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29日晚,在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以下简称北影节)闭幕式暨颁奖典礼上,一组致敬中国电影人的老照片滚动出现在大屏幕,让观众瞬间陷入“回忆杀”,坐在台下的巩俐、姜文、陈道明、葛优等也眼泛泪光……时光荏苒,他们对电影的热爱和坚持从未改变。9月21日至9月29日,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成功举办。站在新十年的起点上,北影节提出“新机·新局”的主题,建党百年、行业复苏、提振信心等关键词,也被频频提及。
北影节9天时间共举办7场主题论坛、5场大师班,展映300余部中外佳片,共200余家中外影视机构参展,市场交易总金额352.23亿元,同比增长约6%。影视企业与金融机构强强联手,保利影业、文投控股等头部影企发布重点项目……北京国际电影节的“新十年”,电影事业正展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前景。
电影产业回暖 市场活力强劲
“我们不是在孤军作战,而是集体战斗,我们有强大的保障体系。特别感谢这个时代,能够让我们有这么好的创作环境和条件。”博纳影业集团行政总裁蒋德富感慨道。
全国影院复工一年有余,北影节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活力。
9月25日,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市场举办签约仪式,共23家企业44个项目达成签约合作,总金额352.23亿元,同比增长约6%,再次突破纪录。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电影局局长王杰群表示,“北京市场”作为北京国际电影节重要活动之一,过去十年共促成302个项目洽商签约,总金额达到1650.28亿元。
今年,北京推出多款特色金融产品为电影行业“输血”,提振行业信心。北京银行与北京市电影局签订《关于支持北京电影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这是北京市电影局首次与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在未来五年内,为首都电影行业企业提供不少于200亿元意向性授信,支持优质电影企业发展。
北京博纳影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猫眼微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力辰光国际文化传媒(北京)股份有限公司4家影视头部企业,分别与北京银行四个支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金额合计21.3亿元,用于支持电影作品拍摄、发行。北京银行还推出“电影+”版权质押贷融资产品,并与一些影视制作公司签约。
多家大型影企发布重量级合作项目,促进电影产业回暖。保利文化、保利影业、保利华信与中国移动北京公司战略合作,今后双方将在打通数字化文化产业链、5G及人工智能、云计算、无人智慧影院等技术应用方面展开合作。保利影业同时发布了《家住长安》《征战埃博拉》《代号·台风行动》等电影项目。
文投控股发布了“文投控股百城冬奥文化推广计划”的两个影视项目——动画电影《我们的冬奥》和动画剧集《2022去北京》,还发布了《灶王传》《冰雪之名》《江口沉银》三部影片。
今年的北京市场板块在原有基础上升级创新,由五大板块迭代为六大板块,并推出市场放映环节,项目创投板块增加了创投训练营。此外,北京市场行業对话板块首次设立学院日活动,为电影新人提供展示和成长的平台。
作为北京市场备受瞩目的一大亮点,本届项目创投征集数量再创新高,共收到839个项目,其中创投项目788个,制作中项目51个,最终评选出17个项目参加路演。特别大奖、最具商业潜力奖、最具创意奖、最佳原创剧本奖、最具投资价值项目奖等多个奖项,在北影节期间揭晓。
受疫情影响,本届北影节主要电影交易活动“北京市场”搬至云上,汇聚了来自爱尔兰、希腊、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影机构,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200多家相关企业。
“电影+”活动丰富多元,涵盖了三星手机电影单元、虚拟现实(VR)单元、北京民族电影展、青少年科学影像单元、游戏动漫电影单元、剧本游戏嘉年华等活动。
新十年:机遇与挑战并存
“我们应该永远站在擂台上,我们能讲故事,我们能感染人,我们有这个能力,就不应该放弃,我觉得这是我们作为电影人的责任。”在北影节大师班上,知名导演陈可辛面对未来流媒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表达了对电影产业发展的信心,“我并不觉得在电影院观影的形式会被淘汰,它可能会变成一种文化的高级活动。我们永远要对经营模式的变化有准备,要跟年轻的观众沟通,和他们保持对话。”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要时间节点,北影节以崭新的姿态进入下一个十年的开局之年。今年北影节策划了“中国电影发展高峰论坛”“青年电影人论坛”“艺术电影论坛”“首届中国影都发展论坛”“中国动画电影论坛”5场主题论坛,并首次增设2场“北影节发布”活动。近百位电影业领军人物、知名影人及专家学者带来精彩发言。
中国电影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傅若清从创新电影科技方面谈到,“中国电影科技从无到有,从引进模仿到引领创新,一路走来,不仅有着看得见的发展成就,更形成了自我变革、自我超越的内生动力。”他表示,未来将以科技创新作为中影全产业链发展的重要支撑。
谈及互联网在电影制作、发行、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为中国电影产业带来的发展变化,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认为,未来电影在线发行将发展为两个窗口期,第一个窗口期,用户的观影方式是单片付费,平台跟出品方按照实际的线上票房分账;第二个窗口期,平台跟出品方之间采取买断或者保底的方式,用户以包月购买会员的方式观看电影。
蒋德富分享了新主流电影创作方面的经验,“希望在每年的重点影片部署中,博纳的影片不少于三部。”保利影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卫强表示,从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需要进一步提升内容创作的融合创新能力,不断推进类型多元化探索。
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表示,光线将坚守电影产业的核心——内容,并深耕动画电影,梳理中国神话宇宙,建立新的动画谱系。电影行业依旧是内容为王,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兼CEO王中磊对此持相同观点,“华谊更多考虑的是内容背后——创作内容的主体,因此更关注导演人才的培养发掘。” 在电影投融资峰会上,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中国电影要打造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金融资本赋能必不可少。此外,电影投融资机构要尊重行业规律,将优质内容作为投资导向。
“近期,北京环球影城一票难求,是电影巨大社会影响力的有力证明。中国电影影响力越来越大,银幕数、电影产量和票房都位居世界前列,中国电影快速发展,需要金融行业更有力的支持和助推。”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黄群飞说道。
在新消费时代,电影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营销宣传的助推。中国电影营销高峰论坛上,营销平台代表、制作人金句频出。新丽传媒高级副总裁兼新丽电影CEO李宁提出,电影营销的本质是传播,传播的核心是类型加情感。融创文化集团总裁、融创中国执行董事孙喆一认为,电影营销将会变为IP营销,未来不再是单片营销的逻辑,而是将营销前置到内容创作和商业联动中去,为整个IP的积累和培育做服务。
在伯乐营销创始人张文伯看来,电影营销的核心是聚焦目标观众,“大趋势是在创作生产阶段,就找到观众购买的理由,从而达成共识并努力实现。”猫眼娱乐CEO郑志昊总结新时代电影营销的三个新需求——“懂内容、懂观众、懂渠道,帮助电影成为成功的作品。”
“北京展映”首次走出北京
今年“北京展映”单元不仅恢复了往届经典单元,还首次走出北京,在京津冀31家影院放映近300部、1000场次中外影片,已恢复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的水平,显示了中国电影市场快速回暖的朝气与活力。
在颇受影迷青睐的“大师回顾”单元,观众在大银幕上重温了《十诫》《两生花》等经典之作。“修复经典”单元包括《胭脂扣》《秋天的童话》及4K修复版的《穆赫兰道》《男人四十》等影坛名作。天坛奖评委会主席巩俐的代表作《红高粱》《秋菊打官司》也重现大银幕。
每年北影节开票当日零点,电影票都会“秒光”,今年也不例外。主办方透露,今年开票后售出的首张电影票是《穆赫兰道(4K)》,最快售罄的电影TOP3分别是:《穆赫兰道(4K)》——9秒售罄,《今敏:造梦机器》——12秒售罄,《妄想代理人》——12秒售罄。数据背后,是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
今年,北影节与爱奇艺合作的“云上北影节”全面升级。影迷可以在线上专区观看近百部中外精品影片。其中,全球同步发行、爱奇艺独播的恐怖大师温子仁最近力作《致命感应》,刚一上线就引发影迷热捧。本届北影节4部优秀创投训练营作品,也亮相云上北影节。
和往年一样,北京广播电视台同时开启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视展映,精选19部境外影片播出,“客厅影院”进入千家万户。
在北影节展映单元策展人沙丹看来,“今年北影节策展在服务影迷、服务电影人、服务产业几个方面,做到了平衡。”比如,作为闭幕式影片的《兰心大剧院》,观众期待已久,该片也顺势定档10月15日。
今年北影节有一部重要展映电影——《挣扎》(1933),这部影片是天一公司(邵氏公司的前身)唯一存世的作品,几年前有人在美国找到该片拷贝,之后将其捐赠给中国香港,香港电影资料馆进行修复以后,该片首次在北京放映。“无论从国家意识,还是学术价值,这部影片都有国宝级的不朽价值。”沙丹评论。
北影节还将具有前沿性、探索性的作品带给观众。比如,今年戛纳电影节放映的纪录片《奶牛》,以牛的视角观照牛的世界;今年威尼斯电影节获奖片《洞》,全片几乎无对话,观众必须在杜比声场的影院观影,才能体验到真实的沉浸感。沙丹希望,通过影片展映让观众感受电影的多样性。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北影节网罗了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影片。比如,今年年初获得柏林电影节评审团大奖的《偶然与想象》;入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三层楼上》《高昂响亮》《我的丈夫得了躁郁症》等。有些影片此前并不对公众放映,因此在北影节上看片的影迷,实际上是这些影片的首批观众。
今年主竞赛单元天坛奖共有15部全球佳作入围。演员巩俐担任评委会主席,评委还包括演员陈坤、导演陈正道、导演乌尔善、演员张颂文、导演雷尼·哈林和导演娜丁·拉巴基。与往年不同的是,不管是主竞赛单元,还是“注目未来”单元,影片全部对公众开放,为这些影片走进中国观众的视野提供机会。
为期9天的北影节,电影从业者共聚一堂,描绘中国电影市场的未来。本届电影节结合2020年“云上北影节”举办经验,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办节形式,推出对内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对外提升全球传播影响力的国际电影节展“北京方案”,实现北影节“新十年”的转型升级。
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获奖名单
最佳影片
《云霄之上》
最佳导演
安德烈·扎伊采夫
《攻城日记》(俄罗斯)
最佳编剧
克里斯蒂安·托普
《信誓》(丹麦)
最佳男主角
團体男演员
《云霄之上》(中国)
最佳女主角
诺亚·阿比塔 (12岁)
《坠雪少女》(丹麦/比利时)
最佳男配角
沙哈布·侯赛宁
《此时此爱》(芬兰)
最佳女配角
娜娜·斯卡劳浦·沃斯
《信誓》(丹麦)
最佳摄影
宓鑫君
《云霄之上》(中国)
最佳音乐
图奥马斯·尼基宁
林达·阿恩基尔
《此时此爱》(芬兰)
最佳视觉效果
空缺
北影节9天时间共举办7场主题论坛、5场大师班,展映300余部中外佳片,共200余家中外影视机构参展,市场交易总金额352.23亿元,同比增长约6%。影视企业与金融机构强强联手,保利影业、文投控股等头部影企发布重点项目……北京国际电影节的“新十年”,电影事业正展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前景。
电影产业回暖 市场活力强劲
“我们不是在孤军作战,而是集体战斗,我们有强大的保障体系。特别感谢这个时代,能够让我们有这么好的创作环境和条件。”博纳影业集团行政总裁蒋德富感慨道。
全国影院复工一年有余,北影节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活力。
9月25日,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市场举办签约仪式,共23家企业44个项目达成签约合作,总金额352.23亿元,同比增长约6%,再次突破纪录。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电影局局长王杰群表示,“北京市场”作为北京国际电影节重要活动之一,过去十年共促成302个项目洽商签约,总金额达到1650.28亿元。
今年,北京推出多款特色金融产品为电影行业“输血”,提振行业信心。北京银行与北京市电影局签订《关于支持北京电影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这是北京市电影局首次与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在未来五年内,为首都电影行业企业提供不少于200亿元意向性授信,支持优质电影企业发展。
北京博纳影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猫眼微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力辰光国际文化传媒(北京)股份有限公司4家影视头部企业,分别与北京银行四个支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金额合计21.3亿元,用于支持电影作品拍摄、发行。北京银行还推出“电影+”版权质押贷融资产品,并与一些影视制作公司签约。
多家大型影企发布重量级合作项目,促进电影产业回暖。保利文化、保利影业、保利华信与中国移动北京公司战略合作,今后双方将在打通数字化文化产业链、5G及人工智能、云计算、无人智慧影院等技术应用方面展开合作。保利影业同时发布了《家住长安》《征战埃博拉》《代号·台风行动》等电影项目。
文投控股发布了“文投控股百城冬奥文化推广计划”的两个影视项目——动画电影《我们的冬奥》和动画剧集《2022去北京》,还发布了《灶王传》《冰雪之名》《江口沉银》三部影片。
今年的北京市场板块在原有基础上升级创新,由五大板块迭代为六大板块,并推出市场放映环节,项目创投板块增加了创投训练营。此外,北京市场行業对话板块首次设立学院日活动,为电影新人提供展示和成长的平台。
作为北京市场备受瞩目的一大亮点,本届项目创投征集数量再创新高,共收到839个项目,其中创投项目788个,制作中项目51个,最终评选出17个项目参加路演。特别大奖、最具商业潜力奖、最具创意奖、最佳原创剧本奖、最具投资价值项目奖等多个奖项,在北影节期间揭晓。
受疫情影响,本届北影节主要电影交易活动“北京市场”搬至云上,汇聚了来自爱尔兰、希腊、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影机构,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200多家相关企业。
“电影+”活动丰富多元,涵盖了三星手机电影单元、虚拟现实(VR)单元、北京民族电影展、青少年科学影像单元、游戏动漫电影单元、剧本游戏嘉年华等活动。
新十年:机遇与挑战并存
“我们应该永远站在擂台上,我们能讲故事,我们能感染人,我们有这个能力,就不应该放弃,我觉得这是我们作为电影人的责任。”在北影节大师班上,知名导演陈可辛面对未来流媒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表达了对电影产业发展的信心,“我并不觉得在电影院观影的形式会被淘汰,它可能会变成一种文化的高级活动。我们永远要对经营模式的变化有准备,要跟年轻的观众沟通,和他们保持对话。”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要时间节点,北影节以崭新的姿态进入下一个十年的开局之年。今年北影节策划了“中国电影发展高峰论坛”“青年电影人论坛”“艺术电影论坛”“首届中国影都发展论坛”“中国动画电影论坛”5场主题论坛,并首次增设2场“北影节发布”活动。近百位电影业领军人物、知名影人及专家学者带来精彩发言。
中国电影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傅若清从创新电影科技方面谈到,“中国电影科技从无到有,从引进模仿到引领创新,一路走来,不仅有着看得见的发展成就,更形成了自我变革、自我超越的内生动力。”他表示,未来将以科技创新作为中影全产业链发展的重要支撑。
谈及互联网在电影制作、发行、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为中国电影产业带来的发展变化,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认为,未来电影在线发行将发展为两个窗口期,第一个窗口期,用户的观影方式是单片付费,平台跟出品方按照实际的线上票房分账;第二个窗口期,平台跟出品方之间采取买断或者保底的方式,用户以包月购买会员的方式观看电影。
蒋德富分享了新主流电影创作方面的经验,“希望在每年的重点影片部署中,博纳的影片不少于三部。”保利影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卫强表示,从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需要进一步提升内容创作的融合创新能力,不断推进类型多元化探索。
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表示,光线将坚守电影产业的核心——内容,并深耕动画电影,梳理中国神话宇宙,建立新的动画谱系。电影行业依旧是内容为王,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兼CEO王中磊对此持相同观点,“华谊更多考虑的是内容背后——创作内容的主体,因此更关注导演人才的培养发掘。” 在电影投融资峰会上,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中国电影要打造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金融资本赋能必不可少。此外,电影投融资机构要尊重行业规律,将优质内容作为投资导向。
“近期,北京环球影城一票难求,是电影巨大社会影响力的有力证明。中国电影影响力越来越大,银幕数、电影产量和票房都位居世界前列,中国电影快速发展,需要金融行业更有力的支持和助推。”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黄群飞说道。
在新消费时代,电影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营销宣传的助推。中国电影营销高峰论坛上,营销平台代表、制作人金句频出。新丽传媒高级副总裁兼新丽电影CEO李宁提出,电影营销的本质是传播,传播的核心是类型加情感。融创文化集团总裁、融创中国执行董事孙喆一认为,电影营销将会变为IP营销,未来不再是单片营销的逻辑,而是将营销前置到内容创作和商业联动中去,为整个IP的积累和培育做服务。
在伯乐营销创始人张文伯看来,电影营销的核心是聚焦目标观众,“大趋势是在创作生产阶段,就找到观众购买的理由,从而达成共识并努力实现。”猫眼娱乐CEO郑志昊总结新时代电影营销的三个新需求——“懂内容、懂观众、懂渠道,帮助电影成为成功的作品。”
“北京展映”首次走出北京
今年“北京展映”单元不仅恢复了往届经典单元,还首次走出北京,在京津冀31家影院放映近300部、1000场次中外影片,已恢复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的水平,显示了中国电影市场快速回暖的朝气与活力。
在颇受影迷青睐的“大师回顾”单元,观众在大银幕上重温了《十诫》《两生花》等经典之作。“修复经典”单元包括《胭脂扣》《秋天的童话》及4K修复版的《穆赫兰道》《男人四十》等影坛名作。天坛奖评委会主席巩俐的代表作《红高粱》《秋菊打官司》也重现大银幕。
每年北影节开票当日零点,电影票都会“秒光”,今年也不例外。主办方透露,今年开票后售出的首张电影票是《穆赫兰道(4K)》,最快售罄的电影TOP3分别是:《穆赫兰道(4K)》——9秒售罄,《今敏:造梦机器》——12秒售罄,《妄想代理人》——12秒售罄。数据背后,是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
今年,北影节与爱奇艺合作的“云上北影节”全面升级。影迷可以在线上专区观看近百部中外精品影片。其中,全球同步发行、爱奇艺独播的恐怖大师温子仁最近力作《致命感应》,刚一上线就引发影迷热捧。本届北影节4部优秀创投训练营作品,也亮相云上北影节。
和往年一样,北京广播电视台同时开启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视展映,精选19部境外影片播出,“客厅影院”进入千家万户。
在北影节展映单元策展人沙丹看来,“今年北影节策展在服务影迷、服务电影人、服务产业几个方面,做到了平衡。”比如,作为闭幕式影片的《兰心大剧院》,观众期待已久,该片也顺势定档10月15日。
今年北影节有一部重要展映电影——《挣扎》(1933),这部影片是天一公司(邵氏公司的前身)唯一存世的作品,几年前有人在美国找到该片拷贝,之后将其捐赠给中国香港,香港电影资料馆进行修复以后,该片首次在北京放映。“无论从国家意识,还是学术价值,这部影片都有国宝级的不朽价值。”沙丹评论。
北影节还将具有前沿性、探索性的作品带给观众。比如,今年戛纳电影节放映的纪录片《奶牛》,以牛的视角观照牛的世界;今年威尼斯电影节获奖片《洞》,全片几乎无对话,观众必须在杜比声场的影院观影,才能体验到真实的沉浸感。沙丹希望,通过影片展映让观众感受电影的多样性。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北影节网罗了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影片。比如,今年年初获得柏林电影节评审团大奖的《偶然与想象》;入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三层楼上》《高昂响亮》《我的丈夫得了躁郁症》等。有些影片此前并不对公众放映,因此在北影节上看片的影迷,实际上是这些影片的首批观众。
今年主竞赛单元天坛奖共有15部全球佳作入围。演员巩俐担任评委会主席,评委还包括演员陈坤、导演陈正道、导演乌尔善、演员张颂文、导演雷尼·哈林和导演娜丁·拉巴基。与往年不同的是,不管是主竞赛单元,还是“注目未来”单元,影片全部对公众开放,为这些影片走进中国观众的视野提供机会。
为期9天的北影节,电影从业者共聚一堂,描绘中国电影市场的未来。本届电影节结合2020年“云上北影节”举办经验,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办节形式,推出对内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对外提升全球传播影响力的国际电影节展“北京方案”,实现北影节“新十年”的转型升级。
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获奖名单
最佳影片
《云霄之上》
最佳导演
安德烈·扎伊采夫
《攻城日记》(俄罗斯)
最佳编剧
克里斯蒂安·托普
《信誓》(丹麦)
最佳男主角
團体男演员
《云霄之上》(中国)
最佳女主角
诺亚·阿比塔 (12岁)
《坠雪少女》(丹麦/比利时)
最佳男配角
沙哈布·侯赛宁
《此时此爱》(芬兰)
最佳女配角
娜娜·斯卡劳浦·沃斯
《信誓》(丹麦)
最佳摄影
宓鑫君
《云霄之上》(中国)
最佳音乐
图奥马斯·尼基宁
林达·阿恩基尔
《此时此爱》(芬兰)
最佳视觉效果
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