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教师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作品。一次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值得深入观赏、反复品味的艺术作品。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作品,如果从艺术的角度加以考量,“意境”应该是一个很值得追求的目标。
“教学意境”是一个比较时尚的说法,它实际上表示的是教学过程中师生情意与教学情境两者契合的状态。具体来说,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假如能够产生智慧的交锋,或者实现思想的交流,或者完成情感的交融,而且其智慧、思想和情感与整个课堂呈现出来的审美情景和艺术氛围相吻合,那就可以认为已经完成了相当出色的教学意境的创造。
一、智慧交锋中的意境追寻
智慧其实就是一种能力。是不是能够对教材做出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表达,是教学智慧最直观的表征。当然,智慧的呈现也可以有不同的个性:有的擅长创新,有的善于发现,也有的体现为精准的归纳与整理。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所需要追寻的意境之一,是师生之间各种智慧在碰撞中灵性火花的充分激发。
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是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怎样才能从这样的名作教学中寻找到我们需要的意境呢?局促于标准答案和教学参考书的拘囿之中,把小说主题作笼统的理解和简单化的表达,那是很方便的——通过亲兄弟之间的情感变化,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如果我们的教学目的只是为了获得这样的结论,那就很难得到智慧交锋的乐趣,也表明对于教学意境的追寻毫无兴趣。
“无中生有”是引发智慧交锋的重要方式,也是创新智慧的不二法门。在貌似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也最容易考验智慧的成色。课堂教学中,我提出一个奇怪的问题:“船长对于勒的评价是‘法国老流氓’,这是为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就这个问题,各种意见开始产生分歧,课堂沸腾了。有的说于勒一定是好吃懒做,才招来了船长的鄙视;有的说船长就是个势利眼,在他眼里,穷人都是流氓;有的说,船长既然愿意把于勒带回祖国,说明他还是个好心人,一定是于勒一直在他船上白吃白喝才让他感到气愤;有的说船长对于勒的实际情况也只是据说、听说,而且“老流氓”的评价也不一定就是最准确的翻译,也许莫泊桑的原文中不是这样的意思……
作为教师,我无意为这些意见提供什么标准答案。我只是从这样的讨论中体验到了不同的智慧个性在认识事物时可能产生的不同结果。跳出“兄弟无情”的圈子,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切入这幕人伦悲剧,名作教学也就有了新的活力。
二、思想交流中的意境追寻
如今,语文教学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信息交际能力培养,也开始重视思想交流能力的培养。这首先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资源的极大丰富。过去,我们习惯于强调用主流思想占领讲台,把语文课堂当作宣传机器,“塑造”灵魂,这其实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管理思维一脉相承。三十多年前,中学语文教材的名目都改为“政治”,就是这一管理思维登峰造极的反映。其实,就算这样的塑造是有用的,其效果也是有限的。因为,思想的价值与魅力不在其世俗地位的强弱,而在于是否具有力量与锋芒。消除了思想资源的多样性,同时也就消灭了主流思想的生命力。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提供不同思想的交流,让思想自由地“飞”一会儿,才有可能产生深邃的意境。
围绕成功话题的言说,古今中外代不乏人,相关著作汗牛充栋。教材中选入了季羡林先生的《成功》一文,用公式表述为“天资 勤奋 机遇=成功”。这既代表了当今主流思想中对于“勤奋”要素的强调,又在此基础上给予“天资”“机遇”相当的地位。实际上,在我们的教师和学生中,本来就存在着对于“成功”的许多千差万别的思想认识。如果我们把语文教学的过程理解为统一思想的过程,衍变为所谓的正确观念引领过程,那我们还是很容易堕入“过度塑造”的泥沼。事实上,有的教师正是这样做的。他们把“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的滥调预设为教学重点,津津乐道的结果却招来了学生无情的嘲弄。其实,这样一种文本正好可以增进不同思想观点的平等交流。倒是那些围绕“什么才是成功”“怎样才能获得成功”“是否谁都需要成功”等内容展开的师生之间的讨论,却极好地提升了教学的意境。思想交流的关键是平等和自由。课堂之上,没有什么不能质疑的观念权威,也不能产生先入为主的观点歧视。在我看来,思想的活跃,个人观点能够获得尊重,比树立一些冠冕堂皇的理论权威重要一千倍。退一步说,就算我们希望塑造健康的心灵,也应该是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得到充分交流以后的自然产物。
三、情感交融中的意境追寻
情感在语文教学中一向占据着比较突出的地位。与特别崇尚理性的自然科学或哲学等不同,语文学科从教学内容的情感分析到教学风格的情感诉求,情感或者被当作一种教学的手段,或者被描述为一种教学目标,这也许是这一学科最为显著的特征。然而,作为课堂教学意境追寻的情感交融,应该还有着特殊的意义。
也许是一种错觉,我们总觉得现在不少学生的情感世界比较多的表现出浮浅、冷漠或者低俗的特征。尤其是师生关系的情感联系,正在遭遇严重的水土流失。在这样的背景下,有意识地加强教学中的情感交融,让真诚、丰富而高洁的情感重新弥漫在琅琅书声之中,无论如何都是值得语文教师去努力追寻的意境。
《藤野先生》也是许多年来始终选作教材的经典篇目。但是,在普通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的兴趣往往更多地投射在鲁迅先生弃医从文这一思想转变的探究之上,把深刻认识鲁迅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当然也不失为一种教学选择。但是,我们觉得,正如文章的标题所显示的那样,对藤野先生人格与情感的体察,乃至由此而生发的关于师生情感的联想和共鸣,恐怕更应该也更能够唤起我们的教学热情。文章记录下了藤野和学生鲁迅的一些交往细节,我们也许记住了这位老师不修边幅的独特形象,记住了他在学生课堂摘记本上作的修改订正的教学作风,记住了他“不耻下问”研究中国妇女裹足后的生理变化情况的治学态度,也记住了他对学生一视同仁的职业道德。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如果能让师生沉浸在这朴质、自然、深沉而悠远的情感之中,让这平凡而普通的师生情谊连接上责任与道德、怀念与感恩等内容,就会唤起双方强烈的心灵共振。比如,从“分数事件”中我们可以发现,当一个学生感受到了委屈,他首先想到的是向自己的老师倾诉,这里包含着多么真诚的信任!在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还有什么比相互之间的信任更有价值呢?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意境追寻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言与情感,思想与个性,这些都是语文课堂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而这一切,也正是构筑教学意境的基础材料。语文课堂教学的意境,从本质上说,就是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的语文之美。
唐代苏州名画家张璪曾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来讲述他的意境创造。如果把他的创作经验移用到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来,所谓“造化”,大致相当于资以教学的材料,对于语文教学来说,选择理想的教学材料的确非常重要,这涉及教材建设。但是,我们在这里更想讨论的问题是,面对相同的教材,为什么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教学意境呢?关键恐怕还在于课堂教学是否真正能“得”师生的“心源”。
(曹云霞,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215021)
“教学意境”是一个比较时尚的说法,它实际上表示的是教学过程中师生情意与教学情境两者契合的状态。具体来说,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假如能够产生智慧的交锋,或者实现思想的交流,或者完成情感的交融,而且其智慧、思想和情感与整个课堂呈现出来的审美情景和艺术氛围相吻合,那就可以认为已经完成了相当出色的教学意境的创造。
一、智慧交锋中的意境追寻
智慧其实就是一种能力。是不是能够对教材做出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表达,是教学智慧最直观的表征。当然,智慧的呈现也可以有不同的个性:有的擅长创新,有的善于发现,也有的体现为精准的归纳与整理。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所需要追寻的意境之一,是师生之间各种智慧在碰撞中灵性火花的充分激发。
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是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怎样才能从这样的名作教学中寻找到我们需要的意境呢?局促于标准答案和教学参考书的拘囿之中,把小说主题作笼统的理解和简单化的表达,那是很方便的——通过亲兄弟之间的情感变化,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如果我们的教学目的只是为了获得这样的结论,那就很难得到智慧交锋的乐趣,也表明对于教学意境的追寻毫无兴趣。
“无中生有”是引发智慧交锋的重要方式,也是创新智慧的不二法门。在貌似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也最容易考验智慧的成色。课堂教学中,我提出一个奇怪的问题:“船长对于勒的评价是‘法国老流氓’,这是为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就这个问题,各种意见开始产生分歧,课堂沸腾了。有的说于勒一定是好吃懒做,才招来了船长的鄙视;有的说船长就是个势利眼,在他眼里,穷人都是流氓;有的说,船长既然愿意把于勒带回祖国,说明他还是个好心人,一定是于勒一直在他船上白吃白喝才让他感到气愤;有的说船长对于勒的实际情况也只是据说、听说,而且“老流氓”的评价也不一定就是最准确的翻译,也许莫泊桑的原文中不是这样的意思……
作为教师,我无意为这些意见提供什么标准答案。我只是从这样的讨论中体验到了不同的智慧个性在认识事物时可能产生的不同结果。跳出“兄弟无情”的圈子,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切入这幕人伦悲剧,名作教学也就有了新的活力。
二、思想交流中的意境追寻
如今,语文教学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信息交际能力培养,也开始重视思想交流能力的培养。这首先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资源的极大丰富。过去,我们习惯于强调用主流思想占领讲台,把语文课堂当作宣传机器,“塑造”灵魂,这其实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管理思维一脉相承。三十多年前,中学语文教材的名目都改为“政治”,就是这一管理思维登峰造极的反映。其实,就算这样的塑造是有用的,其效果也是有限的。因为,思想的价值与魅力不在其世俗地位的强弱,而在于是否具有力量与锋芒。消除了思想资源的多样性,同时也就消灭了主流思想的生命力。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提供不同思想的交流,让思想自由地“飞”一会儿,才有可能产生深邃的意境。
围绕成功话题的言说,古今中外代不乏人,相关著作汗牛充栋。教材中选入了季羡林先生的《成功》一文,用公式表述为“天资 勤奋 机遇=成功”。这既代表了当今主流思想中对于“勤奋”要素的强调,又在此基础上给予“天资”“机遇”相当的地位。实际上,在我们的教师和学生中,本来就存在着对于“成功”的许多千差万别的思想认识。如果我们把语文教学的过程理解为统一思想的过程,衍变为所谓的正确观念引领过程,那我们还是很容易堕入“过度塑造”的泥沼。事实上,有的教师正是这样做的。他们把“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的滥调预设为教学重点,津津乐道的结果却招来了学生无情的嘲弄。其实,这样一种文本正好可以增进不同思想观点的平等交流。倒是那些围绕“什么才是成功”“怎样才能获得成功”“是否谁都需要成功”等内容展开的师生之间的讨论,却极好地提升了教学的意境。思想交流的关键是平等和自由。课堂之上,没有什么不能质疑的观念权威,也不能产生先入为主的观点歧视。在我看来,思想的活跃,个人观点能够获得尊重,比树立一些冠冕堂皇的理论权威重要一千倍。退一步说,就算我们希望塑造健康的心灵,也应该是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得到充分交流以后的自然产物。
三、情感交融中的意境追寻
情感在语文教学中一向占据着比较突出的地位。与特别崇尚理性的自然科学或哲学等不同,语文学科从教学内容的情感分析到教学风格的情感诉求,情感或者被当作一种教学的手段,或者被描述为一种教学目标,这也许是这一学科最为显著的特征。然而,作为课堂教学意境追寻的情感交融,应该还有着特殊的意义。
也许是一种错觉,我们总觉得现在不少学生的情感世界比较多的表现出浮浅、冷漠或者低俗的特征。尤其是师生关系的情感联系,正在遭遇严重的水土流失。在这样的背景下,有意识地加强教学中的情感交融,让真诚、丰富而高洁的情感重新弥漫在琅琅书声之中,无论如何都是值得语文教师去努力追寻的意境。
《藤野先生》也是许多年来始终选作教材的经典篇目。但是,在普通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的兴趣往往更多地投射在鲁迅先生弃医从文这一思想转变的探究之上,把深刻认识鲁迅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当然也不失为一种教学选择。但是,我们觉得,正如文章的标题所显示的那样,对藤野先生人格与情感的体察,乃至由此而生发的关于师生情感的联想和共鸣,恐怕更应该也更能够唤起我们的教学热情。文章记录下了藤野和学生鲁迅的一些交往细节,我们也许记住了这位老师不修边幅的独特形象,记住了他在学生课堂摘记本上作的修改订正的教学作风,记住了他“不耻下问”研究中国妇女裹足后的生理变化情况的治学态度,也记住了他对学生一视同仁的职业道德。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如果能让师生沉浸在这朴质、自然、深沉而悠远的情感之中,让这平凡而普通的师生情谊连接上责任与道德、怀念与感恩等内容,就会唤起双方强烈的心灵共振。比如,从“分数事件”中我们可以发现,当一个学生感受到了委屈,他首先想到的是向自己的老师倾诉,这里包含着多么真诚的信任!在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还有什么比相互之间的信任更有价值呢?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意境追寻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言与情感,思想与个性,这些都是语文课堂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而这一切,也正是构筑教学意境的基础材料。语文课堂教学的意境,从本质上说,就是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的语文之美。
唐代苏州名画家张璪曾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来讲述他的意境创造。如果把他的创作经验移用到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来,所谓“造化”,大致相当于资以教学的材料,对于语文教学来说,选择理想的教学材料的确非常重要,这涉及教材建设。但是,我们在这里更想讨论的问题是,面对相同的教材,为什么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教学意境呢?关键恐怕还在于课堂教学是否真正能“得”师生的“心源”。
(曹云霞,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215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