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给排水体系存在着诸多矛盾,本文介绍了存在于城市给排水体系中的几种矛盾,并通过分析讨论给出了协调管理、推广节水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完善法律法规等几种相应的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城市;给排水;节水;水资源
水是生命之源,是地球上生命起源的最基本条件。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城市的不断建设和扩大,水也日益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城市给排水工程建设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近些年来,由于我国城市居民对水资源的无度挥霍及工业污水随意排放污染水资源,部分城市的用水已经受到了严重威胁,这也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给排水系统工程的建设,城市给排水工程建设是否合理、配套设施是否完善也逐渐成为了水资源循环利用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1 科学建设城市给排水工程的重要性
1.1 城市给排水工程的合理建设有利于缓解城市用水供需之间的矛盾。众所周知,在我国,除了农业用水之外,城市的商业用水是水资源消耗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城市总体的用水需求量也在急速增高,甚至在部分城市中用水需求远远超过了水资源的供给,且我国又是一个水资源总量大、人口平均少,严重干旱的国家,城市用水量的激增导致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加大,而城市給排水系统的科学合理建设及配套设施的完善有利于增加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几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有效缓解城市用水的供需矛盾。
1.2 有效提高城市用水质量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污染损害健康的事件不断发生,人们对生活用水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只有合理建设给排水工程,合理分流雨水和污水排放,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及污水对城市周围和地下水资源的污染,才能够有效保证城市生活用水的质量,减少饮用水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合理建设城市给排水工程也是保护城市水环境平衡、安全,城市用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2 城市给排水体系的矛盾现状
2.1 上下流域管理之间的矛盾
在我国的城市管理工作中,城市与城市之间均划分了管理的区域,水资源的管理亦不例外,因此,在水资源的管理方面,均进行城市流域化管理,即一个城市负责对本城市管辖区域内的水资源进行维护和管理。但是,在城市进行区域化管理的同时,时常会忽略水资源在流域方面的上下游关系,即在相邻的几个城市中,常常一个城市占据水资源的上游部分,其他城市位居中下游部分,而多数城市会选择在本区域的下游设有污水排放口,因此,一个位于上游区域城市的污水排放口不会污染到本区域内的水质,但却往往会影响到处于中下游城市上游取水口的水质,在这种情况下,若仍然按照区域化管理,相对位置处于中下游的城市的水质将得不到彻底的改善。
2.2 城市用水供需之间的矛盾
水资源是可再生的资源,但是其循环需要一定的周期,而淡水资源却是有限的,且循环周期较长,于是,在目前城市人口和外来务工人员不断增多,生活用水需求量增大,以及城市不断的扩展和经济不断的发展致使工商业用水量亦增多,即城市总体用水量急剧上升的情况下,水资源的循环和有限的淡水供应远远落后于城市用水的需求,这便造成了城市用水需求不断上升与供水能力不断下降之间的矛盾。
2.3 供需水质之间的矛盾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提高,大家对直饮水的需求量较过去增长了好几倍,但是由于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城市中,伴随着企业的增多,水污染现象时常出现,而净水设施却往往不健全或技术较低,水质净化程度不高,供应的自来水均无法直接饮用,甚至自来水水质呈日渐下降的趋势,且市面上的直饮水供应量也相对较少,如此,城市对高标准水的需求同供应水质较低之间便产生了矛盾。
2.4 水污染严重同污水处理设施不健全之间的矛盾
面对我国多数城市水资源供应紧缺、水污染较重的现状,大量排放的污水及被污染的水体急需进行污水处理,加快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缓解供水紧缺的现象。但是就目前我国的污水处理设施及技术而言,均不能够满足大量污水的及时和彻底的净化处理,造成了大量水资源的浪费,更加重了城市供水短缺的情况,由此也构成了城市污水急需处理同水处理设施和技术不健全之间的矛盾。
3 对策和建议
3.1 加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协调管理
针对上游城市下游排水口可能污染处于下游城市的上游取水口的水质问题,城市管理规划部门之间应该采取从全局出发,统筹协调,以整个流域为基准对水资源进行联合管理。在如今经济全球化、距离网络化的时代,某个城市不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是整个城市网络中的一员,一个城市的规划发展往往对其他城市造成影响。因此,在水流域管理方面,处于统一流域的城市管理部门应该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和协调,积极配合自身的下游城市进行水环境的维护和治理,制定本城市水环境维护和治理方案要以了解相邻其他城市水资源治理的方案,以避免相邻城市之间维护治理方案出现矛盾,影响整体流域的水环境的维护。
3.2 加大投资力度,提高给排水工程的技术建设
淡水是有限的,水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城市政府部门要提高对水资源的认识和重视,在给排水工程建设和研究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先进技术,推行节水工程,将研究的新成果新技术应用到实际建设中,为降低水资源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政府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打破行业垄断,多方面的引进民用资金,制定投资、受益、服务一条龙的运营机制,并将风险机制同受益机制相挂钩,切实推动城市供排水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3 加强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污染是城市用水紧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城市建设部门在做好雨水、污水排放分流的工程措施,还要着重对现有污染的水资源进行大力的治理,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护和治理措施,并将城市水资源按照污染程度划分等级,根据不同等级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同时,城市市政水利部门还要提高对新污染源、新排污口产生的防范意识,加大对易产生污水排放的企业的整治和监管力度,全面维护城市水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3.4 开发利用新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对于目前水资源短缺的城市,可在维护现有湖泊的调蓄功能的同时,积极兴修水利、拦河筑坝,修建蓄水库,减少农业用水、绿化用水、建筑用水以及道路用水等对淡水资源的浪费,提高对城市水资源进行蓄丰补枯的能力。同时,在城市水资源利用率方面,政府部门应大力推广节水工程,例如可积极发展节水农业、调整种植结构或产业结构、对城市绿化带进行节水灌溉、提倡大量耗水的企业实施节水工程、引进污水处理设备,全面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循环使用率。
3.5 强化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支持
虽然几十年来,我国一直在提倡节约用水,但是节水的意识往往只停留在表面,没有真正应用到实践中去,节水农业、节水灌溉、污水处理再利用等工程没有真正的推广普及,现实中生活用水、商业用水、农业用水均较为严重,针对这种现象,应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将节水措施变为硬性指标,对排放污水破坏水环境的企业进行严肃的法律制裁,各个城市政府部门也应为节水企业和工程提供优惠的扶持政策,明确城市给排水工程建设的管理和监督权限,并可鼓励公众参与对各个企业的监督和举报,做到职责明晰、奖惩分明,从而使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得到较大程度的缓解。
参考文献:
[1]李树平.刘遂庆.城市水系统可持续管理理论的研究进展[J].给水排水,2007年11期.
[2]沈宝君.科学规划提高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质量[J].中华建设.2008(10)
作者简介
项世文,男,出生年月:1977-09-01,籍贯:龙泉,毕业院校:学历:大学本科,所学专业:土木工程,现在的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或职务:市政公用工程。
【关键词】城市;给排水;节水;水资源
水是生命之源,是地球上生命起源的最基本条件。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城市的不断建设和扩大,水也日益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城市给排水工程建设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近些年来,由于我国城市居民对水资源的无度挥霍及工业污水随意排放污染水资源,部分城市的用水已经受到了严重威胁,这也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给排水系统工程的建设,城市给排水工程建设是否合理、配套设施是否完善也逐渐成为了水资源循环利用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1 科学建设城市给排水工程的重要性
1.1 城市给排水工程的合理建设有利于缓解城市用水供需之间的矛盾。众所周知,在我国,除了农业用水之外,城市的商业用水是水资源消耗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城市总体的用水需求量也在急速增高,甚至在部分城市中用水需求远远超过了水资源的供给,且我国又是一个水资源总量大、人口平均少,严重干旱的国家,城市用水量的激增导致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加大,而城市給排水系统的科学合理建设及配套设施的完善有利于增加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几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有效缓解城市用水的供需矛盾。
1.2 有效提高城市用水质量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污染损害健康的事件不断发生,人们对生活用水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只有合理建设给排水工程,合理分流雨水和污水排放,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及污水对城市周围和地下水资源的污染,才能够有效保证城市生活用水的质量,减少饮用水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合理建设城市给排水工程也是保护城市水环境平衡、安全,城市用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2 城市给排水体系的矛盾现状
2.1 上下流域管理之间的矛盾
在我国的城市管理工作中,城市与城市之间均划分了管理的区域,水资源的管理亦不例外,因此,在水资源的管理方面,均进行城市流域化管理,即一个城市负责对本城市管辖区域内的水资源进行维护和管理。但是,在城市进行区域化管理的同时,时常会忽略水资源在流域方面的上下游关系,即在相邻的几个城市中,常常一个城市占据水资源的上游部分,其他城市位居中下游部分,而多数城市会选择在本区域的下游设有污水排放口,因此,一个位于上游区域城市的污水排放口不会污染到本区域内的水质,但却往往会影响到处于中下游城市上游取水口的水质,在这种情况下,若仍然按照区域化管理,相对位置处于中下游的城市的水质将得不到彻底的改善。
2.2 城市用水供需之间的矛盾
水资源是可再生的资源,但是其循环需要一定的周期,而淡水资源却是有限的,且循环周期较长,于是,在目前城市人口和外来务工人员不断增多,生活用水需求量增大,以及城市不断的扩展和经济不断的发展致使工商业用水量亦增多,即城市总体用水量急剧上升的情况下,水资源的循环和有限的淡水供应远远落后于城市用水的需求,这便造成了城市用水需求不断上升与供水能力不断下降之间的矛盾。
2.3 供需水质之间的矛盾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提高,大家对直饮水的需求量较过去增长了好几倍,但是由于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城市中,伴随着企业的增多,水污染现象时常出现,而净水设施却往往不健全或技术较低,水质净化程度不高,供应的自来水均无法直接饮用,甚至自来水水质呈日渐下降的趋势,且市面上的直饮水供应量也相对较少,如此,城市对高标准水的需求同供应水质较低之间便产生了矛盾。
2.4 水污染严重同污水处理设施不健全之间的矛盾
面对我国多数城市水资源供应紧缺、水污染较重的现状,大量排放的污水及被污染的水体急需进行污水处理,加快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缓解供水紧缺的现象。但是就目前我国的污水处理设施及技术而言,均不能够满足大量污水的及时和彻底的净化处理,造成了大量水资源的浪费,更加重了城市供水短缺的情况,由此也构成了城市污水急需处理同水处理设施和技术不健全之间的矛盾。
3 对策和建议
3.1 加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协调管理
针对上游城市下游排水口可能污染处于下游城市的上游取水口的水质问题,城市管理规划部门之间应该采取从全局出发,统筹协调,以整个流域为基准对水资源进行联合管理。在如今经济全球化、距离网络化的时代,某个城市不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是整个城市网络中的一员,一个城市的规划发展往往对其他城市造成影响。因此,在水流域管理方面,处于统一流域的城市管理部门应该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和协调,积极配合自身的下游城市进行水环境的维护和治理,制定本城市水环境维护和治理方案要以了解相邻其他城市水资源治理的方案,以避免相邻城市之间维护治理方案出现矛盾,影响整体流域的水环境的维护。
3.2 加大投资力度,提高给排水工程的技术建设
淡水是有限的,水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城市政府部门要提高对水资源的认识和重视,在给排水工程建设和研究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先进技术,推行节水工程,将研究的新成果新技术应用到实际建设中,为降低水资源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政府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打破行业垄断,多方面的引进民用资金,制定投资、受益、服务一条龙的运营机制,并将风险机制同受益机制相挂钩,切实推动城市供排水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3 加强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污染是城市用水紧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城市建设部门在做好雨水、污水排放分流的工程措施,还要着重对现有污染的水资源进行大力的治理,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护和治理措施,并将城市水资源按照污染程度划分等级,根据不同等级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同时,城市市政水利部门还要提高对新污染源、新排污口产生的防范意识,加大对易产生污水排放的企业的整治和监管力度,全面维护城市水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3.4 开发利用新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对于目前水资源短缺的城市,可在维护现有湖泊的调蓄功能的同时,积极兴修水利、拦河筑坝,修建蓄水库,减少农业用水、绿化用水、建筑用水以及道路用水等对淡水资源的浪费,提高对城市水资源进行蓄丰补枯的能力。同时,在城市水资源利用率方面,政府部门应大力推广节水工程,例如可积极发展节水农业、调整种植结构或产业结构、对城市绿化带进行节水灌溉、提倡大量耗水的企业实施节水工程、引进污水处理设备,全面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循环使用率。
3.5 强化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支持
虽然几十年来,我国一直在提倡节约用水,但是节水的意识往往只停留在表面,没有真正应用到实践中去,节水农业、节水灌溉、污水处理再利用等工程没有真正的推广普及,现实中生活用水、商业用水、农业用水均较为严重,针对这种现象,应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将节水措施变为硬性指标,对排放污水破坏水环境的企业进行严肃的法律制裁,各个城市政府部门也应为节水企业和工程提供优惠的扶持政策,明确城市给排水工程建设的管理和监督权限,并可鼓励公众参与对各个企业的监督和举报,做到职责明晰、奖惩分明,从而使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得到较大程度的缓解。
参考文献:
[1]李树平.刘遂庆.城市水系统可持续管理理论的研究进展[J].给水排水,2007年11期.
[2]沈宝君.科学规划提高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质量[J].中华建设.2008(10)
作者简介
项世文,男,出生年月:1977-09-01,籍贯:龙泉,毕业院校:学历:大学本科,所学专业:土木工程,现在的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或职务:市政公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