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 教育战线围绕着“办什么样的职业教育? 如何办好职业教育?”进行了广泛而深入 的探讨和实践, 并提出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发展方针。当前, 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迫切要求我们探讨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而坚持工学结合就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一、高等职业教育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依据
世界合作教育协会定义“合作教育是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的实践中,然后将在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见识带回学校,促进学校的教与学”。因此,“合作教育”这一概念已不再是某个国家的一种教育培养模式,而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一项教育政策或教育形式,具有更大的内涵和外延。它包括所有以学校与企业部门合作为表现形式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工作相结合的教育形式, 涵盖了各国各种职业教育培养模式。
二、高等职业教育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2005 年11 月9 日, 新华社受权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大 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其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次年3 月30 日,教育部为贯彻落实《决定》的精神,就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有关工作提出意见。
实行工学结合就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转变, 我们应该看到:
1. 实行工学结合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本质要求
在各级各类教育中,职业教育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关系最为紧密的层次。职业教育实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 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体现和重要实施途径, 反映了職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职业教育领域大力推进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教育战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措施。
2. 实行工学结合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
首先, 实行工学结合能够帮助职业院校的学生获得实际的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 以便他们在毕业时能够与企业顺利对接。实行工学结合, 让学生在丰富自己的工作经验、 提高工作能力的同时, 通过使他们在实际生产和服务过程中, 既能够熟悉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又能了解企业聘用新员工的意向, 直接或间接地获得有用的就业信息, 并有助于部分毕业生留在他们顶岗实习的岗位上直接就业。 其次, 实行工学结合能够让高等职业院校及时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 以便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构建教育与企业产业链全面对接、良性互动的格局。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关注与专业相关行业技术发展的最新动向, 加强对企业等用人单位的回访调研,了解一线员工的真实反馈,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发展道路。 此外, 实行工学结合同样对企业的发展也不无裨益。实行工学结合,能够让企业在获较好的劳动力的基础上大 大节约用人成本。学生实习结束后,企业还可以根据需要直接留用毕业生, 获得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三、高等职业教育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目前, 国内各个高职院校都在大力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摸索和实践, 我们认为在这一个完整的工学结合周期的过程中应当包含三个主要环节: 前期准备、过程 监控和实效评价。
1. 前期准备
首先是按照学校的要求来筛选企业。最适合工学结合的企业要具备: 生产流程柔性化、员工管理人性化, 企业环境社会化。同时, 学校也要适时了解企业需求的变化:管理模式和技术模式升级的适应性要求; 人力资源成本增加的综合素质要求。学校有必要在教育目标、课程设置等 方面进行合理化调整。结合具体的工学结合计划, 需要在前期确定诸如: 企业行业、岗位职责、食宿后勤、学生专 业和课程安排等相关事宜。
2. 过程监控
由企业方和校方各派出一名代表作为学生到企业后的导师, 负责学生日常的生产生活管理。一方面, 由企业方安排周期内的一切培训事宜(包括岗前培训和技能培训),按流程、按岗位要求对学生进行分组实训。学生到生产一线进行实地操作, 并逐步提高劳作要求, 同时对学生进行生产流程内多岗位轮换实践, 并对其进行企业化、制度化管理, 以期能够使学生尽快适应企业的生产管理方式。另一方面, 要求学校老师在企业中虚心学习以提高专业素养,及时跟进行业产业变化。同时,教师有责任把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情况反馈给校方, 以便校方及时跟进,了解学生的实训进程和思想动态。这也有助于校方对学生中的突发情况及时作出反应。
3. 实效评价
在实训结束后, 可以由校企双方提供多元化量表来考 量学生实训的成绩, 并作为相关考试考察课程的成绩参考。校企合作,有助于学校和企业实现双赢,对企业来说,是可以促进企业优化组织文化、提升企业精神, 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而学校则通过工学结合实现教学目标, 即提升和完善学生的职业素养。学校从培养完善职业人格这一 角度设计工学结合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具有普适性和职业迁移能力。
【参考文献】
[1] 谢建武, 周小锋. 高职“2 1” 培养模式的实践 [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15) .
[2] 徐子州. 浅析工学结合对高职营销专业学生思想的影响. 现代企业教育, 2008(5) .
一、高等职业教育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依据
世界合作教育协会定义“合作教育是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的实践中,然后将在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见识带回学校,促进学校的教与学”。因此,“合作教育”这一概念已不再是某个国家的一种教育培养模式,而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一项教育政策或教育形式,具有更大的内涵和外延。它包括所有以学校与企业部门合作为表现形式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工作相结合的教育形式, 涵盖了各国各种职业教育培养模式。
二、高等职业教育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2005 年11 月9 日, 新华社受权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大 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其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次年3 月30 日,教育部为贯彻落实《决定》的精神,就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有关工作提出意见。
实行工学结合就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转变, 我们应该看到:
1. 实行工学结合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本质要求
在各级各类教育中,职业教育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关系最为紧密的层次。职业教育实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 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体现和重要实施途径, 反映了職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职业教育领域大力推进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教育战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措施。
2. 实行工学结合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
首先, 实行工学结合能够帮助职业院校的学生获得实际的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 以便他们在毕业时能够与企业顺利对接。实行工学结合, 让学生在丰富自己的工作经验、 提高工作能力的同时, 通过使他们在实际生产和服务过程中, 既能够熟悉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又能了解企业聘用新员工的意向, 直接或间接地获得有用的就业信息, 并有助于部分毕业生留在他们顶岗实习的岗位上直接就业。 其次, 实行工学结合能够让高等职业院校及时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 以便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构建教育与企业产业链全面对接、良性互动的格局。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关注与专业相关行业技术发展的最新动向, 加强对企业等用人单位的回访调研,了解一线员工的真实反馈,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发展道路。 此外, 实行工学结合同样对企业的发展也不无裨益。实行工学结合,能够让企业在获较好的劳动力的基础上大 大节约用人成本。学生实习结束后,企业还可以根据需要直接留用毕业生, 获得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三、高等职业教育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目前, 国内各个高职院校都在大力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摸索和实践, 我们认为在这一个完整的工学结合周期的过程中应当包含三个主要环节: 前期准备、过程 监控和实效评价。
1. 前期准备
首先是按照学校的要求来筛选企业。最适合工学结合的企业要具备: 生产流程柔性化、员工管理人性化, 企业环境社会化。同时, 学校也要适时了解企业需求的变化:管理模式和技术模式升级的适应性要求; 人力资源成本增加的综合素质要求。学校有必要在教育目标、课程设置等 方面进行合理化调整。结合具体的工学结合计划, 需要在前期确定诸如: 企业行业、岗位职责、食宿后勤、学生专 业和课程安排等相关事宜。
2. 过程监控
由企业方和校方各派出一名代表作为学生到企业后的导师, 负责学生日常的生产生活管理。一方面, 由企业方安排周期内的一切培训事宜(包括岗前培训和技能培训),按流程、按岗位要求对学生进行分组实训。学生到生产一线进行实地操作, 并逐步提高劳作要求, 同时对学生进行生产流程内多岗位轮换实践, 并对其进行企业化、制度化管理, 以期能够使学生尽快适应企业的生产管理方式。另一方面, 要求学校老师在企业中虚心学习以提高专业素养,及时跟进行业产业变化。同时,教师有责任把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情况反馈给校方, 以便校方及时跟进,了解学生的实训进程和思想动态。这也有助于校方对学生中的突发情况及时作出反应。
3. 实效评价
在实训结束后, 可以由校企双方提供多元化量表来考 量学生实训的成绩, 并作为相关考试考察课程的成绩参考。校企合作,有助于学校和企业实现双赢,对企业来说,是可以促进企业优化组织文化、提升企业精神, 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而学校则通过工学结合实现教学目标, 即提升和完善学生的职业素养。学校从培养完善职业人格这一 角度设计工学结合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具有普适性和职业迁移能力。
【参考文献】
[1] 谢建武, 周小锋. 高职“2 1” 培养模式的实践 [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15) .
[2] 徐子州. 浅析工学结合对高职营销专业学生思想的影响. 现代企业教育, 200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