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黎平县;林下经济;状况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999年天保工程实施后,采伐指标减少,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人们的收入也大幅减少。怎样充利用森林资源实现林农增收?已成为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在不断的探索经济发展模式中,林下经济开发开始逐步走进人们的视线,通过一些示范大户的带动,林下经济逐步得到发展起来,结合黎平的县情,现就黎平林下经济发展情况分析如下:
1 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1.1 黎平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林业大县,全县国土总面积 665.88万亩,林业用地518.09万亩,森林覆盖率72%。其中有林地463.9万亩,疏林地3.3万亩,灌木林地 25.1万亩,未成林造林地12.1万亩。以上四种地类森林资源504.4万亩,均可利用发展林下经济。我县森林面积广,林下资源丰富,对于发展林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2 过去,黎平财政收入的70%靠木头,人们的生计也主要来自木材,在70-80年代人们对森林资源的破坏达到了极点,很多的青山变成了一片片的荒山秃岭,人们的生活环境变得越来越恶烈,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目前,全县具有一定规模的林下种、养殖户132户,开发利用森林面积18437亩, 2011年实现林下经济产值1946万元,利润900余万元,带动农户1500多户,使林农年增收600余元。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5000余人。
1.3 经过调查统计,目前我县主要有“四种”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具体模式情况如下:
1.3.1林下种植模式
“林药”模式,主要种植茯苓、白术为主,涉及农户23户、种植面积1400亩,产值560余万元,利润近300万元。共可解决劳动力季节就业3500人。“林菜”模式3户,主要种植黄花菜面积543亩,产值108万元,解决劳动力季节性就业1000人次。如高屯镇小里村欧安列农户核桃林下种植黄花菜50余亩,产值3余万元,利润近2万元。“林果”模式5户,主要是在林下种植西瓜等水果,种植面积24亩,产值4万元,利润1.5万元。解决劳动力季节就业150余人次。
1.3.2林下养殖模式
“林禽”模式,以本地土鸡和鸭为主,涉及农户28户,共养殖39613只,产值250余万元,可解决劳动力就业150余人。如坝寨乡犀牛坡茶场利用316亩茶林,2011年在茶园放养土鸡1万只,年净收入5万元。林下养鸡还具有锄草、鸡粪施肥和防虫的作用,每年可节约投资3万余元,茶叶总产量可提高10%以上,茶品质也得到提高,实现了茶、禽双丰收。
“林畜”模式,以山羊、竹鼠为主,涉及农户71户,共养殖13690头(只),产值456万元,可解决劳动力就业350人。如敖市镇易样村的吴明远等联户,2011年成立了黎平县敖市镇应样村野生动物饲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有社员102人,开展林下养殖竹鼠,现有各种圈舍1000㎡,目前存栏母鼠600只、种公鼠200只,2011年销售竹鼠2500只,销售收入60万元,利润达40万元。
“林蜂”模式农户5户,养蜂125箱,产值21万元。可解决劳动力就业20人。如岩洞镇竹坪村陈明胜农户2011年养蜂15箱,年产值2万元,利润1.2万余元。
1.3.3林下采集模式
竹笋采集:全县境内分布有楠竹、斑竹、水竹和实竹等竹类资源10万余亩,据不完全统计,年产各类竹笋500万公斤,产值达5000万元,可解决季节性劳动力就业1.5万人次。全县尤以楠竹规模较大,其近、成、过熟竹林有5.5万亩,年产楠竹笋400万公斤,产值达4000万元,受益农户5000余户,同时带动了竹类产品的加工,如竹筷、竹席和竹笋的加工。
中药材采集:在全县有林地463.9万亩中,近100万亩森林中散生有各种野生中药材。经调查,仅挖野药材这一项,每年能给当地农户带来20余万元的收入。
茶叶采集:经调查,太平山景区内有野生甜茶100余亩,无污染和病虫危害。其味清香略有回甜、爽口提神,是典型的原始生态有机茶。经手工加工制成的干茶,在当地市面上每斤可买到2000-4000元,由于没有很好的管理,年产量仅10余公斤,产值6万余元,受益农户50余户,茶叶产量很少,供不应求,有待很好地开发利用。
蕨菜采集:县境内林下蕨类资源很丰富,据估计有近100万亩的野生蕨类资源,每年可采蕨菜1000多万公斤,但由于没有加工龙头企业带动,林农们每年只采取很少部分,主要是自已做菜吃,少量拿到市場上销售,据每年的4、5月份从全县市场上蕨菜的销售统计,年销售蕨菜近50万公斤,产值达300余万元。
1.3.4景观模式
目前,全县有规模较大的11个森林旅游景观,森林景观有楠竹林场太平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东风林场国家森林公园景观、弄相山景观、平甫森林景观、十龙山和八舟河森林景观、天生桥景观等。每年接待游客近15万人次,实现收入1.5亿多元,解决劳动力就业2000余人。
2 林下经济发展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2.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机构,明确责任。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对发展林下经济工作很重视,并将林下经济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工作绩效考核指标,层层建立责任制和考核奖惩机制,做到层层落实、各司其职。为了保证林下经济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专门成立了以主管副县长为组长,林业、农业、扶贫、畜牧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林下产业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强化指挥和协调职能,督促抓好全县林下经济开发工作。二是明确责任,抓好落实。
2.2 做好森林资源流转服务,加快林下经济规模发展。规模化经营是林下经济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是健立流转制度。二加强流转服务。三是建立林权交易市场。为了确保森林资源公平、公开交易,挂牌成立了林权交易中心,为林权流转提供了便捷服务,同时为林下经济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资源环境。
2.3 创新林业经营理念,抓示范,促发展。我们积极创新林业发展新理念,着力推进林下立体经营模式。充分利用林木、林地等资源来发展立体林业、循环林业,积极引导探索多种林下复合经营模式。为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我们在全县25个乡镇重点扶持示范户以起到辐射带动作用,为确保林下经济的发展,我县在中潮镇规划建设工业园区,为林下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4 探索经营模式,扶持专业合作社,带动林下产业发展
在林下经济发展中,我们采取招商引资、政策支持、科技服务、组建经济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等多种方式发展林下经济,主要模式有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联户、大户经营等多种经营模式。通过多年不断的探索和发展,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先后建起了农村专业合作社71家,促进了林下经济的发展。
3 林下经济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林下种养殖经济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县林下种养殖经济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
3.1 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率低,总量不大。我县作为林业大县,森林资源丰富,有林地面积463.8万亩,目前开发利用面积不足2万亩,森林利用率较低,林下种养殖经济总量不大。其主要原因是我县还没建立一个林产品销售的成熟市场,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3.2 缺乏科学技术,管理水平低。在种养过程中尤其是在养殖方面,农户大多数沿用传统的养殖方式,对科学养殖技术掌握不够,致使饲养成本高、效益差,不能适应市场需求。若有一个环节处理不好就会面临前功尽弃。因此加大技术培训是林下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3.3 资金制约因素大。由于得不到必要的资金支持,在做大规模、拉长链条方面也是止步不前,致使林下经济发展缺乏后劲。原因:一是我县的金融体系还不够完善,农户贷款难。二是林改后的配套政策没有跟上,农民拿了林权证也办不了抵押贷款。三是微型企业扶贫资金没能很好地监管到点到位,讲人情凭关系的现象较严重。四是财政林业贴息扶贫政策没能很好地落实,调查中大部分种、养殖农户都想得到贴息贷款的扶持,但不知到那里办理。
3.4 缺乏一个成熟的交易市场,没有龙头企业带动,经济效益没有发挥出来,没有诱惑力,调动不了农村林下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3.5 群众认识理解不足。一是农民经营森林的理念还停留在传统的木材采伐收益上,缺乏立体林业观念,对发展林下种养殖经济缺乏参与热情;二是有的农户思想不解放,怕吃亏、怕赔本,畏首畏尾,对发展林下经济持怀疑观望态度。
3.6 对林下经济发展缺乏总体长远规划,没有专门的机构协调、指导林下种养殖经济的发展,林下种养殖经济基本处于自然无序发展状态,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所以难以上档次上规模。
4 对策与措施
4.1加大宣传、提高认识、做好科技培训。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入了全面深化、整体推进的关键阶段,面临着如何引导农民 “不砍树,能致富”,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关系的问题。
4.2 完善金融服务,多渠道筹集资金,打破发展资金瓶颈。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要素,发展林下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为此,我们要积极创新林业金融服务体系,大力推进林权抵押贷款,通过盘活森林资源资产推进林下经济发展。一是要完善林业金融服务,成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加强评估咨询人员培训,取得评估资格,确保森林资源资产较好较快流转。二是要加大林业金融扶持。三是要采取财政列支专项资金、整合捆绑涉农项目资金、金融部门重点扶持等多种方式,加大林下种养殖产业发展的投入。
4.3 统筹安排,科学规划。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区布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讲求实效”的原则,认真做好全县林下种养殖经济的发展规划,积极引导林下种养殖经济向“一村一品、一乡一特色、一区一优势”的方向发展,明确思路、确定目标,因地制宜,宜养则养、宜种则种,多角度、深层次地发掘林下种养殖经济的发展潜力。
4.4 扶持培育龙头,带动发展。要把培育壮大产业龙头作为推进林下种养殖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积极引进和培育林下种养殖专业企业,大力推广“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扶持鼓励种养户开展产品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不断做大做强。
4.5 做好技术和信息服务,推动林下经济发展。发展林下种养殖经济,涉及部门行业较多,关系千家万户,需要众多部门精诚合作、优势互补、协调服务、形成合力。一是要搞好技术服务。二是要搞好市场信息服务,最大限度地規避市场风险,使林下种养殖种(养)得好、卖得出、效益高。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999年天保工程实施后,采伐指标减少,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人们的收入也大幅减少。怎样充利用森林资源实现林农增收?已成为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在不断的探索经济发展模式中,林下经济开发开始逐步走进人们的视线,通过一些示范大户的带动,林下经济逐步得到发展起来,结合黎平的县情,现就黎平林下经济发展情况分析如下:
1 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1.1 黎平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林业大县,全县国土总面积 665.88万亩,林业用地518.09万亩,森林覆盖率72%。其中有林地463.9万亩,疏林地3.3万亩,灌木林地 25.1万亩,未成林造林地12.1万亩。以上四种地类森林资源504.4万亩,均可利用发展林下经济。我县森林面积广,林下资源丰富,对于发展林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2 过去,黎平财政收入的70%靠木头,人们的生计也主要来自木材,在70-80年代人们对森林资源的破坏达到了极点,很多的青山变成了一片片的荒山秃岭,人们的生活环境变得越来越恶烈,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目前,全县具有一定规模的林下种、养殖户132户,开发利用森林面积18437亩, 2011年实现林下经济产值1946万元,利润900余万元,带动农户1500多户,使林农年增收600余元。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5000余人。
1.3 经过调查统计,目前我县主要有“四种”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具体模式情况如下:
1.3.1林下种植模式
“林药”模式,主要种植茯苓、白术为主,涉及农户23户、种植面积1400亩,产值560余万元,利润近300万元。共可解决劳动力季节就业3500人。“林菜”模式3户,主要种植黄花菜面积543亩,产值108万元,解决劳动力季节性就业1000人次。如高屯镇小里村欧安列农户核桃林下种植黄花菜50余亩,产值3余万元,利润近2万元。“林果”模式5户,主要是在林下种植西瓜等水果,种植面积24亩,产值4万元,利润1.5万元。解决劳动力季节就业150余人次。
1.3.2林下养殖模式
“林禽”模式,以本地土鸡和鸭为主,涉及农户28户,共养殖39613只,产值250余万元,可解决劳动力就业150余人。如坝寨乡犀牛坡茶场利用316亩茶林,2011年在茶园放养土鸡1万只,年净收入5万元。林下养鸡还具有锄草、鸡粪施肥和防虫的作用,每年可节约投资3万余元,茶叶总产量可提高10%以上,茶品质也得到提高,实现了茶、禽双丰收。
“林畜”模式,以山羊、竹鼠为主,涉及农户71户,共养殖13690头(只),产值456万元,可解决劳动力就业350人。如敖市镇易样村的吴明远等联户,2011年成立了黎平县敖市镇应样村野生动物饲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有社员102人,开展林下养殖竹鼠,现有各种圈舍1000㎡,目前存栏母鼠600只、种公鼠200只,2011年销售竹鼠2500只,销售收入60万元,利润达40万元。
“林蜂”模式农户5户,养蜂125箱,产值21万元。可解决劳动力就业20人。如岩洞镇竹坪村陈明胜农户2011年养蜂15箱,年产值2万元,利润1.2万余元。
1.3.3林下采集模式
竹笋采集:全县境内分布有楠竹、斑竹、水竹和实竹等竹类资源10万余亩,据不完全统计,年产各类竹笋500万公斤,产值达5000万元,可解决季节性劳动力就业1.5万人次。全县尤以楠竹规模较大,其近、成、过熟竹林有5.5万亩,年产楠竹笋400万公斤,产值达4000万元,受益农户5000余户,同时带动了竹类产品的加工,如竹筷、竹席和竹笋的加工。
中药材采集:在全县有林地463.9万亩中,近100万亩森林中散生有各种野生中药材。经调查,仅挖野药材这一项,每年能给当地农户带来20余万元的收入。
茶叶采集:经调查,太平山景区内有野生甜茶100余亩,无污染和病虫危害。其味清香略有回甜、爽口提神,是典型的原始生态有机茶。经手工加工制成的干茶,在当地市面上每斤可买到2000-4000元,由于没有很好的管理,年产量仅10余公斤,产值6万余元,受益农户50余户,茶叶产量很少,供不应求,有待很好地开发利用。
蕨菜采集:县境内林下蕨类资源很丰富,据估计有近100万亩的野生蕨类资源,每年可采蕨菜1000多万公斤,但由于没有加工龙头企业带动,林农们每年只采取很少部分,主要是自已做菜吃,少量拿到市場上销售,据每年的4、5月份从全县市场上蕨菜的销售统计,年销售蕨菜近50万公斤,产值达300余万元。
1.3.4景观模式
目前,全县有规模较大的11个森林旅游景观,森林景观有楠竹林场太平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东风林场国家森林公园景观、弄相山景观、平甫森林景观、十龙山和八舟河森林景观、天生桥景观等。每年接待游客近15万人次,实现收入1.5亿多元,解决劳动力就业2000余人。
2 林下经济发展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2.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机构,明确责任。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对发展林下经济工作很重视,并将林下经济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工作绩效考核指标,层层建立责任制和考核奖惩机制,做到层层落实、各司其职。为了保证林下经济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专门成立了以主管副县长为组长,林业、农业、扶贫、畜牧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林下产业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强化指挥和协调职能,督促抓好全县林下经济开发工作。二是明确责任,抓好落实。
2.2 做好森林资源流转服务,加快林下经济规模发展。规模化经营是林下经济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是健立流转制度。二加强流转服务。三是建立林权交易市场。为了确保森林资源公平、公开交易,挂牌成立了林权交易中心,为林权流转提供了便捷服务,同时为林下经济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资源环境。
2.3 创新林业经营理念,抓示范,促发展。我们积极创新林业发展新理念,着力推进林下立体经营模式。充分利用林木、林地等资源来发展立体林业、循环林业,积极引导探索多种林下复合经营模式。为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我们在全县25个乡镇重点扶持示范户以起到辐射带动作用,为确保林下经济的发展,我县在中潮镇规划建设工业园区,为林下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4 探索经营模式,扶持专业合作社,带动林下产业发展
在林下经济发展中,我们采取招商引资、政策支持、科技服务、组建经济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等多种方式发展林下经济,主要模式有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联户、大户经营等多种经营模式。通过多年不断的探索和发展,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先后建起了农村专业合作社71家,促进了林下经济的发展。
3 林下经济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林下种养殖经济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县林下种养殖经济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
3.1 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率低,总量不大。我县作为林业大县,森林资源丰富,有林地面积463.8万亩,目前开发利用面积不足2万亩,森林利用率较低,林下种养殖经济总量不大。其主要原因是我县还没建立一个林产品销售的成熟市场,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3.2 缺乏科学技术,管理水平低。在种养过程中尤其是在养殖方面,农户大多数沿用传统的养殖方式,对科学养殖技术掌握不够,致使饲养成本高、效益差,不能适应市场需求。若有一个环节处理不好就会面临前功尽弃。因此加大技术培训是林下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3.3 资金制约因素大。由于得不到必要的资金支持,在做大规模、拉长链条方面也是止步不前,致使林下经济发展缺乏后劲。原因:一是我县的金融体系还不够完善,农户贷款难。二是林改后的配套政策没有跟上,农民拿了林权证也办不了抵押贷款。三是微型企业扶贫资金没能很好地监管到点到位,讲人情凭关系的现象较严重。四是财政林业贴息扶贫政策没能很好地落实,调查中大部分种、养殖农户都想得到贴息贷款的扶持,但不知到那里办理。
3.4 缺乏一个成熟的交易市场,没有龙头企业带动,经济效益没有发挥出来,没有诱惑力,调动不了农村林下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3.5 群众认识理解不足。一是农民经营森林的理念还停留在传统的木材采伐收益上,缺乏立体林业观念,对发展林下种养殖经济缺乏参与热情;二是有的农户思想不解放,怕吃亏、怕赔本,畏首畏尾,对发展林下经济持怀疑观望态度。
3.6 对林下经济发展缺乏总体长远规划,没有专门的机构协调、指导林下种养殖经济的发展,林下种养殖经济基本处于自然无序发展状态,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所以难以上档次上规模。
4 对策与措施
4.1加大宣传、提高认识、做好科技培训。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入了全面深化、整体推进的关键阶段,面临着如何引导农民 “不砍树,能致富”,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关系的问题。
4.2 完善金融服务,多渠道筹集资金,打破发展资金瓶颈。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要素,发展林下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为此,我们要积极创新林业金融服务体系,大力推进林权抵押贷款,通过盘活森林资源资产推进林下经济发展。一是要完善林业金融服务,成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加强评估咨询人员培训,取得评估资格,确保森林资源资产较好较快流转。二是要加大林业金融扶持。三是要采取财政列支专项资金、整合捆绑涉农项目资金、金融部门重点扶持等多种方式,加大林下种养殖产业发展的投入。
4.3 统筹安排,科学规划。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区布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讲求实效”的原则,认真做好全县林下种养殖经济的发展规划,积极引导林下种养殖经济向“一村一品、一乡一特色、一区一优势”的方向发展,明确思路、确定目标,因地制宜,宜养则养、宜种则种,多角度、深层次地发掘林下种养殖经济的发展潜力。
4.4 扶持培育龙头,带动发展。要把培育壮大产业龙头作为推进林下种养殖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积极引进和培育林下种养殖专业企业,大力推广“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扶持鼓励种养户开展产品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不断做大做强。
4.5 做好技术和信息服务,推动林下经济发展。发展林下种养殖经济,涉及部门行业较多,关系千家万户,需要众多部门精诚合作、优势互补、协调服务、形成合力。一是要搞好技术服务。二是要搞好市场信息服务,最大限度地規避市场风险,使林下种养殖种(养)得好、卖得出、效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