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障碍是指一个人由于生理、心理或社会原因而导致的各种异常心理障碍心理过程、异常人格特征的异常行为方式,是一个人表现为没有能力按照社会认可的适宜方式行动,以致其行为的后果对本人和社会都是不适应的[1]。体育运动心理障碍则是指个体在进行体育运动时因内心感受到一种无法战胜的困难而产生的一系列紧张、焦虑、沮丧、胆怯甚至恐惧等各种心理状态。
本文提及的体育运动心理障碍主要强调是一种相对表现下的临床心理异常表现或症状,一般不能将之视为疾病对待。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调研过程中发现(以广西区调研数据为研究对象,下同),这一现象首先在中学女生中更为普遍。大多表现为进行某类体育运动或者处于某种体育环境下产生的一系列典型心理特征及外在行为表现或生理反应。然而受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中学女生的体育运动心理障碍问题一直未得到真正重视。基于上述问题,笔者对中学女生的体育运动心理障碍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分析,并提出了在游戏中帮助其消除体育运动心理障碍的相关对策。
一、 中学女生体育运动心理障碍的表现特征
1.心理方面
中学女生对于进行体育运动的常见心理障碍会表现为:焦虑、畏惧、自卑、抑郁或者漠视。如焦虑畏惧型:某同学跳箱练习时一次被绊倒后对此产生畏惧心理,再次练习时会产生异常紧张、大汗淋漓或者助跑到跳箱前突然停下等反应;如自卑抑郁型:某校阳光体育运动重点推广健美操项目,而体型肥胖动或肢体不协调的同学练习中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个别同学会因无形中被运动孤立而抑郁;也有些女生对体育运动呈漠视的态度,表现为运动参与行为敷衍以及对结果不关心、无所谓。
2.生理方面
事实上,运动心理障碍往往伴随一些较为明显的生理反应或行为表现。如某耐力较差的女同学每到要进行800米测验就变得抑郁、焦虑,因为既害怕跑步又担心测试成绩;结果,每当进行中长跑练习时就出现腹痛、腹泻、尿频、脚抽筋等现象。再如某同学因在篮球赛中被对方撞伤而产生畏惧心理,再次上场打球时动作放不开、不敢主动争抢。此外,也有少数学生表现为运动抵触,即直接拒绝或间接避免参加某种体育项目或练习某种动作。
总之,由于中学女生正处在成长发育的青春关键期,运动心理障碍的最直接表现即运动锻炼的认知性误区及参与程度低。更重要的是,这将对其身体形态、机能及素质发展方面产生严重影响。一方面,体育心理障碍的长期存在会影响学生对身体自我的正确认知,对形态自我不悦纳等;另一方面,还可能在其生命成长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消极因素,如自卑、畏难、自控能力差等;此外,不喜欢参加体育运动,缺乏正确的身心健康观,身体综合素质较差等也自然不可避免。
二、 中学女生体育运动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
关于中学女生产生运动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本文将其归结为下列三个方面。
1.中学女生的特殊生理、心理特征
一方面,中学女生生理年龄一般为12-18岁,开始进入青春发育期,这一成长阶段由于内分泌活动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性别意识突显,神经系统此时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临床上有出现暂时性肢体协调能力下降、反应迟缓或过分敏感等特征。并且,由于进入青春期后的生理变化,认识自己身体的生理变化过程中会羞怯、胆怯,对身心自我认识不足。另一方面,进入青春期的女学生在心理方面呈现下面的特点:情绪较为容易波动;敏感、自尊心强,容易羞怯;参加体育课时较多表现意志上畏难、畏苦情绪严重,疲劳耐受力差以及进行室外体育活动时怕晒怕黑等等。此外,网络以及手机的日益普及,无疑为那些敏感、羞怯的女中学生提供了情感宣泄的空间,迷恋于手机网络世界,也在一定程度上间接转移了参与户外运动的行为选择。还有少数同学对体育运动的漠然心理,则表现为只对体育的逃避性“假装漠视”和对任何事物的漠然,如网瘾学生。
2.体育教学和家庭教育的间接影响
由于中学女生在这一时期敏感性心理变化,某一偶然的事件都有可能使其对体育产生畏惧心理;加之应试教育环境下,体育课不受重视,教师对学生差异化关注较低。因此,传统体育课教学过程中示范干扰或言语不当,学生受伤后的畏惧,个人身体素质差——肥胖或肢体不协调导致嘲笑或歧视等等,都有可能成为中学女生产生运动心理障碍的引子。家庭教育方面,问卷显示,尽管有近七成的家长认可身体健康、体育锻炼的重要,但是出于升学压力等原因,运动锻炼明显被后置。此外某些传统观念,如重男轻女、女生要文静少动等思想观念,也间接影响了某些女生的行为偏好。
3.压力应对教育缺失
整体而言,中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有待真正落实。调研走访过程中发现(以广西参与2010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中学为例),尽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心理辅导咨询室,但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往往是班主任的鼓励教育或理论灌输,专职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较少,压力应对教育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学生也对心理咨询缺乏合理认知,有相关自主意识并且敢于去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较少。更关键的是,中学生处在青春躁动的成长阶段,社会适应性等多方面很不成熟,往往因为压力应对教育的缺失,每当遇到困难问题、失败挫折时,不会自主自发地及时进行思考分析;更多的可能会陷入自卑或者悲观低落的情绪状态,也有部分同学会采取逃避式防御机制等等。 三、 消解措施
1.游戏激趣与合理设计
游戏论之父约翰·赫伊津哈认为,游戏是在明确规定的时间、空间里所进行的行为或者活动。它是按照自发接受的规则来进行的。这种规则一旦被接受就具有绝对的约束力。游戏的目的就存在于游戏行为自身之中,它伴有紧张和喜悦的感情与日常生活不同。游戏的最大特点是人自觉行为的展示,并较少地受到限制,是人自由活动的最佳表现[1]。体育游戏的引入可提高初中女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她们积极参加到体育活动中,在活动中培养健康的体魄,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习运动技能,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一过程的发展前提,便是对体育游戏的合理设计。合理设计其实是个广义的概念,包括游戏的设定、组织开展、过程控制及事后分析等环节。一是选编原则,即游戏的选编要目的明确、针对性强,充分考虑难度、时间、场地因素,还要保证活动开展的安全性;二是要把握好运用时机和运动负荷强度,既要实现游戏设计目的,又保证不影响课程其他环节的进行;三是教学组织过程中,规则裁判、游戏启示引导教育等十分重要[2]。此外,在体育游戏中通过一些场景的练习还可以让学生适应各种“角色”的变化,改善其社会适应能力。
总之,把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放到重要位置上,培养浓厚的兴趣、持久的注意力,借助于经过良好设计的游戏及合理组织开展,来帮助存在运动心理障碍的学生逐渐调试自己的运动参与体验及认知感受。
2.心理关注与引导帮助
解决中学女生的体育运动心理障碍,游戏激趣与心理疏导密切相关。比如某女学生因身体协调性较差等身体素质原因而产生的逃避、自卑等体育运动心理障碍,表面上看这是与社会性需求会引起自我完善的需要相矛盾。问题关键在于,中学女生的心理成长过程中未得到重视,缺乏合理的引导帮助,未形成完善的自我人格。因此,体育游戏开展前后的规则目的讲解、总结以及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的参与指导和引导性帮助非常关键。教师密切关注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差异化行为表现,通过自身的言语或参与性行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动作技术指导、情感激励或压力缓释,减轻她们的心理包袱,让女中学生在逐渐尝试参与的过程中,享受体育游戏和体育运动的快乐,进而帮助形成运动锻炼、身心健康的美好的情感体验。
3.健全人格与自我悦纳
在体质测试调研过程中发现,同龄人群中,敏感内向、疑心较重、容易悲观的女中学生更容易产生自卑、畏惧等负面的情感体验甚至轻重不一的运动心理障碍,这一点尤其值得注意。因此,游戏教学过程中,游戏组织、趣味引导只是外显的引子;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活跃思维、开动脑筋,不断地拓展自身潜能,完善个性,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断提高受挫能力和意志品质,间接增强疲劳耐受和对户外恶劣环境的忽视,逐渐帮助学生养成较为健康完善的人格。
总之,游戏教学法便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生动活泼、趣味性强的游戏,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沟通交流交往的情境,让学生在玩耍的过程中发展心智、完善个性。本文也是由此出发,对中学女生体育运动心理障碍提出应对之法。当然,这无疑也间接对体育教师提高了要求,但是显然游戏激趣对学生带来的愉悦的情感体验以及正面引导还是较容易实现。
参考文献
[1] 约翰·赫伊津哈.游戏的人.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8.
[2] 刘建中.在运动技能教学中运用游戏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科教文汇,2007(4).
[该文为广西大学校级科研基金项目(XGS100018)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 任洪钺)
本文提及的体育运动心理障碍主要强调是一种相对表现下的临床心理异常表现或症状,一般不能将之视为疾病对待。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调研过程中发现(以广西区调研数据为研究对象,下同),这一现象首先在中学女生中更为普遍。大多表现为进行某类体育运动或者处于某种体育环境下产生的一系列典型心理特征及外在行为表现或生理反应。然而受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中学女生的体育运动心理障碍问题一直未得到真正重视。基于上述问题,笔者对中学女生的体育运动心理障碍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分析,并提出了在游戏中帮助其消除体育运动心理障碍的相关对策。
一、 中学女生体育运动心理障碍的表现特征
1.心理方面
中学女生对于进行体育运动的常见心理障碍会表现为:焦虑、畏惧、自卑、抑郁或者漠视。如焦虑畏惧型:某同学跳箱练习时一次被绊倒后对此产生畏惧心理,再次练习时会产生异常紧张、大汗淋漓或者助跑到跳箱前突然停下等反应;如自卑抑郁型:某校阳光体育运动重点推广健美操项目,而体型肥胖动或肢体不协调的同学练习中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个别同学会因无形中被运动孤立而抑郁;也有些女生对体育运动呈漠视的态度,表现为运动参与行为敷衍以及对结果不关心、无所谓。
2.生理方面
事实上,运动心理障碍往往伴随一些较为明显的生理反应或行为表现。如某耐力较差的女同学每到要进行800米测验就变得抑郁、焦虑,因为既害怕跑步又担心测试成绩;结果,每当进行中长跑练习时就出现腹痛、腹泻、尿频、脚抽筋等现象。再如某同学因在篮球赛中被对方撞伤而产生畏惧心理,再次上场打球时动作放不开、不敢主动争抢。此外,也有少数学生表现为运动抵触,即直接拒绝或间接避免参加某种体育项目或练习某种动作。
总之,由于中学女生正处在成长发育的青春关键期,运动心理障碍的最直接表现即运动锻炼的认知性误区及参与程度低。更重要的是,这将对其身体形态、机能及素质发展方面产生严重影响。一方面,体育心理障碍的长期存在会影响学生对身体自我的正确认知,对形态自我不悦纳等;另一方面,还可能在其生命成长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消极因素,如自卑、畏难、自控能力差等;此外,不喜欢参加体育运动,缺乏正确的身心健康观,身体综合素质较差等也自然不可避免。
二、 中学女生体育运动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
关于中学女生产生运动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本文将其归结为下列三个方面。
1.中学女生的特殊生理、心理特征
一方面,中学女生生理年龄一般为12-18岁,开始进入青春发育期,这一成长阶段由于内分泌活动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性别意识突显,神经系统此时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临床上有出现暂时性肢体协调能力下降、反应迟缓或过分敏感等特征。并且,由于进入青春期后的生理变化,认识自己身体的生理变化过程中会羞怯、胆怯,对身心自我认识不足。另一方面,进入青春期的女学生在心理方面呈现下面的特点:情绪较为容易波动;敏感、自尊心强,容易羞怯;参加体育课时较多表现意志上畏难、畏苦情绪严重,疲劳耐受力差以及进行室外体育活动时怕晒怕黑等等。此外,网络以及手机的日益普及,无疑为那些敏感、羞怯的女中学生提供了情感宣泄的空间,迷恋于手机网络世界,也在一定程度上间接转移了参与户外运动的行为选择。还有少数同学对体育运动的漠然心理,则表现为只对体育的逃避性“假装漠视”和对任何事物的漠然,如网瘾学生。
2.体育教学和家庭教育的间接影响
由于中学女生在这一时期敏感性心理变化,某一偶然的事件都有可能使其对体育产生畏惧心理;加之应试教育环境下,体育课不受重视,教师对学生差异化关注较低。因此,传统体育课教学过程中示范干扰或言语不当,学生受伤后的畏惧,个人身体素质差——肥胖或肢体不协调导致嘲笑或歧视等等,都有可能成为中学女生产生运动心理障碍的引子。家庭教育方面,问卷显示,尽管有近七成的家长认可身体健康、体育锻炼的重要,但是出于升学压力等原因,运动锻炼明显被后置。此外某些传统观念,如重男轻女、女生要文静少动等思想观念,也间接影响了某些女生的行为偏好。
3.压力应对教育缺失
整体而言,中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有待真正落实。调研走访过程中发现(以广西参与2010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中学为例),尽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心理辅导咨询室,但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往往是班主任的鼓励教育或理论灌输,专职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较少,压力应对教育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学生也对心理咨询缺乏合理认知,有相关自主意识并且敢于去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较少。更关键的是,中学生处在青春躁动的成长阶段,社会适应性等多方面很不成熟,往往因为压力应对教育的缺失,每当遇到困难问题、失败挫折时,不会自主自发地及时进行思考分析;更多的可能会陷入自卑或者悲观低落的情绪状态,也有部分同学会采取逃避式防御机制等等。 三、 消解措施
1.游戏激趣与合理设计
游戏论之父约翰·赫伊津哈认为,游戏是在明确规定的时间、空间里所进行的行为或者活动。它是按照自发接受的规则来进行的。这种规则一旦被接受就具有绝对的约束力。游戏的目的就存在于游戏行为自身之中,它伴有紧张和喜悦的感情与日常生活不同。游戏的最大特点是人自觉行为的展示,并较少地受到限制,是人自由活动的最佳表现[1]。体育游戏的引入可提高初中女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她们积极参加到体育活动中,在活动中培养健康的体魄,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习运动技能,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一过程的发展前提,便是对体育游戏的合理设计。合理设计其实是个广义的概念,包括游戏的设定、组织开展、过程控制及事后分析等环节。一是选编原则,即游戏的选编要目的明确、针对性强,充分考虑难度、时间、场地因素,还要保证活动开展的安全性;二是要把握好运用时机和运动负荷强度,既要实现游戏设计目的,又保证不影响课程其他环节的进行;三是教学组织过程中,规则裁判、游戏启示引导教育等十分重要[2]。此外,在体育游戏中通过一些场景的练习还可以让学生适应各种“角色”的变化,改善其社会适应能力。
总之,把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放到重要位置上,培养浓厚的兴趣、持久的注意力,借助于经过良好设计的游戏及合理组织开展,来帮助存在运动心理障碍的学生逐渐调试自己的运动参与体验及认知感受。
2.心理关注与引导帮助
解决中学女生的体育运动心理障碍,游戏激趣与心理疏导密切相关。比如某女学生因身体协调性较差等身体素质原因而产生的逃避、自卑等体育运动心理障碍,表面上看这是与社会性需求会引起自我完善的需要相矛盾。问题关键在于,中学女生的心理成长过程中未得到重视,缺乏合理的引导帮助,未形成完善的自我人格。因此,体育游戏开展前后的规则目的讲解、总结以及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的参与指导和引导性帮助非常关键。教师密切关注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差异化行为表现,通过自身的言语或参与性行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动作技术指导、情感激励或压力缓释,减轻她们的心理包袱,让女中学生在逐渐尝试参与的过程中,享受体育游戏和体育运动的快乐,进而帮助形成运动锻炼、身心健康的美好的情感体验。
3.健全人格与自我悦纳
在体质测试调研过程中发现,同龄人群中,敏感内向、疑心较重、容易悲观的女中学生更容易产生自卑、畏惧等负面的情感体验甚至轻重不一的运动心理障碍,这一点尤其值得注意。因此,游戏教学过程中,游戏组织、趣味引导只是外显的引子;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活跃思维、开动脑筋,不断地拓展自身潜能,完善个性,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断提高受挫能力和意志品质,间接增强疲劳耐受和对户外恶劣环境的忽视,逐渐帮助学生养成较为健康完善的人格。
总之,游戏教学法便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生动活泼、趣味性强的游戏,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沟通交流交往的情境,让学生在玩耍的过程中发展心智、完善个性。本文也是由此出发,对中学女生体育运动心理障碍提出应对之法。当然,这无疑也间接对体育教师提高了要求,但是显然游戏激趣对学生带来的愉悦的情感体验以及正面引导还是较容易实现。
参考文献
[1] 约翰·赫伊津哈.游戏的人.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8.
[2] 刘建中.在运动技能教学中运用游戏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科教文汇,2007(4).
[该文为广西大学校级科研基金项目(XGS100018)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 任洪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