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3-0250-01
在《中药鉴定学》课程的理论教学环节中,中药鉴定的方法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经典的中药鉴定方法包括来源、性状、显微和理化鉴定。其中,中药的性状鉴别经过我国历代医药工作者不断的积累和总结,更为实用、快捷,也是中药工作者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中药鉴定学》教材中涉及药材数量多,在学时数有限的情况下,时常有学生反映对一些中药的性状特征不易掌握或易产生混淆。因此我们中药性状特征理论讲授环节进行总结,并尝试进行改进,以期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1.现状
笔者梳理了部分现行《中药鉴定学》教材中各论“性状鉴定部分”内容,与《中国药典》一致,基本是按照形状、大小、色泽、表面特征、质地、断面、气、味的顺序进行描述。教师在制作课件过程中,一般将图片素材及教材中相关文字依次编排在幻灯片中,以配合课堂讲授。这种基于ppt的教学方式为目前包括《中药鉴定学》在内绝大多数大学课程理论教学的主流模式。以药材黄芪为例,按照现行多数教材的描述,黄芪的性状特征为“呈圆柱形,极少有分枝,上粗下细,长30~90cm ,直径1~3.5cm。表面灰黄色或淡褐色,有纵皱纹及横向皮孔。栓皮易剥落,露出黄白色皮部,有时可见黄白色网状纤维束。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具放射状纹理及裂隙,呈菊花心状。气微,味微甜。嚼之有豆腥味。”在课堂讲授时,与前面讲授的根及根类部分药材一样,首先向学生讲授其与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基原的根类药材一样,具备正常组织构造特征,再通过启发、比较等方式让学生掌握颜色、质地、断面和气味等重要鉴别特征,让学生在课堂上快速掌握黄芪性状特征,经过长期教学实践,效果反映较好。
2.问题
据了解,目前我校在内国内兄弟院校的《中药鉴定学》课时数普遍较以前不同程度的减少。而市场上中药的混伪品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同时,因中药种类众多,导致有学生对一些药材的性状特征易产生混淆,或对一些性状特征不明显的药材不易掌握。这些因素增加了学生在该环节的学习难度。
3.改进
3.1 性状特征“模块化”
传统的性状鉴别是基于人眼(观)、手(摸)、鼻(闻)、口(尝)四个器官对药材进行形色气味的感知而进行鉴别,这也与中医临床通过“望”、“闻”、“问”、“切”进行辩证类似。基于此,笔者尝试在ppt课件制作中,将教材中描述中药性状特征的文字按“看”、“摸”、“闻”“尝”四个模块进行分类。
同人们认识新事物一样,学生初次接触药材,通过眼“观”得到的特征信息较其他三种器官更快、更多。而相对来讲,该类信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越多地被学生摄取,也意味着增加学生对该类信息产生视疲劳的可能,导致对该类知识点易混淆或难以掌握。为此,在ppt课件设计中,将“看”分为“形”和“色”;“形”项下细分为“形状”、“表面”、“切(断)面”;“色”项下细分为“表面”、“切面”。
3.2 构建形态“模式药材”
“根及根茎类”药材在《中药鉴定学》各论教学中数量最多,有学生也反映在该章节的学习中后期,随着已学习药材数量增加,对这类药材性状特征的掌握感觉较吃力,性状特征易混淆。为此,受生物学“模式细胞”、“模式花”等启发,笔者尝试在根及根类药材讲授部分,在学生大脑中构建根及根茎类“模式药材”。所谓根及根茎类“模式药材”,即将圆柱形(纺锤形)、皮孔、纵(横)纹、形成层(内皮层)等的形态这类大多数根及根茎类药材的共性特征赋予“模式药材”。这样,在具体讲授该类某个“根及根茎类”药材时,在“模式药材”的基础上讲授该药材的“个性特征”或“重点特征”,比如颜色、切面、质地、气味等。这样既体现了重点,讲授过程也有层次感。
4.小结
中药的性状特征(形、色、气、味)是其基原的遗传表现形式,常具有物种的特异性。中药的性状鉴别经过我国历代医药工作者不断的积累和总结,更为实用、快捷,这也是中药工作者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这些方法在今天甚至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有效的中药鉴定方法。笔者在教学实践总结过程中,基于人的不同认知功能(“看”、“摸”、“闻”、“尝”)进行划分。并将之初步用于课堂教学实践,学生反响较好。中药鉴定学作为一门实踐性较强的学科,其3/4鉴定内容属形态学鉴定范畴,如何制作好多媒体教材,通过将性状、显微等形态学特征图文并茂的表现出来,并让学生较好掌握好相应知识点,将是中药鉴定学教学手段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王红霞.中药鉴定学教学应用多媒体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5(3):76-77
在《中药鉴定学》课程的理论教学环节中,中药鉴定的方法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经典的中药鉴定方法包括来源、性状、显微和理化鉴定。其中,中药的性状鉴别经过我国历代医药工作者不断的积累和总结,更为实用、快捷,也是中药工作者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中药鉴定学》教材中涉及药材数量多,在学时数有限的情况下,时常有学生反映对一些中药的性状特征不易掌握或易产生混淆。因此我们中药性状特征理论讲授环节进行总结,并尝试进行改进,以期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1.现状
笔者梳理了部分现行《中药鉴定学》教材中各论“性状鉴定部分”内容,与《中国药典》一致,基本是按照形状、大小、色泽、表面特征、质地、断面、气、味的顺序进行描述。教师在制作课件过程中,一般将图片素材及教材中相关文字依次编排在幻灯片中,以配合课堂讲授。这种基于ppt的教学方式为目前包括《中药鉴定学》在内绝大多数大学课程理论教学的主流模式。以药材黄芪为例,按照现行多数教材的描述,黄芪的性状特征为“呈圆柱形,极少有分枝,上粗下细,长30~90cm ,直径1~3.5cm。表面灰黄色或淡褐色,有纵皱纹及横向皮孔。栓皮易剥落,露出黄白色皮部,有时可见黄白色网状纤维束。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具放射状纹理及裂隙,呈菊花心状。气微,味微甜。嚼之有豆腥味。”在课堂讲授时,与前面讲授的根及根类部分药材一样,首先向学生讲授其与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基原的根类药材一样,具备正常组织构造特征,再通过启发、比较等方式让学生掌握颜色、质地、断面和气味等重要鉴别特征,让学生在课堂上快速掌握黄芪性状特征,经过长期教学实践,效果反映较好。
2.问题
据了解,目前我校在内国内兄弟院校的《中药鉴定学》课时数普遍较以前不同程度的减少。而市场上中药的混伪品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同时,因中药种类众多,导致有学生对一些药材的性状特征易产生混淆,或对一些性状特征不明显的药材不易掌握。这些因素增加了学生在该环节的学习难度。
3.改进
3.1 性状特征“模块化”
传统的性状鉴别是基于人眼(观)、手(摸)、鼻(闻)、口(尝)四个器官对药材进行形色气味的感知而进行鉴别,这也与中医临床通过“望”、“闻”、“问”、“切”进行辩证类似。基于此,笔者尝试在ppt课件制作中,将教材中描述中药性状特征的文字按“看”、“摸”、“闻”“尝”四个模块进行分类。
同人们认识新事物一样,学生初次接触药材,通过眼“观”得到的特征信息较其他三种器官更快、更多。而相对来讲,该类信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越多地被学生摄取,也意味着增加学生对该类信息产生视疲劳的可能,导致对该类知识点易混淆或难以掌握。为此,在ppt课件设计中,将“看”分为“形”和“色”;“形”项下细分为“形状”、“表面”、“切(断)面”;“色”项下细分为“表面”、“切面”。
3.2 构建形态“模式药材”
“根及根茎类”药材在《中药鉴定学》各论教学中数量最多,有学生也反映在该章节的学习中后期,随着已学习药材数量增加,对这类药材性状特征的掌握感觉较吃力,性状特征易混淆。为此,受生物学“模式细胞”、“模式花”等启发,笔者尝试在根及根类药材讲授部分,在学生大脑中构建根及根茎类“模式药材”。所谓根及根茎类“模式药材”,即将圆柱形(纺锤形)、皮孔、纵(横)纹、形成层(内皮层)等的形态这类大多数根及根茎类药材的共性特征赋予“模式药材”。这样,在具体讲授该类某个“根及根茎类”药材时,在“模式药材”的基础上讲授该药材的“个性特征”或“重点特征”,比如颜色、切面、质地、气味等。这样既体现了重点,讲授过程也有层次感。
4.小结
中药的性状特征(形、色、气、味)是其基原的遗传表现形式,常具有物种的特异性。中药的性状鉴别经过我国历代医药工作者不断的积累和总结,更为实用、快捷,这也是中药工作者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这些方法在今天甚至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有效的中药鉴定方法。笔者在教学实践总结过程中,基于人的不同认知功能(“看”、“摸”、“闻”、“尝”)进行划分。并将之初步用于课堂教学实践,学生反响较好。中药鉴定学作为一门实踐性较强的学科,其3/4鉴定内容属形态学鉴定范畴,如何制作好多媒体教材,通过将性状、显微等形态学特征图文并茂的表现出来,并让学生较好掌握好相应知识点,将是中药鉴定学教学手段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王红霞.中药鉴定学教学应用多媒体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5(3):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