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向来反对消极心理学观。当我看到某些媒体片面地报道学生心理不健康人数达30% 、50%甚至70%的时候,曾风趣地对教育部某领导和基础教育司前司长表态,“不如把我们的大、中、小学校统统改为精神病医院”;我也曾于1991年1月接受《中国教育报》记者的采访,严肃地发表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路一定要走正”的声明。今天,《基础教育参考》一组倡导积极心理学的文章,使我看到了2010年暑假召开首届积极心理学国际研讨会后我国基础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正确的方向。积极心理学在世纪之交掀起,其创始人一般认为是马丁·赛里格曼(Martin E.P.Seligman)。积极心理学是人类幸福和力量的科学,它探讨人类积极的心理,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例如自尊、乐观、希望、知识、智力和创造性等,因此,我国香港学者称其为正向心理学。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心理和谐”的思想,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地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对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乃至积极心理学的建设,无疑是最合适和最正确的指导。在一定意义上,从内涵来说,心理和谐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从外延上说,心理和谐几乎包含了积极心理学的所有内容。心理和谐要求我们以新的理念、开放的姿态来诠释与实践基础教育界积极心理与幸福校园的理念。
我们必须明确,中小学生主流是心理健康的;他们常见的心理问题或者行为问题主要是由于心理的质量或素质不高,并不属于心理或者精神疾病的范畴,充其量就是一种心理失衡的状态。中小学生如果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心理问题,并没有什么了不起,这更需要我们坚持创建幸福校园和坚持积极而正向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学习与自我三个方面,因此,我们在学校里面很重要的一点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积极发展他们智力,培养他们人格,关注他们的敬业、乐群、自我修养,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制定自己的学习规划,并形成习惯,在学习中获得满足;让学生了解自己和他人之间有着什么样的权利和义务,客观地了解他人,关心他人,同时要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勤奋的性格。学校心理咨询的重点是发展性咨询,要把握住以下几点:一是需要咨询,引导学生有正确的社会需要和良好的精神需要,解决学生中无理想、无动力、无兴趣的问题;二是成长咨询,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产生一些相应的心理问题,需要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三是成功咨询,指导学生如何适应现实发挥自己的潜能获取学业和成才的成功,在这里,教师不能简单地凭“智商”取人,要看到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四是创新咨询,引导学生成为高素质、创造性的人才。总之,多从正向的、积极的角度出发,探索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中小学生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他们感受到幸福,快乐成长。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
(责任编辑 王永丽)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心理和谐”的思想,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地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对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乃至积极心理学的建设,无疑是最合适和最正确的指导。在一定意义上,从内涵来说,心理和谐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从外延上说,心理和谐几乎包含了积极心理学的所有内容。心理和谐要求我们以新的理念、开放的姿态来诠释与实践基础教育界积极心理与幸福校园的理念。
我们必须明确,中小学生主流是心理健康的;他们常见的心理问题或者行为问题主要是由于心理的质量或素质不高,并不属于心理或者精神疾病的范畴,充其量就是一种心理失衡的状态。中小学生如果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心理问题,并没有什么了不起,这更需要我们坚持创建幸福校园和坚持积极而正向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学习与自我三个方面,因此,我们在学校里面很重要的一点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积极发展他们智力,培养他们人格,关注他们的敬业、乐群、自我修养,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制定自己的学习规划,并形成习惯,在学习中获得满足;让学生了解自己和他人之间有着什么样的权利和义务,客观地了解他人,关心他人,同时要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勤奋的性格。学校心理咨询的重点是发展性咨询,要把握住以下几点:一是需要咨询,引导学生有正确的社会需要和良好的精神需要,解决学生中无理想、无动力、无兴趣的问题;二是成长咨询,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产生一些相应的心理问题,需要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三是成功咨询,指导学生如何适应现实发挥自己的潜能获取学业和成才的成功,在这里,教师不能简单地凭“智商”取人,要看到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四是创新咨询,引导学生成为高素质、创造性的人才。总之,多从正向的、积极的角度出发,探索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中小学生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他们感受到幸福,快乐成长。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
(责任编辑 王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