推出的“人体解剖学”课程,在传授解剖技能的同时,融入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对医学生责任意识的审视。这样的课程设计,既让学生对敬畏生命、感恩回报、无私奉献等价值观产生共鳴,也为之后的实践操作奠定了情感基础。
2.进行教师培训。
在高校中课程思政之所以难以推行的原因之一就是专业课教师在思政方面学习不够。因此,要改变大学思政教育现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高校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们不仅仅只是传授专业知识,还需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到首位。从原来的“教学做一体化”、“知识+技能”的教育改革思维更新为“知识+技能+思政”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思维。
3.开发网络思政教育。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传统教学方法也需要进行调整。在自媒体时代,必须有更新才能适应发展。在创新教学方法方面,应注重利用新媒介,除了在传统课堂上对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之外,还可以通过新媒体比如说微信、微博、QQ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宣传。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融于平日的课堂教学之中,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
总之,“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方向之一,集中师资力量进行课程思政改革,提高全体教师思政教育能力与意识,是高校的改革方向。通过改变改变专业课教师“只教书不育德”的现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荣文化教育内容融入到教学中,根据学生专业歇息的特征将思政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全覆盖,才能培养学生主动成长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参考文献
[1]王禾玲.“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探索[J].现代企业,2018.09.
[2]李松林.好的思政课要能回应学生需求[J].小康,2017.01.
[3]祝文燕.规范建设创新发展进一步办好高校思政课[J].北京教育(德育),2017.06.
作者简介:江姗(1987.12-),女,重庆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