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僮约》之谐趣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b19831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褒,字子渊,蜀郡资中县 (今四川资阳北)人,西汉著名文学家,关于其生平,《汉书》卷六十四有本传。王褒的作品内容纷繁、体裁多样,《汉书·艺文志》著录“王褒赋十六篇”、《隋书·经籍志》著录“汉谏议大夫王褒集五卷”。明人张溥编选的《汉魏六朝百三家集》辑录王褒作品八篇,清人严可均所辑《全汉文》辑录八篇,今人王洪林又著有《王褒集考译》。众多诗、文、赋中,最别致的一篇恐当属《僮约》。
  历代关于王褒的研究较少,而关于其具体作品《僮约》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专论《僮约》一文的有:王利锁的《王褒〈僮约〉散论》,主要从文献和文学两方面论述了此文的价值;郗文倩的《〈僮约〉俳谐效果的产生及其文体示范意义》,中解读了此文的文体,并勾勒出《僮约》的接受史。孙芳的《论〈僮约〉产生的渊源及对后世的影响》,其探寻了此文产生的渊源以及对后世创作的影响。
  《僮约》作于宣帝神爵三年,最早辑录其全文的是《艺文类聚》,后《初学记》《古文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等均有收录。主要内容为:王褒前往寡妇杨惠家时,欲使杨惠家奴便了酤酒,便了不从,王褒大怒,决意买下便了。然便了继续顶撞,并扬言如若要役使他,必须明确写进券文中,否则无效。于是王褒应声写下一纸契约,把晨起至夜寝、春夏至秋冬的事务都安排在内,洋洋洒洒数百字。最后,便了听闻此约,追悔莫及。
  在关于《僮约》体裁的归属问题上,学界时有争议,主要有契约说、俗赋说、俳谐文说等。我们认为不同文体之间本就存在交叉,更遑论在汉代,各类文体尚未成熟,没有相互独立,要呈现出泾渭分明的状态,实属不易。因此,与其过分在意其间的界限,不如说《僮约》的文体是复合型的—糅券文、赋、俳谐文于一身。
  这类复合型文体,在囊括了不同内容与形式时,也就暗含了一种内在的张力,这种张力使文本变得陌生起来。因为它既具有某一类体裁的特征,又有与此体裁相悖之处,这些相悖之处同时又属于其他体裁的特征范围。换言之,无论于券文、赋还是俳谐文而言,都既是尊体的,又是破体的。俄国形式主义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中有言:“艺术的手法是将事物‘奇异化’的手法,是把形式艰深化,从而增加感受的难度和时间的手法,因为在艺术中感受过程本身就是目的,应该使之延长。”诚然,王褒绝非在“陌生化”理论的指导下撰文,但也不得不承认,《僮约》是在非自觉的陌生化创作中成文的。作者将作品“奇异化”“艰深化”了,这种异于寻常的谐趣也随之诞生。
  首先,王褒此文具有契约的特点不假,但若将其直接定义为契约,则未免太过武断,忽视了其真正价值。敦煌汉简中存有部分买卖契约,现摘一则神爵二年的契约,与《僮约》的时间、空间距离皆所差无几,加之为出土文献,真实性极高,参考性极强,可辨异同。
  《西汉神爵二年(前六十年)广汉县 节宽德卖布袍券》:“神爵二年十月廿六日,广汉县节里男子节宽德卖布袍,陵胡隧长张仲孙用贾钱千三百……时在旁候史张子卿、戍卒杜忠知卷约。沽旁二斗。”
  由上表可知,《僮约》在交易时间、地点、物品、双方姓名、价格这几方面,与出土契约是相符的。然而,契约作为一种民间实用性文体,简洁明了是其重要特点之一,《僮约》中约定具体事务的部分不仅未加节制,反而铺排得事无巨细,使得契约框架膨胀至极。这类将文学创作与民间买卖的协议相融的“变形体”文章,呈现出一种“陌生化”的、“破体”的谐趣。
  其次,《僮约》的券文部分以四言为主,用语较为整饬,且极尽铺排,与成为汉朝“一代之文学”的赋体相符。然而,细读之后会发现,其部分内容与形式是迥异于一般汉赋的。
  现择一段《子虚赋》与之对比:“其山则盘纡岪郁,隆崇嵂崒;岑崟参差,日月蔽亏;交错纠纷,上干青云……众色炫耀,照烂龙鳞。其石则赤玉玫瑰,琳珉琨吾,瑊玏玄厉,碝石碔玞。其东则有蕙圃,衡兰芷若,穹穷昌蒲,茳蓠麋芜,诸柘巴苴。其南则有平原广泽,登降陁靡,案衍坛曼,缘以大江,限以巫山。”
  破体之处有三:
  其一,内容与一般汉赋相悖。上文中描写云梦的场景,极尽想象和铺张,精致而绚烂,江河湖海、花草树木无不囊括,品物毕图,言务纤密,繁类成艳,可谓广博闳丽。反观王褒《僮约》一改书写的内容,从洒扫院落到割除杂草,从饲养家畜到种瓜种豆,从买席买茶到伐木作薪,尽管也曾罗列铺排,然凡斯种种皆属农家杂务、日常琐事,毫无雅致的美感。但是在赋中引入“一地鸡毛”,令人无可奈何却又忍俊不禁,彰显出破体之后的诙谐与妙趣。
  其二,语词也与一般的汉赋相悖。如便了听罢契约全文后,“仡仡叩头,两手自搏,目泪下落,鼻涕长一尺”,这等词句是全然无法进入典雅大赋或抒情小赋之中的。还有一些字至今仍保留在四川方言中,如“屈竹作杷”之“杷”,是一种农具,带有长柄,尾部呈齿状,具有爬疏、聚拢等功能,多用木、竹、铁制成。倘若《子虚赋》是赋中的“阳春白雪”,那么《僮约》可谓“下里巴人”。这等“下里巴人”却也显得别开生面,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言:“每以‘鄙俗’逞能,噱笑策勋。”
  其三,在排比的方式上,也与大赋呈现出不一样的风貌。如张峰屹在论大赋时所言:“它没有时间的纵向穿插,惟任空间铺排。”而《僮约》却在空间铺排中,又插入了时间。既有“登山射鹿,入水捕龟。后园纵养……园中拔蒜……绵亭买席……武阳买茶”,又有“二月春分,被隄杜疆……四月当披,五月当获。十月收豆,抡麦窖芋”。纵横交错之间,文章的立体性呼之欲出。对便了的“严惩”在时间上日夜不息,在空间上跋山涉水,读者在此恶作剧之处可发一哂。
  除却复合型文体带来的张力具有谐趣,还有便了的前后形象对比也甚为诙谐。
  子渊倩奴行酤酒,便了拽大杖,上夫冢巅曰:“大夫买便了时,但要守家,不要为他人男子酤酒。”子渊大怒,曰:“奴宁欲卖耶?”惠曰:“奴大忤人,人无欲者。”子渊即决买券云云。奴復曰:“欲使,皆上券;不上券,便了不能为也!”子渊曰:“诺!”
  ……
  读券文讫,词穷咋索,仡仡叩头,两手自搏,目泪下落,鼻涕长一尺:“审如王大夫言,不如早归黄土陌,丘蚓钻额。早知当尔,为王大夫酤酒,真不敢作恶。”
  起初,王褒欲使便了酤酒,便了倨傲不从。王褒怒火顿生,希望从杨惠处买下便了。杨惠的答语也承认便了身为家奴,却敢忤逆主人。最后,听完王褒所述,便了愕然,与开始的傲慢状态大相径庭,瘫如一团软泥,只道早知如此,悔不当初。此番对比显示出便了的前倨而后恭,喜剧色彩浓厚,甚为诙谐。
  王褒的《僮约》是一篇奇文,在汉代,其游戏性与娱乐性也许可作为文学摆脱附庸地位、走向独立自觉的先声。
其他文献
在对我国古典文学进行欣赏时,我们不能离开对优秀作品的吟诵,并在吟诵之后进行深入的理解,从而使自己在提高作品欣赏能力的同时培养具体作品的判断能力,而对作品的欣赏其实也是一个自行想象、体会、深入了解的过程,我们可以对理解了的文学内容进行一次的再创造。朱自清是我国文学历史上著名的文化学者,他一生中创作了非常多的优秀作品,并通过新诗走进了文坛。他是最初了解到别国新批评观念的学者,他参考西学文化,并将其融合
期刊
咏史怀古诗发轫于先秦,肇始于《诗经》,至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并与山水田园诗、边塞诗、咏物诗、游仙诗鼎足而立,成为唐朝诗歌类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刘禹锡作为唐朝诗坛上一位重要的诗人,在咏史诗歌的创作方面取得了不容忽视的文学艺术成就。他笔下的咏史怀古诗,是主客观因素双重催化下的产物:安史之乱的社会背景、永贞革新的坎坷经历、被贬后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等,都为刘禹锡咏史诗的创作提供了客观条件,而刘禹锡自身的文
期刊
“温柔要有,但不是妥协。我们要在安静中,不慌不忙的坚强。”  —林徽因  提到林徽因女士,你想到了什么?是她与男人之间纷扰的感情纠葛,还是因为姣好面容身边围绕不断的闲言碎语?即便是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人们对女性形象的认知还是普遍停留在教条死板的原始阶段。社会的关注淡化了她们为中国各行各业做出的奉献与牺牲,我们只相信在根深蒂固的媚俗思想下,一名女性的价值永远离不开爱与被爱的红尘琐事。  我十分欣
期刊
昭君出塞的故事自汉代起就进入了文学家的视野,从史传到民间传说,再到文人创作,以昭君出塞为题材的文学资料浩如烟海。昭君出塞本是一项政治活动,文学家将其写入文学作品中,必定有言政治的需要。单一因素的政治活动往往很快就被文学家们抛弃,而“昭君出塞”正是因为其自身的复杂性,其所包含政治因素的多样性,被文学家们一次又一次写入文学作品中。  一、“昭君出塞”中的政治因素与文学书写  (一)昭君出塞与家国天下 
期刊
一、讽寓概念及争论  “讽寓”(Allegory)是一个植根于西方文化传统的修辞学术语,翻译为中文时,除译为“讽寓”外,还常译为“讽喻”“寓言”等。“讽寓”源于古希腊词语allegoria,其希腊文词源意为另一种(Allos)说话(Agoreuein),意指在表面意义之外还有另一层寓意的作品。“讽寓”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六世纪,源自哲学家们对荷马史诗的阐释。古希腊哲学家认为《荷马史诗》具有双重含义
期刊
唐代诗人韩愈有诗曰:“绿槐十二街,涣散驰轮蹄。”车马在林荫大道上奔驰,在槐树的装扮下,古城的春色是多么秀丽啊!如今,又到了槐树开花的季节,我的思绪飞到了遥远的故乡。  我的故乡在中原,那里最常见的树木就是槐树了,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道路的两旁,以及村子里的空地上都生长着粗壮繁茂的槐树。槐树,也叫中国槐,它不像垂柳那样温柔,也不如桃树那样妖艳,更不如杨树那样直插云霄,只是在自己的领地里静若无人地悄悄生
期刊
宋元徽二年八、九月间,江淹因触怒建平王景素,被贬为建安吴兴(今福建浦城)县令。多次进谏而被贬的遭遇和所处地理位置的巨大变迁对他的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而影响到了他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  一、江淹被贬吴兴后诗赋中的自然地理书写  江淹被贬吴兴期间所作诗赋中有许多对当地丹霞地貌的书写,更有学者指出江淹是我国描写丹霞山水景观的古代文学家中最早的一个。江淹在吴兴所作诗赋中多用“铜山”“丹山”或是色彩艳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