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勇:悬置人生的艺术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on81888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施勇与他的传统艺术告别之作《最后一次古典式的礼拜》。图/本刊记者 邱苑婷

一根狗骨头


  “花光32年薪资、把家堆满大师名作、没钱也要搞收藏的上海教师”——不动声色地做了20年当代艺术创作后,这是艺术家施勇第一次出圈的标签。
  在这条阅读量10万 的“一条”公号推送下,有读者建议他小心楼上漏水。施勇听后只是笑。不过,一个足够吸引人的标题,的确让他走在大街上开始被陌生人认出来,尽管也许和艺术没太多关系。
  比起20年前,艺术圈确实已经太不一样了。千禧年左右,整个行业刚冒出一点发展的苗头,国内开始出现专业画廊,1998年,35岁的施勇第一次被画廊代理。提交艺术创作方案、参展、打飞的穿梭于各个国家,他曾经无比羡慕、想都不敢想的事,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逐渐多得让他生厌。
  后来他想,约莫2002到2007年,国内艺术圈就像上海夜空里那些高层建筑的灯光一样永远不知疲倦。所有人都被裹挟着,不自知不自觉地往前赶,他是其中一员,并未能置身其外,只是一边经历着,一边抽身俯瞰。
  抽身而出的瞬間十分日常,比如在小区花园里看别人遛狗,一根玩具狗骨头扔出去,狗便紧盯骨头飞奔而出,又摇头摆尾地叼回来。
  那个景象在施勇脑中停留至今。那根狗骨头,最终在2002年的装置艺术作品《月色撩人》里,被他做成了一根巨大的闪着红光的狗骨头形状装置,骨头前是穿着西裤的两条巨大的腿,又像趴着向前撑地的一双手掌,似站似跪。
  那根骨头,有时在场、有时不在,贯穿了那个时期施勇的大部分作品。展览,展览,还是展览,在烦躁中,施勇干脆做了一个吐露心声的作品:2006年,他用PS做了一系列几可乱真的假图,名为《抱歉,2007年卡塞尔没有文献展》(卡塞尔文献展是全球艺术界最重要的展览之一)。当然,2007年一切展览照常进行,但没有人想到,作为艺术家的施勇真的停下来了。
  这一停就是八年。从2007到2015年,除了偶尔延续先前的一些创作外,施勇更多地退居幕后,服务于另一个身份——香格纳画廊艺术总监。从艺术家变成从业者,看似典型的“半途而废”,但他竟出人意料地适应,并在八年悬置后以艺术家身份重出江湖,像被激活了一般,甚至更加高产。
  “通常,人们总会把一个人的坚持看成是一个理想化的东西。但我已经不想被坚持控制,不想被这种教条的东西控制。喜欢就做,做不下去就做其他事,来来回回,我现在反而发现这个方法对我很有效,变成一种比较自然的、适合我的方式。我不相信‘坚持’。”

放弃与转向


  这不是施勇人生中的第一次放弃。早在1992年,刚获得中国油画年展优秀奖的施勇,在自己最后一张油画的框边扎上了两排钉子,原因是“太惯性、腻味了”。
  那张画叫《最后一次古典式的礼拜》,作于1990到1991年,是28岁施勇的自画像。画里的年轻人单掌反手放在胸前,整体风格受意大利基里科和卡洛·卡拉创立的形而上画派影响,处理方式很中世纪,背景用偏亮的色调突出,人像在前却蒙上阴影。
  扎钉子的意思是决裂,与传统绘画告别。恰好拿到了奖,施勇自认在传统绘画道路上已经证明了自己:“不画了,我要去争取我新的东西了。”
《月色撩人》施勇,2002综合媒介装置
《切割、立起、然后填充》施勇,1993

  在那张画上补了几笔,就此结束,直到现在,施勇再没画过一笔。近来偶尔需要为装置类艺术作品上色,他拿起笔的手竟有些颤抖。那时他已从上海轻工高等专科学校美术设计系毕业六七年,自从1981年入学,尝试先锋艺术的念头就浮现了,只是一直局限在绘画媒介上。他始终记得一次在水乡写生时,他和同学把各种可充当颜料的材料混在一起,油画颜料、蜡、沙子甚至料酒,身边所有可用之物都一股脑倒进去,如同调制鸡尾酒。他们戏言自己是“鸡尾画派”,还设计了“鸡尾徽章”。
  对生于1963年的施勇来说,这在当时已是极大的叛逆。从小画宣传画,他被称赞最多的是“画得真像”,接受的是苏联式的绘画艺术观念;后来知道了达·芬奇,暗下决心要成为达·芬奇那样伟大的画家——他莫名的信念部分来源于,他和达·芬奇一样是左撇子。读美术设计系时正值80年代,改革开放与先锋思潮风起云涌,毕业一年后,“85美术新潮”兴起,刚毕业的施勇只是旁观者,心里却无比羡慕。
《将一只( ) 鸟从一座塔的塔顶放掉》施勇,2020

  那时施勇被分配到一个胶鞋研究所,整天在办公室里画自己的画、不务正业,开始看《中国美术报》《江苏画刊》《艺术家》,接触西方现代艺术。办公室里有做鞋模的蜡,他用来捏自己的作品,领导一看到就摇头,“小施啊……”可到头来施勇依旧我行我素,两年半时间,没设计过一双鞋,直到终于被调到华山美校,做老师教设计。   他自认并不是一个好老师,但留恋高校的自由,一待就是35年,直到今天。回头看,90年代和他同期、较早在国内开始做实验艺术的人,几乎没有全职艺术家,多半都仰赖于高校、报社这样相对自由稳定的体制内工作保底。
  1991年告别传统绘画后,施勇每天的生活变成了看书、聊天。他一知半解地读着罗兰·巴特、德勒兹、福柯、海德格尔和结构主义哲学家……直到20年后,人们在他的作品里看到了某种暧昧、神秘的对语言学和符号学的迷恋,源头多半要追溯到这段时光。
  但在当时,刚刚扔下画笔、毅然踏入实验艺术圈的施勇没有想那么多。靠着一股子年轻人无知无畏的热情劲儿,从不计划未来。1993年,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件装置作品《切割、立起、然后填充》——施勇试图描述和阐释作品,而十分钟后,我依然对它的概念和手法感到一头雾水,言语间只听得“感光材料”“碎片”“填充”“影体”“崩塌”之类的词,直到看到照片时才恍然:施勇在立体空间里做出了“影子”的形状。

悬置的八年


  施勇的作品的确晦涩难懂,这点连艺术家本人都不得不承认。
  总有人问他:做艺术总监,怎样影响了你如今的艺术创作?他的回答总是模棱两可:有,也没有。
  悬置的八年并未从本质上改变他的创作。他近两年的作品,比如切割一架钢琴,分解成棱角分明的部件,毫无秩序地散落展厅一地,再有几片零件不翼而飞——这叫《将一只()鸟从一座塔的塔顶放掉》,让人摸不着头脑;拆解汉字的笔划,把每个字重新组合成围合形状,各自孤立,像一个个不规则的多边形孤岛,不经解说完全认不出来——这叫《施勇的全球化》……
  好在施勇是一个少见的愿意配合的艺术家,也乐于向观众解释自己的创作意图,随和得让人很难把那些晦涩作品和他联系在一起。2021年5月,在重庆当代美术馆的“缝合”展开幕式上,瘦高、齐肩长发的施勇作为代表艺术家上台发言,随后又带着所有人看展、讲解自己的作品。解答问题时,他的双手总是交叉叠放在身前,身体前倾、随着倾听的节奏点头摇晃,然后推推眼镜一五一十地作答。
  施勇的配合度之高,与八年的艺术总监工作不无关系。在香格纳画廊,他主要的工作就是与艺术家沟通布展细节,负责把控画廊展览作品的位置关系、整体场地空间效果,因此少不了和各种艺术家、策展人打交道。“每个艺术家的出发点、性格、擅长的语言方式很不一样。”他总结出,艺术家对布展的态度大体上分为三类:
  第一类佛系、心大,完全不管,把现场全权交给艺术总监负责,比如他的多年好友丁乙;第二类是需要探讨沟通的类型,比如杨福东,对方会问“你觉得这行吗”,实际意思就是“我觉得挺好,希望你也说行”,只不过确实有不同想法时,施勇才会试探着和对方分享自己的看法,分条列点地举出理由,交由对方抉择;最后一类则是艺术家有想法,要完全顺着对方来。
《施勇的全球化》 施勇,2021

  “当艺术总监后,我看问题的视角也有改变,会从更大的角度找寻一种平衡。”施勇说。
  “但回到艺术家身份后,会更多地考虑市场和受众吗?”我问。
  “也不会。艺术家不会太考虑受众吧,要考虑的是走在自己的前面,走在自己的背面。”
  或许可以佐证这句话的是,2015年重新以艺术家身份回到公众面前时,施勇依旧保持着他的晦涩语法。2015年,环境装置作品《让所有的可能都在内部以美好的形式解决》是一场“关于空间、物料和语言的控制与被控制的游戏”,艺术家把一段私人秘密用铝条嵌压隐蔽了起来;2017年,他切割了一辆汽车,最后成了作品《规则之下》;2021年5月在重庆当代美术馆,施勇切割了一架钢琴,面对散落一地、被切割的钢琴部件,他向人们解释,这就像一个谋杀案的案发现场,而零落的部件正如侦探破解谜题的线索,若再往展厅楼上搜寻,还能意外发现逃逸场外的线索。
  有朋友开玩笑说,施勇是概念艺术家,他的一切作品都围绕着预设的概念;但对施勇来说,这些看似抽象的概念与艺术呈现,全部与现实发生关联,哪怕抽象至极的“切割”。
  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做?施勇会告诉你:“切割”行为,是他选择进入这个世界的语法。
  “对我来说,切割任何东西都像是切割身体。”
  “被切割、分化、归类,人变成一个标准化零件,变成无主见的个体,无痛感、麻木,用漂亮的收口来解决伤口。”
  这是施勇悬置八年后,从现实中得到的一些体悟——每个人都是“被控制之物”,被思想、语言、欲望等许多无形的事物决定着自身,在严格意义上无能为力。
  他自己也未能跳脱其中,只能在语法世界里思考逃逸的可能性与出口。施勇因此痴迷于充满可能性的语言世界,痴迷于语言的迷宫、谜语、推理、密码式的逻辑,也毫不意外地,他会被翁贝托·埃科《玫瑰的名字》《傅科摆》所吸引。埃科在书里写,“有些东西在这里消失,在那里呈现。”这些语义暧昧的句子让施勇着迷,最终又成了他作品的氣质。
《规则之下》施勇,2017

缺陷


  回望先前的作品,施勇反而觉得,这八年没有中断,曾经的那些线索,有些或许已然随着时间流逝、失效,比如90年代末的“新形象系列”,但那些真正重要的命题被筛出、留下,有些甚至能穿越时空,重新与当下的现实共振。
  近两年,他开始对“缺陷”这个词语着迷。   2021年6月,在上海外滩边的CEF实验影像中心,施勇向来宾解释《施勇的全球化》这组作品时,开口第一句便是坦白自己对“缺陷”的思考: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在他看来正是这個世界潜在的缺陷,猝不及防地暂时中止了曾经频繁的国际旅行,那些笔画围合成的孤岛形状,就像疫情中各自隔离的人与地区。
  对缺陷的思考早在疫情之前就已开始。四年前切割汽车时,所有零部件都被他用金属切割机割开。那时他关注的是控制的规则,是完美的语法,但唯有两件东西,他无论如何也切不开:一样是硬度极高的车轴,另一样是残留在油箱里的焦黑汽油。
  那时他觉得自己遇到了一个规则之外的障碍,一个艺术创作上的瓶颈。作为一个“概念艺术家”,切割的语法已然制定,他本期待完美执行。可遇上不能切割之物,便是规则里有了缺陷。
  卡在瓶颈里时,焦虑无可避免。施勇习惯的方式依然是,暂时先悬置焦虑。
  悬置问题的时间里,施勇有一天突然意识到,“也许缺陷是一个未来形式,它可以颠覆我们现在的语法,颠覆式松动或者瓦解这个所谓的‘语法’,让人从一个得意洋洋但却是死胡同的状态中解脱出来。”
  于是,他重新把视线转向了“缺陷”本身。他把汽油封闭在一个单独的皮管里,嵌入墙中,汽油依旧在流动,却被悬置了起来,每次看到,都像在提醒他不完美和缺陷的存在。
  后来施勇仔细想,或许早在他1995年的实验性装置作品里,已经嵌入了“缺陷”,某种破坏原有规则的不稳定因素。当时他参加了一个艺术展的策划,“以45度作为理由”,没有经费、没有展览场所,策展人的确是随便找了一个理由,告诉他们随便在什么地方、随便用什么方法,做一个作品、拍照,最后汇总印一份册子,这就是一个艺术展。
  施勇想,那在家做是最省钱、最好的。于是有了《扩音现场:一个私人空间的交叉回声》,他在家里的每个房间同时放上麦克风和扬声器,通过公放,不同房间里的声音互相干扰,24小时开着,就这样住一个月,哪怕朋友来借住也一样。最尴尬是上卫生间时,客厅、卧室的音箱实时同步,隐私全无——“其实我现在想想,我嵌入的就是一个缺陷,这种缺陷使房间的对应性关系被瓦解,整个原来完美的安全性都被打破。”

平衡


  缺陷里藏着艺术创作的契机。意识到这点后,施勇开始主动寻找缺陷,尝试产生缺陷的各种可能。在工作室里不小心踩到一块不稳的板子,刹那间的趔趄,是由于水泥地面上一块小小的异物,这是缺陷,也足以让他构想出一个新的点子:
  以此为原型,设计一个大型平衡器,人可站在上面,但平面一旦失衡,就会发出高频声,同时在信号干扰器下手机信号慢慢消失;直到找到平衡,声音便会立马消失。
  这个至少需要两个人合作才能找到平衡的大型艺术装置,2020年10月作为“露台计划”的一部分,出现在了法国领事馆的花园露台上,施勇将之取名为《谨慎!你的介入将对其产生影响,也对你产生影响》。这件作品尤其引起了外交人员的共鸣,每到周六下午的开放时间,连周边美国领事馆的工作人员也会带人来参观,人们三两成群,一组一组地站上去实验,小心翼翼地移动,试图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他们告诉施勇:“这就是我们每天的工作!”
  只有一次,一个小孩站上去,无论怎么跑跳,装置都很安静。施勇设定感应的重量,是以成人体重为标准的,旁人以为装置坏了,问施勇,他说:
  “因为小孩不会搞坏这个世界。”
  施勇今年58岁,还有些他自己也尚未能懂的冲动,比如用素描本和铅笔抄写《福柯的最后一课》,全部抄在一页纸上,抄满又擦去,在原来的痕迹上继续抄,继续叠加,像一个强制的仪式。他会记录下每次抄写的时间、起止行数:第一次开始于2019年2月2日晚上9点12分,疫情隔离期间;第52次开始于2021年6月20日,正是《施勇的全球化》开幕的前一日。
  每次擦去笔迹,施勇把扫落下来的铅笔屑全收在一个小小的透明塑料圆盒里,盖子盖好、用透明胶封上。抄过的内容一点也不记得,素描本的纸张却已经快被擦烂了,留下的这小半盒铅笔黑屑,他说,大概是哲学的头皮屑吧。
  那幅年轻时与传统绘画告别的自画像,依旧挂在他工作室的墙上。朋友曾提出要买,施勇笑着说不卖,自己又不是个靠卖画为生的画家。
  画里28岁的施勇,单手放在胸前,像在拒绝、又像在推开,仿佛正在用不知何所往的目光,看向58岁依然自认年轻的自己。穿过30年的时光,反反复复搁置又重启,经过各种迷人又可怕的意外与偶然,曾经那个想成为达·芬奇、成为基里科、成为伟大的某个“别人”的年轻画家,终于还是成为了自己。
其他文献
1944年6月6日,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几天后,两个法国人骑着自行車穿过美国陆军司令部第二十三支特别部队的警戒线,当时的一幕让他们惊呆了:他们看见4个美国士兵抬起了一辆约40吨重的谢尔曼坦克。后来其中一位美国士兵亚瑟·希尔斯顿回忆说:“法国人有些目瞪口呆,显然是等着我们的说法,我最后告诉他们‘美国军队很强大’。”  其实,这支特别部队的士兵并没有其他超人的军事力量——他们的坦克是充
当下,江湖蟊贼多如牛毛,人们亦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可是,如果在一个文明国家,尤其是在一个传统文艺团体演职员间发生了盗窃案,恐怕有人说你在编故事——那简直是匪夷所思了。但在现实生活中,凡事皆有可能。14年前,英国伦敦马戏团来沪演出,就发生过一起专门“杀熟”的内部盗窃案。上海警方历经半年的缜密侦查和艰苦寻踪,终于成功地破获了这起被称为“3·1案件”的涉外内盗案。  巨款信封不翼而飞  1999年2月
一只巴西公鸡近日一夜成名,因为它用3个月的时间学会了用电子琴演奏一首当地儿歌,被网友誉为“公鸡中的演奏鸡”。  这只名叫“小歪嘴”的公鸡今年一岁半,生活在圣保罗州北部圣若泽·杜斯坎普斯市。在主人的不懈训练下,它如今已能熟练地用电子琴弹奏巴西著名儿童歌曲《哦,苏珊娜》。  主人埃拉斯是一位入行7年的驯兽师,她在家喂养了18只动物,包括鸡、猪、鸟、狗、黄鼬等等。埃拉斯说,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发现“小歪嘴
什么是群体免疫   人类文明发展到现在,人类平均寿命不断延长,青少年非正常死亡率是所有动物物种中最低的。这不仅仅因为人类注重饮食和养生,更重要的是各种各样的现代医学手段保障了人们的健康。   群体免疫也是现代医学的一种方法,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群体免疫的最优策略是通过疫苗来实现的。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群中的多数人通过注射疫苗获得了抗体,那么病毒就难以流行和传播,这就保护了那些少数没有注射疫
神秘的“死亡体验”   1991年,美国亚特兰大市民帕姆·雷诺兹在接受脑部动脉瘤手术时,医生要将她脑中所有血液排空,雷诺兹因此进入了医学上所谓的“脑死亡”状态,时间长达45分钟。雷诺兹苏醒后,描述了一些令人惊讶的体验。她说她在“脑死亡”期间曾与已故的亲属畅谈。更令人惊奇的是,她居然能够详细描述手术的每个步骤和细节,甚至能详细描述用来切割颅骨的骨锯的样子。   美国一位65岁“死而复生”的商人,
神秘死亡的新郎  宁格鲁礁是澳大利亚著名的旅 游景点之一,这里离澳洲大陆很近, 却又紧邻深海,更惊险刺激的是附 近海中还有很多沉没的潜艇和轮 船,游人可以潜人其中探险。  2011年2月17日,一个英国 旅游团来到这里游玩,游客中有一 个名叫布莱兹的新郎是一名潜水爱 好者。当时恰好有台风,这样的天 气海洋动物們都躲在环礁下面,他 和游客中的4名潜水爱好者租来 潜水衣,悄悄潜人海中。大约一个 多小时
1957年10月4日,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上了天。  此后,随着苏联的“礼炮”号、“联盟”号和美国的“双子星”、“阿波罗”系列太空探索行动的展开,一个崭新的太空世界映入人类的视野。  于是,在“是否存在月球人”、“火星上有生命吗”等一系列谜团端倪初露时,“太空之眼”却发现了更多的秘密。  火星“人脸”的秘密  人选原因:为人类将来移居火星做准备  星级评定:★★★★  1988年“火星大冲”之际,
衣服能自动调节温度,确保你永远不会太热或太冷,它们还可以减少地球能源的使用。  地球气候似乎越来异常了,一个地方冬冷夏热的定律似乎越来越不可靠。前几天还热得要命,穿着短袖短裤,冲凉水澡;骤然之间寒流突袭,仅仅一个晚上就变得天寒地冻,得赶紧找出压箱底的秋裤棉袄。一不注意妥当保暖,就极有可能“得罪”流感病毒。  面对经常变脸的温度,不经常看天气预报的你,有没有觉得经常随身带着外套是一件麻烦事?会不会希
希拉里也要调查UFO  宇宙中真的存在外星人么?大多数人可能对此没有疑议,毕竟宇宙是一个如此浩瀚的未知世界。那么,外星人真的乘坐UFO(不明飞行物)到访过地球么?这恐怕就是一个未知之谜了。不过,在2016年的美国总统竞选中,民主党竞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公开表示,自己相信UFO到过美国,更相信美国空军捕捉了UFO。希拉里甚至向美国人承诺,如果自己能够成功当选美国新一任总统,她将派调查小组前往美国的“5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个国家开发利用太空的能力,决定着今后它在国际政治斗争中的地位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拥有制天权,有利于对宇宙资源的开发,有利于支援和保障地上的经济发展。因此,获得制天权对一国经济、政治、军事等各个领域都将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一个国家拥有了太空这个制高点,也就拥有了制天权,进而拥有制空权、制海权、制陆权和制信息权。   人类的战场已经从陆地、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