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0年辽宁省与京、津、沪、渝四个直辖市共同成为教育部选定的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大区后,辽宁省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领导重视、教科研鼎力支撑、中小学全面启动、基础奠定、初现成果的良好局面。在总结前一段工作的基础上,省领导展望未来,规划了下一阶段的工作,以使辽宁省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更大的成果。
一、总结过去,共享经验
近年来,辽宁省提出了从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发展的宏伟规划,其中成功地申请成为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试验区即是这一规划的具体体现。两年来,辽宁省紧紧围绕着试验区工作方案开展了如下工作:
(一)2001年辽宁省教育厅出台了《关于加强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 [79号]
《意见》规定了辽宁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任务、内容和基本原则,指出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方法和组织保障,对教师队伍、教材建设及相关教科研网络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一方案的出台不仅体现了教育厅领导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远见卓识,而且构建了辽宁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框架,指明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
(二)在《意见》的指引和要求下,辽宁省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主要体现在:
1 全省14个市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充分发挥了各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司令部的作用,各市纷纷下发文件,召开座谈会,制定政策,布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 建立全省心理健康教育教科研网络。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成立了主抓心理健康工作的部门,配备了强有力的专职教研员(其中一名是博士),全省的大多数城市也有专人主抓,有的城市还成立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研部。心理健康教科研网络的建立,保证了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的有效开展,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3 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召开了各种现场会、研讨会,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各地的心理健康教育典型经验。
4 积极抓住教师培训这个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提高广大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和他们对中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两年来,教师全员继续教育工程和短期培训,使广大中小学教师普遍接受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培训,有了初步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5 部分中小学建立了学科渗透、咨询信箱、咨询热线、板报、班团队会、心理剧、心理游戏等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一部分中学还建立了比较规范的心理咨询室,配备和聘请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开设了心理健康选修课,开展了心理咨询和辅导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6 充分发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的作用,以科研带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辽宁省的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工作在全国开展得比较早,科研氛围比较浓。
7 推荐和审定了初、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性教育选修课的学生活动教材。
二、继往开来,与时俱进
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如何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开创辽宁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局面,是今后必须面对的根本问题。围绕这一今后发展的关键,在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的领导下,由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牵头,在全省开展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以摸清底数,找准方向,抓准问题,规划未来。
(一)今后工作核心
辽宁省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今后将按省教育厅的总体要求,在全省城乡中小学全面开展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实施要点
1 对调查获得的信息及数据进行分析综合,掌握鲜活的第一手材料,以保障今后工作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切合实际,有的放矢。尤其将对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市、县(区)、校教科研网络以及城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进一步进行调查研究,根据调研情况提出应对策略。
2 继续分层、分段开展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普及性、提高性和专业性培训,不断提高他们自身心理健康的水平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首先,结合“十五”校长培训规划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增强校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其次,结合教师全员继续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对全体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使他们重视、关注自己和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初步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再次,开展对主抓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校长、德育主任、团队干部、班主任的专门培训,使他们掌握一般的心理辅导技术,形成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与指导能力。
第四,对中小学的专兼职心理教师进行学历教育和短期应急培训。中小学的专兼职心理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力量,他们的教育水平具有导向作用。辽宁省始终坚持对中小学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进行专业上岗培训。今年,根据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情况,省教育厅果断地开设了专业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以使那些不具有心理专业学历的但已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兼职教师接受专业教育,同时,让具有心理专业学历的教师接受相关的研究生课程教育,以培养出专家型的心理教师。
3 在全省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示范咨询室及优秀心理健康教育课(包括学科渗透、团体咨询、心理剧、心理训练、心理游戏等)、心理训练活动的评比,使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以基础教育改革的思想为指导,树立以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典型,避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学化、医学化、临床化,以点带面,推动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完善。
4 加大科研力度,提高科研档次,以科研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以科研立项研究促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现有的全国教育规划课题、省教育规划课题、省高校科研课题、省社科规划课题的基础上,扩大立项渠道和范围,吸引、召集中小学加入到更多的立项研究中来,以科研带动基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其次,搭建广阔的科研平台,建立国家级专业学术期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辽宁省工作站,增加辽宁省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上的发文数量;在省内相关杂志不定期出版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专刊,积极开展省内外的交流活动,宣传辽宁,学习他人,共享经验。
第三,发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会的作用,开展群众性的心理 健康研究活动,培养一批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心理教师。
5 建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制度。根据各地中小学的不同实际、不同需要,通过科研活动、观摩评课、现场会、培训等多种形式在全省开展不定期的、规模不等的专题研讨活动,以深入分析研究不同情况、不同问题,探讨对策,提供指导。
近期将围绕下列专题进行探讨:
(1)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学科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3)教师的情感支持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4)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
(5)如何对学生开展中考、高考前的心理辅导与咨询;
(6)互联网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7)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
辽宁省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在过去成就的基础上,继往开来,与时俱进,达到更高的水平,取得更大的收获。我们期待与全国的同行们分享努力的甘甜、成功的硕果。
班主任工作中的若干心理效应
章立早
一、“照镜子效应”
所谓“照镜子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对待别人,别人往往也会以同样的态度和行为给予反应,恰似我们站在镜子面前:当我们微笑时,镜子里面的人也微笑;当我们皱眉时,镜子里面的人也皱眉;当我们大喊大叫时,镜子里面的人也大喊大叫……
“照镜子效应”对班主任的启示是:对待学生,只要我们付出真挚的爱,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让他们体会到被爱和被尊重的感觉,学生才能以同样的方式回报教师。我们过去常提倡要“尊师爱生”,其实,班主任要想得到学生的尊重,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热爱学生。一个不热爱学生的班主任怎么可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呢?
二、“无痕迹效应”
班主任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然而,许多班主任总感到思想教育事倍功半。究其原因是没有运用好思想教育的技巧。“无痕迹效应”就是很值得运用的一个技巧。所谓“无痕迹效应”,是指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既要达到教育的目的,又要不使学生感到班主任在刻意教育他们。
例如,班主任在组织学生去某一思想教育基地接受教育之前,若对学生大谈此行的目的、意义,就可能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使这次思想教育活动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为学生会认为这是去接受教育而不是去参加活动。基于这点,聪明的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总是避免抽象空洞的说教,而是应用“无痕迹效应”这个技巧,即:将教育目的隐藏起来,通过各种生动直观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认识,净化心灵。
三、“暴露缺点效应”
不少班主任认为,在与学生交往中,要尽量向学生显示自己的优点,以便使学生能喜欢自己,崇拜自己,从而保持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威信。社会心理学家专门做过这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一个德才俱佳的人来说,适当地暴露自己一些非本质缺点,不但不会使形象受损,而且会使他人更加喜欢。这就是社会心理学中的“暴露缺点效应”。社会心理学家对此的解释是,一个人适当地暴露自己一些非本质缺点,至少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使人们感到他是个普通人,彼此处于平等地位,容易交往和相处;二是使人们感到他是真诚的、可信任的。
“暴露缺点效应”告诉诸位班主任:在学生面前切莫将自己装扮成十全十美的人物,因为这样只会使学生感到班主任“可望而不可及”,“可敬而不可爱”。
四、“成功强化效应”
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想获得成功,其前提之一是要有自信心。心理学家的研究揭示了“成功强化效应”的内涵: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快乐,便会增强自信心,这又会促使他去追求更高层次的成功,即形成:“成功一自信一又成功一更自信”的良性循环。
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很好地利用“成功强化效应”,即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先取得一些小小的成功,让他们在成功中看到自己的价值和力量,以强化自信心。如: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特别是对学习和工作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暂时要求低一些,多一些纵向比较,少一些横向比较;努力发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多指导多鼓励;对学生的考试失败不要急于评价,更不要嘲讽,而要帮助学生找出原因,争取以后考出好成绩;对学生干部的某次工作失误不要责怪,而要给其再做一次的机会
五、“居家心理效应”
谈心是一种常见的教育方法。通过谈心,班主任能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表现情况,增进与学生的感情。实践表明,谈心成功与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然而,有一个因素是不容忽视可又往往容易被忽视的,这就是“居家心理效应”。心理学家指出,一个人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能产生一种优势心理,这种优势心理有助于消除心理紧张,能更自然地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这就是“居家心理效应”。因此,班主任找学生谈心时,要注意利用“居家心理效应”,选择好谈心的地点。
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孤僻、缄默,班主任找这类学生谈心时,就应该选择他们熟悉的环境,如在班级或他们经常活动的场所,以使他们产生优势心理效应,从而能无拘无束地说出心里话。反之,与性格外向、态度傲慢、易急躁冲动的学生谈心,班主任就应该选择自己熟悉的环境,如在自己的办公室等,这既能使自己产生一定的优势心理效应,又能有效地抑制对方的情绪冲动,从而为谈心取得较好效果创造条件。一般来说,谈心地点应选择在班主任与学生双方都不很熟悉且较为优雅的环境,这样有利于双方在心理上处于平等的地位,缩短彼此的心理距离,消除学生的戒心,使谈心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进行。
六、“木桶效应”
“木桶效应”是指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想多盛水——提高木桶的整体效应,不是去增加最长的那块木板的长度,而是要下功夫依次补齐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木桶效应”提醒班主任:在管理班级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原有的优势,更要下功夫狠抓薄弱环节,否则,班级的整体工作就会受到影响。
中学生报复心理的透视与预防
山东省汶上镇第二中学 续文柱
2002年3月27日上午,山东省济宁市某县一中学的几位老师正在办公室聚精会神地备课,突然闯进一名手拿斧头的学生,对着其中一位老师劈头就砍。幸亏其他几位老师及时制止,才避免了一场惨剧的发生。
众所周知,近年来中学生报复 家长、老师、同学的事件屡有发生,甚至有些报复行为酿成了惨剧。那么,中学生的报复心理是怎样形成的呢?作为家庭、学校和社会,该怎样做才能预防中学生报复心理的产生呢?
一、中学生报复心理产生的原因
报复是一种抵触、反抗的心理体验,这种心理体验的形成,我认为不外乎以下原因:
(一)从主观上看,现在的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正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个性发展不稳定
这一时期的中学生,敢于创新,思维灵活,容易接受新的思想、观念。但同时自尊心增强,对他人的评价十分敏感,易争强斗胜。特别是现在的中学生,大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独苗苗”,从小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从未受过大的委屈,心理和情感都非常脆弱,遇到一些伤及自尊心的事,往往容易产生过激行为,往往表现为如下几方面:
1 受指责时报复
当自己错误的思想言行受到别人批评时,往往会产生对立情绪,产生报复的念头。其报复形式为破坏、捣乱,或造谣中伤,大打出手,以发泄心中的怒气。
2 嫉妒报复
这类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经不住挫折,他们容不得别人超过自己,对胜过自己的同学轻则轻视,重则仇视,甚至不择手段地攻击对方。
3 自卑报复
有些学生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学习上的被动状况,而是报复学习好的同学,以宣泄自己的愤恨。
4 人格障碍
某些中学生心理发展水平较同龄人低,主要表现在情感、行为和人格方面。比如在情感上,有些中学生有过度焦虑、忧郁、恐怖易怒等心理障碍,稍有不慎,便会产生报复行为。
(二)从客观上来看,中学生的一些报复行为是由家长、学校和社会的教育不当引起的
1 过重的分数压力使中学生产生了报复心理
①有些中学生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值太高。孩子考试成绩稍微差一点,这些家长轻则谩骂,重则体罚,甚至毒打,以致出现了上海某中学生亲手杀死其母亲的惨剧。
②社会对学校和老师的评估依据主要还是升学率和学生的考试成绩。因此,当学生课堂调皮或成绩差时,有的教师对学生轻则批评、叫家长,重则体罚(罚抄作业、罚站)、心罚(你真是头笨猪、你这辈子算完了)。这些做法,极大地挫伤了中学生的自尊心,给他们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滋长了他们的报复心理。
如某一中学生放学路上殴打其班主任的孩子,就是因为该学生被班主任体罚过。
2 教师教育措施不当,引发了中学生的报复心理
①一些老师对学生的“问题”行为无端猜疑、捕风捉影。怀疑学生作弊、早恋、偷窃、吸烟、打电子游戏机等。
②老师当众出学生的丑。例如,有些教师公开张扬学生的“隐私”,严重刺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往往使学生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本文开头提到的惊人一幕,就是因为班主任对该生在男女生交往方面的问题处理不慎引起的。
3 影视媒体对“黑社会”现象的过度渲染,助长了部分中学生报复心理的产生 受影视媒体和一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现在的中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小学已人了“帮”。在他们中间出现了“青老大”、“红老大”、“黑老大”,并且还制定了“帮规”。“帮”中的成员一旦有一个受到伤害,所有成员便会拿着锐器倾“巢”而出,进行“帮派”之间的报复。
二、中学生报复心理的预防
(一)家庭、学校及社会都要转变教育观念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会指导人们采取什么样的教育行为。
首先,要通过举办家长心理讲座,改变那种视子女为私有财产的子女观,优化家庭心理环境,为孩子的成长创造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
其次,社会、学校和家长应改变那种高分数的人才观,树立“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人才观。摒弃那种只有考上大学才能成才的智力教育观,树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再次,社会和学校都要改变那种利用升学率和分数来评价老师的落后的教育教学评估体系,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客观、公正、科学的教育教学评估体系。
(二)学校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 学校应设立心理服务机构,定期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咨询
机构内要有一定的设施,至少要有一间专门的房屋。选拔热爱学生、善解人意、思维敏捷、善于表达、有耐心和事业心的老师做心理咨询员,通过个别谈话、心理疏通、角色转换等手段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疏导。
2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班主任老师要通过问卷调查、家访、观察、走访原学校等方式了解学生的个性和心理特点,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特别是要多关注那些心理偏激的学生。
经过研究表明,那些具有报复心理的学生,往往易于激动,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能使他们大发雷霆。他们行为莽撞,做事往往不计后果。因此,班主任老师要对他们进行全面了解,以便当这类学生产生报复心理时,对其心理及时进行矫正。
3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
加强心理训练,经常开展一些人际、班际、校际间的交往活动,培养中学生与人相处的能力,使他们学会审时度势,以摆脱消极的报复心理。
(三)调整教育教学措施,真正把学生当作学校的3-,~-
实践证明,谁赢得了学生的心,谁就赢得了教育的主动权。因此,老师要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措施,创设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严格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用语,切忌使用侮辱性与含沙射影的语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信守和学生之间达成的许诺,绝不能把学生的隐私向外扩散;对犯错误学生的处理要讲究艺术,千万不能急躁,严禁不恰当的处罚。
(四)对学生的报复心理进行“疫苗接种”
1 对学生进行挫折意识“接种”
中学生心理脆弱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缺少磨难和挫折,因此,要对他们进行磨难教育,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毅力。
2 加强法制教育
对中学生进行危害意识“接种”。通过上法制教育课,让中学生懂得报复行为会给个人、他人、家庭、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甚至会葬送自己的一生。
总之,教育者应注意发现中学生的报复心理,并及时认真地加以分析、研究、矫正,培养中学生的健康心理,不断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成长——发展性心理咨询的探索江苏省沛县教师进修学校干训处 邓庆民
心理咨询不应以解除当事人痛苦为主要目的,而应努力做到调动当事人自身的积极性,排除消极状态,达到心理平衡,实现当事人心理的成长和能力的发展。
生活中的挫折及悲痛事件虽然是不幸的,但却是当事人成长的机遇。心理咨询可帮助当事人找出与事件所联系的“基点”,顺势达到辅助当事人重树理想、顺利成长的目的。
当一位满面愁容的学生走进心理咨询室向你求询时,你有何想?
“他真不幸,我得帮帮他!”
“恭喜,你真走运,又多了一次成长的机会!”
不同的想法决定了你不同的着眼点,决决定了你的整个咨询思想,也决定了咨询的不同效果。
一、解除痛苦不是心理咨询的终极目的
生病了,大家都知道看医生,以解除病痛,恢复健康;心理上有了问题去进行心理咨询,以减轻或解除痛苦。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心理咨询工作者也如是想的话,那就有失偏颇了。
从传统的精神病学和心理治疗的理论来看,把个体的紊乱、冲突、疾病当作出发点,所确定的目标是治愈疾病和解除紊乱。但他们忽视了一点,病人身上存在的首先不是紊乱,而是被这些紊乱直接或间接困惑着的能力。
现代心理咨询已注入了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原则。帮助当事人减轻痛苦并不是一个优秀心理咨询工作者的最高和最终目标。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工作者应该努力帮助当事人实现心理的成长和能力的发展。比如,鼓励求询者在体验痛苦的过程中增进个体的心理承受力;在分析个案的过程中提高求询者的思考力、创造性和灵活度;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发展求询者的行为动机和行为能力等等。
调动当事人自身的积极性,消除其消极状态,从而达到更高层次的心理平衡,并实现当事人心理的成长和能力的发展,应成为心理咨询工作的着眼点。
人本身具有治疗的潜在能力,心理咨询工作者不仅要看到压力、冲突及危机给当事人带来的紊乱的一面,还应看到人自身的抵抗能力。同时,人还有一种‘‘成长的动力”,这种动力驱动人去努力争取成功。
人自身的抵抗能力及成长的动力使我们有理由确信:在个体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面临威胁和不利事件或需要付出比平时更多努力的情境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可以激发个体的潜能,也可能导致行为和情绪问题,关键在于当事人的态度及处理此类事件的能力。面对求询者,咨询员应着力转变他们对事件的认知及态度,并以促进来访者心理的成长及能力的发展为目的。
促进当事人的发展是心理咨询的一个重要目标。心理咨询的指向不仅仅是帮助当事人解除痛苦,而且应重在促进他们心理的成长。发展性心理咨询尝试进入当事人的内心世界,注重当事人的自我功能和自我观点。强调通过当事人对周围环境,对个人与环境的关系,对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等的了解,以培养更有效率的个人。发展性心理咨询重视个人的成长,尤其是个人对自己和对环境做评价、做决定,另外个人改变的动力与潜能也特别受重视。
我们有理由认为,当事人是有着无限潜能的有机整体,只是由于某些原因而被困扰,咨询所要做的就是调动当事人自身的积极因素,让他自己去解除困扰,并在改变的过程中获得发展。
二、心理成长的主要思想
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幸事件。对当事人来说,由于认识处理问题的能力差异及不良认知、情绪的干扰,常会陷入不幸事件所带来的消极情绪中,不敢面对现实,更难正视未来,严重影响了自身的发展。
其实,生活中的挫折及悲痛事件是不幸的,但同时又是当事人成长的机遇,面对所发生的事实,找出当事人与事件所联系的“基点”,顺势引导、转移,从而达到重树理想、顺利成长的目的。
在心理咨询中,这种思想的出发点是个体潜能的调动,着眼于当事人心理的成长。利用“基点”转化则是该技术的关键。所谓“基点”,就是在任何事件中都有一个主导事件发生变化的着力点,它是问题发生的根源,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同时它也是帮助当事人寻找希望,重新生活的“支点”。心理咨询就是要赋予“基点”以新的意义。因为同一个问题以不同的心态、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截然不同的认识和情绪体验。心理咨询应利用“基点”转化,立足现实,重在引导未来。
心理成长思想是综合运用心理辅导理论,强调当事人潜能的调动重在人体发展与心理成长,综合名种心理方法、技术(如宣泄、沟通转移分析等)的使用,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接纳事实
事实即当事人正受困扰的具体事件、情境等,当其遭遇不幸事件时,往往不愿承认,而是充满幻想,在潜意识中不愿接纳现实而困扰其中,难以自拔。当事人消极情绪很重,处在困苦之中,很难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
这一阶段,主要是当事人倾诉、宣泄不良的情绪,咨询者讲清事实,帮助当事人认清问题,接纳现实,这是问题解决的第一步,也是当事人心理成长的开始。
第二阶段:寻找“基点”
弄清主导事情变化的着力点,为解决问题找一个“支点”,就如同杠杆一样,轻轻一翘,就可以顺利解决。基点通常就是问题产生的根源,它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找到基点,赋予其新的意义,顺势进行转移、引导,帮助当事人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对抗原来的消极状态。
在这一阶段,主要是帮助当事人分析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同样是压力,它可能使当事人焦虑不安,难以进取,成为前进的阻力,也可能成为当事人奋进的动力。咨询者要运用一些积极暗示、心理分析技巧,转移当事人的负面情绪及错误认知。
第三阶段:心理成长
问题的解决,痛苦的解除不是最终目的,在这一阶段,要引导当事人认识到这一事件中,由困苦走向愉悦,由悲伤趋于平静,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是积极自我战胜了消极自我。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当事人的自我体验与分析,达到顺利成长的目的。
三、应用举例
[个案情况]张某,17岁,高二学生,独生女。主诉自己常常想到父亲去世时的情景,在下雨天看到父亲的身影,考试时会感到父亲在拍自己的肩膀……经常处于悲伤之中,学习成绩也大不如前,精神疲惫,对未来的生活也失去了信心。在家中,与母亲相依为命,常常听到母亲躲在被窝里哭泣,家庭气氛一直笼罩着阴影……
张某正处于“哀痛危机”之中。亲人去世,使她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陷入茶饭不思,悲痛欲绝的状态。这本是一种正常的情感反应,但如果持续时间过长(张某的父亲去世已近三年),则会造成身心的巨大伤害。张某已精神恍惚,甚至出 现幻觉,情况较为严重。
[咨询经过] 针对张某的情况,运用心理成长技术,把其由于对父亲的爱而导致的精神抑郁转化为成长的力量。
第一步,描述过去,尽情宣泄
这一步引导她面对现实,事情既然发生了,就得承认它,破除她心中“要是父亲没有死该多好啊”的幻想,敢于承认既成的现实。同时,要改变她过去很想“去想”但又不敢想的做法,鼓励她尽情地想,尽情地倾诉过去与父亲相处的情形。在这一阶段,要达到两个目的:
一是通过宜泄释放被压抑已久的不良情绪;二是引导她面对现实,承认事实,从幻想中走出。 这一步运用心理会谈技巧,与张某“共情”,建立良好的关系,再结合认知疗法,初步改变其不合理认知。经过这一次咨询,张某反映轻松多了,也能够承认父亲不会再来的事实,但仍有排遣不去的悲痛,对前途没有信心,对生活还很悲观。
第二步,挖掘“基点”,顺势转移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忧,也没有没来由的痛,痛之深往往是因为爱之切。通过倾听张某的陈述,发现她对父亲有着无比深厚的“爱”,这正是所谓的“基点”,它是帮助张某寻找希望,重新生活的“支点”。要利用这种爱,赋予其新的含义与认识角度,从而引导、转移张某悲痛的情绪,找回她对生活的希望。
“你父亲对你有什么期望?”我问。 (引导她把对父亲深深哀痛的体验转移到其他方面,从父亲对她的期望人手,进行引导)
“希望我长大成才。”她说。
“在他离开时,还有什么希望?”
“希望我和妈妈和睦相处。”
“你爱父亲吗?”我接着问。(明知故问,是为了引入下一个问题)
“爱!”她回答得很干脆。
“事实上,你有没有实现或按父亲的意愿做呢?” (这里引导她重新对爱的表达方式进行反思)
“……”
利用“父亲的爱”顺势引导,把爱的状态引向表达爱的行动上来。主要转移到两个方面:一是父亲对她的期望,如果真正爱父亲,那么就努力学习,愉快生活,以自己的成绩作为对父亲“爱”的表达;二是承担起对母亲、对家庭的责任。责任感的激发能起到令人难以想像的作用,它能唤起张某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在这一阶段的咨询中,通过一些积极暗示技巧及“空骑技术”的运用,把对父亲的爱转化为前进的力量,用学习及责任心取代哀痛,表达对父亲真正的爱。
第三步,成功体验,心理成长
经过第二步,张某学习、生活都有了很大改善。在学习中,她感到了成功的喜悦,在与母亲沟通中体会到责任感,慢慢走出了哀痛的阴影。在这种情况下,咨询员应通过这一事件,帮助张某心理获得成长,使她能面对今后可能遇到的其他不幸事件。
在这一步,通过与张某共同探讨分析,使其明确三点:一是不幸事件是不测的,难免的;二是坦然面对,“我”有成功面对不幸的经历,有自信;三是任何事件都是促使“我”成功的机遇。这一步主要使用认知疗法及激励理论,体现张某自己的力量。
[咨询总结] 在心理咨询中,让来访者倾诉是必要的,一是宣泄不良的情绪;二是与来访者“共情”;三是了解原因。这其中,咨询员要灵活使用倾听技巧及参与技巧。此外,抓住“基点”引导是关键,通过它调动来访者自身的力量,并扩展到其他的生活事件中,成为来访者生命中的“自助器”,完美地体现了心理咨询的核心——助人自助思想。
“心理咨询就是让人低着头进来,昂着头出去”,有人如是说。以成长为目标,将心理成长技术运用于情绪调控,挫折应付等一些心理危机干预中,能有效帮助来访者顺利成长。
老师,请远离心罚浙江省苍南县灵溪第一高级中学
刘雪娟
一天,学生李昕来到我的办公室。紧锁眉头、神情忧郁的他与我平时所看到的活泼、开朗、调皮的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开口说第一句话“老师,我该怎么办”时显得那么迷惘与无助。
一个星期前的某一天傍晚,本该轮到李昕做值日,但那天正好学校举行一场足球决赛。作为球迷的他义无反顾地直奔球场。当劳动委员到球场找到他后,未等劳委表示不满,他就先发制人,嘻皮笑脸地说了一些讨好的话,没想劳委不吃他这套,他就干脆不理劳委,只顾自己看球赛。劳委把这件事情报告了班主任。他以为自己一定要大祸临头,非常忐忑不安,哪知班主任见了他显得“若无其事”,只是眼神中多了一层冷漠,而且上课时有意无意地冒出了这么一句话: “有些同学,哼……”然后就是对他意味深长的一瞥。
李昕说到老师的眼神时,头低了下去,显出无助和无奈的表情。
在感叹这件事情时,我在为我作为心理咨询老师力所不能及的一种状况深深担忧:随着教育体制和教育法制的渐逐健全,体罚现象渐趋减少,然而,却被另一种精神虐待——心罚所代替。教师利用言语或表情随意嘲弄、讽刺、挖苦学生,对学生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心灵折磨,不知不觉中摧残了学生的自尊与自信。很庆幸李昕主动来找我咨询,很难设想如果李昕把老师的眼神、那些话深藏心底,那心理的阴影将会陪伴他到什么时候?
余华小说里写到过这么一件事。“我”的小伙伴国庆因为戏称老师为“汉奸”,师母为“皇军”,结果受到了长久的心灵折磨。老师没有打骂国庆,反而笑眯眯地对国庆说:“我会罚你的。”然而下课后老师看都没看他一眼就走了出去。翌日上午老师又问国庆:“你说我该怎么罚你?”已经忘记这件事的国庆忍不住打了一个寒战。此后一个月中,每当国庆兴高采烈完全忘记这件事时,老师总会提醒他:“我还没罚你呢。”这种引而不发的处罚,使国庆整日提心吊胆。这个可怜的孩子在那些日子里,只要一听到老师的声音,就如树叶遇到风一样抖动起来。这位惩罚学生花样百出的老师,应该很满足于自己这次处罚的创意吧。可以想像,如果这种处罚再持续下去(幸亏没有持续下去),国庆在不久的将来也许会:性格变得孤僻、敏感、神经质,整日睁着一对诚惶诚恐的眼睛看周围的世界。
这真可谓是心罚的“极致”。
人们都说孩子是花朵,需要细心呵护。体罚不好,心罚更不该。比起那些受到体罚的学生,被心罚者在心灵上所受的创伤更深,无论何种形式的心罚,都让学生生活于阴影之中。老师们是否意识到,你们有意无意的一些做法,可能会影响学生的—生。
1 讥讽
记得高中时,有一次政治课上,我主动站起来回答了一个较难的问题,答完之后,老师说了一句在我意料之中又在我意料之外的话:“记忆力真不错么!”口气里有明显的讥讽意味。我知道政治老师对我一直有成见,但我的心还是迅速下沉,并且以后一上政治课我就萎靡不振。虽然现 在一切已事过境迁,但每每回忆起来,总有一种莫名的感觉。
2 侮辱
某小学老师布置作文,要求学生记一件家务事,一位学生写了升国旗,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气愤地说:“科学证明,猪都有脑子,XXX连猪都不如。”我在哀叹这位老师素质低的同时,也在为这位有些粗心的学生深深担忧,也许“连猪都不如”这句话会让他在自卑的海洋里永远沉溺。
“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这种最常见的心罚方式,表面看似乎比体罚文明了许多,也正应了“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古训,而孩子们稚嫩的心灵与自尊却被无情地摧残了。
3 冷漠
心罚不仅仅是语言带来的,“拎漠”作为无声胜有声的方式被有些老师采用着。对有些所谓无药可救的学生,老师们采取的是放任自流、不理不睬的态度,老师对学生的放弃让学生学会了自我放弃。
个人成长中如果得到的关爱与尊重越多,则人格冲突越少,自信心就越强。老师应该多关注学生心灵。任何老师都没有权利伤害学生,无论是肉体的还是精神的。
正如受过心罚的某位学生家长讲的:肉体的创伤是看得见,也是可以愈合的;而心理上的创伤则是看不见且难以愈合的,生产的失误是产生次品或废品,可以报废掉,教育的失误产生的次品或废品是国家的公民,报废掉的是民族的希望。
栏目编辑/王莉
无为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
杨 春
由于学习内容与实践活动日渐增多,学习竞争日益激烈,学生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高强度的学习任务,频繁的考核、竞赛,满负荷的课余安排等,造成学生精神紧张,心情压抑。
2 面对激烈的竞争,学生焦虑不安、忧虑重重。
3 在望子成龙、盼生成钢的高期望值下,学生心理负担日益加重。
4 面对学习中的不如意,学生的自信心受到挫伤。
5 班级中的“后进生”,由于在学习、行为等方面不如人意,经常受到家长、老师的批评指责,容易产生自卑和自暴自弃的心理。
面对这些心理问题,班主任要细心观察,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勤于思考,抓住教育的切入点;运用多种教育方法,以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无为教育就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一,无为教育及其特征 无为教育就是不教而教,具有以下特征:
1 教育意图的隐蔽性
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这句话,集中概括了无为教育的特征。
2 教育手段的间接性
不运用直接、具体的教育手段,教育者的行为,在有意无意中触动受教育者的心灵,促使其觉悟。
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在众多关爱下,变得自私而冷漠,心中既没有他人也没有集体。
有一次刮风时,教室中的窗帘随风鼓起,坐在旁边的学生总是一次又一次将鼓起的帘子按下去。这真是一个难得的教育契机。回到家,我找来漂亮的花布并缀上可爱的卡通玩具,做成窗帘结。当我用窗帘结挽住飘起的帘子时,学生们的眼中放射着光彩,我知道教育目的已经达到了。
3 教育者身教的示范性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示范、崇高的师德是最具魅力的无为教育。正所谓:“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节节皆楷模。”
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教学,教师的示范作用主要应该体现在教学上。教师示范,不仅要体现在学科的知识结构中,而且要体现出思维品质和哲学高度。既是学科课,又是哲学课;既要传播知识,又要启迪智慧。常说的功夫在课外就是这个道理。
4 受教育者亲身经历的体验性
没有亲身的体验,就不会有觉悟。无为教育是学生作为主体的自我教育。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是创设一定的情境,提供一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到“我行”!
纸上得来终觉浅,欲知此事要躬行。获取知识如此,提高觉悟也必须有真切的体验。
二、运用无为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方法
1 认真倾听,因势利导,缓释学生紧张、焦虑的心情
教育者要认真听取教育对象的倾诉,促使对方在宣泄中实现自我心理调节。当人产生心理冲突时,自然的需求就是要找人诉说。教育者要善听,对教育对象的任何想法都要听得进去,充分理解,在倾听中因势利导,让教育对象自己得出正确结论。通常学生在受到批评与指责时,总是喜欢争辩,有些教师认为这是学生不愿接受教育,便声色俱厉地压制学生,学生表面上接受了教育,其实内心忿忿不平。有效的教育方法是,教师应让学生尽情地倾诉,在倾听学生倾诉时,发现学生问题的症结,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等学生宣泄完了,内心也平静了,再分析问题,指出其错误所在,引导他认识错误,指明改正的途径和要求。
我班上有一位学生,学习非常刻苦,成绩一直比较稳定。在一次语文测试后,我发现她上课时心事重重,注意力不够集中,下课也失去了往日的欢笑。我单独和她谈了一次话。原来,原因出在这次语文测试上。由于出现了几处不该出现的错误,成绩差了一些,受到妈妈严厉的责备和训斥,这严重挫伤了她的自尊心。了解了事情的缘由之后,我替她擦干眼泪,然后取出一块巧克力和一张纸,并在纸上写下一行字:“老师把最甜美的巧克力送给我心目中最好的孩子。”霎时,我看到孩子的眼里浸满了泪水,她使劲儿点了点头,紧攥着那张纸走了……
教师平时如果能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把学生当成知己、朋友,对他们充满信任,他们才会把心里话告诉你,才会向你倾吐心中的沉闷和不快。教师采用无为教育,使说教寓于无形之中,维护了学生的自尊,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的。
2 尊重学生,热情鼓励,扬起学生自信、自强的风帆
教育者应通过语言、文字等多种手段,含蓄、寓意深长地触动教育对象的心灵,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开发其潜能。
一位小学校长对童年的一次考试终身难忘。她说: “由于中途转学,功课落下了不少。一次数学考试后发卷子,我提心吊胆地接过来一看,非常意外,老师没有打分,只写了两个字:‘哎呀!’此刻,我领会了老师的心意,老师不相信我会这样,老师在给我机会,老师在期待着我,老师在用这样一个善意的、玩笑似的方式等待着我的努力。我决心把落下的功课补上。果然,又一次考试我得了满分。许多年过去了,我经历了无数次考试,但只有那份没有分数,写着‘哎呀!’的试卷,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珍藏。”
这个小学校长的故事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因此我在学生的考卷 上,也经常会写上各种批语:“你的进步可真大呀!”“下次一定会比这次考得好。”“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哎呀,你要努力了!”这些批语以一种激励、一种幽默、一种期待走进学生的心里,调节着他们紧张的学习生活,的确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3 迂迴教育,宽容处之,留给学生自悟、自育的机会
教育者要对教育对象产生错误、过失的原因,给予充分的理解。对教育对象的问题,不能采取就事论事的直接说教,而是应通过心理暗示、启发联想等手段,给学生留下时间和空间,使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中通过观察、思考,进行自我教育。
我的班上有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为一个市三好学生的名额进行激烈的竞争,落选的学生因心存嫉妒,恶语中伤人选者。人选者感到委屈、愤恨。班会课时,我在黑板上写下这首诗:
土地宽容了种子,拥有了收获;
大海宽容了江河,拥有了浩瀚;
天空宽容了云霞,拥有了神采;
人生宽容了遗憾,拥有了未来。
我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学生各抒己见。这两位学生也在这个过程中受到了教育。不几日,他们又和好如初。不要小看这件事,这件事帮助他们建立了健康的心态,让他们学会了用良好心态面对竞争。
4 体验成功,品尝快乐,培养学生进取、乐观的精神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教育对象在亲身经历中获得情感体验以及真切的感悟,特别是对待“后进生”,首先要抱正确的态度,要正确地看待他们。他们的后进并非一成不变,在他们身上也会有潜在的闪光点。班主任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寻找和挖掘他们上进的火花。一旦发现,就要充分肯定,大力扶植。要尽一切可能帮助他们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的优点得到发扬光大。
我班上有个学生,不守纪律,成绩较差,但我发现他电脑学得很好。我把整理学生电话及家庭地址的任务交给他,不几天,一份很漂亮的表格送到我手里。他还热情地为每人复印了一份。这一举动改变了同学们对他的态度,大家称赞他、感谢他。他体验到了成功,品尝到了快乐,获得了自信,产生了向上的动力。
总之,无为教育常表现为无言与无形,是教育艺术的高层次表现。教师要巧妙设计,从创设情境到引导经历,从教化进入悟化,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或阳光普照启悟心灵,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新的感觉、新的体验,得到精神的升华,灵魂的净化。
关注中学生心理社会化问题
孙贞锴
说到中学生,我们常会以少年气盛、梦幻、未来之类的词语来加以形容。其实,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中,各种社会风尚、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已逐渐在中学校园里渗透、磨砺和碰撞,中学生心理社会化作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正日益凸现出来。
一,中学生心理社会化的成因,内涵
心理发展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心理发生的积极的、有规律的、持续的变化过程。处于儿童期渐向青年期过渡的中学生,随着认知水平提高,社会性情感得到显著发展。同时,现代社会对中学生的影响也逐步加深。中学生试图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并从中寻求自我发展的欲望不断提升。与社会共通共融的心理发展走向和现实生活视野,是形成中学生心理社会化的内外条件。
所谓中学生心理社会化,就是指中学生在成长历程中对社会因素渐进敏感,并且力图认识、营造和改善自身所属的“社会圈落”,从而建立起一种自我“成人意识”的心理发展状态。
二、中学生心理社会化的矛盾表现
中学生心理社会化是一种青少年成长中的特殊心理现象。这种不定型的心理虽然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但与成人成熟的社会化心理尚有很大差别,其表现特征上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一系列矛盾。
(一)社会评价能力提高和缺乏社会责任感之间的矛盾
随着中学生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及其在社会、集体中地位的变化以及理想水平的提高,他们开始寻求一种“成人感”,逐渐具备了初步的社会评价能力,并且这种评价能力随着在校内校外所见、所闻、所想的增多而不断提高。他们开始从行为动机、道德面貌等方面来评价身边的人和事,而且评价标准带有很浓的理想化色彩。但是其评价行为的出发点很大程度上不是出于自发的社会责任感而是源于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他们企求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呵护面,而很少从符合社会利益与否的角度评判其人其事的对错,而且评价水平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一旦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就会明显呈现出一点——评价自我的能力落后于评价社会和他人的能力,且评价中相应的社会责任意义则更为淡化。
(二)自立意识发展和自恋意识浓厚之间的矛盾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指出:青少年阶段的核心任务是建立自我确认,排除自我迷惘。在此期间,人们要思索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应该怎样塑造自我。中学生在“成人感”支配下,积极活动于青少年“社会圈”中,试图摆脱成人的约束和干涉,在言行上追求一种理想的社会自由性,并从各方面来表现自己的能力,让人们注重自己,承认自己。这种自立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发展。
但是,由于长期生活在家庭“温室”中,中学生的心理承受力还是比较脆弱的,真正意义上的个性稳定性尚未形成,也缺乏自制力和忍耐力。在这种情况下,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总是存在一定差距,而在面对一些棘手问题或所求利益未合心愿时,他们就会本能地退缩到以自我为中心的“围墙”内:一方面对社会和他人又产生依赖;另一方面在处理人际关系及其中的利益冲突时,缺少社会协调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常会强加于人,此即典型的“自我中心意识”。自我中心意识容易使中学生在社会中失去自我平衡,甚至走向心理社会化的逆反方面,如厌学、厌世等放纵自我的极端。
(三)自觉竞争意识与逞强、保守意识之间的矛盾
时代的变化使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广大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对此已有一定认识,同时缘于家庭对子女各方面尤其是在升学竞争中期望值的升高,中学生已初步树立起立足社会所必须具备的自觉竞争意识。他们或多或少为自己设立了一定的目标,并在相应的层面努力表现自我,追求成功的体验,以获取他人的认可甚至推崇。可是,有的中学生有时为了过分展露自我,又会做出超出日常规范的行为——逞强好胜,即以一种反常的形式来引起他人的注意;有的中学生在自我奋斗中受到挫折,则易产生动摇、知难而退,变得意志消沉。
纵然大部分中学生接受和认同自觉竞争观念,看重在社会发展中个人选择的自由,但他们普遍不太愿意面对挑战与冒险,多是以传统 的、保守性的“中庸哲学”去为人处事,缺乏革新精神,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矛盾。
(四)正向从众心理和负向从众心理之间的矛盾
由于社会开放程度的加大和独生子女一代渐居主体,现今中学生都有强烈的社交愿望,而且较以前的中学生提早进入社交圈。他们为了获得他人对自己的接纳,在一般情况下常会顺应众人的思想行为。在这种心理支配下,中学生十分自然地组合成一个个靠情感维系的群落,在这些“社会圈”中,他们的互动涉及面较广,包括经济、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由于中学生具有易受外界和别人影响、易受暗示、易动摇、爱模仿等特点,他们在社交中的从众心理行为又出现了“正负相向”之间的矛盾:一部分中学生勤于学业,互帮互助,从总体上构成了中学生中的“正向群落”;另有一部分中学生误入不正当的社交圈,经常一同违纪、游玩,甚至与社会上的不法青年打成一片,从而构成了中学生中的“负向群落”。中学生对其的选择、归属或转化,主要根据自身对其的是非判断标准和主体取向。
除以上矛盾表现外,中学生心理社会化现象还有诸多的矛盾层面,它们构成矛盾的统一体,共同作用于中学生心理社会化的进程,并从各个方面影响中学生的心理行为。
三、中学生心理社会化的疏导策略
中学生心理社会化是现代社会迅速发展在学校领域的一个侧面反映,对此我们必须从关心下一代成长的高度出发,正视并采取正确的策略使这种现象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加强对中学生的社交指导
中学生心理社会化及其促成的青少年“社会圈”,在中学生成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对此不能采取粗暴态度。蛮横干涉、扼制反会增强其内聚力和反抗性。对此只能加以引导,鼓励他们以积极正确的姿态去了解和参与生活,提倡多维交往。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社交指导,帮助他们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艺术,以通俗、生动、科学的教育形式使中学生学会理解、应用为人处世的基本技能,从而在社交中努力做到与他人互敬互助,实现“自我和群我的统一”。
(二)切实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在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下,中学生心理社会化对中学生的成长可发挥积极作用,但其本身包含的诸多矛盾也极易引发中学生的心理障碍,因此必须重视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把它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好。学校应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以充分了解和把握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建设和心理辅导;组织开展多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锻炼中学生的意志力,使之充分体验各种社会情感。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切忌简单地向中学生灌输成人的社会化心理意识,应将侧重点放在使中学生的健康心理与良好行为相结合的服务目标上。只有这样才会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从而化解心理社会化中的基本矛盾,使中学生从中受益。
(三)优化教育环境
单纯的集约化、封闭式的管理与育人环境已不能完全适应中学生心理社会化发展的要求。学校应因地制宜,有计划、有步骤、有条件地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有针对性地增设一些活动性课程,并加强校外教育活动基地建设,加强和社区的沟通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公德教育、文体比赛、生产劳动、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同时,教师和家长要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加强与中学生的心理沟通,减少隔阂,以良好的“社会人”的形象予以人格示范和精神支持。通过优化教育环境,使中学生既感受到轻松和睦的社交氛围,又感悟到现代化社会中的生存压力,从而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为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四)寻求社会系统支持,完善中学生身心保障体系和防护机制
应该注意社会环境和宣传教育的作用,媒体应传播有益于中学生成长的社会文化信息,以正确的舆论导向指引广大中学生;政府和法律部门要做好青少年维权工作,建立健全其保障体系;学校应加强内部环境清肃和周边治理,在中学生的主要活动范围内最大程度地抑制、消除社会上的不良影响;有关青少年的专业心理咨询与医疗机构应对学校和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予以指导和支持,积极开展针对中学生的心理保健知识的科普工作,从而营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各有侧重、互为补充的中学生心理防护机制,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中学生心理社会化的发展状态和水平决定着未来社会的主流文化和理想意识。为此,我们只有帮助广大中学生维护其身心健康,使之建立和强化正常的心理认知力和道德取向,克服不良行为倾向,才会推动他们在成长中最终步入积极成熟的社会化心理境地,真正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一、总结过去,共享经验
近年来,辽宁省提出了从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发展的宏伟规划,其中成功地申请成为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试验区即是这一规划的具体体现。两年来,辽宁省紧紧围绕着试验区工作方案开展了如下工作:
(一)2001年辽宁省教育厅出台了《关于加强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 [79号]
《意见》规定了辽宁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任务、内容和基本原则,指出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方法和组织保障,对教师队伍、教材建设及相关教科研网络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一方案的出台不仅体现了教育厅领导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远见卓识,而且构建了辽宁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框架,指明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
(二)在《意见》的指引和要求下,辽宁省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主要体现在:
1 全省14个市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充分发挥了各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司令部的作用,各市纷纷下发文件,召开座谈会,制定政策,布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 建立全省心理健康教育教科研网络。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成立了主抓心理健康工作的部门,配备了强有力的专职教研员(其中一名是博士),全省的大多数城市也有专人主抓,有的城市还成立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研部。心理健康教科研网络的建立,保证了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的有效开展,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3 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召开了各种现场会、研讨会,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各地的心理健康教育典型经验。
4 积极抓住教师培训这个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提高广大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和他们对中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两年来,教师全员继续教育工程和短期培训,使广大中小学教师普遍接受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培训,有了初步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5 部分中小学建立了学科渗透、咨询信箱、咨询热线、板报、班团队会、心理剧、心理游戏等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一部分中学还建立了比较规范的心理咨询室,配备和聘请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开设了心理健康选修课,开展了心理咨询和辅导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6 充分发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的作用,以科研带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辽宁省的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工作在全国开展得比较早,科研氛围比较浓。
7 推荐和审定了初、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性教育选修课的学生活动教材。
二、继往开来,与时俱进
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如何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开创辽宁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局面,是今后必须面对的根本问题。围绕这一今后发展的关键,在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的领导下,由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牵头,在全省开展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以摸清底数,找准方向,抓准问题,规划未来。
(一)今后工作核心
辽宁省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今后将按省教育厅的总体要求,在全省城乡中小学全面开展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实施要点
1 对调查获得的信息及数据进行分析综合,掌握鲜活的第一手材料,以保障今后工作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切合实际,有的放矢。尤其将对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市、县(区)、校教科研网络以及城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进一步进行调查研究,根据调研情况提出应对策略。
2 继续分层、分段开展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普及性、提高性和专业性培训,不断提高他们自身心理健康的水平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首先,结合“十五”校长培训规划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增强校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其次,结合教师全员继续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对全体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使他们重视、关注自己和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初步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再次,开展对主抓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校长、德育主任、团队干部、班主任的专门培训,使他们掌握一般的心理辅导技术,形成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与指导能力。
第四,对中小学的专兼职心理教师进行学历教育和短期应急培训。中小学的专兼职心理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力量,他们的教育水平具有导向作用。辽宁省始终坚持对中小学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进行专业上岗培训。今年,根据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情况,省教育厅果断地开设了专业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以使那些不具有心理专业学历的但已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兼职教师接受专业教育,同时,让具有心理专业学历的教师接受相关的研究生课程教育,以培养出专家型的心理教师。
3 在全省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示范咨询室及优秀心理健康教育课(包括学科渗透、团体咨询、心理剧、心理训练、心理游戏等)、心理训练活动的评比,使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以基础教育改革的思想为指导,树立以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典型,避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学化、医学化、临床化,以点带面,推动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完善。
4 加大科研力度,提高科研档次,以科研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以科研立项研究促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现有的全国教育规划课题、省教育规划课题、省高校科研课题、省社科规划课题的基础上,扩大立项渠道和范围,吸引、召集中小学加入到更多的立项研究中来,以科研带动基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其次,搭建广阔的科研平台,建立国家级专业学术期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辽宁省工作站,增加辽宁省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上的发文数量;在省内相关杂志不定期出版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专刊,积极开展省内外的交流活动,宣传辽宁,学习他人,共享经验。
第三,发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会的作用,开展群众性的心理 健康研究活动,培养一批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心理教师。
5 建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制度。根据各地中小学的不同实际、不同需要,通过科研活动、观摩评课、现场会、培训等多种形式在全省开展不定期的、规模不等的专题研讨活动,以深入分析研究不同情况、不同问题,探讨对策,提供指导。
近期将围绕下列专题进行探讨:
(1)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学科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3)教师的情感支持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4)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
(5)如何对学生开展中考、高考前的心理辅导与咨询;
(6)互联网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7)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
辽宁省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在过去成就的基础上,继往开来,与时俱进,达到更高的水平,取得更大的收获。我们期待与全国的同行们分享努力的甘甜、成功的硕果。
班主任工作中的若干心理效应
章立早
一、“照镜子效应”
所谓“照镜子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对待别人,别人往往也会以同样的态度和行为给予反应,恰似我们站在镜子面前:当我们微笑时,镜子里面的人也微笑;当我们皱眉时,镜子里面的人也皱眉;当我们大喊大叫时,镜子里面的人也大喊大叫……
“照镜子效应”对班主任的启示是:对待学生,只要我们付出真挚的爱,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让他们体会到被爱和被尊重的感觉,学生才能以同样的方式回报教师。我们过去常提倡要“尊师爱生”,其实,班主任要想得到学生的尊重,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热爱学生。一个不热爱学生的班主任怎么可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呢?
二、“无痕迹效应”
班主任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然而,许多班主任总感到思想教育事倍功半。究其原因是没有运用好思想教育的技巧。“无痕迹效应”就是很值得运用的一个技巧。所谓“无痕迹效应”,是指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既要达到教育的目的,又要不使学生感到班主任在刻意教育他们。
例如,班主任在组织学生去某一思想教育基地接受教育之前,若对学生大谈此行的目的、意义,就可能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使这次思想教育活动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为学生会认为这是去接受教育而不是去参加活动。基于这点,聪明的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总是避免抽象空洞的说教,而是应用“无痕迹效应”这个技巧,即:将教育目的隐藏起来,通过各种生动直观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认识,净化心灵。
三、“暴露缺点效应”
不少班主任认为,在与学生交往中,要尽量向学生显示自己的优点,以便使学生能喜欢自己,崇拜自己,从而保持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威信。社会心理学家专门做过这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一个德才俱佳的人来说,适当地暴露自己一些非本质缺点,不但不会使形象受损,而且会使他人更加喜欢。这就是社会心理学中的“暴露缺点效应”。社会心理学家对此的解释是,一个人适当地暴露自己一些非本质缺点,至少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使人们感到他是个普通人,彼此处于平等地位,容易交往和相处;二是使人们感到他是真诚的、可信任的。
“暴露缺点效应”告诉诸位班主任:在学生面前切莫将自己装扮成十全十美的人物,因为这样只会使学生感到班主任“可望而不可及”,“可敬而不可爱”。
四、“成功强化效应”
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想获得成功,其前提之一是要有自信心。心理学家的研究揭示了“成功强化效应”的内涵: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快乐,便会增强自信心,这又会促使他去追求更高层次的成功,即形成:“成功一自信一又成功一更自信”的良性循环。
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很好地利用“成功强化效应”,即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先取得一些小小的成功,让他们在成功中看到自己的价值和力量,以强化自信心。如: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特别是对学习和工作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暂时要求低一些,多一些纵向比较,少一些横向比较;努力发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多指导多鼓励;对学生的考试失败不要急于评价,更不要嘲讽,而要帮助学生找出原因,争取以后考出好成绩;对学生干部的某次工作失误不要责怪,而要给其再做一次的机会
五、“居家心理效应”
谈心是一种常见的教育方法。通过谈心,班主任能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表现情况,增进与学生的感情。实践表明,谈心成功与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然而,有一个因素是不容忽视可又往往容易被忽视的,这就是“居家心理效应”。心理学家指出,一个人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能产生一种优势心理,这种优势心理有助于消除心理紧张,能更自然地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这就是“居家心理效应”。因此,班主任找学生谈心时,要注意利用“居家心理效应”,选择好谈心的地点。
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孤僻、缄默,班主任找这类学生谈心时,就应该选择他们熟悉的环境,如在班级或他们经常活动的场所,以使他们产生优势心理效应,从而能无拘无束地说出心里话。反之,与性格外向、态度傲慢、易急躁冲动的学生谈心,班主任就应该选择自己熟悉的环境,如在自己的办公室等,这既能使自己产生一定的优势心理效应,又能有效地抑制对方的情绪冲动,从而为谈心取得较好效果创造条件。一般来说,谈心地点应选择在班主任与学生双方都不很熟悉且较为优雅的环境,这样有利于双方在心理上处于平等的地位,缩短彼此的心理距离,消除学生的戒心,使谈心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进行。
六、“木桶效应”
“木桶效应”是指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想多盛水——提高木桶的整体效应,不是去增加最长的那块木板的长度,而是要下功夫依次补齐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木桶效应”提醒班主任:在管理班级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原有的优势,更要下功夫狠抓薄弱环节,否则,班级的整体工作就会受到影响。
中学生报复心理的透视与预防
山东省汶上镇第二中学 续文柱
2002年3月27日上午,山东省济宁市某县一中学的几位老师正在办公室聚精会神地备课,突然闯进一名手拿斧头的学生,对着其中一位老师劈头就砍。幸亏其他几位老师及时制止,才避免了一场惨剧的发生。
众所周知,近年来中学生报复 家长、老师、同学的事件屡有发生,甚至有些报复行为酿成了惨剧。那么,中学生的报复心理是怎样形成的呢?作为家庭、学校和社会,该怎样做才能预防中学生报复心理的产生呢?
一、中学生报复心理产生的原因
报复是一种抵触、反抗的心理体验,这种心理体验的形成,我认为不外乎以下原因:
(一)从主观上看,现在的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正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个性发展不稳定
这一时期的中学生,敢于创新,思维灵活,容易接受新的思想、观念。但同时自尊心增强,对他人的评价十分敏感,易争强斗胜。特别是现在的中学生,大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独苗苗”,从小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从未受过大的委屈,心理和情感都非常脆弱,遇到一些伤及自尊心的事,往往容易产生过激行为,往往表现为如下几方面:
1 受指责时报复
当自己错误的思想言行受到别人批评时,往往会产生对立情绪,产生报复的念头。其报复形式为破坏、捣乱,或造谣中伤,大打出手,以发泄心中的怒气。
2 嫉妒报复
这类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经不住挫折,他们容不得别人超过自己,对胜过自己的同学轻则轻视,重则仇视,甚至不择手段地攻击对方。
3 自卑报复
有些学生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学习上的被动状况,而是报复学习好的同学,以宣泄自己的愤恨。
4 人格障碍
某些中学生心理发展水平较同龄人低,主要表现在情感、行为和人格方面。比如在情感上,有些中学生有过度焦虑、忧郁、恐怖易怒等心理障碍,稍有不慎,便会产生报复行为。
(二)从客观上来看,中学生的一些报复行为是由家长、学校和社会的教育不当引起的
1 过重的分数压力使中学生产生了报复心理
①有些中学生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值太高。孩子考试成绩稍微差一点,这些家长轻则谩骂,重则体罚,甚至毒打,以致出现了上海某中学生亲手杀死其母亲的惨剧。
②社会对学校和老师的评估依据主要还是升学率和学生的考试成绩。因此,当学生课堂调皮或成绩差时,有的教师对学生轻则批评、叫家长,重则体罚(罚抄作业、罚站)、心罚(你真是头笨猪、你这辈子算完了)。这些做法,极大地挫伤了中学生的自尊心,给他们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滋长了他们的报复心理。
如某一中学生放学路上殴打其班主任的孩子,就是因为该学生被班主任体罚过。
2 教师教育措施不当,引发了中学生的报复心理
①一些老师对学生的“问题”行为无端猜疑、捕风捉影。怀疑学生作弊、早恋、偷窃、吸烟、打电子游戏机等。
②老师当众出学生的丑。例如,有些教师公开张扬学生的“隐私”,严重刺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往往使学生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本文开头提到的惊人一幕,就是因为班主任对该生在男女生交往方面的问题处理不慎引起的。
3 影视媒体对“黑社会”现象的过度渲染,助长了部分中学生报复心理的产生 受影视媒体和一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现在的中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小学已人了“帮”。在他们中间出现了“青老大”、“红老大”、“黑老大”,并且还制定了“帮规”。“帮”中的成员一旦有一个受到伤害,所有成员便会拿着锐器倾“巢”而出,进行“帮派”之间的报复。
二、中学生报复心理的预防
(一)家庭、学校及社会都要转变教育观念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会指导人们采取什么样的教育行为。
首先,要通过举办家长心理讲座,改变那种视子女为私有财产的子女观,优化家庭心理环境,为孩子的成长创造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
其次,社会、学校和家长应改变那种高分数的人才观,树立“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人才观。摒弃那种只有考上大学才能成才的智力教育观,树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再次,社会和学校都要改变那种利用升学率和分数来评价老师的落后的教育教学评估体系,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客观、公正、科学的教育教学评估体系。
(二)学校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 学校应设立心理服务机构,定期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咨询
机构内要有一定的设施,至少要有一间专门的房屋。选拔热爱学生、善解人意、思维敏捷、善于表达、有耐心和事业心的老师做心理咨询员,通过个别谈话、心理疏通、角色转换等手段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疏导。
2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班主任老师要通过问卷调查、家访、观察、走访原学校等方式了解学生的个性和心理特点,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特别是要多关注那些心理偏激的学生。
经过研究表明,那些具有报复心理的学生,往往易于激动,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能使他们大发雷霆。他们行为莽撞,做事往往不计后果。因此,班主任老师要对他们进行全面了解,以便当这类学生产生报复心理时,对其心理及时进行矫正。
3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
加强心理训练,经常开展一些人际、班际、校际间的交往活动,培养中学生与人相处的能力,使他们学会审时度势,以摆脱消极的报复心理。
(三)调整教育教学措施,真正把学生当作学校的3-,~-
实践证明,谁赢得了学生的心,谁就赢得了教育的主动权。因此,老师要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措施,创设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严格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用语,切忌使用侮辱性与含沙射影的语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信守和学生之间达成的许诺,绝不能把学生的隐私向外扩散;对犯错误学生的处理要讲究艺术,千万不能急躁,严禁不恰当的处罚。
(四)对学生的报复心理进行“疫苗接种”
1 对学生进行挫折意识“接种”
中学生心理脆弱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缺少磨难和挫折,因此,要对他们进行磨难教育,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毅力。
2 加强法制教育
对中学生进行危害意识“接种”。通过上法制教育课,让中学生懂得报复行为会给个人、他人、家庭、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甚至会葬送自己的一生。
总之,教育者应注意发现中学生的报复心理,并及时认真地加以分析、研究、矫正,培养中学生的健康心理,不断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成长——发展性心理咨询的探索江苏省沛县教师进修学校干训处 邓庆民
心理咨询不应以解除当事人痛苦为主要目的,而应努力做到调动当事人自身的积极性,排除消极状态,达到心理平衡,实现当事人心理的成长和能力的发展。
生活中的挫折及悲痛事件虽然是不幸的,但却是当事人成长的机遇。心理咨询可帮助当事人找出与事件所联系的“基点”,顺势达到辅助当事人重树理想、顺利成长的目的。
当一位满面愁容的学生走进心理咨询室向你求询时,你有何想?
“他真不幸,我得帮帮他!”
“恭喜,你真走运,又多了一次成长的机会!”
不同的想法决定了你不同的着眼点,决决定了你的整个咨询思想,也决定了咨询的不同效果。
一、解除痛苦不是心理咨询的终极目的
生病了,大家都知道看医生,以解除病痛,恢复健康;心理上有了问题去进行心理咨询,以减轻或解除痛苦。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心理咨询工作者也如是想的话,那就有失偏颇了。
从传统的精神病学和心理治疗的理论来看,把个体的紊乱、冲突、疾病当作出发点,所确定的目标是治愈疾病和解除紊乱。但他们忽视了一点,病人身上存在的首先不是紊乱,而是被这些紊乱直接或间接困惑着的能力。
现代心理咨询已注入了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原则。帮助当事人减轻痛苦并不是一个优秀心理咨询工作者的最高和最终目标。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工作者应该努力帮助当事人实现心理的成长和能力的发展。比如,鼓励求询者在体验痛苦的过程中增进个体的心理承受力;在分析个案的过程中提高求询者的思考力、创造性和灵活度;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发展求询者的行为动机和行为能力等等。
调动当事人自身的积极性,消除其消极状态,从而达到更高层次的心理平衡,并实现当事人心理的成长和能力的发展,应成为心理咨询工作的着眼点。
人本身具有治疗的潜在能力,心理咨询工作者不仅要看到压力、冲突及危机给当事人带来的紊乱的一面,还应看到人自身的抵抗能力。同时,人还有一种‘‘成长的动力”,这种动力驱动人去努力争取成功。
人自身的抵抗能力及成长的动力使我们有理由确信:在个体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面临威胁和不利事件或需要付出比平时更多努力的情境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可以激发个体的潜能,也可能导致行为和情绪问题,关键在于当事人的态度及处理此类事件的能力。面对求询者,咨询员应着力转变他们对事件的认知及态度,并以促进来访者心理的成长及能力的发展为目的。
促进当事人的发展是心理咨询的一个重要目标。心理咨询的指向不仅仅是帮助当事人解除痛苦,而且应重在促进他们心理的成长。发展性心理咨询尝试进入当事人的内心世界,注重当事人的自我功能和自我观点。强调通过当事人对周围环境,对个人与环境的关系,对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等的了解,以培养更有效率的个人。发展性心理咨询重视个人的成长,尤其是个人对自己和对环境做评价、做决定,另外个人改变的动力与潜能也特别受重视。
我们有理由认为,当事人是有着无限潜能的有机整体,只是由于某些原因而被困扰,咨询所要做的就是调动当事人自身的积极因素,让他自己去解除困扰,并在改变的过程中获得发展。
二、心理成长的主要思想
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幸事件。对当事人来说,由于认识处理问题的能力差异及不良认知、情绪的干扰,常会陷入不幸事件所带来的消极情绪中,不敢面对现实,更难正视未来,严重影响了自身的发展。
其实,生活中的挫折及悲痛事件是不幸的,但同时又是当事人成长的机遇,面对所发生的事实,找出当事人与事件所联系的“基点”,顺势引导、转移,从而达到重树理想、顺利成长的目的。
在心理咨询中,这种思想的出发点是个体潜能的调动,着眼于当事人心理的成长。利用“基点”转化则是该技术的关键。所谓“基点”,就是在任何事件中都有一个主导事件发生变化的着力点,它是问题发生的根源,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同时它也是帮助当事人寻找希望,重新生活的“支点”。心理咨询就是要赋予“基点”以新的意义。因为同一个问题以不同的心态、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截然不同的认识和情绪体验。心理咨询应利用“基点”转化,立足现实,重在引导未来。
心理成长思想是综合运用心理辅导理论,强调当事人潜能的调动重在人体发展与心理成长,综合名种心理方法、技术(如宣泄、沟通转移分析等)的使用,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接纳事实
事实即当事人正受困扰的具体事件、情境等,当其遭遇不幸事件时,往往不愿承认,而是充满幻想,在潜意识中不愿接纳现实而困扰其中,难以自拔。当事人消极情绪很重,处在困苦之中,很难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
这一阶段,主要是当事人倾诉、宣泄不良的情绪,咨询者讲清事实,帮助当事人认清问题,接纳现实,这是问题解决的第一步,也是当事人心理成长的开始。
第二阶段:寻找“基点”
弄清主导事情变化的着力点,为解决问题找一个“支点”,就如同杠杆一样,轻轻一翘,就可以顺利解决。基点通常就是问题产生的根源,它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找到基点,赋予其新的意义,顺势进行转移、引导,帮助当事人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对抗原来的消极状态。
在这一阶段,主要是帮助当事人分析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同样是压力,它可能使当事人焦虑不安,难以进取,成为前进的阻力,也可能成为当事人奋进的动力。咨询者要运用一些积极暗示、心理分析技巧,转移当事人的负面情绪及错误认知。
第三阶段:心理成长
问题的解决,痛苦的解除不是最终目的,在这一阶段,要引导当事人认识到这一事件中,由困苦走向愉悦,由悲伤趋于平静,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是积极自我战胜了消极自我。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当事人的自我体验与分析,达到顺利成长的目的。
三、应用举例
[个案情况]张某,17岁,高二学生,独生女。主诉自己常常想到父亲去世时的情景,在下雨天看到父亲的身影,考试时会感到父亲在拍自己的肩膀……经常处于悲伤之中,学习成绩也大不如前,精神疲惫,对未来的生活也失去了信心。在家中,与母亲相依为命,常常听到母亲躲在被窝里哭泣,家庭气氛一直笼罩着阴影……
张某正处于“哀痛危机”之中。亲人去世,使她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陷入茶饭不思,悲痛欲绝的状态。这本是一种正常的情感反应,但如果持续时间过长(张某的父亲去世已近三年),则会造成身心的巨大伤害。张某已精神恍惚,甚至出 现幻觉,情况较为严重。
[咨询经过] 针对张某的情况,运用心理成长技术,把其由于对父亲的爱而导致的精神抑郁转化为成长的力量。
第一步,描述过去,尽情宣泄
这一步引导她面对现实,事情既然发生了,就得承认它,破除她心中“要是父亲没有死该多好啊”的幻想,敢于承认既成的现实。同时,要改变她过去很想“去想”但又不敢想的做法,鼓励她尽情地想,尽情地倾诉过去与父亲相处的情形。在这一阶段,要达到两个目的:
一是通过宜泄释放被压抑已久的不良情绪;二是引导她面对现实,承认事实,从幻想中走出。 这一步运用心理会谈技巧,与张某“共情”,建立良好的关系,再结合认知疗法,初步改变其不合理认知。经过这一次咨询,张某反映轻松多了,也能够承认父亲不会再来的事实,但仍有排遣不去的悲痛,对前途没有信心,对生活还很悲观。
第二步,挖掘“基点”,顺势转移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忧,也没有没来由的痛,痛之深往往是因为爱之切。通过倾听张某的陈述,发现她对父亲有着无比深厚的“爱”,这正是所谓的“基点”,它是帮助张某寻找希望,重新生活的“支点”。要利用这种爱,赋予其新的含义与认识角度,从而引导、转移张某悲痛的情绪,找回她对生活的希望。
“你父亲对你有什么期望?”我问。 (引导她把对父亲深深哀痛的体验转移到其他方面,从父亲对她的期望人手,进行引导)
“希望我长大成才。”她说。
“在他离开时,还有什么希望?”
“希望我和妈妈和睦相处。”
“你爱父亲吗?”我接着问。(明知故问,是为了引入下一个问题)
“爱!”她回答得很干脆。
“事实上,你有没有实现或按父亲的意愿做呢?” (这里引导她重新对爱的表达方式进行反思)
“……”
利用“父亲的爱”顺势引导,把爱的状态引向表达爱的行动上来。主要转移到两个方面:一是父亲对她的期望,如果真正爱父亲,那么就努力学习,愉快生活,以自己的成绩作为对父亲“爱”的表达;二是承担起对母亲、对家庭的责任。责任感的激发能起到令人难以想像的作用,它能唤起张某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在这一阶段的咨询中,通过一些积极暗示技巧及“空骑技术”的运用,把对父亲的爱转化为前进的力量,用学习及责任心取代哀痛,表达对父亲真正的爱。
第三步,成功体验,心理成长
经过第二步,张某学习、生活都有了很大改善。在学习中,她感到了成功的喜悦,在与母亲沟通中体会到责任感,慢慢走出了哀痛的阴影。在这种情况下,咨询员应通过这一事件,帮助张某心理获得成长,使她能面对今后可能遇到的其他不幸事件。
在这一步,通过与张某共同探讨分析,使其明确三点:一是不幸事件是不测的,难免的;二是坦然面对,“我”有成功面对不幸的经历,有自信;三是任何事件都是促使“我”成功的机遇。这一步主要使用认知疗法及激励理论,体现张某自己的力量。
[咨询总结] 在心理咨询中,让来访者倾诉是必要的,一是宣泄不良的情绪;二是与来访者“共情”;三是了解原因。这其中,咨询员要灵活使用倾听技巧及参与技巧。此外,抓住“基点”引导是关键,通过它调动来访者自身的力量,并扩展到其他的生活事件中,成为来访者生命中的“自助器”,完美地体现了心理咨询的核心——助人自助思想。
“心理咨询就是让人低着头进来,昂着头出去”,有人如是说。以成长为目标,将心理成长技术运用于情绪调控,挫折应付等一些心理危机干预中,能有效帮助来访者顺利成长。
老师,请远离心罚浙江省苍南县灵溪第一高级中学
刘雪娟
一天,学生李昕来到我的办公室。紧锁眉头、神情忧郁的他与我平时所看到的活泼、开朗、调皮的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开口说第一句话“老师,我该怎么办”时显得那么迷惘与无助。
一个星期前的某一天傍晚,本该轮到李昕做值日,但那天正好学校举行一场足球决赛。作为球迷的他义无反顾地直奔球场。当劳动委员到球场找到他后,未等劳委表示不满,他就先发制人,嘻皮笑脸地说了一些讨好的话,没想劳委不吃他这套,他就干脆不理劳委,只顾自己看球赛。劳委把这件事情报告了班主任。他以为自己一定要大祸临头,非常忐忑不安,哪知班主任见了他显得“若无其事”,只是眼神中多了一层冷漠,而且上课时有意无意地冒出了这么一句话: “有些同学,哼……”然后就是对他意味深长的一瞥。
李昕说到老师的眼神时,头低了下去,显出无助和无奈的表情。
在感叹这件事情时,我在为我作为心理咨询老师力所不能及的一种状况深深担忧:随着教育体制和教育法制的渐逐健全,体罚现象渐趋减少,然而,却被另一种精神虐待——心罚所代替。教师利用言语或表情随意嘲弄、讽刺、挖苦学生,对学生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心灵折磨,不知不觉中摧残了学生的自尊与自信。很庆幸李昕主动来找我咨询,很难设想如果李昕把老师的眼神、那些话深藏心底,那心理的阴影将会陪伴他到什么时候?
余华小说里写到过这么一件事。“我”的小伙伴国庆因为戏称老师为“汉奸”,师母为“皇军”,结果受到了长久的心灵折磨。老师没有打骂国庆,反而笑眯眯地对国庆说:“我会罚你的。”然而下课后老师看都没看他一眼就走了出去。翌日上午老师又问国庆:“你说我该怎么罚你?”已经忘记这件事的国庆忍不住打了一个寒战。此后一个月中,每当国庆兴高采烈完全忘记这件事时,老师总会提醒他:“我还没罚你呢。”这种引而不发的处罚,使国庆整日提心吊胆。这个可怜的孩子在那些日子里,只要一听到老师的声音,就如树叶遇到风一样抖动起来。这位惩罚学生花样百出的老师,应该很满足于自己这次处罚的创意吧。可以想像,如果这种处罚再持续下去(幸亏没有持续下去),国庆在不久的将来也许会:性格变得孤僻、敏感、神经质,整日睁着一对诚惶诚恐的眼睛看周围的世界。
这真可谓是心罚的“极致”。
人们都说孩子是花朵,需要细心呵护。体罚不好,心罚更不该。比起那些受到体罚的学生,被心罚者在心灵上所受的创伤更深,无论何种形式的心罚,都让学生生活于阴影之中。老师们是否意识到,你们有意无意的一些做法,可能会影响学生的—生。
1 讥讽
记得高中时,有一次政治课上,我主动站起来回答了一个较难的问题,答完之后,老师说了一句在我意料之中又在我意料之外的话:“记忆力真不错么!”口气里有明显的讥讽意味。我知道政治老师对我一直有成见,但我的心还是迅速下沉,并且以后一上政治课我就萎靡不振。虽然现 在一切已事过境迁,但每每回忆起来,总有一种莫名的感觉。
2 侮辱
某小学老师布置作文,要求学生记一件家务事,一位学生写了升国旗,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气愤地说:“科学证明,猪都有脑子,XXX连猪都不如。”我在哀叹这位老师素质低的同时,也在为这位有些粗心的学生深深担忧,也许“连猪都不如”这句话会让他在自卑的海洋里永远沉溺。
“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这种最常见的心罚方式,表面看似乎比体罚文明了许多,也正应了“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古训,而孩子们稚嫩的心灵与自尊却被无情地摧残了。
3 冷漠
心罚不仅仅是语言带来的,“拎漠”作为无声胜有声的方式被有些老师采用着。对有些所谓无药可救的学生,老师们采取的是放任自流、不理不睬的态度,老师对学生的放弃让学生学会了自我放弃。
个人成长中如果得到的关爱与尊重越多,则人格冲突越少,自信心就越强。老师应该多关注学生心灵。任何老师都没有权利伤害学生,无论是肉体的还是精神的。
正如受过心罚的某位学生家长讲的:肉体的创伤是看得见,也是可以愈合的;而心理上的创伤则是看不见且难以愈合的,生产的失误是产生次品或废品,可以报废掉,教育的失误产生的次品或废品是国家的公民,报废掉的是民族的希望。
栏目编辑/王莉
无为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
杨 春
由于学习内容与实践活动日渐增多,学习竞争日益激烈,学生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高强度的学习任务,频繁的考核、竞赛,满负荷的课余安排等,造成学生精神紧张,心情压抑。
2 面对激烈的竞争,学生焦虑不安、忧虑重重。
3 在望子成龙、盼生成钢的高期望值下,学生心理负担日益加重。
4 面对学习中的不如意,学生的自信心受到挫伤。
5 班级中的“后进生”,由于在学习、行为等方面不如人意,经常受到家长、老师的批评指责,容易产生自卑和自暴自弃的心理。
面对这些心理问题,班主任要细心观察,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勤于思考,抓住教育的切入点;运用多种教育方法,以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无为教育就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一,无为教育及其特征 无为教育就是不教而教,具有以下特征:
1 教育意图的隐蔽性
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这句话,集中概括了无为教育的特征。
2 教育手段的间接性
不运用直接、具体的教育手段,教育者的行为,在有意无意中触动受教育者的心灵,促使其觉悟。
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在众多关爱下,变得自私而冷漠,心中既没有他人也没有集体。
有一次刮风时,教室中的窗帘随风鼓起,坐在旁边的学生总是一次又一次将鼓起的帘子按下去。这真是一个难得的教育契机。回到家,我找来漂亮的花布并缀上可爱的卡通玩具,做成窗帘结。当我用窗帘结挽住飘起的帘子时,学生们的眼中放射着光彩,我知道教育目的已经达到了。
3 教育者身教的示范性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示范、崇高的师德是最具魅力的无为教育。正所谓:“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节节皆楷模。”
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教学,教师的示范作用主要应该体现在教学上。教师示范,不仅要体现在学科的知识结构中,而且要体现出思维品质和哲学高度。既是学科课,又是哲学课;既要传播知识,又要启迪智慧。常说的功夫在课外就是这个道理。
4 受教育者亲身经历的体验性
没有亲身的体验,就不会有觉悟。无为教育是学生作为主体的自我教育。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是创设一定的情境,提供一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到“我行”!
纸上得来终觉浅,欲知此事要躬行。获取知识如此,提高觉悟也必须有真切的体验。
二、运用无为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方法
1 认真倾听,因势利导,缓释学生紧张、焦虑的心情
教育者要认真听取教育对象的倾诉,促使对方在宣泄中实现自我心理调节。当人产生心理冲突时,自然的需求就是要找人诉说。教育者要善听,对教育对象的任何想法都要听得进去,充分理解,在倾听中因势利导,让教育对象自己得出正确结论。通常学生在受到批评与指责时,总是喜欢争辩,有些教师认为这是学生不愿接受教育,便声色俱厉地压制学生,学生表面上接受了教育,其实内心忿忿不平。有效的教育方法是,教师应让学生尽情地倾诉,在倾听学生倾诉时,发现学生问题的症结,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等学生宣泄完了,内心也平静了,再分析问题,指出其错误所在,引导他认识错误,指明改正的途径和要求。
我班上有一位学生,学习非常刻苦,成绩一直比较稳定。在一次语文测试后,我发现她上课时心事重重,注意力不够集中,下课也失去了往日的欢笑。我单独和她谈了一次话。原来,原因出在这次语文测试上。由于出现了几处不该出现的错误,成绩差了一些,受到妈妈严厉的责备和训斥,这严重挫伤了她的自尊心。了解了事情的缘由之后,我替她擦干眼泪,然后取出一块巧克力和一张纸,并在纸上写下一行字:“老师把最甜美的巧克力送给我心目中最好的孩子。”霎时,我看到孩子的眼里浸满了泪水,她使劲儿点了点头,紧攥着那张纸走了……
教师平时如果能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把学生当成知己、朋友,对他们充满信任,他们才会把心里话告诉你,才会向你倾吐心中的沉闷和不快。教师采用无为教育,使说教寓于无形之中,维护了学生的自尊,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的。
2 尊重学生,热情鼓励,扬起学生自信、自强的风帆
教育者应通过语言、文字等多种手段,含蓄、寓意深长地触动教育对象的心灵,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开发其潜能。
一位小学校长对童年的一次考试终身难忘。她说: “由于中途转学,功课落下了不少。一次数学考试后发卷子,我提心吊胆地接过来一看,非常意外,老师没有打分,只写了两个字:‘哎呀!’此刻,我领会了老师的心意,老师不相信我会这样,老师在给我机会,老师在期待着我,老师在用这样一个善意的、玩笑似的方式等待着我的努力。我决心把落下的功课补上。果然,又一次考试我得了满分。许多年过去了,我经历了无数次考试,但只有那份没有分数,写着‘哎呀!’的试卷,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珍藏。”
这个小学校长的故事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因此我在学生的考卷 上,也经常会写上各种批语:“你的进步可真大呀!”“下次一定会比这次考得好。”“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哎呀,你要努力了!”这些批语以一种激励、一种幽默、一种期待走进学生的心里,调节着他们紧张的学习生活,的确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3 迂迴教育,宽容处之,留给学生自悟、自育的机会
教育者要对教育对象产生错误、过失的原因,给予充分的理解。对教育对象的问题,不能采取就事论事的直接说教,而是应通过心理暗示、启发联想等手段,给学生留下时间和空间,使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中通过观察、思考,进行自我教育。
我的班上有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为一个市三好学生的名额进行激烈的竞争,落选的学生因心存嫉妒,恶语中伤人选者。人选者感到委屈、愤恨。班会课时,我在黑板上写下这首诗:
土地宽容了种子,拥有了收获;
大海宽容了江河,拥有了浩瀚;
天空宽容了云霞,拥有了神采;
人生宽容了遗憾,拥有了未来。
我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学生各抒己见。这两位学生也在这个过程中受到了教育。不几日,他们又和好如初。不要小看这件事,这件事帮助他们建立了健康的心态,让他们学会了用良好心态面对竞争。
4 体验成功,品尝快乐,培养学生进取、乐观的精神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教育对象在亲身经历中获得情感体验以及真切的感悟,特别是对待“后进生”,首先要抱正确的态度,要正确地看待他们。他们的后进并非一成不变,在他们身上也会有潜在的闪光点。班主任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寻找和挖掘他们上进的火花。一旦发现,就要充分肯定,大力扶植。要尽一切可能帮助他们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的优点得到发扬光大。
我班上有个学生,不守纪律,成绩较差,但我发现他电脑学得很好。我把整理学生电话及家庭地址的任务交给他,不几天,一份很漂亮的表格送到我手里。他还热情地为每人复印了一份。这一举动改变了同学们对他的态度,大家称赞他、感谢他。他体验到了成功,品尝到了快乐,获得了自信,产生了向上的动力。
总之,无为教育常表现为无言与无形,是教育艺术的高层次表现。教师要巧妙设计,从创设情境到引导经历,从教化进入悟化,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或阳光普照启悟心灵,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新的感觉、新的体验,得到精神的升华,灵魂的净化。
关注中学生心理社会化问题
孙贞锴
说到中学生,我们常会以少年气盛、梦幻、未来之类的词语来加以形容。其实,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中,各种社会风尚、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已逐渐在中学校园里渗透、磨砺和碰撞,中学生心理社会化作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正日益凸现出来。
一,中学生心理社会化的成因,内涵
心理发展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心理发生的积极的、有规律的、持续的变化过程。处于儿童期渐向青年期过渡的中学生,随着认知水平提高,社会性情感得到显著发展。同时,现代社会对中学生的影响也逐步加深。中学生试图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并从中寻求自我发展的欲望不断提升。与社会共通共融的心理发展走向和现实生活视野,是形成中学生心理社会化的内外条件。
所谓中学生心理社会化,就是指中学生在成长历程中对社会因素渐进敏感,并且力图认识、营造和改善自身所属的“社会圈落”,从而建立起一种自我“成人意识”的心理发展状态。
二、中学生心理社会化的矛盾表现
中学生心理社会化是一种青少年成长中的特殊心理现象。这种不定型的心理虽然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但与成人成熟的社会化心理尚有很大差别,其表现特征上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一系列矛盾。
(一)社会评价能力提高和缺乏社会责任感之间的矛盾
随着中学生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及其在社会、集体中地位的变化以及理想水平的提高,他们开始寻求一种“成人感”,逐渐具备了初步的社会评价能力,并且这种评价能力随着在校内校外所见、所闻、所想的增多而不断提高。他们开始从行为动机、道德面貌等方面来评价身边的人和事,而且评价标准带有很浓的理想化色彩。但是其评价行为的出发点很大程度上不是出于自发的社会责任感而是源于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他们企求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呵护面,而很少从符合社会利益与否的角度评判其人其事的对错,而且评价水平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一旦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就会明显呈现出一点——评价自我的能力落后于评价社会和他人的能力,且评价中相应的社会责任意义则更为淡化。
(二)自立意识发展和自恋意识浓厚之间的矛盾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指出:青少年阶段的核心任务是建立自我确认,排除自我迷惘。在此期间,人们要思索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应该怎样塑造自我。中学生在“成人感”支配下,积极活动于青少年“社会圈”中,试图摆脱成人的约束和干涉,在言行上追求一种理想的社会自由性,并从各方面来表现自己的能力,让人们注重自己,承认自己。这种自立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发展。
但是,由于长期生活在家庭“温室”中,中学生的心理承受力还是比较脆弱的,真正意义上的个性稳定性尚未形成,也缺乏自制力和忍耐力。在这种情况下,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总是存在一定差距,而在面对一些棘手问题或所求利益未合心愿时,他们就会本能地退缩到以自我为中心的“围墙”内:一方面对社会和他人又产生依赖;另一方面在处理人际关系及其中的利益冲突时,缺少社会协调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常会强加于人,此即典型的“自我中心意识”。自我中心意识容易使中学生在社会中失去自我平衡,甚至走向心理社会化的逆反方面,如厌学、厌世等放纵自我的极端。
(三)自觉竞争意识与逞强、保守意识之间的矛盾
时代的变化使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广大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对此已有一定认识,同时缘于家庭对子女各方面尤其是在升学竞争中期望值的升高,中学生已初步树立起立足社会所必须具备的自觉竞争意识。他们或多或少为自己设立了一定的目标,并在相应的层面努力表现自我,追求成功的体验,以获取他人的认可甚至推崇。可是,有的中学生有时为了过分展露自我,又会做出超出日常规范的行为——逞强好胜,即以一种反常的形式来引起他人的注意;有的中学生在自我奋斗中受到挫折,则易产生动摇、知难而退,变得意志消沉。
纵然大部分中学生接受和认同自觉竞争观念,看重在社会发展中个人选择的自由,但他们普遍不太愿意面对挑战与冒险,多是以传统 的、保守性的“中庸哲学”去为人处事,缺乏革新精神,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矛盾。
(四)正向从众心理和负向从众心理之间的矛盾
由于社会开放程度的加大和独生子女一代渐居主体,现今中学生都有强烈的社交愿望,而且较以前的中学生提早进入社交圈。他们为了获得他人对自己的接纳,在一般情况下常会顺应众人的思想行为。在这种心理支配下,中学生十分自然地组合成一个个靠情感维系的群落,在这些“社会圈”中,他们的互动涉及面较广,包括经济、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由于中学生具有易受外界和别人影响、易受暗示、易动摇、爱模仿等特点,他们在社交中的从众心理行为又出现了“正负相向”之间的矛盾:一部分中学生勤于学业,互帮互助,从总体上构成了中学生中的“正向群落”;另有一部分中学生误入不正当的社交圈,经常一同违纪、游玩,甚至与社会上的不法青年打成一片,从而构成了中学生中的“负向群落”。中学生对其的选择、归属或转化,主要根据自身对其的是非判断标准和主体取向。
除以上矛盾表现外,中学生心理社会化现象还有诸多的矛盾层面,它们构成矛盾的统一体,共同作用于中学生心理社会化的进程,并从各个方面影响中学生的心理行为。
三、中学生心理社会化的疏导策略
中学生心理社会化是现代社会迅速发展在学校领域的一个侧面反映,对此我们必须从关心下一代成长的高度出发,正视并采取正确的策略使这种现象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加强对中学生的社交指导
中学生心理社会化及其促成的青少年“社会圈”,在中学生成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对此不能采取粗暴态度。蛮横干涉、扼制反会增强其内聚力和反抗性。对此只能加以引导,鼓励他们以积极正确的姿态去了解和参与生活,提倡多维交往。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社交指导,帮助他们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艺术,以通俗、生动、科学的教育形式使中学生学会理解、应用为人处世的基本技能,从而在社交中努力做到与他人互敬互助,实现“自我和群我的统一”。
(二)切实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在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下,中学生心理社会化对中学生的成长可发挥积极作用,但其本身包含的诸多矛盾也极易引发中学生的心理障碍,因此必须重视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把它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好。学校应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以充分了解和把握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建设和心理辅导;组织开展多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锻炼中学生的意志力,使之充分体验各种社会情感。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切忌简单地向中学生灌输成人的社会化心理意识,应将侧重点放在使中学生的健康心理与良好行为相结合的服务目标上。只有这样才会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从而化解心理社会化中的基本矛盾,使中学生从中受益。
(三)优化教育环境
单纯的集约化、封闭式的管理与育人环境已不能完全适应中学生心理社会化发展的要求。学校应因地制宜,有计划、有步骤、有条件地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有针对性地增设一些活动性课程,并加强校外教育活动基地建设,加强和社区的沟通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公德教育、文体比赛、生产劳动、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同时,教师和家长要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加强与中学生的心理沟通,减少隔阂,以良好的“社会人”的形象予以人格示范和精神支持。通过优化教育环境,使中学生既感受到轻松和睦的社交氛围,又感悟到现代化社会中的生存压力,从而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为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四)寻求社会系统支持,完善中学生身心保障体系和防护机制
应该注意社会环境和宣传教育的作用,媒体应传播有益于中学生成长的社会文化信息,以正确的舆论导向指引广大中学生;政府和法律部门要做好青少年维权工作,建立健全其保障体系;学校应加强内部环境清肃和周边治理,在中学生的主要活动范围内最大程度地抑制、消除社会上的不良影响;有关青少年的专业心理咨询与医疗机构应对学校和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予以指导和支持,积极开展针对中学生的心理保健知识的科普工作,从而营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各有侧重、互为补充的中学生心理防护机制,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中学生心理社会化的发展状态和水平决定着未来社会的主流文化和理想意识。为此,我们只有帮助广大中学生维护其身心健康,使之建立和强化正常的心理认知力和道德取向,克服不良行为倾向,才会推动他们在成长中最终步入积极成熟的社会化心理境地,真正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