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大鱼际揉法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探索一种新方法。方法:大鱼际揉法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将周围性面瘫分为早期及恢复期,采取不同的治疗量。结果:治愈107列,显效18列,有效4列,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大鱼际揉法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毫针刺法;大鱼际揉法
周围性面瘫是指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贝耳麻痹,是指原因不明、急性发病的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由于颊肌的麻痹,食物贮留于颊肌与牙龈之间,以致患者必须用筷子将食物掏出。乳儿发生面神经麻痹时,吸吮受限。双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时,面部无表情,双侧额纹消失,双眼不能闭严,贝尔氏征阳性。双侧鼻唇沟变浅,口唇不能闭严,口角漏水,进食时,腮内存留食物,言语略含混不清。如果治疗不当或治疗不及时,容易引起严重的后遗症。[1]为探讨大鱼际揉法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价值,回顾性分析2007~2009年我院治疗确诊的129例周围性面瘫患者。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29例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其中男63例,女66例;其中Bell, s麻痹117例与Hunt综合征12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67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9天。
1.2治疗方法
1.2.1毫针刺法a早期(1~9天)穴取合谷、攒竹、阳白、下关、颧寥、四白、地仓。操作: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取0.30mm×40mm毫针直刺合谷、攒竹、翳风、下关、颧寥、四白、地仓,以出现酸胀等得气感觉为度,施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不行针,每天1次。b恢复期(10~20天)穴取合谷、列缺、攒竹、翳风、下关、颧寥、四白、地仓、迎香,患侧阳白透鱼腰。操作:面部针刺以直刺为主,沿皮透刺为辅,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取0.30mm×40mm毫针沿皮刺阳白透鱼腰,直刺合谷、列缺、攒竹、翳风、下关、颧寥、四白、地仓、迎香,以出现酸胀等得气感觉为度,施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每天1次。c6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治疗3个疗程共20天后进行疗效评价。
1.2.2大鱼际揉法a早期(1~9天)患者取仰卧位,医者位于头顶侧,先自前额至发际反复操作4~5遍,继之以下关为中心,向颊车与地仓穴方向、向迎香穴方向以及向太阳穴方向揉,患侧用补法,健侧用泻法,操作约5~10分钟。每天1次。b恢复期(10~20天)以患侧补法为主。患者取仰卧位,医者位于头顶侧,先自前额至发际反复操作4~5遍,继之以下关为中心,向颊车与地仓穴方向、向迎香穴方向以及向太阳穴方向揉,最后吸定于攒竹、阳白、下关、颧寥、四白、地仓等穴进行大鱼际揉法。操作共约20~30分钟。每天1次。c 6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治疗3个疗程共20天后进行疗效评价。
2结果
治疗效果,痊愈为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面肌功能完全恢复正常,记107例,占82.9%;显效为面部表情肌活动基本正常,做极度鼓腮或呲牙动作时有轻微口歪,记18例,占14.1%;有效为症状较前改善,但额纹不对称,谈笑时仍有明显口眼歪斜症状,记4例,占3%。总有效率100.0%。痊愈患者所需时间为(14.1±2.5)天。
3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周围性面瘫其病机多由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或风热之邪入中经络,气血阻闭,使面部经脉失于濡养,以至肌肉纵缓不收所致。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确切病因未明,一般认为骨质的面神经管刚能容纳面神经,一旦有缺血、水肿,则可导致面神经受压。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Bell,s麻痹与Hunt综合征。[1]大鱼际揉法是用大鱼际着力吸定于治疗部位作轻柔缓和的环旋转动,并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一起揉动的手法。?厘正按摩要术?认为“揉以和之。揉法以手婉转回环,宜轻宜缓,绕于其上也,是从摩法生出者,可以和气血,可以活筋络,而脏腑无闭塞之虞也”。[2]笔者治疗此症时采用大鱼际揉法配合针刺可使患者易接受,避免因针刺及手法捻转所带来的恐惧及痛苦心理,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本病采用早期(1~9天)患侧用补法,健侧用泻法与恢复期(10~20天)以患侧补法为主的治疗可使面神经产生兴奋,增强肌肉的收缩,加速血液循环,增加神经与肌肉代谢,提高细胞膜通透性,促进炎症消除和神经康复,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病程超过3个月,因治疗方法不当而延误病情或者经多种方法治疗仍未痊愈的情况,会造成面瘫后遗症。一部分是患侧麻痹的神经没有完全激活,功能未完全恢复所遗留的部分病症;另一部分是接受损伤性治疗所造成的,如针灸。 具体表现:无抬眉运动或抬眉低,大、小眼或眼上睑松弛,抬眉时嘴角上错、闭眼时牵动嘴角、鼓嘴时眼小,鼻唇沟浅,面部僵硬、滞食、流泪等。由于损伤性治疗给机体组织细胞产生破坏,机体在恢复受损的组织时就会产生粘连造成连动,还会出现大面积的萎缩或者是增生。周围性面瘫应及时治疗和治疗方法要得当,大鱼际揉法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良好,可以作为主要疗法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侯熙德,神经病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80-81
[2]周信文,推拿手法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9:136-143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毫针刺法;大鱼际揉法
周围性面瘫是指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贝耳麻痹,是指原因不明、急性发病的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由于颊肌的麻痹,食物贮留于颊肌与牙龈之间,以致患者必须用筷子将食物掏出。乳儿发生面神经麻痹时,吸吮受限。双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时,面部无表情,双侧额纹消失,双眼不能闭严,贝尔氏征阳性。双侧鼻唇沟变浅,口唇不能闭严,口角漏水,进食时,腮内存留食物,言语略含混不清。如果治疗不当或治疗不及时,容易引起严重的后遗症。[1]为探讨大鱼际揉法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价值,回顾性分析2007~2009年我院治疗确诊的129例周围性面瘫患者。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29例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其中男63例,女66例;其中Bell, s麻痹117例与Hunt综合征12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67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9天。
1.2治疗方法
1.2.1毫针刺法a早期(1~9天)穴取合谷、攒竹、阳白、下关、颧寥、四白、地仓。操作: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取0.30mm×40mm毫针直刺合谷、攒竹、翳风、下关、颧寥、四白、地仓,以出现酸胀等得气感觉为度,施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不行针,每天1次。b恢复期(10~20天)穴取合谷、列缺、攒竹、翳风、下关、颧寥、四白、地仓、迎香,患侧阳白透鱼腰。操作:面部针刺以直刺为主,沿皮透刺为辅,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取0.30mm×40mm毫针沿皮刺阳白透鱼腰,直刺合谷、列缺、攒竹、翳风、下关、颧寥、四白、地仓、迎香,以出现酸胀等得气感觉为度,施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每天1次。c6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治疗3个疗程共20天后进行疗效评价。
1.2.2大鱼际揉法a早期(1~9天)患者取仰卧位,医者位于头顶侧,先自前额至发际反复操作4~5遍,继之以下关为中心,向颊车与地仓穴方向、向迎香穴方向以及向太阳穴方向揉,患侧用补法,健侧用泻法,操作约5~10分钟。每天1次。b恢复期(10~20天)以患侧补法为主。患者取仰卧位,医者位于头顶侧,先自前额至发际反复操作4~5遍,继之以下关为中心,向颊车与地仓穴方向、向迎香穴方向以及向太阳穴方向揉,最后吸定于攒竹、阳白、下关、颧寥、四白、地仓等穴进行大鱼际揉法。操作共约20~30分钟。每天1次。c 6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治疗3个疗程共20天后进行疗效评价。
2结果
治疗效果,痊愈为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面肌功能完全恢复正常,记107例,占82.9%;显效为面部表情肌活动基本正常,做极度鼓腮或呲牙动作时有轻微口歪,记18例,占14.1%;有效为症状较前改善,但额纹不对称,谈笑时仍有明显口眼歪斜症状,记4例,占3%。总有效率100.0%。痊愈患者所需时间为(14.1±2.5)天。
3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周围性面瘫其病机多由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或风热之邪入中经络,气血阻闭,使面部经脉失于濡养,以至肌肉纵缓不收所致。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确切病因未明,一般认为骨质的面神经管刚能容纳面神经,一旦有缺血、水肿,则可导致面神经受压。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Bell,s麻痹与Hunt综合征。[1]大鱼际揉法是用大鱼际着力吸定于治疗部位作轻柔缓和的环旋转动,并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一起揉动的手法。?厘正按摩要术?认为“揉以和之。揉法以手婉转回环,宜轻宜缓,绕于其上也,是从摩法生出者,可以和气血,可以活筋络,而脏腑无闭塞之虞也”。[2]笔者治疗此症时采用大鱼际揉法配合针刺可使患者易接受,避免因针刺及手法捻转所带来的恐惧及痛苦心理,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本病采用早期(1~9天)患侧用补法,健侧用泻法与恢复期(10~20天)以患侧补法为主的治疗可使面神经产生兴奋,增强肌肉的收缩,加速血液循环,增加神经与肌肉代谢,提高细胞膜通透性,促进炎症消除和神经康复,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病程超过3个月,因治疗方法不当而延误病情或者经多种方法治疗仍未痊愈的情况,会造成面瘫后遗症。一部分是患侧麻痹的神经没有完全激活,功能未完全恢复所遗留的部分病症;另一部分是接受损伤性治疗所造成的,如针灸。 具体表现:无抬眉运动或抬眉低,大、小眼或眼上睑松弛,抬眉时嘴角上错、闭眼时牵动嘴角、鼓嘴时眼小,鼻唇沟浅,面部僵硬、滞食、流泪等。由于损伤性治疗给机体组织细胞产生破坏,机体在恢复受损的组织时就会产生粘连造成连动,还会出现大面积的萎缩或者是增生。周围性面瘫应及时治疗和治疗方法要得当,大鱼际揉法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良好,可以作为主要疗法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侯熙德,神经病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80-81
[2]周信文,推拿手法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9:136-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