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无组可归的学生

来源 :班主任之友·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37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带一个五年级班的时候,就遇到了四名学生“无组可归”,其中一名孩子更是班级的体育健将,虽然很多同学都很佩服他在体育方面的天赋,但因为他不仅纪律性奇差,而且还经常不做作业,最让人不能忍受的是他还喜欢打人。真的是人见人恨,没有一个小组愿意接收。
  怎么办?我把小组长们集中起来开会,苦口婆心地和他们说道理,希望他们能够勇于担当,接收下四位老大难同学。可惜事与愿违,一位组长直言不讳:即便是我作为组长同意接收,组员们也不会同意的。仔细一想,确实如此,组长即使勉为其难接收了,其他组员八成也不乐意。
  看来,关键是孩子们的得失心太强,都不愿意自己的小组出现“拖后腿”的同学。唉,确实为难,我又不能直接否定孩子们。经过仔细思考,我认为得失心和接纳老大难同学并不冲突,关键是孩子们缺乏正确的认识:一是只有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大家才能共同进步;二是老大难同学不是不愿意改变,他们迫切渴望得到改变和进步,但他们进步和改变需要更多的时间。
  于是,我召开了一个系列班会课,从“伙伴,我们需要你”到“如果我被人拒绝,我会怎么想”再到“接纳和宽容是最美的品德”,共用3个课时的时间,通过播放视频、排练情景剧、交流讨论等多种方式,让孩子们改变自己错位的功利心,慢慢转变对老大难同学的态度,接受老大难同学。
  在系列班会的基础上,我又组织了“他的优点,你找到了吗?”主题活动,要求每位同学从四位老大难同学身上寻找一个优点,并写在自己精心准备的书签纸上。活动时,我让同学们把写好的优点大声读出来,并亲手送给四位老大难同学。四位老大难同学感动得热泪盈眶,而同学们也很震撼,有一位同学说:“我从不知道他们身上还有这么多优点。”
  活动非常成功,激发了四位老大难同学的信心。趁热打铁,我把四位老大难同学组织起来开了一个座谈会,告诉他们:我想为他们举办一个主题为“今天,我想入组”的活动,问他们是否愿意参加这个专门为他们组织的活动。四个孩子都表示愿意。于是,我就要求他们撰写一个入组演讲稿,不限字数,更不要求文采,只是要表一表决心、谈一谈计划。
  征得四位老大难同学的同意后,我找来八位组长,把这个活动进行了通报,并公布了一个特殊规定:凡是组内有老大难同学的小组,只要这四位同学在各自小组成员的帮助下有进步,哪怕是极其细小的进步,如原来不做作业的,能完成一道了,所在小组都能获得双倍积分。为了让小组长觉得公平,我和八位小组长就能双倍积分的分项进行了明确规定。我还特别申明,一组只能选择一名老大难同学。
  一切准备就绪,“今天,我想入组”活动开始了,先是老大难同学抽签依次上台演讲;接着请各组发出邀请;最后老大难同学在邀请自己的小组中选择自己心仪的小组加入,并签订入组协议。原来担心这个双向选择会成为鸡肋,谁知道竟然出现了争抢情况。
  我看效果良好,趁热打铁,宣布了一条激励性的规定:每学期期末将对最热心帮助老大难同学进步的同学进行表彰,不仅可以加分,而且还要发奖状,并全班发校信通公布。这个规定,让孩子们嗷嗷直叫。
  很多同学不再牢骚满腹,而是真真正正地开始去帮助这些老大难同学。为了记录下孩子们的行动,我特地给四个小组发了一个本子,专门由各组组长负责记录,并在算小组总分时根据记录酌情加分。
  慢慢地,老大难同学真切地感受到了全班同学对于他们的帮助和尊重,各个方面都有了进步。为了进一步加强整个班级对于他们的关注,我又开展了一次“我给帮助我的同学送卡片”活动,联系四位同学的家长,亲子共同制作了精美的卡片,再写上真诚的感谢词。应该说,整个活动非常成功,不少同学从内心不再把老大难同学当成累赘。慢慢地老大难同学也融入到了所在的小组中。
  (江苏靖江市城北小学 鞠 锋)
其他文献
一、基本情况  刚接手二年级一个班,开学第一天我就发现在班级的角落里,单人单座坐着一位个子不高,大眼睛、胖嘟嘟的小男孩,对老师的提问对答如流,字也写得挺漂亮,看上去挺机灵的。这么个可爱的小不点儿怎么坐在最后?太不合适了。我顿起恻隐之心,第二天就将他调到了第二位。  可是过了没几天,我就理解前任班主任的无奈之举了。这小家伙开学两天新鲜劲儿一过,估计对家长的信誓旦旦也早已抛之脑后,本性自然流露。他的确
期刊
第一眼看到这个案例,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不是在我所教过的班上发生过这样的事,而是在儿子口中听到过类似的事件。记得那是儿子读六年级的时候,有一阵子儿子放学回来常常会说,今天我问同学买来了一本本子,隔天回来又说同学喜欢自己买的一支笔,他就把那支笔卖给同学了。我当时很惊讶:怎么儿子班级里的学生个个都是小生意人?那教室不是变成了偌大的一个市场?但后来我知道,其实每个班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只是我们很多老师
期刊
传统的班集体建设其重心是在集体,个体发展特别是个体的多样化发展往往处于从属地位。在班集体建设的当代语境中,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个体发展的多样性逐渐与班集体建设实现了勾连,换言之,班集体建设与学生个体发展需要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即班集体建设不仅在终极目标上促进个体发展,而且在过程中也要关注和支撑个体的发展,反之,个体不再是绝对被动地从属于集体建设,而是能够主动地获取集体的支撑。作为班级议事的一种活动形
期刊
最近,在我们班也不知是哪个有商业头脑的孩子发现的商机——租书,也就是把家里的藏书拿到学校借阅给同学,并按照不等的价格收取借阅费用,一般他们是按天或是按周收费。这个现象是我在看日记时发现的,租书的价格大概是每天一角钱,或是每周五角钱。很多同学在日记中对此举大加赞扬,认为租书很合算,用最少的钱看到了更多的书,而且他们认为自己花钱租的书因为投入了一定的资金,还有规定的时间,所以看起来更认真了,同时出租者
期刊
选题依据  哈佛大学在25年跟踪调查研究中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比较清晰的短期目标;3%的人,有十分清晰的长期目标。3%的人,25年后,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顶尖的成功人士。10%的人,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成为各行各业不可缺少的专业人士。有目标才有动力。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极大提升,是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重要阶段,但往往没有清晰的目标。这堂主题班会
期刊
集体群议学生个体问题,是班级议事中的一种常见形式,然而它却是班级议事各项功能中最难把握操作尺度的一个。因为班级议事这一模式可用来评价班级群体的发展状况,却不具备评判学生个体,尤其是批评和处理学生个体的权力。集体群议的功能在于“议”,而不在于“判定”与“惩罚”。  班主任若运用巧妙,可以通过集体群议营造积极的班级舆论氛围,约束学生个体,促使其自我改进;运用不当,则有借集体之名向个体施加压力之疑,更有
期刊
有位妈妈向我提议:“龚老师,能不能开次爸爸家长会?”我一听,真是一个好主意。当了二十多年的班主任,开了无数次家长会,每次看到的都是“娘子军”,只有几位绿叶似的爸爸。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让父教缺失。当孩子的表现不如人意时,爸爸就会责怪妈妈不会教育孩子。但是,每个爸爸是否想过,自己也在教育孩子方面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让爸爸们都参与教育孩子的行列,我决定期末召开“爸爸去哪儿”家长会,争取在会上为这
期刊
“张老师……你好,什么事情啊?”  “什么事情?李老师啊,我们班储物间的墙壁是不是被学生用篮球弄脏了?”我心里咯噔一下:张老师一向待人客客气气,今天这口气,怎么听怎么有点不对劲啊。  “是啊,这几个家伙太调皮了,在墙上拍篮球,留下好多印子,不过已经弄干净了,张老师,你也知道这件事了?”  “今早上课我就听学生说了,我们是新学校,这么白的墙就让他们这样来糟蹋?别的班都不能带篮球我们班为什么可以带?你
期刊
我所在的学校,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元旦庆祝活动形式是跳蚤市场。孩子们购入货品,或者直接拿家中不用的旧物来学校,在教室、走廊、操场上摆摊儿,那一天学校成了大卖场,文具、玩具、书籍、食品、饮料……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低年级的孩子以卖出为目标,只要你肯掏钱买,什么成本啊、价值啊全不考虑,无论买家把价格压低得多么离谱也乐滋滋地卖出,看见喜欢的老师追着嚷着要白送。如果一直没有人光顾,东西没有卖出去,就郁闷、
期刊
鄙人常年带低年级班,和他们相处久了,发现他们往往语出惊人,这不,随便整理了一下,就能让你开怀。  “生”龙“活”虎  学习带动物的成语时,有同学说出了“生龙活虎”,我于是接着就问:“哪位同学知道‘生龙活虎’的意思?”  小女孩李雨希举手,我示意她讲:“就是从前有一条母龙和一只老虎打架,龙把老虎打死了,然后母龙生了一条小龙,老虎就复活了。”  多么有逻辑的思维,连龙的公母都分得很清楚,看她绘声绘色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