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理论教学中“性状鉴定”讲授方法探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liao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3-0250-01
  在《中药鉴定学》课程的理论教学环节中,中药鉴定的方法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经典的中药鉴定方法包括来源、性状、显微和理化鉴定。其中,中药的性状鉴别经过我国历代医药工作者不断的积累和总结,更为实用、快捷,也是中药工作者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中药鉴定学》教材中涉及药材数量多,在学时数有限的情况下,时常有学生反映对一些中药的性状特征不易掌握或易产生混淆。因此我们中药性状特征理论讲授环节进行总结,并尝试进行改进,以期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1.现状
  笔者梳理了部分现行《中药鉴定学》教材中各论“性状鉴定部分”内容,与《中国药典》一致,基本是按照形状、大小、色泽、表面特征、质地、断面、气、味的顺序进行描述。教师在制作课件过程中,一般将图片素材及教材中相关文字依次编排在幻灯片中,以配合课堂讲授。这种基于ppt的教学方式为目前包括《中药鉴定学》在内绝大多数大学课程理论教学的主流模式。以药材黄芪为例,按照现行多数教材的描述,黄芪的性状特征为“呈圆柱形,极少有分枝,上粗下细,长30~90cm ,直径1~3.5cm。表面灰黄色或淡褐色,有纵皱纹及横向皮孔。栓皮易剥落,露出黄白色皮部,有时可见黄白色网状纤维束。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具放射状纹理及裂隙,呈菊花心状。气微,味微甜。嚼之有豆腥味。”在课堂讲授时,与前面讲授的根及根类部分药材一样,首先向学生讲授其与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基原的根类药材一样,具备正常组织构造特征,再通过启发、比较等方式让学生掌握颜色、质地、断面和气味等重要鉴别特征,让学生在课堂上快速掌握黄芪性状特征,经过长期教学实践,效果反映较好。
  2.问题
  据了解,目前我校在内国内兄弟院校的《中药鉴定学》课时数普遍较以前不同程度的减少。而市场上中药的混伪品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同时,因中药种类众多,导致有学生对一些药材的性状特征易产生混淆,或对一些性状特征不明显的药材不易掌握。这些因素增加了学生在该环节的学习难度。
  3.改进
  3.1 性状特征“模块化”
  传统的性状鉴别是基于人眼(观)、手(摸)、鼻(闻)、口(尝)四个器官对药材进行形色气味的感知而进行鉴别,这也与中医临床通过“望”、“闻”、“问”、“切”进行辩证类似。基于此,笔者尝试在ppt课件制作中,将教材中描述中药性状特征的文字按“看”、“摸”、“闻”“尝”四个模块进行分类。
  同人们认识新事物一样,学生初次接触药材,通过眼“观”得到的特征信息较其他三种器官更快、更多。而相对来讲,该类信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越多地被学生摄取,也意味着增加学生对该类信息产生视疲劳的可能,导致对该类知识点易混淆或难以掌握。为此,在ppt课件设计中,将“看”分为“形”和“色”;“形”项下细分为“形状”、“表面”、“切(断)面”;“色”项下细分为“表面”、“切面”。
  3.2 构建形态“模式药材”
  “根及根茎类”药材在《中药鉴定学》各论教学中数量最多,有学生也反映在该章节的学习中后期,随着已学习药材数量增加,对这类药材性状特征的掌握感觉较吃力,性状特征易混淆。为此,受生物学“模式细胞”、“模式花”等启发,笔者尝试在根及根类药材讲授部分,在学生大脑中构建根及根茎类“模式药材”。所谓根及根茎类“模式药材”,即将圆柱形(纺锤形)、皮孔、纵(横)纹、形成层(内皮层)等的形态这类大多数根及根茎类药材的共性特征赋予“模式药材”。这样,在具体讲授该类某个“根及根茎类”药材时,在“模式药材”的基础上讲授该药材的“个性特征”或“重点特征”,比如颜色、切面、质地、气味等。这样既体现了重点,讲授过程也有层次感。
  4.小结
  中药的性状特征(形、色、气、味)是其基原的遗传表现形式,常具有物种的特异性。中药的性状鉴别经过我国历代医药工作者不断的积累和总结,更为实用、快捷,这也是中药工作者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这些方法在今天甚至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有效的中药鉴定方法。笔者在教学实践总结过程中,基于人的不同认知功能(“看”、“摸”、“闻”、“尝”)进行划分。并将之初步用于课堂教学实践,学生反响较好。中药鉴定学作为一门实踐性较强的学科,其3/4鉴定内容属形态学鉴定范畴,如何制作好多媒体教材,通过将性状、显微等形态学特征图文并茂的表现出来,并让学生较好掌握好相应知识点,将是中药鉴定学教学手段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王红霞.中药鉴定学教学应用多媒体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5(3):76-77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专业素质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这对传统的实训教学模式与方法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实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因此,本文将从实训教学与信息化的角度出发,对实训教学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进行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信息化 实训教学 尺寸测量  【中图分类号】G71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期刊
【摘要】分析了民族地区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需求现状; 重点探讨了民族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课程体系,实践实习,就业创业等方面进行的积极探索,为民族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建设提供一些方法与思路。  【关键词】民族院校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编号:GJZ15001)。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
期刊
【摘要】实践教学环节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贵阳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校内实践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对于该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以及目前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在使用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汽车服务工程 实践教学 实践实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3-0235-0
期刊
【摘要】信息化教学在当前教育领域发展中日趋常态化,微课作为新兴教学形式之一,以其专题化、碎片化等独特优势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微课内涵、特点及当前艺术院校微课教学现状等的分析,从教学管理者视角进一步探讨艺术院校微课教学建设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本科教学质量 艺术院校 微课教学  【基金项目】南京艺术学院校级科研项目:艺术类高校微课建设管理与策略(XJ2015024)。  【
期刊
【摘要】通过对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八寨古建筑群进行实地考察和长期调查,对三江侗族建筑进行比对研究,为三江侗族建筑未来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以促进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族特色 侗族建筑 传承发展  【基金项目】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成果(项目编号:201713639043)。  【中图分类号】K892.3【文献标
期刊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教育事业发挥着更大的作用,独立院校千人一面的人才输出模式也面临挑战,于是独立院校培养怎样的职业人,如何培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技能型人才已经成为独立教育需要破解的难题。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独立院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模式,能够更加深入的实现产教研合作的基础方式,也能够为切实提升人才培养的工作水平,对教学能力和队伍的建设更加有意义,通过与企业之间的和作用,
期刊
【摘要】涵养学校生命气象理论是基于生命气象理论提出的。生命气象理论认为生命状态、生命品质、生命格局是其核心的三个维度。本文在涵养学校生命气象演化模型的基础上认为,符合当下教育体制现状的教育追求应是使学生获得应试阶梯晋升的同时,拓展素质教育空间,实现现代化进程中涵养学校生命气象的教育目标。本文以核心素养和生命气象的涵养融贯打通知识、能力、品行之间的联系为课堂教学之本,向内拓展师生共同的精神空间,向外
期刊
【摘要】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使得高等教育也出现了高效的国际合作以及跨国性的理论研究。在这种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之下,我国应当采取积极的态度进行教育改革,加强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工作。本文对国际高等教育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国际高等 我国高等 启示  【基金项目】2016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15JYDJ-ZD012)。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通过对混凝土工程施工的课程特点进行分析,指出现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对教学内容、方法、评价方式等内容进行了阐述,以期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工程施工 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3-0252-02  1.引言  混凝土工程施工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是对传统工程环境中实验和实习方面所具有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融合专业教育资源,制定完善的实践方案,把虚拟仿真系统和实验教学工作紧密的融合到一起,从而有效的提高实践培养的效果。  【关键词】环境工程 仿真系统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南京工程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改革课题(2015YB03;JG201403)。  【中图分类号】X-4;TP3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