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考试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试题的命制"起点高"--考素质、考能力,"落点低"--解题时运用的知识不超过《课程标准》要求,即"题在书外,理在书中"。所以初中化学复习应脚踏实地,夯实基础,抓住主线,归纳方法;搞好讲评,培养能力;分类推进,全面提高;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和能力的提高与培养。如何有效地组织化学总复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将是我们化学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谈谈我自己的一些做法。
1 重视基础,控制难度
从近几年的化学中考试题看,试题的难度有所降低(易、中、难比例为7:2:1)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考不再是难度的竞争,而是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和思维空间,考查学生的多种能力和今后学习的潜能;因此在复习中要把注意力放在学生对主干知识、核心内容的记忆、理解、应用上,要放在规范解题、准确解题上,要通读教材、搞好练习,做到章节过关、单元过关,降低习题难度,注重双基训练。
2 联系实际,强化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由于农村学校实验设施较差,演示实验开不全,分组实验无法做。为此在复习中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强化实验。
2.1 让学生阅读有关实验内容,对做过的实验来一次"回头看"。
2.2 对实验进行专题讲解,培养学生分析实验、评价实验的能力和习惯。
2.3 要用足用好实验练习题,指导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师生讨论,强化理解,加深印象。
2.4 根据化学学科特点和中考命题趋向,还应加强对学生"创新探究实验"的设计与解答能力
的培养。
3 注重综合,培养能力
现在的中考试题已从"知识立意"变为"能力立意",考察学生的各种能力。涉及到推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理解能力、迁移能力、创新能力、实验能力等;因此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第二轮复习的重点就是继续对基础知识串线成网,把零散的知识进行有效地整合,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如获取知识的能力、获取信息和转化信息的能力,实验能力,解题能力等。在综合问题上,要打破单元界限、章节界限,从知识、方法、能力等各方面纵横联系,寻找章节之间知识点的联系。通过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炼解题思想,优化解题方法,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
4 专题复习,关注社会
分析近几年中考试题将发现与生活、生产、科技、社会相联系的问题占有较大的比例。我们不能放松对这类题目的重视程度。因为以科学、技术、社会(STS)现实问题为情景,以多元化能力立意来命题已成为一种趋势。为此在第二轮复习中我们应专题复习与之有关的内容、题目。例如,化学实验设计、组装与评价;化学与社会(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联系新科技、新材料、新能源、环保等);化学简答题(实验现象、操作、结论评价、物质推断、鉴别、分离提纯等)。
5 精讲精练,抓好讲评
5.1 练习题要精心挑选,做到难易适度,避免重复劳动。以中档题为重点,着重解决学生审题不够仔细、书写不够规范、基础不够扎实、思维不够灵活、表达不够清楚,对实验不够重视的问题。要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将知识和能力体现在"笔尖上"。
5.2 一套试题,学生做完后,要将题目按内容或解法进行归类,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进行讲评。不满足于校对答案,而将重点放在分析问题、寻找思路、归纳方法、总结规律上,放在以一道题为突破口,寻找一题多解、多题同解、一法多题及同类题目的联系点上,使学生做一题,学一法,通一类,举一反三,灵活掌握。
6 指导方法,提高效率
6.1 阅读的方法。通读课本,浏览笔记,多思考,多联系,多比较,做到温故知新。
6.2 归纳比较的方法。如H2、C、CO 还原CuO实验的比较,CO、CO2性质的比较,几种酸、碱、盐性质的比较,几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的比较等。
6.3 审题的方法。要培养学生审清题意,弄明因果,谋求解法,动笔书写的良好品质和习惯。做到知识、方法、悟性三者的有机统一,使之形成能力。
6.4 文字表达方法。近年来试题中发散性、开放性思维问题出现的较多,因此在复习中要加强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思维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6.5 独立做题方法。要求学生独立审题、独立分析、独立求解,不参考答案;树立自信心,保持平常心,使学生学有所得。
总之,复习过程是对所学知识的深化、延伸、提炼、升华的过程,不应是对所学知识的简单重复。只要教师科学组织、学生科学训练,就会取得好的效果;科学的复习策略,将会使学生从繁重的题海中解脱出来,做到事半功倍。
1 重视基础,控制难度
从近几年的化学中考试题看,试题的难度有所降低(易、中、难比例为7:2:1)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考不再是难度的竞争,而是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和思维空间,考查学生的多种能力和今后学习的潜能;因此在复习中要把注意力放在学生对主干知识、核心内容的记忆、理解、应用上,要放在规范解题、准确解题上,要通读教材、搞好练习,做到章节过关、单元过关,降低习题难度,注重双基训练。
2 联系实际,强化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由于农村学校实验设施较差,演示实验开不全,分组实验无法做。为此在复习中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强化实验。
2.1 让学生阅读有关实验内容,对做过的实验来一次"回头看"。
2.2 对实验进行专题讲解,培养学生分析实验、评价实验的能力和习惯。
2.3 要用足用好实验练习题,指导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师生讨论,强化理解,加深印象。
2.4 根据化学学科特点和中考命题趋向,还应加强对学生"创新探究实验"的设计与解答能力
的培养。
3 注重综合,培养能力
现在的中考试题已从"知识立意"变为"能力立意",考察学生的各种能力。涉及到推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理解能力、迁移能力、创新能力、实验能力等;因此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第二轮复习的重点就是继续对基础知识串线成网,把零散的知识进行有效地整合,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如获取知识的能力、获取信息和转化信息的能力,实验能力,解题能力等。在综合问题上,要打破单元界限、章节界限,从知识、方法、能力等各方面纵横联系,寻找章节之间知识点的联系。通过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炼解题思想,优化解题方法,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
4 专题复习,关注社会
分析近几年中考试题将发现与生活、生产、科技、社会相联系的问题占有较大的比例。我们不能放松对这类题目的重视程度。因为以科学、技术、社会(STS)现实问题为情景,以多元化能力立意来命题已成为一种趋势。为此在第二轮复习中我们应专题复习与之有关的内容、题目。例如,化学实验设计、组装与评价;化学与社会(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联系新科技、新材料、新能源、环保等);化学简答题(实验现象、操作、结论评价、物质推断、鉴别、分离提纯等)。
5 精讲精练,抓好讲评
5.1 练习题要精心挑选,做到难易适度,避免重复劳动。以中档题为重点,着重解决学生审题不够仔细、书写不够规范、基础不够扎实、思维不够灵活、表达不够清楚,对实验不够重视的问题。要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将知识和能力体现在"笔尖上"。
5.2 一套试题,学生做完后,要将题目按内容或解法进行归类,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进行讲评。不满足于校对答案,而将重点放在分析问题、寻找思路、归纳方法、总结规律上,放在以一道题为突破口,寻找一题多解、多题同解、一法多题及同类题目的联系点上,使学生做一题,学一法,通一类,举一反三,灵活掌握。
6 指导方法,提高效率
6.1 阅读的方法。通读课本,浏览笔记,多思考,多联系,多比较,做到温故知新。
6.2 归纳比较的方法。如H2、C、CO 还原CuO实验的比较,CO、CO2性质的比较,几种酸、碱、盐性质的比较,几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的比较等。
6.3 审题的方法。要培养学生审清题意,弄明因果,谋求解法,动笔书写的良好品质和习惯。做到知识、方法、悟性三者的有机统一,使之形成能力。
6.4 文字表达方法。近年来试题中发散性、开放性思维问题出现的较多,因此在复习中要加强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思维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6.5 独立做题方法。要求学生独立审题、独立分析、独立求解,不参考答案;树立自信心,保持平常心,使学生学有所得。
总之,复习过程是对所学知识的深化、延伸、提炼、升华的过程,不应是对所学知识的简单重复。只要教师科学组织、学生科学训练,就会取得好的效果;科学的复习策略,将会使学生从繁重的题海中解脱出来,做到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