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论述信息化对我国物流发展的影响作用。信息化运用于物流能够使双方的资源得到整合与互补,达到了“合作共赢”的有效效果,形成物流信息化的现代产业。物流信息化的健康发展促进了现代物流业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信息 物流 关系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110199-01
物流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物流的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特别是现代社会的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能够更加合理的调整物业流通的资源,使得物业流通的服务质量进一步的提高。物业流通的发展又为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形成了一种物流信息化的产业发展格局。
一、信息技术在物流上的运用现状
(一)大中型企业物流及第三方物流:起步发展较晚,信息化程度提高。据有关资料调查:目前我国大中型企业的物流及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的程度正在不断的提高。企业已经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大约有75%,企业已有自己的网站占76%左右。企业已建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是内部局域网的和广域网的各占大约一半。但企业信息化仍处于起始阶段,企业网站的功能仍然以基础应用为主,主要用于企业形象及产品的宣传(约占40%),其次是信息管理服务(约占35%),用于内部通讯的占30%(因是多选题,超过100%),作为电子商务平台的比例相对较少,大约占21%,但相对于2001年、2002年正呈现出增长势头。信息系统的系统功能则集中在内部资源整合,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正在逐步的攀升。调查结果显示,已建系统的功能主要集中在仓储管理、财务管理、运输管理和订单管理,所占比例依次为56.4%、43.6%、41%、41%。由于物流的基本功能是服务,与用户的关系、对客户的管理已经成为物流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急需迎头赶上,在调查的企业中,其应用的比例已超过三分之一(35.9%)。现代社会的发展为企业自身的成长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空间,物流企业新建的信息化项目也正是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而产生。
(二)中小型物流企业:信息化运用程度低,急需提高信息运用有效率。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报告资料显:我国目前1000多万家中小企业中,实现信息化的比例还不到10%。这说明中小型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已到了是令人担忧的地步。但不少中小型物流企业经营者都表示,目前市场上的物流管理软件至少在10万元到30万元左右,他们认为投入风险太大,真正适合的产品太少。另一方面,物流软件供应商过多关注高端客户群,忽略了中小型物流企业这块市场,这也是中小型物流企业信息化难以实现的重要原因。信息化成本高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承受能力也应该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索。
二、信息化对物流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信息化赋予了物流新的整合功能。我们都知道物流系统是由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加工、配送等多个作业环节构成的,这些环节相互联系形成物流系统整体。信息技术未运用物流在物流信息化之前,由于信息管理手段落后,信息传递速度慢、准确性差,缺乏共享性,使得各功能之间的衔接不协调或相互脱节。还有运输规模与库存成本之间的矛盾、成本与服务之间的矛盾、中转与装卸之间的矛盾等,都是现代物流系统经常需要平衡的问题。解决这些矛盾,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上述物流环节进行功能整合,联合运输、延迟物流、加工配送一体化等,都是物流功能整合的有效形式。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能够使动态的管理更具有时效性和科学性。
(二)信息化技术能够协调物流各环节。物流信息化主要是通过物流信息网络管理使物流各环节上的成员能实现信息资源的实时共享。处在销售终端的零售商直接面对消费者,他们充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能详尽地记录客户的信息,制造商与分销商借助物流信息网络,可以同时共享零售商所获取的市场信息及零售商的经营状况,从而迅速调整各自的生产和运营计划;同样,物流信息网络也使制造商的产品调整和销售政策能及时被其他物流成员了解,也有利于他们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在这种物流信息实时反应的网络条件下,物流各环节成员能够相互支持,互相配合,以适应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这种有效的资源手段也使企业减轻了发展竞争的风险。
(三)信息化能提高物流系统的时间和空间效应。物流系统的两个主要功能就是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时间效应指通过商品库存消除商品生产与消耗在时间上的矛盾,使生产与消耗在时间空间上达到一致;空间效应指通过运输、配送等活动消除商品生产与消耗在空间位置上的矛盾,达到生产与消耗位置空间上的一致。物流信息化通过快速、准确地传递物流信息,使生产厂商和物流服务提供商能随时了解商品需求者的需求状况,生产厂商实行准时制生产,物流提供商实行准时制配送,将生产地和流通过程中的库存减少到最低程度,供应商与生产厂商或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被拉近,甚至达到“零库存”或“零距离”,由此降低物流费用。物流费用的降低也为企业节约了生产成本。
(四)信息化能增强物流系统的迅速反应能力。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使得现代生产企业系统须以定单为依据,采用定制化生产方式。生产系统的快速反应必然要求物流系统与之快速匹配,只有物流信息化才能实现快速反应。海尔以现代物流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为依托,通过海尔电子商务平台在网上接受用户订货。用户根据网上提供的模块,设计自己需要的产品。海尔采取JIT采购、JIT配送、JIT分拨来与生产流程同步。海尔的采购周期只有3天。产品下线后,中心城市在8小时以内、辐射区域在24小时内、全国在4天内即可送达。完成客户订单的全过程仅为10天时间。海尔的物流信息化的成功运用也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榜样。
三、信息化在物流发展中的展望
(一)企业物流的信息化发展。企业今后宜采用条形码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提高信息采集效率和准确性;采用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数据交换技术进行企业内外的信息传输,实现订单录入、处理、跟踪、结算等业务处理的无纸化。广泛应用仓库管理系统和运输管理系统来提高运输与仓储效率。通过与供应商和客户的信息共享,实现供应链的透明化,运用JIT、VMI、SMI等供应链管理技术,实现供应链伙伴之间的协同商务,以便用信息替代库存,降低供应链的物流总成本,提高供应链的竞争力。
(二)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发展。随着客户一体化物流服务需求的提高和物流企业信息服务能力的增强,将出现了基于物流信息平台通过整合和管理自身的以及其他服务提供商补充的资源、能力和技术,提供全面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的第四方物流服务。这种物流企业在客户的数据管理方面将承担更加重大的责任,从而在客户供应链管理中发挥战略性作用。物流企业不仅需要在技术方面进行较大投入,而且还需要具备持续改进、例外管理和流程再造能力。所以对技术、人才和信息基础设施的投入已成为物流企业区别竞争对手的重要手段。这也是现代企业发展所必须的。
总之,在现代物流发展中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这种信息技术运用于现代的物流能够为其发展提供一种快捷而又有实效的途径。
[关键词]信息 物流 关系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110199-01
物流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物流的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特别是现代社会的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能够更加合理的调整物业流通的资源,使得物业流通的服务质量进一步的提高。物业流通的发展又为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形成了一种物流信息化的产业发展格局。
一、信息技术在物流上的运用现状
(一)大中型企业物流及第三方物流:起步发展较晚,信息化程度提高。据有关资料调查:目前我国大中型企业的物流及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的程度正在不断的提高。企业已经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大约有75%,企业已有自己的网站占76%左右。企业已建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是内部局域网的和广域网的各占大约一半。但企业信息化仍处于起始阶段,企业网站的功能仍然以基础应用为主,主要用于企业形象及产品的宣传(约占40%),其次是信息管理服务(约占35%),用于内部通讯的占30%(因是多选题,超过100%),作为电子商务平台的比例相对较少,大约占21%,但相对于2001年、2002年正呈现出增长势头。信息系统的系统功能则集中在内部资源整合,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正在逐步的攀升。调查结果显示,已建系统的功能主要集中在仓储管理、财务管理、运输管理和订单管理,所占比例依次为56.4%、43.6%、41%、41%。由于物流的基本功能是服务,与用户的关系、对客户的管理已经成为物流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急需迎头赶上,在调查的企业中,其应用的比例已超过三分之一(35.9%)。现代社会的发展为企业自身的成长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空间,物流企业新建的信息化项目也正是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而产生。
(二)中小型物流企业:信息化运用程度低,急需提高信息运用有效率。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报告资料显:我国目前1000多万家中小企业中,实现信息化的比例还不到10%。这说明中小型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已到了是令人担忧的地步。但不少中小型物流企业经营者都表示,目前市场上的物流管理软件至少在10万元到30万元左右,他们认为投入风险太大,真正适合的产品太少。另一方面,物流软件供应商过多关注高端客户群,忽略了中小型物流企业这块市场,这也是中小型物流企业信息化难以实现的重要原因。信息化成本高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承受能力也应该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索。
二、信息化对物流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信息化赋予了物流新的整合功能。我们都知道物流系统是由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加工、配送等多个作业环节构成的,这些环节相互联系形成物流系统整体。信息技术未运用物流在物流信息化之前,由于信息管理手段落后,信息传递速度慢、准确性差,缺乏共享性,使得各功能之间的衔接不协调或相互脱节。还有运输规模与库存成本之间的矛盾、成本与服务之间的矛盾、中转与装卸之间的矛盾等,都是现代物流系统经常需要平衡的问题。解决这些矛盾,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上述物流环节进行功能整合,联合运输、延迟物流、加工配送一体化等,都是物流功能整合的有效形式。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能够使动态的管理更具有时效性和科学性。
(二)信息化技术能够协调物流各环节。物流信息化主要是通过物流信息网络管理使物流各环节上的成员能实现信息资源的实时共享。处在销售终端的零售商直接面对消费者,他们充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能详尽地记录客户的信息,制造商与分销商借助物流信息网络,可以同时共享零售商所获取的市场信息及零售商的经营状况,从而迅速调整各自的生产和运营计划;同样,物流信息网络也使制造商的产品调整和销售政策能及时被其他物流成员了解,也有利于他们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在这种物流信息实时反应的网络条件下,物流各环节成员能够相互支持,互相配合,以适应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这种有效的资源手段也使企业减轻了发展竞争的风险。
(三)信息化能提高物流系统的时间和空间效应。物流系统的两个主要功能就是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时间效应指通过商品库存消除商品生产与消耗在时间上的矛盾,使生产与消耗在时间空间上达到一致;空间效应指通过运输、配送等活动消除商品生产与消耗在空间位置上的矛盾,达到生产与消耗位置空间上的一致。物流信息化通过快速、准确地传递物流信息,使生产厂商和物流服务提供商能随时了解商品需求者的需求状况,生产厂商实行准时制生产,物流提供商实行准时制配送,将生产地和流通过程中的库存减少到最低程度,供应商与生产厂商或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被拉近,甚至达到“零库存”或“零距离”,由此降低物流费用。物流费用的降低也为企业节约了生产成本。
(四)信息化能增强物流系统的迅速反应能力。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使得现代生产企业系统须以定单为依据,采用定制化生产方式。生产系统的快速反应必然要求物流系统与之快速匹配,只有物流信息化才能实现快速反应。海尔以现代物流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为依托,通过海尔电子商务平台在网上接受用户订货。用户根据网上提供的模块,设计自己需要的产品。海尔采取JIT采购、JIT配送、JIT分拨来与生产流程同步。海尔的采购周期只有3天。产品下线后,中心城市在8小时以内、辐射区域在24小时内、全国在4天内即可送达。完成客户订单的全过程仅为10天时间。海尔的物流信息化的成功运用也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榜样。
三、信息化在物流发展中的展望
(一)企业物流的信息化发展。企业今后宜采用条形码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提高信息采集效率和准确性;采用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数据交换技术进行企业内外的信息传输,实现订单录入、处理、跟踪、结算等业务处理的无纸化。广泛应用仓库管理系统和运输管理系统来提高运输与仓储效率。通过与供应商和客户的信息共享,实现供应链的透明化,运用JIT、VMI、SMI等供应链管理技术,实现供应链伙伴之间的协同商务,以便用信息替代库存,降低供应链的物流总成本,提高供应链的竞争力。
(二)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发展。随着客户一体化物流服务需求的提高和物流企业信息服务能力的增强,将出现了基于物流信息平台通过整合和管理自身的以及其他服务提供商补充的资源、能力和技术,提供全面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的第四方物流服务。这种物流企业在客户的数据管理方面将承担更加重大的责任,从而在客户供应链管理中发挥战略性作用。物流企业不仅需要在技术方面进行较大投入,而且还需要具备持续改进、例外管理和流程再造能力。所以对技术、人才和信息基础设施的投入已成为物流企业区别竞争对手的重要手段。这也是现代企业发展所必须的。
总之,在现代物流发展中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这种信息技术运用于现代的物流能够为其发展提供一种快捷而又有实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