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加国就业难

来源 :留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odeshan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加拿大2001年最新人口普查的统计数字,选择“华人”为自己唯一族籍的加拿大华裔民族有1,029,400人,占全加总人口的3.5%。在这1,029,400华裔民族中,有25%是在加拿大土生土长的华人,有75%是移民到加拿大的华人。大约72%的华裔民族居住在多伦多(379,555人)、温哥华(312,185人)、蒙特利尔(47,510人)这三大都市地区。自1998年开始,中国大陆连年成为加拿大最大的移民来源国,而且其移民人数逐年增加。例如,1998年全年来加拿大的中国大陆移民是19,779人,占加拿大当年移民总数的11.4%,到2001年,全年来加拿大的中国大陆移民的人数增加到40,296人,占加拿大当年移民总数的16.1%。在这些移民当中,有相当一大部分是在国内取得学位,并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士。他们出国主要是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然而,许多新移民来加后发现,找一份属于自己专业的工作十分困难。有的为了养家谋生,不得不出去打工,从事非专业的蓝领职业。专业工作就业难和职业的下向流动已成为专业移民面临的严重问题,引起加拿大社会,特别是华人社区的关注。
  为了比较全面地了解近年来加拿大的中国大陆专业移民之就业及职业流动状况,1997年至1999年,笔者在温哥华、多伦多、渥太华、爱德蒙顿、卡尔加里、萨斯卡通六所城市对1,180名从大陆移民到加拿大的专业人士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主要是出国前在国内从事专门职业的医生、工程师、学校或大学教师。这些专业人士绝大多数是在九十年代移民到加拿大的,其中有34%的人已取得了加拿大国籍。从性别上看,男性占56%,女性占44%。从年龄构成看,20岁至30岁的人占18%,31岁至40岁的人占58%,40岁以上的人占24%。他们当中有95%的人在中国至少取得了学士学位,有39%的人取得的最高学位是硕士或博士。在这些专业移民中,50%的人移民前曾在中国具有5-10年的专业工作经验,21%的人曾有10年以上的专业工作经验。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只有31%的专业移民在加拿大从事专业性的工作,5.5%的人有自己的生意或从事管理工作,41.1%的人从事社会地位相对低下的非专业性的工作,还有22.4%的人从未工作过。从职业流动的情况看,62%的人经历了向下的职业流动(例如,出国前从事医生工作,目前在加拿大从事实验室化验员的工作、打工、或没有工作),34%的人取得了同样或类似的工作,没有职业的上下流动(例如,出国前作工程师,目前在加拿大仍然作工程师)。只有5%的人经历了向上的职业流动(例如,出国前从事非专业性的工作,目前在加拿大找到了专业性工作)。
  影响专业移民就业和职业流动的因素有很多方面,其中包括劳动力市场的因素,个人的因素(如语言问题、新环境的适应等),还有制度性因素(种族歧视、政策等问题)。从调查结果看,49.3%的大陆专业移民存在着语言上的障碍,34.2%的人表示很难适应西方文化。73%的人认为少数民族在加拿大没有平等的就业机会,这是影响他们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77%的人认为劳动力市场的因素也很重要,直接影响他们的就业机会。44-55%的人认为他们在就业时受到歧视和不平等待遇主要与他们的肤色、种族、以及来自非英语国家有关。77.5%的人报告说,他们以前在中国取得的学历在找工作时往往不能被承认或被贬低。47%的人认为,他们在中国多年的专业经历在加拿大不能获得承认,因此无助于他们的就业。
  近几年国内存在着盲目出国、盲目移民的问题。许多人对国外的情况缺少了解,认为只要出了国,就一定会有发展机会。还有许多人并不了解,符合移民打分标准、拿到移民身份本身并不能保证在国外找到自己想从事的工作。许多人对于出国后可能遇到的挫折和困难估计不足,因而缺少必要的心理和精神准备。在进行问卷调查时,笔者曾采访了一些刚刚来加拿大不久的新移民。他们中有些人本来在国内有一份很好的工作,收入也很可观,可来到加拿大后却找不到好的工作,靠打工度日,有的在缝纫厂作临时工,也有的在餐馆作招待员,彻底的放弃了自己多年从事的专业。有人为了出国花了很大的代价,不仅花了许多钱,而且影响了家庭生活。应该说明的是,笔者在这里并不是在劝说人们不要出国、不要移民,而是在劝说人们不要盲目出国、盲目移民。
  从国家的角度看,也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和考虑。近几年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吸引在海外学有所成的专业人才(包括已经取得外国国籍的留学人员)以各种形式为国服务,这一点是肯定的。可是有一点似乎有所忽视,即在引进海外人才的同时,每年我们国内都有大批自己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移民到海外。这些专业人才为什么要移民?究竟哪些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经济和社会因素对他们移民有影响?国家在重视和使用国内人才方面是否存在着政策上或操作上的缺陷?国内在人才流动以及对专业人才的待遇方面是不是还有需要进一步改善的方面?国家如何采取更积极有效的措施吸引国内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在现代化建设以及经济和社会改革中的作用?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才的流动已经没有国界,它是国际人才市场上的竞争。中国正临着对人才竞争的挑战。
  编/杜松
其他文献
去美国读书,令很多学子向往,但谈起留学美国的费用,却常让国人色变。其实,美国高校提供的奖学金种类繁多,虽然申请出国留学的人越来越多,但在奖学金申请方面还是有很多机会可以争取,关键看个人的申请技巧。     奖学金简介     美国高校奖学金分为非服务性奖学金(Non—ServiceScholarship)、服务性奖学金(ServiceAssistantship)和学校贷款(loan)三种。
期刊
苍珍 女 藏族 毕业于广州外貌学校,后考入美国波士顿大学,现就读于美国西藏蒙商学院攻读硕士学位。    尊敬的马校长、洛次老师:  你们好!  时间过得真快,新的一年又到了。这是我到美国后过的第六个藏历年。在这藏历水羊年新年到来之际,首先请允许我向尊敬的校长和敬爱的老师致以最良好的祝愿,并祝扎西德勒!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异国他乡与来自各国的的同学们一起过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节日,互相祝贺,
期刊
出于职业的原因,一直就很关注世界工业经济发展的潮流,参观过微软公司和ABB公司的总部后,对西方的花园式工厂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众所周知,微软公司的总部设在风景宜人的美国西部城市西雅图,在那里有终年积雪的雪山,有可以停泊航空母舰的美丽海港,还有水面阔大的华盛顿湖,微软员工在工作之余,尽可以享受生活的乐趣。对花园式工厂的向往,使我时常在想中国发达城市的近郊,是否也有这样的工厂呢?  近来听说,在大兴创业
期刊
排名中文校名英文称  1牛津大学OxfordUniversity  2剑桥大学CambridgeUniversity  3伦敦大学帝国学院ImperialCollegeofScience,Technology&Medicine  4巴斯大学BathUniversity  5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ondonSchoolofEconomi-cs&PolyticsScience(LSE)  6华威大学War
期刊
教育部近日就简化大专以上学历人员自费出国留学审批手续发出通知。  我国从1990年开始实行“对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自费出国留学人员进行资格审核并收取高等教育培养费”的制度。10多年来,全国约有30多万自费生出国留学。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为落实对服务贸易作出的相关承诺,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力度。国务院于2002年11月1日颁布了《关于取消第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根据《
期刊
海德格尔说过:“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  大气的北京,为这种诗意境界提供了最大的空间,让留学生不仅能诗意栖居,还能优游发展。  中国第一家TOWNFACTORY就这样应运而生。  TOWNFACTORY建筑从整体外观设计上融合了北京四合院的民族特色,中间部分的中央景观区与周围有机结合,凸现高新产业的现代理念。  《黄帝宅经》开篇云:“宅者,人之本。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
期刊
在近期的中法经贸往来中,何跃的身影逐渐引人瞩目,欧洲影响最大的华文报纸《欧洲时报》报道,旅法中国同学会全体会员一致推选何跃为新一届会长,这个由硕士以上学历人员组成的华人工商社团在南京华商大会、中国西部大开发中频频动作,原本打算35岁退休的何跃也下了决心,为中欧贸易再干15年。  记者:从您投资的性质上看,您和其他回国创业的留学生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何跃:相同的地方就是我们都是海外留学归来的,都想
期刊
2002年经浙江教育学院党委和团省委的推荐、团中央的考核和选拔,我被派遣到日本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研修。在日研修期间,在团中央和(社团法人)日本青年会议所(日中友好委员会)的安排下,按规定通过课堂学习、事务实践、社会实践等形式,顺利完成了事前研修、语言研修、管理研修、社会研修等各项研修任务。  在这一年中,我克服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学到了知识、提升了理念、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为今后的工作
期刊
问题一:选择学校的时候要考虑学校的教学质量,很多学生因为种种原因选择学校不当,要么教学质量不高,要么学费太贵,要么监护不力,要么缺乏辅导,很多学生感觉无法适应,甚至有的孩子走向歧途,然而要转学的话,则不是那么容易,根据法律,必须在原学校读满一年才可以转学。  解决方案:澳大利亚留学网希望家长一开始就挑选好合适的学校,(可以考虑名牌大学附中的11年级),学费要量体裁衣,监护要到位,最好制订一整套留学
期刊
李扬先生1984年出国,在美国波士顿求学,毕业后留在美国工作了10年,适应了美国工厂舒适宜人的工作环境。今年,李扬先生回到北京,想用自己的所学创立一番事业,但面对已不再熟悉的人文环境和市场环境,李扬先生显得十分忐忑不安。其中,最让他感到难于适应的就是中国工厂的杂乱环境,习惯了绿树成荫、优美和谐的工作氛围,李扬先生非常想找一个真正的花园式工厂作为自己的创业平台。  基于多年与留学生的沟通,华商置业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