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是广义虚拟经济的理论基石。人的需要有很多不同的方面和层次,是一个丰富、复杂、开放和不断扩展的体系。以往对需要理论的研究局限于需要一般,而对各个时代的需要的具体特征和具体需要较少研究和涉及。精神需要(心理需要)虽然是古今中外人们的共同需要,但是,只是由于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精神需要才得以在生活中生成、深化和拓展,日益凸显其必要性和重要性。特别是广义虚拟经济时代,人们的精神需要导致了生产方式的文化产业化和产业文化化、生活方式的生活艺术化以及财富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只有立足于时代,对需要理论进行深化、拓展,从主体需要的角度,才能更好地理解“需要价值论”和虚拟价值,更好地理解财富的本质,更好地理解“人是最大的财富”,以及更好地理解“生活本身就是财富”,从而深化对广义虚拟经济的研究。
关键词:时代;需要;广义虚拟经济;财富;价值
中图分类号:B8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9448(2013)03-0005-11
或许,黑格尔是第一个系统探讨人的“需要”与社会历史发展关系的哲学家。在《法哲学原理》中,他用一节的篇幅来讨论“需要的体系”。在《历史哲学》中,他指出:“我们对历史最初的一瞥,便使我们深信人类的行动都发生于他们的需要、他们的热情、他们的兴趣、他们的个J生和才能。当然,这类的需要、热情和兴趣,便是一切行动的唯一的源泉。”马克思也指出:“对自然界的独立规律的理论认识本身不过表现为狡猾,其目的是使自然界(不管是作为消费品,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服从于人的需要”。需要是驱使人活动的内在的原动力,人们的一切生产活动和一切社会活动最终都是由人的需要产生的。
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于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广义虚拟经济学说也不例外。不同时代人们的需要各不相同,人们满足自己需要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没有什么抽象的需要,需要总是具体的、历史的。以往学术界对需要理论的研究,偏重于需要一般,即偏重于宏观研究,而缺乏现实观照,缺乏对各个时代具体需要的研究。笔者试图结合广义虚拟经济时代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探讨这一时代需要的精神、文化特点。
一、需要理论与需要一般
古今中外,对人的需要从经济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研究很多,观点有同有异。作为人本经济的广义虚拟经济,其需要理论应该是哲学层面的观照,既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又超越各门具体科学;既研究需要一般又研究具体需要。
(一)需要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1.区分需要一般和具体需要。人都是现实的人。我们从来不是抽象地研究人和人性,“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研究生产,不能只满足于研究生产一般(生产在一切时代的共同标志,共同规定),还要研究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特殊的、具体的生产。而且,研究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更为重要,“对生产一般适用的种种规定所以要抽出来,也正是为了不致因见到统一……就忘记了本质的区别。”同样地,研究人的需要,不能把需要抽象化,不仅要研究需要“在一切时代的共同标志,共同规定”,即需要一般,而且要研究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上的特殊需要、具体需要。需要一般是从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上的特殊需要、具体需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它寓于特殊需要、具体需要之中。从哲学层面研究需要一般,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上的特殊需要。
2.必须联系生产、生活来研究需要,需要是理解生活、生产的关节点。马克思强烈反对用“需要”、“一般需要!”的话来表达“人的活动的如此广泛的丰富性”。现实的人是生活着的人,人的现实性是围绕其物质生活需要展开生产活动。生产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它的目的是满足个人作为类存在物的一些普遍需要。如,生命的持存、新的生命的繁殖等。“需要”概念构成了从生活到生产的过渡概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对“需要”概念进行了存在论意义上的考察,不仅通过需要概念描述出人类生活的存在论特征,而且还借助这个概念建立起了生活与生产之间的关联。对于需要概念,马克思从逻辑上区分四个层次展开论证:首先,把人类的需要理解为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关系,区分为对物的需要和对人的需要两个层次;其次,对物的需要又根据普遍性和多样性区分为基本生活需要和增殖需要;再次,对人的需要也根据社会单元的不同,区分为对家庭关系的需要和对社会关系的需要。
(二)需要的实质
1.需要是人的“天然必然性”。作为生命有机体的最高形式,人同其他一切生命体一样,也有需要,这是生命有机体的天然必然性。任何生命有机体都必须依赖于外部环境,通过摄取进行新陈代谢,同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只有这样,生命有机体才能维持自身与环境的平衡,才能得以存在、延续和发展。马克思指出:“把人和社会连结的唯一纽带是天然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他还指出:全面发展的人“同时就是需要有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的人,在这样的人身上,他自己的实现表现为内在的必然性、表现为需要”。
2.作为社会存在物、文化存在物,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本质。黑格尔曾经指出:“动物用一套局限的手段和方法来满足它的同样局限的需要。人虽然也受这种限制,但同时证实他能越出这种限制并证实他的普遍性。”即使是吃喝、性等生理需要的满足,人也与动物根本不同。饥饿虽是饥饿,但是使用刀叉吃熟肉来解除的饥饿不同于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解除的饥饿。动物的需要只是一种简单的、本能的需要,而人却能超出种的延续的、肉体的需要进行生产。人的需要是主体一切活动的源泉、动力和出发点。“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的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是进行真正的生产。”人的需要既是形成主体也是发展主体的一个重要方面。人的本质是人的具体本质,不同的个人其具体需要是不同的,由此所决定的本质也是不同的。“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需要的实质是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联结起来的纽带,是人们对其生存的外部环境的依赖关系的反映,是以主观欲望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对需要对象的明确指向,是匮乏引起的并努力消除匮乏的一种倾向性状态。
(三)需要的分类
1.就需要在人的生活的作用,可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把人的需要的对象物分为“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生存需要是维持生命存在的需要,包括对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健康安全的需要和繁衍后代的需要。享受需要是一种提高生活质量、对舒适的物质生活和愉悦的精神生活的需要,包括更高质量的物质生活条件、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等。发展需要的核心是提高人的素质,发挥人的创造潜能,包括各种文体活动、审美、自我实现等。
生存需要的满足是最基本、最强烈、最明显的,它是产生和追求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指出:“已经得到满足的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生存需要和享受需要、发展需要的区分只有相对的意义,享受需要、发展需要又可以转化成普遍的生存需要,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样,需要就越来越向更高水平发展。“在文化初期,已经取得的劳动生产力很低,但是需要也很低,需要是同满足需要的手段一同发展的,并且是依靠这些手段发展的。”
人们的“需要”很多,但只有生存需要是我们当前的社会政策、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当然,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也应与生产力的发展阶段和现实的条件相一致。特别是享受的需要应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在私有制范围内,人的需要往往会被异化,受生产力的制约,使得人们的发展只能采取这样的形式:一些人靠另一些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因而一些人(少数)得到了发展的垄断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的异化也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存在。当前,我国的精神文化消费存在许多偏误,如,结构不合理,偏重于满足享受需要,追求感官刺激,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低俗倾向严重,而用于满足发展需要的精神文化产品明显不足,品位高雅的不多。我们应该抑制这种享受需要之中的不合理需求。朱德庸指出,我们正处在“一个不够”的时代!一个手机不够、一份薪水不够、一个情人不够、一辆车子不够、一栋房子不够……我们对外面的世界过度需求,对每天的自己过度使用。这正是对享乐需要过度的真实写照。
2.根据需要的对象,可分为物质需要、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或者,笼统地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人不仅具有维护人的身体健康的物质需要,而且还有提高人格价值的精神需要。物质需要是与人的物质生活相联系的需要,它以生活资料为对象,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是其主要方面。社会需要是与人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它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的生存、发展的社会环境为目的,处理人与人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是其主要表现形式。精神需要是与人的精神生活相联系的需要,表现为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包括对文化成果的享用和创造才能的发挥等。人无论处于何种历史阶段上和何种社会关系之中,人的需要都是物质需要、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或者是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统一。
3.从人的需要个体发展出发,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把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第一生理需要,指性、衣食住等方面的生存要求;第二安全需要,指免遭危险和威胁;第三社交需要,指人的“归属与爱”,希望从属于某一团体或组织,得到同事的友谊和互助;第四尊重需要,指自尊心、荣誉感等;第五自我实现的需要,指成就欲,个人抱负得到满足。
尽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一定局限性,对个体需要与群体需要、类需要及其发展的关系研究不足,但是马斯洛这一学说与马克思、恩格斯的需要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即人的需要总的趋势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当然个体的需要在特定环境中,由于外界环境和个人因素等原因,也可能出现人的需要在某一较低层次上徘徊或横向膨胀、停滞不前,但总的来说人的需要朝着越来越丰富、生动和高级的方向发展,呈现出需求的上升规律。
(四)需要的基本特征
1.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需要不同于欲望,既有主观性也有客观性。首先作为主体的人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物,因而作为客观存在物的人的需要也是客观的,尽管个人的需要必然以欲望等观念形式表现出来,成为人的主观意志、主观要求,但是人的需要缺少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不可能产生,而且就连个人的生理器官、生理机能的需要也是客观的。人的需要无论是动因、内容、对象和满足需要的手段都具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2.人的需要具有社会性、历史性。人是通过劳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的,进行劳动必须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满足需要方式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的需要的社会性。个体的需要是由个体的经济地位、政治立场、生活经历、知识水平、身体素质等等多因素决定的,个体的需要不同表现人的个性不一样,同时个体需要的满足受到社会物质条件和政治状况等因素的制约。群体需要、人类需要同样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如人类历史上三次工业技术革命以及知识经济的产生与发展都是时代的需要,同时也都是在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基础上产生的。
3.人的需要具有丰富性、层次性、复杂性,是发展的、全面的。黑格尔探讨了人的“需要的体系”,马克思也指出,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需要-实践-需要”,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认识和实践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能力不断提高,人的需要的对象、满足需要的手段和工具也随之扩展。“人的需要的丰富性、层次性以及需要层次的复杂相关性,构成了人类生活的丰富性、生活价值的层次性以及实现生活价值的复杂性。”
人的需要的最高层次是人的全面发展。每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人的全面发展是一种自由发展,意味着人的能力、机会、选择等的自由发展以及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外部客观条件的和谐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客观评价指标和主观评价指标)、三个层次(外在条件、内在素质、主观幸福)、九个子目标(物质条件、社会条件、政治条件、文化条件、环境条件、能力全面、机会平等、选择自由、主观幸福感受等)来设计。 4.人的需要具有超越性。“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能否超越动物,是君子与庶民的区别。中国哲学一般都是从人的精神需要来区分人和动物的。如,荀子讲:“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荀子·王制》)一方面我们要正视和肯定低层次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要超越和升华低层次的需要。下面我们将详细论述。
二、精神需要对人的行为活动的影响
人不仅有自我存续的天性,会有物质的、经济的生活需要;而且有生命表现、自我发展的天性,有娱乐、享受、荣誉、地位、气节、尊严、审美、自我实现等精神需要。精神需要是古今中外人们的共同追求。不管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特别强调精神生活,或者说强调精神生活的虚拟价值。即使生产力水平、生活水平很低,人们也有追求真善美的精神文化需要。精神需要的必要性、迫切性、重要性则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日益凸显。
一般来说,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穿住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不能把自己的精神(心理)需求“解放”出来。“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当人的感觉还囿于粗陋的实际需要的时候,人的感觉就只具有有限的意义,他的精神需要就还有待于“解放”。马克思指出:“忧心忡忡的、贫穷的人对最美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经营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独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
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关系问题,就是中国思想上的“义利之辨”。精神需要虽然以物质需要为基础,但是,人的需要具有存在论上超越性。精神需要一经产生,又有相对独立性。在一定条件下,精神需要比物质需要更能影响和制约人的行为和活动,它促使人去追求更加高远的人生境界。这种存在论上的超越性,正是人的崇高价值所在、人类文明的进步所在。作为人本经济的广义虚拟经济,它所理解的“价值”概念,不仅仅是指物本经济的有用性,也不仅仅是指伦理学上的规范性,更是指存在论上的超越性和永恒性。人类的文明进步,不仅在于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物质的丰裕、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在于人的精神风貌的改变。
精神需要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所在。“事亲须当养志,爱子勿令偷安”,尊老爱幼特别强调精神层面。孔子在《论语·为政》指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有能养。不敬,何以别乎?”孟子发挥了这一思想,提出侍养父母不能满足于口体之养,而且要注重精神上的赡养,即“养志”。(《孟子·离娄上》)
中国历史上关于人格尊严、生命尊严、人生价值的故事很多。《礼记·檀弓》中有一则大家都熟知的故事: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孟子很强调保持人格尊严,强调精神需要的价值,他指出:“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孟子·尽心下》)在此基础上,他论述了“生”与“义”的关系问题。“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合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生亦我所欲”,指的是人的生理需要或者说物质需要;“义亦我所欲”,指的则是人的精神需要、心理需要。从广义虚拟经济的视角看,物质生活需要对应的是人(生命)的实体价值;精神需要对应的是人(生命)的虚拟价值。孟子认为,精神生活的价值要大于物质生活的价值,二者不可得兼时,应舍生取义。千百年来,正是孟子的这一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自觉地践行这一思想,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生命的赞歌。如“不为五斗米折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强调士可杀不可辱。
汉代大儒董仲舒也认为,“利”是身体所需,“义”是精神所需,精神需要比物质需要具有更高的价值。在《春秋繁露·身之养莫重于义》中,他写道:“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夫人有义者,虽贫能自乐也;而无大义者,虽富莫能自存。吾以此实义之生养人大于利而厚于财也。”
《后汉书·乐羊子妻》以乐羊子妻的口吻,提出“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不能“拾遗求利以污其行”,强调品行作为人的精神需要,比物质需要更可宝贵。
在西方,这样的事例也不少见。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被毒死,意大利哲学家布鲁诺被宗教裁判所烧死。他们选择有尊严地死去,而不愿牺牲真理向权势低头。活就要活得有价值,死也要死得其所,就像印度诗人泰戈尔所言:“生如春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把人生分为自然的人生和人文的人生。他指出,有目的、有意义、满足了精神需要、具有精神价值的人生,“我们将称之为人文的人生,或文化的人生,以示别于自然的人生,即只以求生为唯一目的的人生”。通俗地说,人文的人生或文化的人生就是超越了物质需要的人生。
遗憾的是,由于现阶段生产力的制约,导致了人们需要的异化,从而导致了社会各方面的异化: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之风、奢靡之风;生产中唯利是图、粗制滥造、假冒伪劣、破坏生态环境现象;缺乏诚信,职业道德沦丧,人性光辉遭亵渎,等等。当前,很多社会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人们需要观念、价值观念的改变。我们应当从古今中外历代仁人志士超越物质需要的精神力量中受到鼓舞,正确处理好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义与利的关系。
三、时代的具体需要:精神需要
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现状告诉我们,我们所处的不再是一个生产相对过剩的社会,而是一个生产绝对过剩的社会。西方消费主义思潮认为,世界经济已由生产型社会进入消费社会。在生产型社会,消费者关注较多的是产品的物性特征、物理属性及实用价值,而在消费社会,消费者更多的留意商品的符号价值和文化精神特性。所以,“当今世界广义虚拟经济现象的出现即是交换扩大到追求满足人们心理需要和精神需要的虚拟价值阶段的必然产物”。
关键词:时代;需要;广义虚拟经济;财富;价值
中图分类号:B8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9448(2013)03-0005-11
或许,黑格尔是第一个系统探讨人的“需要”与社会历史发展关系的哲学家。在《法哲学原理》中,他用一节的篇幅来讨论“需要的体系”。在《历史哲学》中,他指出:“我们对历史最初的一瞥,便使我们深信人类的行动都发生于他们的需要、他们的热情、他们的兴趣、他们的个J生和才能。当然,这类的需要、热情和兴趣,便是一切行动的唯一的源泉。”马克思也指出:“对自然界的独立规律的理论认识本身不过表现为狡猾,其目的是使自然界(不管是作为消费品,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服从于人的需要”。需要是驱使人活动的内在的原动力,人们的一切生产活动和一切社会活动最终都是由人的需要产生的。
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于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广义虚拟经济学说也不例外。不同时代人们的需要各不相同,人们满足自己需要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没有什么抽象的需要,需要总是具体的、历史的。以往学术界对需要理论的研究,偏重于需要一般,即偏重于宏观研究,而缺乏现实观照,缺乏对各个时代具体需要的研究。笔者试图结合广义虚拟经济时代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探讨这一时代需要的精神、文化特点。
一、需要理论与需要一般
古今中外,对人的需要从经济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研究很多,观点有同有异。作为人本经济的广义虚拟经济,其需要理论应该是哲学层面的观照,既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又超越各门具体科学;既研究需要一般又研究具体需要。
(一)需要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1.区分需要一般和具体需要。人都是现实的人。我们从来不是抽象地研究人和人性,“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研究生产,不能只满足于研究生产一般(生产在一切时代的共同标志,共同规定),还要研究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特殊的、具体的生产。而且,研究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更为重要,“对生产一般适用的种种规定所以要抽出来,也正是为了不致因见到统一……就忘记了本质的区别。”同样地,研究人的需要,不能把需要抽象化,不仅要研究需要“在一切时代的共同标志,共同规定”,即需要一般,而且要研究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上的特殊需要、具体需要。需要一般是从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上的特殊需要、具体需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它寓于特殊需要、具体需要之中。从哲学层面研究需要一般,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上的特殊需要。
2.必须联系生产、生活来研究需要,需要是理解生活、生产的关节点。马克思强烈反对用“需要”、“一般需要!”的话来表达“人的活动的如此广泛的丰富性”。现实的人是生活着的人,人的现实性是围绕其物质生活需要展开生产活动。生产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它的目的是满足个人作为类存在物的一些普遍需要。如,生命的持存、新的生命的繁殖等。“需要”概念构成了从生活到生产的过渡概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对“需要”概念进行了存在论意义上的考察,不仅通过需要概念描述出人类生活的存在论特征,而且还借助这个概念建立起了生活与生产之间的关联。对于需要概念,马克思从逻辑上区分四个层次展开论证:首先,把人类的需要理解为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关系,区分为对物的需要和对人的需要两个层次;其次,对物的需要又根据普遍性和多样性区分为基本生活需要和增殖需要;再次,对人的需要也根据社会单元的不同,区分为对家庭关系的需要和对社会关系的需要。
(二)需要的实质
1.需要是人的“天然必然性”。作为生命有机体的最高形式,人同其他一切生命体一样,也有需要,这是生命有机体的天然必然性。任何生命有机体都必须依赖于外部环境,通过摄取进行新陈代谢,同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只有这样,生命有机体才能维持自身与环境的平衡,才能得以存在、延续和发展。马克思指出:“把人和社会连结的唯一纽带是天然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他还指出:全面发展的人“同时就是需要有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的人,在这样的人身上,他自己的实现表现为内在的必然性、表现为需要”。
2.作为社会存在物、文化存在物,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本质。黑格尔曾经指出:“动物用一套局限的手段和方法来满足它的同样局限的需要。人虽然也受这种限制,但同时证实他能越出这种限制并证实他的普遍性。”即使是吃喝、性等生理需要的满足,人也与动物根本不同。饥饿虽是饥饿,但是使用刀叉吃熟肉来解除的饥饿不同于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解除的饥饿。动物的需要只是一种简单的、本能的需要,而人却能超出种的延续的、肉体的需要进行生产。人的需要是主体一切活动的源泉、动力和出发点。“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的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是进行真正的生产。”人的需要既是形成主体也是发展主体的一个重要方面。人的本质是人的具体本质,不同的个人其具体需要是不同的,由此所决定的本质也是不同的。“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需要的实质是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联结起来的纽带,是人们对其生存的外部环境的依赖关系的反映,是以主观欲望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对需要对象的明确指向,是匮乏引起的并努力消除匮乏的一种倾向性状态。
(三)需要的分类
1.就需要在人的生活的作用,可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把人的需要的对象物分为“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生存需要是维持生命存在的需要,包括对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健康安全的需要和繁衍后代的需要。享受需要是一种提高生活质量、对舒适的物质生活和愉悦的精神生活的需要,包括更高质量的物质生活条件、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等。发展需要的核心是提高人的素质,发挥人的创造潜能,包括各种文体活动、审美、自我实现等。
生存需要的满足是最基本、最强烈、最明显的,它是产生和追求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指出:“已经得到满足的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生存需要和享受需要、发展需要的区分只有相对的意义,享受需要、发展需要又可以转化成普遍的生存需要,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样,需要就越来越向更高水平发展。“在文化初期,已经取得的劳动生产力很低,但是需要也很低,需要是同满足需要的手段一同发展的,并且是依靠这些手段发展的。”
人们的“需要”很多,但只有生存需要是我们当前的社会政策、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当然,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也应与生产力的发展阶段和现实的条件相一致。特别是享受的需要应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在私有制范围内,人的需要往往会被异化,受生产力的制约,使得人们的发展只能采取这样的形式:一些人靠另一些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因而一些人(少数)得到了发展的垄断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的异化也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存在。当前,我国的精神文化消费存在许多偏误,如,结构不合理,偏重于满足享受需要,追求感官刺激,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低俗倾向严重,而用于满足发展需要的精神文化产品明显不足,品位高雅的不多。我们应该抑制这种享受需要之中的不合理需求。朱德庸指出,我们正处在“一个不够”的时代!一个手机不够、一份薪水不够、一个情人不够、一辆车子不够、一栋房子不够……我们对外面的世界过度需求,对每天的自己过度使用。这正是对享乐需要过度的真实写照。
2.根据需要的对象,可分为物质需要、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或者,笼统地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人不仅具有维护人的身体健康的物质需要,而且还有提高人格价值的精神需要。物质需要是与人的物质生活相联系的需要,它以生活资料为对象,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是其主要方面。社会需要是与人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它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的生存、发展的社会环境为目的,处理人与人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是其主要表现形式。精神需要是与人的精神生活相联系的需要,表现为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包括对文化成果的享用和创造才能的发挥等。人无论处于何种历史阶段上和何种社会关系之中,人的需要都是物质需要、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或者是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统一。
3.从人的需要个体发展出发,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把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第一生理需要,指性、衣食住等方面的生存要求;第二安全需要,指免遭危险和威胁;第三社交需要,指人的“归属与爱”,希望从属于某一团体或组织,得到同事的友谊和互助;第四尊重需要,指自尊心、荣誉感等;第五自我实现的需要,指成就欲,个人抱负得到满足。
尽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一定局限性,对个体需要与群体需要、类需要及其发展的关系研究不足,但是马斯洛这一学说与马克思、恩格斯的需要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即人的需要总的趋势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当然个体的需要在特定环境中,由于外界环境和个人因素等原因,也可能出现人的需要在某一较低层次上徘徊或横向膨胀、停滞不前,但总的来说人的需要朝着越来越丰富、生动和高级的方向发展,呈现出需求的上升规律。
(四)需要的基本特征
1.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需要不同于欲望,既有主观性也有客观性。首先作为主体的人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物,因而作为客观存在物的人的需要也是客观的,尽管个人的需要必然以欲望等观念形式表现出来,成为人的主观意志、主观要求,但是人的需要缺少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不可能产生,而且就连个人的生理器官、生理机能的需要也是客观的。人的需要无论是动因、内容、对象和满足需要的手段都具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2.人的需要具有社会性、历史性。人是通过劳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的,进行劳动必须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满足需要方式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的需要的社会性。个体的需要是由个体的经济地位、政治立场、生活经历、知识水平、身体素质等等多因素决定的,个体的需要不同表现人的个性不一样,同时个体需要的满足受到社会物质条件和政治状况等因素的制约。群体需要、人类需要同样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如人类历史上三次工业技术革命以及知识经济的产生与发展都是时代的需要,同时也都是在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基础上产生的。
3.人的需要具有丰富性、层次性、复杂性,是发展的、全面的。黑格尔探讨了人的“需要的体系”,马克思也指出,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需要-实践-需要”,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认识和实践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能力不断提高,人的需要的对象、满足需要的手段和工具也随之扩展。“人的需要的丰富性、层次性以及需要层次的复杂相关性,构成了人类生活的丰富性、生活价值的层次性以及实现生活价值的复杂性。”
人的需要的最高层次是人的全面发展。每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人的全面发展是一种自由发展,意味着人的能力、机会、选择等的自由发展以及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外部客观条件的和谐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客观评价指标和主观评价指标)、三个层次(外在条件、内在素质、主观幸福)、九个子目标(物质条件、社会条件、政治条件、文化条件、环境条件、能力全面、机会平等、选择自由、主观幸福感受等)来设计。 4.人的需要具有超越性。“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能否超越动物,是君子与庶民的区别。中国哲学一般都是从人的精神需要来区分人和动物的。如,荀子讲:“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荀子·王制》)一方面我们要正视和肯定低层次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要超越和升华低层次的需要。下面我们将详细论述。
二、精神需要对人的行为活动的影响
人不仅有自我存续的天性,会有物质的、经济的生活需要;而且有生命表现、自我发展的天性,有娱乐、享受、荣誉、地位、气节、尊严、审美、自我实现等精神需要。精神需要是古今中外人们的共同追求。不管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特别强调精神生活,或者说强调精神生活的虚拟价值。即使生产力水平、生活水平很低,人们也有追求真善美的精神文化需要。精神需要的必要性、迫切性、重要性则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日益凸显。
一般来说,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穿住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不能把自己的精神(心理)需求“解放”出来。“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当人的感觉还囿于粗陋的实际需要的时候,人的感觉就只具有有限的意义,他的精神需要就还有待于“解放”。马克思指出:“忧心忡忡的、贫穷的人对最美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经营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独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
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关系问题,就是中国思想上的“义利之辨”。精神需要虽然以物质需要为基础,但是,人的需要具有存在论上超越性。精神需要一经产生,又有相对独立性。在一定条件下,精神需要比物质需要更能影响和制约人的行为和活动,它促使人去追求更加高远的人生境界。这种存在论上的超越性,正是人的崇高价值所在、人类文明的进步所在。作为人本经济的广义虚拟经济,它所理解的“价值”概念,不仅仅是指物本经济的有用性,也不仅仅是指伦理学上的规范性,更是指存在论上的超越性和永恒性。人类的文明进步,不仅在于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物质的丰裕、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在于人的精神风貌的改变。
精神需要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所在。“事亲须当养志,爱子勿令偷安”,尊老爱幼特别强调精神层面。孔子在《论语·为政》指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有能养。不敬,何以别乎?”孟子发挥了这一思想,提出侍养父母不能满足于口体之养,而且要注重精神上的赡养,即“养志”。(《孟子·离娄上》)
中国历史上关于人格尊严、生命尊严、人生价值的故事很多。《礼记·檀弓》中有一则大家都熟知的故事: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孟子很强调保持人格尊严,强调精神需要的价值,他指出:“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孟子·尽心下》)在此基础上,他论述了“生”与“义”的关系问题。“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合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生亦我所欲”,指的是人的生理需要或者说物质需要;“义亦我所欲”,指的则是人的精神需要、心理需要。从广义虚拟经济的视角看,物质生活需要对应的是人(生命)的实体价值;精神需要对应的是人(生命)的虚拟价值。孟子认为,精神生活的价值要大于物质生活的价值,二者不可得兼时,应舍生取义。千百年来,正是孟子的这一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自觉地践行这一思想,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生命的赞歌。如“不为五斗米折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强调士可杀不可辱。
汉代大儒董仲舒也认为,“利”是身体所需,“义”是精神所需,精神需要比物质需要具有更高的价值。在《春秋繁露·身之养莫重于义》中,他写道:“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夫人有义者,虽贫能自乐也;而无大义者,虽富莫能自存。吾以此实义之生养人大于利而厚于财也。”
《后汉书·乐羊子妻》以乐羊子妻的口吻,提出“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不能“拾遗求利以污其行”,强调品行作为人的精神需要,比物质需要更可宝贵。
在西方,这样的事例也不少见。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被毒死,意大利哲学家布鲁诺被宗教裁判所烧死。他们选择有尊严地死去,而不愿牺牲真理向权势低头。活就要活得有价值,死也要死得其所,就像印度诗人泰戈尔所言:“生如春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把人生分为自然的人生和人文的人生。他指出,有目的、有意义、满足了精神需要、具有精神价值的人生,“我们将称之为人文的人生,或文化的人生,以示别于自然的人生,即只以求生为唯一目的的人生”。通俗地说,人文的人生或文化的人生就是超越了物质需要的人生。
遗憾的是,由于现阶段生产力的制约,导致了人们需要的异化,从而导致了社会各方面的异化: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之风、奢靡之风;生产中唯利是图、粗制滥造、假冒伪劣、破坏生态环境现象;缺乏诚信,职业道德沦丧,人性光辉遭亵渎,等等。当前,很多社会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人们需要观念、价值观念的改变。我们应当从古今中外历代仁人志士超越物质需要的精神力量中受到鼓舞,正确处理好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义与利的关系。
三、时代的具体需要:精神需要
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现状告诉我们,我们所处的不再是一个生产相对过剩的社会,而是一个生产绝对过剩的社会。西方消费主义思潮认为,世界经济已由生产型社会进入消费社会。在生产型社会,消费者关注较多的是产品的物性特征、物理属性及实用价值,而在消费社会,消费者更多的留意商品的符号价值和文化精神特性。所以,“当今世界广义虚拟经济现象的出现即是交换扩大到追求满足人们心理需要和精神需要的虚拟价值阶段的必然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