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2年8月29日,在Maverick Concert Hall会场内,上演了一首由约翰·凯奇创作的钢琴曲《四分三十三秒》。身着燕尾服的钢琴家走上舞台,面向观众鞠躬,打开琴盖,放好乐谱,然后看看表开始演奏。演奏家静坐在那里,手指连琴键碰都没碰一下,只是过一会用手指翻翻乐谱,表示该页已经弹完。到了第三十三秒时,演奏者举手面向观众示意第一乐章演奏完毕。在这一乐章中,听众听到了会场外微风吹动树叶的声音;紧接着第二乐章马上开始了,由于当时外面正在下雨,这时便会听到雨水打在天花板上的声音,在此期间演奏家也翻阅了好几次乐谱,过了2分40秒,第二乐章演奏完毕。在这一乐章里,大家听到了外面的雨声和钢琴家翻乐谱及人们咳嗽的声音;又过了1分22秒,戴卫·图朵盖上琴盖、起身,再次向场内所有观众鞠躬、致谢,最后走下舞台。这时场内一片喧哗,人们震惊之极,失望的叹息声、愤怒的吵叫声、狂热的口哨声,此起彼伏,以至于当时连演出都无法进行下去。许多观众愤怒地说:“怎么这首乐曲连一个音符都没有弹,是一首长达4分33秒的休止符?”后来据作曲家回忆说:“当时很多人开始交头接耳,更有一些人起身愤然离去。但是他们并没有笑,只是感觉厌倦。当他们发现全曲没有演奏一个音符时,甚至有些人三十年后还生我的气。”据当时媒体报道:此次演出,连当时一些最摩登前卫的音乐家也深觉这是一次太过分、太离谱及荒唐的演奏了!
约翰·凯奇就是这么一位极有个性的作曲家,他喜欢用一系列连他本人都没有预料也根本不可能预料得出来的音响效果作为他的作品,给听众营造意境并昭示哲理。例如在钢琴的弦之间夹上铁钉子或是铁片来创造出奇特的音色;在乐谱中写明每位演奏员要根据自己当时的感觉来随意打开或关上收音机,请钢琴家在台上泼水等等。在1962年凯奇又写了一首《四分三十三秒》第二号《零分零秒》,由作曲家亲自演奏,他在舞台上把准备好的蔬菜切成薄片,然后放到电动搅拌器内,搅成果汁大口喝下去,刚才所有行为的声音被放大,在大厅内播放,这就是音乐!还有一首《一个半小时》,作曲家一边抽烟,一边翻着乐谱,翻到最后,一共用了一个半小时,一场“音乐会”便结束了。
毫无疑问,这些做法使得凯奇从成名时直到今天,一直都是备受争议的人。但以他的作品影响之大,也已无愧于被载入20世纪的音乐史。
(千子/编辑)
约翰·凯奇就是这么一位极有个性的作曲家,他喜欢用一系列连他本人都没有预料也根本不可能预料得出来的音响效果作为他的作品,给听众营造意境并昭示哲理。例如在钢琴的弦之间夹上铁钉子或是铁片来创造出奇特的音色;在乐谱中写明每位演奏员要根据自己当时的感觉来随意打开或关上收音机,请钢琴家在台上泼水等等。在1962年凯奇又写了一首《四分三十三秒》第二号《零分零秒》,由作曲家亲自演奏,他在舞台上把准备好的蔬菜切成薄片,然后放到电动搅拌器内,搅成果汁大口喝下去,刚才所有行为的声音被放大,在大厅内播放,这就是音乐!还有一首《一个半小时》,作曲家一边抽烟,一边翻着乐谱,翻到最后,一共用了一个半小时,一场“音乐会”便结束了。
毫无疑问,这些做法使得凯奇从成名时直到今天,一直都是备受争议的人。但以他的作品影响之大,也已无愧于被载入20世纪的音乐史。
(千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