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外源营养负荷对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

来源 :水生生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too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不同外源营养负荷对水体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于2010年12月至2012年6月在亚热带长江流域的4个池塘中开展了氮磷营养添加实验.实验设置4个处理,即加氮加磷(+N+P)、只加磷(?N+P)、只加氮(+N?P)和氮、磷都不加(?N?P)(对照).从种类来看,各种处理对浮游藻类种类数的影响不大,各处理中种类数相差不多,?N+P、+N+P、+N?P和?N?P处理中浮游藻类种类数分别为75种、79种、75种和75种.各处理均是绿藻门种类最多,其次是蓝藻门.从功能群来看,?N+P处理的中、富营养型藻类占比和+N+P处理的相差不多,二者均高于2个未加磷处理(+N?P和?N?P处理)的.+N?P处理的贫营养型藻类占比比+N+P处理的高,甚至高于?N?P处理的.研究结果表明减氮不能控制藻类群落的中、富营养型藻类数量,只控磷能够推动浮游藻类群落从中-富营养型向贫营养型演替.这一结论有望为制定富营养化治理的氮管理策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试验以黄河鲤(Cyprinus carpio)为研究对象,以饲料中杜仲(Eucommia ulmoides)叶粉0添加组为对照组,2%、4%、6%和8%添加组为实验组,每组3个平行,对黄河鲤[体重:(505.13±1.37)g]进行55d的投喂试验,旨在探讨杜仲叶粉在黄河鲤饲料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1)黄河鲤背肌脂肪含量随饲料中杜仲叶粉添加量升高显著下降,粗蛋白含量显著上升(P<0.05).除6%添加组外,鱼体粗灰分、粗蛋白和粗脂肪鲜重含量随杜仲叶粉添加量升高呈上升趋势(P<0.05),鱼体鲜重水分含
为了探究哈尼梯田稻-鱼共作综合种养模式(稻渔组,DY组)和传统池塘养殖模式(池塘组,CT组)下杂交黄颡鱼(Tachysurus fulvidraco♀×Pseudobagrus vachellii♂)肠道微生物结构变化,试验采用16S rDNA测序技术对不同养殖模式下黄颡鱼肠道微生物进行分析.测序结果显示,CT组和DY组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和CT组相比,在门水平
表观遗传学是一门方兴未艾的学科,根据维基百科的定义,它研究DNA序列不变的可遗传表型变化,而可遗传的表型变化往往由影响基因活性和表达的变化引起,例如DNA甲基化、基因组印记或基因沉默等.这些变化通过基因上的化学标记传递,我们称其为“表观遗传标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