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孩子”的背后,有历史、教育、社会的原因,以及来自青春期自然成长的原因。而青春期暴力的心理因素是:沟通能力的缺失和信任关系被破坏。
●解决青春期“问题孩子”的基本思路是:生命情怀、心理预案、有效沟通、持久信任、规则教育。
●对待青春期的“问题孩子”,要保护生命、化解情绪、规范行为、发展个性,从而建立“公信、他信、自信”的校园生态。
——詹大年关于“问题孩子”的三点探索
詹大年给自己开通了一个微信号:詹大年私号。引起记者关注的正是这个微信号里他一直在坚持撰写的一组教育评论:好说歹说说教育。百度鲜少收录个人微信私号,然而,搜索“詹大年”或者“丑小鸭中学”,他的个人微信号便走进公众眼里。他说,用无声的方法,教无字的书。教育在于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做教育这许多年,没有诀窍,没有捷径,就一个理念:善待每一个孩子。
叛逆、厌学、网瘾、亲情冷漠、交流障碍……在同学和老师眼中,他们是一群让人头疼的“问题孩子”。昆明丑小鸭中学,正是一所以“问题孩子”为教育对象的培训学校,也是目前云南唯一一所“择差而教”的民办学校,在这里,昔日老师、家长眼中的“问题孩子”每天都经历着从“丑小鸭”蜕变为美丽“白天鹅”的神奇。作为丑小鸭中学的校长,詹大年关注着每位“丑小鸭”的蜕变,也引领着每位“白天鹅”的成长。
治班
与学生做朋友
1981年,我18岁,师范毕业参加工作,被分配到一所乡村中学教书。或许是因为我年轻,或许是因为当时正规的师范科班出身的老师很少,领导把一个最乱的班级交给我。一开始,我是越治越乱,最后,班风没有好转,自己却住院了。半年后,我从医院回来,班级更乱了,很多科任老师都没有办法进教室上课,但我发现,历史老师的课堂效果却是出奇的好——课堂活跃,孩子们喜欢。我便把这位老教师尊为师父。班上的周同学是最爱捣乱的,被开除过两次,但他喜欢历史课,钢笔字也写得很好。历史老师是一位年过60的代课教师,但他与周同学却如忘年之交一般。后来,他给我和周同学牵线,让我们加深彼此的了解,慢慢也成了朋友。我让周同学担任班长,请他组织同学写班级公约。就这样,班级很快正常了,老师们开始喜欢这个班。
周末或者寒暑假,我带着班上的同学到处转。哪位同学家里缺少劳力,我们就去帮忙;哪位同学生病了,我们就去看望。学校的操场是我们班修整,学校的各种比赛我们班总能拿高分。我当时比这些孩子只大两三岁,就这样,我成了他们的“老大”。
老师,就是孩子王。要治理好班级,要治理好学校,就得靠民主的力量。
关注
每个“问题孩子”都是折翼天使
6年后,我被任命到一所小学当校长,从此,便走上了校长“不归路”——先后在四所学校当校长:从公办到民办,从教育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从普通学生到“问题孩子”,从1000多名学生到100多名学生,从大众化到小众化。
在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我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很多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由于家庭、学校的原因,成为叛逆难管的学生,从而游离在教育的边缘。“教育的本质是发展学生个性,而不是用一把尺子去衡量学生。最好、最公平的教育,应该是适應学生个性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质都得到发展。”而每一个“问题孩子”都是折翼的天使,他们需要被关注、被拯救。
为给“迷途少年”安个家,2011年8月,我创办了一所有点“特殊”的民办学校,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副主任、昆明市政协副主席汪叶菊给学校取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丑小鸭中学。这个名字,也道出了这所学校与众不同的使命——专门招收那些家长管不了、学校没法管的“问题学生”。
学校创办之初,每天都有家长前来咨询,每天都有学生被送过来。这些孩子,都是已经失学、无法跟家长正常沟通的“问题孩子”。由于厌学的孩子对家长、对老师、对学校是充满敌意的,于是,有的家长把孩子“五花大绑”送过来,有的家长将孩子“骗”过来,还有家长会恳求学校派人去“绑架”孩子。作为校长,我也做过无数次的“绑匪”。
面对一个个“问题学生”,我的秘诀只有一个:无条件相信孩子。经过调查,我发现这些孩子之所以出现厌学情绪,是因为他们与家长之间,与曾经就读的学校之间的信任关系亮起了“红灯”。而我们的使命就是,通过积极的对策和智慧的互动,让他们顺利走出心理的漩涡。
第一个学期,我给这些孩子提了几个目标要求,如果成绩达到80分,我会带他们去旅游,让他们自己选地方。
孩子们很轰动,也有点难以置信,他会想家长和学校不是怕我们会跑吗?你怎么会带我们去北京?后来我给他们上课,常常会提及此事,比如北京怎么旅游?三亚怎么旅游?四川怎么旅游?考试后,我让他们投票,最终他们选择了北京。
我准备带孩子出去的时候,家长集体反对。他们担心我把孩子带出去,他们不回来怎么办?我告诉家长,我带他们是我的事,他回不回来是他的事。后来几年,我前前后后带了四五百个学生出去旅游实践,没出现一次学生不回来的情况。
我问他们,我没有管你们,为什么不跑?你们有的是机会。他们说:“校长,不能跑。你这么信任我们,我们一定要回来,要跑也要回来跑。”
如何对待问题孩子,检验着我们的良心。在多年的一线实践中,我发现任何一个“问题孩子”的内心,都隐藏着“求救”的渴望,也隐藏着一个隐秘的线索。只要我们看到这种“渴望”,检视并找到这个线索,破解孩子的心理需求,走到孩子的心里去,孩子表面的叛逆就会无声无息地化解。师生之间相互接纳了,教育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进行。
丑小鸭中学开办差不多两年的时候,国家督学、原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来学校调研。他对全校师生说:“来这里之前,我是心存怀疑的。但当我看到每个学生脸上的幸福时,我自豪,并佩服。我们的老师是有大爱情怀的老师,我们的孩子是最有力量的孩子。”
●解决青春期“问题孩子”的基本思路是:生命情怀、心理预案、有效沟通、持久信任、规则教育。
●对待青春期的“问题孩子”,要保护生命、化解情绪、规范行为、发展个性,从而建立“公信、他信、自信”的校园生态。
——詹大年关于“问题孩子”的三点探索
詹大年给自己开通了一个微信号:詹大年私号。引起记者关注的正是这个微信号里他一直在坚持撰写的一组教育评论:好说歹说说教育。百度鲜少收录个人微信私号,然而,搜索“詹大年”或者“丑小鸭中学”,他的个人微信号便走进公众眼里。他说,用无声的方法,教无字的书。教育在于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做教育这许多年,没有诀窍,没有捷径,就一个理念:善待每一个孩子。
叛逆、厌学、网瘾、亲情冷漠、交流障碍……在同学和老师眼中,他们是一群让人头疼的“问题孩子”。昆明丑小鸭中学,正是一所以“问题孩子”为教育对象的培训学校,也是目前云南唯一一所“择差而教”的民办学校,在这里,昔日老师、家长眼中的“问题孩子”每天都经历着从“丑小鸭”蜕变为美丽“白天鹅”的神奇。作为丑小鸭中学的校长,詹大年关注着每位“丑小鸭”的蜕变,也引领着每位“白天鹅”的成长。
治班
与学生做朋友
1981年,我18岁,师范毕业参加工作,被分配到一所乡村中学教书。或许是因为我年轻,或许是因为当时正规的师范科班出身的老师很少,领导把一个最乱的班级交给我。一开始,我是越治越乱,最后,班风没有好转,自己却住院了。半年后,我从医院回来,班级更乱了,很多科任老师都没有办法进教室上课,但我发现,历史老师的课堂效果却是出奇的好——课堂活跃,孩子们喜欢。我便把这位老教师尊为师父。班上的周同学是最爱捣乱的,被开除过两次,但他喜欢历史课,钢笔字也写得很好。历史老师是一位年过60的代课教师,但他与周同学却如忘年之交一般。后来,他给我和周同学牵线,让我们加深彼此的了解,慢慢也成了朋友。我让周同学担任班长,请他组织同学写班级公约。就这样,班级很快正常了,老师们开始喜欢这个班。
周末或者寒暑假,我带着班上的同学到处转。哪位同学家里缺少劳力,我们就去帮忙;哪位同学生病了,我们就去看望。学校的操场是我们班修整,学校的各种比赛我们班总能拿高分。我当时比这些孩子只大两三岁,就这样,我成了他们的“老大”。
老师,就是孩子王。要治理好班级,要治理好学校,就得靠民主的力量。
关注
每个“问题孩子”都是折翼天使
6年后,我被任命到一所小学当校长,从此,便走上了校长“不归路”——先后在四所学校当校长:从公办到民办,从教育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从普通学生到“问题孩子”,从1000多名学生到100多名学生,从大众化到小众化。
在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我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很多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由于家庭、学校的原因,成为叛逆难管的学生,从而游离在教育的边缘。“教育的本质是发展学生个性,而不是用一把尺子去衡量学生。最好、最公平的教育,应该是适應学生个性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质都得到发展。”而每一个“问题孩子”都是折翼的天使,他们需要被关注、被拯救。
为给“迷途少年”安个家,2011年8月,我创办了一所有点“特殊”的民办学校,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副主任、昆明市政协副主席汪叶菊给学校取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丑小鸭中学。这个名字,也道出了这所学校与众不同的使命——专门招收那些家长管不了、学校没法管的“问题学生”。
学校创办之初,每天都有家长前来咨询,每天都有学生被送过来。这些孩子,都是已经失学、无法跟家长正常沟通的“问题孩子”。由于厌学的孩子对家长、对老师、对学校是充满敌意的,于是,有的家长把孩子“五花大绑”送过来,有的家长将孩子“骗”过来,还有家长会恳求学校派人去“绑架”孩子。作为校长,我也做过无数次的“绑匪”。
面对一个个“问题学生”,我的秘诀只有一个:无条件相信孩子。经过调查,我发现这些孩子之所以出现厌学情绪,是因为他们与家长之间,与曾经就读的学校之间的信任关系亮起了“红灯”。而我们的使命就是,通过积极的对策和智慧的互动,让他们顺利走出心理的漩涡。
第一个学期,我给这些孩子提了几个目标要求,如果成绩达到80分,我会带他们去旅游,让他们自己选地方。
孩子们很轰动,也有点难以置信,他会想家长和学校不是怕我们会跑吗?你怎么会带我们去北京?后来我给他们上课,常常会提及此事,比如北京怎么旅游?三亚怎么旅游?四川怎么旅游?考试后,我让他们投票,最终他们选择了北京。
我准备带孩子出去的时候,家长集体反对。他们担心我把孩子带出去,他们不回来怎么办?我告诉家长,我带他们是我的事,他回不回来是他的事。后来几年,我前前后后带了四五百个学生出去旅游实践,没出现一次学生不回来的情况。
我问他们,我没有管你们,为什么不跑?你们有的是机会。他们说:“校长,不能跑。你这么信任我们,我们一定要回来,要跑也要回来跑。”
如何对待问题孩子,检验着我们的良心。在多年的一线实践中,我发现任何一个“问题孩子”的内心,都隐藏着“求救”的渴望,也隐藏着一个隐秘的线索。只要我们看到这种“渴望”,检视并找到这个线索,破解孩子的心理需求,走到孩子的心里去,孩子表面的叛逆就会无声无息地化解。师生之间相互接纳了,教育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进行。
丑小鸭中学开办差不多两年的时候,国家督学、原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来学校调研。他对全校师生说:“来这里之前,我是心存怀疑的。但当我看到每个学生脸上的幸福时,我自豪,并佩服。我们的老师是有大爱情怀的老师,我们的孩子是最有力量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