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心输出量监测在心脏外科术后患者个体化运动锻炼为核心的整体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来源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we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无创心输出量监测在心脏外科术后患者个体化运动锻炼为核心的整体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心脏外科术后4~8天患者3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n=15)患者进行除运动锻炼之外的常规心脏康复指导;运动组(n=15)患者采用无创心输出量监测同步6 min步行试验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进行2周运动锻炼为核心的院内康复管理。康复前、后分别评估无创心输出量指标、6 min步行距离(6-minute walk distance,6MWD)、超声心动图、血浆B型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定等。结果 2周康复治疗后,对照组和运动组患者无创心功能指标(每搏量、每博指数、心脏指数)、6MWD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血浆BN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比较显示,康复治疗前,运动组和对照组患者无创心功能指标以及BNP、6MWD、心脏超声、Barthel指数等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康复2周后运动组患者每搏量[(57.9±12.2)ml比(48.7±10.9)ml,P<0.05]、每博指数[(33.7±7.7)ml/m2比(28.3±5.2)ml/m2,P<0.05]和6MWD[(442.2±71.8)m比(373.5±70.9)m,P<0.05]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个体化运动为核心的整体管理显著改善心脏外科术后患者心脏功能、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无创心输出量监测可以同步6 min步行试验制定个体化运动方案,有效评估心功能和运动康复效果,为临床运动康复治疗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为有效地解决云环境下工程监理数据流转中存在的数据安全得不到保障、各项目参建方间信任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实用拜占庭容错(Practica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 PBFT)的工程监理数据共享模型,结合星际文件系统(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 IPFS)实现监理数据的分布式安全存储,并通过智能合约保障数据上链、查询过程的高效性、透明
期刊
半地下变电站是城市能源供应体系中的重要设施。然而,半地下变电站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本文对半地下变电站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与减碳策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建筑单位面积碳排放量为92.835 kgCO2/(m~2·a),其中,运行阶段碳排放量占83.90%。通过减碳策略,在建材生产和运输阶段减碳量分别为18%~34.3%和32.17%~91.14%。在建造拆除
期刊
急救药品作为重要的紧急抢救资源,急救药品的规范化管理是医院规范化管理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急救医疗质量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科学规范的急救药品管理能够给急救工作起到保障作用,而混乱的管理将给急救工作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本文分析急救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有效的管理措施,以期能为以后的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期刊
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异常与不良临床结局相关。目前已经有多种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用于心力衰竭的诊治,因此临床上对于心力衰竭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的选择变得尤为重要。众所周知各种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都有自己优势和劣势,本文将对不同类型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做一概述。
期刊
目的:观察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实施基于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整体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治疗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基于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的整体护理。监测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心肌肌钙蛋白I/T(cT
期刊
目的 探究PDCA循环活动在医院备用药品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应用,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成立项目小组,根据PDCA循环步骤进行活动,比较活动前、后医院备用药品管理项目合格率,确认改进效果。结果 活动实施后,我院各项备用药品管理合格率明显提高。结论 PDCA循环活动应用于医院备用药品质量管理体系,既规范了医院备用药品管理,又提升了药师的业务能力,值得推广。
期刊
重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液体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液体反应性的判断对于精细化液体管理尤为重要,对于休克的患者更是如此。随着血流动力学研究的不断进展,越来越多的指标可用来评估液体反应性,从而为临床决策提供助力,让更多的患者在液体治疗中受益。本文总结了评估液体反应性的相关指标及不同指标的优势及局限。
期刊
目的 探讨无创心输出量监测下的早期运动康复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96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便利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病情稳定转出ICU后进行康复运动。观察组则在患者术后苏醒6 h后由康复治疗师协助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关节被动活动及体位转移,在监测心率、血压及患者主观感受的基础上,根据无创心输
期刊
心输出量是评估心血管功能的重要生理指标之一,可应用于危重患者、心衰患者以及重大手术术后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改善。用于临床心输出量的监测技术较多,但各有其优缺点:有创方法如热稀释法,结果准确但会对人体造成一定损伤;微创或无创方法,如心阻抗法对人体非侵入但准确度有待提高。目前尚无可以满足所有临床需求的监测设备,因此临床医生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宜的测量方法。随着无创心输出量监测技术广泛应用于临
期刊
全球消费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互联网+”将成为各行业的新加速器,企业利用云计算、工业互联网、大数据、5G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增强技术储备,引导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从而全面提升项目全过程管理水平,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和决策能力,实现工业生产管理标准化、精细化、智慧化管理,笔者就互联网在智慧工地中的应用和发展进行阐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