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身边小事性教育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_d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一说到孩子的性教育,除了闭口不说的误区,还有一种,就是要拉过孩子来促膝长谈,oh,no!不是这样的!家庭性教育,就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琐琐碎碎,咱们得善用身边小事儿来谈性教育。
  比如周末带孩子出去玩,很容易碰到鞭炮齐鸣的婚礼现场,孩子最喜欢凑这种热闹了。如果在这时候,家长在旁边补上一句:“看到了吗,宝贝?一男一女相爱了,他们就会举行婚礼,组织一个家庭,继续相爱,然后就会有他们的小宝宝。就像我们一家人一样。”简单的一句话,就完成了一次性教育,关于亲密关系的教育。
  当然,只说“一男一女”相爱了,有点儿异性恋霸权了,让孩子知道同性恋的存在,接纳同性恋,也非常有必要。
  有一年方刚妻子的朋友从外地到北京,让她帮着订了个房间,朋友很感谢她,就请吃饭。妻子回家就笑,笑得很诡异,说:“吃饭的时候,俩大男人,我喂你一勺,你喂我一勺。他们是同性恋吧?”方刚很坦然地说:“是同性恋就是同性恋呗,用得着那么兴奋吗?”方刚作为父亲就完成了对儿子的一次性教育,因为当时儿子就在旁边听着呢。
  家人一起看电影,也是很好的性教育机会。但有的家长比广电总局审查得还严,一定要电影里没有任何亲热场面,画面一到,赶紧给孩子捂眼。没必要哈,孩子不会学坏的,告诉孩子那些亲热场面应该在什么情况下、跟什么人发生,孩子就不会逮谁亲谁了。
  就算电影里有性暴力的场面,也不怕,孩子旁边不是还有家长吗?比如一家三口在看《让子弹飞》,突然出现一个镜头,几个土匪强奸良家妇女。怎么办?孩子会有什么想法?他会学坏吗?不用担心,家长用自己的性教育价值观去影响他就可以了。这时候跟旁边的孩儿他妈评论一句:“强奸,土匪行为,真龌龊!”孩子能不入耳?
  刚才说了那么多用言语正面传授、旁敲侧击的办法进行性教育,还有一些时候是完全用不着张嘴的。
  一下班,去哪里?有饭局?建议你一下班就回家,让孩子看到老爹老妈在一起,一起择菜,一起做饭,一起饭后散步,就是很到位的性教育了。孩子就能明白,在家庭中,父亲母亲都是在场的,家务是男人女人都可以做的,亲密关系是这样的。(文中观点,均来自对方刚博士的采访。)
  专家支持≡方刚(北京林业大学性与性别研究所所长、性教育专家)
其他文献
我们祖祖辈辈都比他们高哇!  今年两会上,一份人大代表的报告让小伙伴们很不开心。报告说,这两年世界男性平均身高排名中,中国排到了32名,这还没什么,让小伙伴们不能接受的是,日本和韩国竟然昂首阔步走到了我们前面!甚至7?17岁的中国男孩平均身高比日本同龄男孩矮了2.54厘米!  虽然仅仅是两厘米多,但是在我们看起来就是甘道夫和霍比特人的区别。这份报告无疑伤害了我们的民族自尊。  我们到底是怎么矮下去
期刊
情商不是用来秀的,是让自己舒服、快乐的能力。  雨后,一条泥泞的街道上,一个男孩子边踮着脚边骂:“这讨厌的雨,讨厌的路!”一个跟在他后面的男孩子则捡了三块砖头,把它们摆在泥泞中连成了一条突起的通道,他就这样踩着砖桥走过了泥泞,边走边说:“真好玩!”  遇到同样的问题,用不同的心态去面对,这就是我们经常谈论的“情商”。情商就是人们看待事物的心态,以及处理生活问题的方式、能力。  确实,一个孩子的美好
期刊
李连杰都后悔拍《少林寺》了,说是荒废了大把少年和大把青春。孩子学武可以防贼防匪防感冒,可是会不会好勇斗狠呢?  让孩子学武有啥好的?我给你讲个故事,学不学,家长和孩子商量着定,俺们不是武馆招生处的。  十多年前的一个夏天,上午,一辆大巴车从山东临清县出发,去往百十里地外的聊城市。车上有二十多口子人,男女老少,最后面角落里坐着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学生,抱了一捆凉席,眯眼睡觉。  中途,车停了,上来四五个
期刊
问:我家宝宝一岁了,能翻能爬也能扶着站,但是我最近发现孩子拇指内扣,拇指食指不会对捏。我用小馒头训练他捏东西,但他一直用食指抠,要不就是满把抓。我有点担心呢!  答:宝宝一般在9个月时会拇指食指对捏,捡小东西,这说明宝宝精细动作发展得挺好。你家宝宝1岁了,还做不到,确实有点晚。不过你别担心,从现在开始多做做这方面的训练吧。经常给宝宝做手部按摩,尤其是手指。如果1周岁后仍不能捏取小东西就比较严重了,
期刊
淡淡的很低调:爸爸有两个QQ 。一个叫天涯浪子,我擦,儿子都二十好几的人了,还天涯浪子。第二个QQ 网名叫非主流!这个更无语,不知道他是怎么接触到这么有内涵的词语的。然后是我大伯,人比较黑,所以给自己取了个网名叫黑面将军。崩溃……  迷茫了ED :我妈的网名是我给她的,本来叫打算叫兰兰来着,妈不同意,就改成幽丽。个性签名是:一个人一座城一生心疼……妈,你要干什么?!  我是徐美丽:我爸网名叫大哥,
期刊
耐心的倾听比高明的解决办法更重要。  接点点放学,一个小朋友的奶奶给我们花生米吃,我说:“谢谢您,不用了。”没想到这句话惹爆点点,在幼儿园门口就开始大哭,还一边哭一边用手抓我的嘴巴,试图把我的嘴巴捏起来,问她为什么发脾气,她用力吼我:“你说‘不用了’是不对的!!!”啥意思?!  正好另一个小朋友的家长邀我们一起乘车,我也是说:“谢谢,不用啦。”点点简直要爆炸了:“你干嘛要这样说,我不喜欢你这个样子
期刊
卡佛有一篇小说《自行车、肌肉和香烟》,大致讲几个男孩为了一辆自行车发生了冲突,其中两个男孩的父亲介入进来,一个父亲出言不逊并且抡起拳头,却被另一个父亲狠狠地揍了一顿,男孩因此崇拜上了父亲的肌肉。这个父亲正在戒烟,他和儿子共同回忆起儿子的爷爷、他的爸爸,回忆起小时候爸爸为了他而打的一场架,还有爸爸手上的烟味……  看,这就是男人写的故事,肌肉和香烟是维系男性血缘的桥。而女导演比尔·苏珊娜在《更好的世
期刊
陈女士是某外企的财务总监,她面色红润、气质脱俗,一点都看不出来是快要奔四的人。别人都在问她永葆青春的秘诀是什么,她总是神秘一笑:“我的秘诀就是——每天两块糖!哈哈”,别人总以为她在说笑,不都说吃糖是女性的减肥大忌吗,哪会有如此神奇魔力的糖?  这还要从几年前说起,陈女士还是公司底层员工,从事繁琐的财务工作,哪天要是不加班都不正常。精神高度紧张,总是担心报表中弄错一个数字、填错一个小数点……长期以往
期刊
江苏卫视搞了一个新节目,《最强大脑》,相当吸引眼球。选手们个个身怀绝技,“指纹达人”“心算神童”“中国雨人”“人眼扫描仪”,好像都很厉害的样子。  如果把这个节目当做纯娱乐,这边看过那边就忘,没问题,怕的是被忽悠了,拿他们当标尺,啧啧称赞完后跟孩子说,“学学人家”!  这“人家”还是不学为好。  有记者就此做了调查,发现其中很多选手都是批量生产出来的,都曾经接受过广州一家商业培训机构的训练,关于“
期刊
每一个让老人带孩子的人,都应该深度体会一下全天在家看孩子的滋味。  检验楼房质量的标准之一是:隔不隔音!  刚拐进单元门,就听见四楼的闺女在嚎哭,那个惨啊,那个烈啊。  怎么了怎么了?开门赶紧去抱。姥姥气哼哼地跟我告状,什么不听话啦,不好好吃饭啦……第一天这样第二天这样,第三天发展成:孩子哭,姥姥吼。  这情况持续一周之后,孩子爸爸坐不住了,关上门跟我嘀咕:你跟妈说说,别对孩子那个样儿。  啥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