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掣笔直抒胸臆

来源 :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lingyuns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尉天池,1936年4月生于江苏省砀山县(今属安徽省)。1960年9月至今,在南京师范大学从事书法教学、书法创作、书法研究工作。1985年7月晋升为书法教授,从而成为我国第一位书法教授,招收硕士学位书法研究生,1988年建立四年制书法专业,1999年创建书法系并主持教学。现任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书法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书法博士生导师,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兼书画委员会会长、中国标准草书学社社长、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顾问、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日本文部省1986年度特聘书法教授暨国立爱知教育大学首席书法教授,是至今日本政府特聘的唯一外籍书法教授。著作有1965年出版并发行于我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日本、韩国、新加坡、法国的《书法基础知识》,主编有《中国书法全集·第86卷》《于右任书法精品集》《江苏古代书法研究丛书(四卷)》等,出版有《尉天池书法选集》;多次应邀为国际性书法展提供作品。
  尉老师6岁开始学习书法,24岁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今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之后,一直在该校美术系执教书法。丰富的生活磨炼,培养了尉老师为人刚直真诚、仗义重情的品格。尤其是其提携后学、培养人才、选用人才的贤明之举,已被传为美谈。尉老师在致力于书法事业的道路上,艺术、理论、教育三者并举,历数十年力学不辍、精心钻研、锐意开拓,业绩斐然,成为当代著名的书法艺术家、理论家、教育家。
  尉老师的书法,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作。尉老师的篆书深沉跌宕、隶书生辣朗健,草书豪放畅逸、小字楷书体雅韵清、大字楷书浑厚峭拔、行书苍莽雄劲。即使同是一种书体的作品,亦风韵各异,由此可见其创造才华。在艰苦的治艺历程中,尉老师养成了难度高而样式多的技法表现能力,具有对书法美学的深透认识,不断丰富学识提高修养,加之自身机敏决断、潇洒豪放的气质,以情掣笔、直抒胸臆的创作心态等,成就了老师各体兼擅尤以行、草著称。尉老师在书法理论研究方面,涉及甚广。诸如对古今书家及其作品、书法的本质及美学原理,书法的继承与创新,当代书法创作及思潮、书法教育及教法等,都有精辟的论述。多年来,尉老师在担任大学书法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留学生以及大学书法教师进修班的教学工作中,因材施教,注重研究学生的艺术素质、艺术心理、艺术感受能力、艺术发展趋向、引导学生在继承书法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走个性化的艺术道路,从而培养出了大批书法教师和许多颇有实力的中青年书法家。
  尉老师以敏锐的思路,精炼的文笔,撰写了数十篇论文,内容涉及书法本体论、书法教学论、书法创作论、当代书法动向研究、古今书家作品研究等诸多方面。
  尉老师认为书法教学属于美育教育的范畴,在教学中,应体现出美育教育的品性,把握书法教育的特性,讲求培育人才的效益。先生围绕这个基本特点,略论书法教学中的三个问题。
  ⑴讲授知识、传授技法,应以书法艺术的本质及美学原理为底蕴。
  书法教学,特别是书法实践课的教学,其外在表现是书写汉字。若不从书法艺术的本质及美学原理出发,可能偏离书法艺术的属性,而囿于书写汉字的“技”的训练,滞碍对书法艺术的“艺”的养成。若然,对任何层次的书法教学来说,都是偏颇的,甚至是误教。在书法的书写实践中,对技法、技能、技巧的研习、掌握、运用,是绝对不可少的。但是仅仅从“技”到“技”的传授和训练,可能会导致学生以复制的心态、刻板的手法依样画葫芦。这对书法初学者来说,虽有收效,但缺乏书法意识培养的教学,不可能使学生有长足的进展,自然也就不可能达到一定的书法高度。因此,各层次的书法实践教学,都必须以书法艺术的本质及美学原理为底蕴,以审美教育为龙头,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审美感受的驱动,从对“艺”的认识出发学“技”,从对“技”的研习中悟“艺”。从而不离以艺带技,技艺相生相发的教学之理、学书以道。
  教小学生,也不例外,只不过是运用符合他们接受能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培养其汉字美的意识,书法美的意识,即“艺”的意识,并设计出相应的技能训练流程而已。对高层次的学生,更应本此精神,以促进他们的认识并表现出高难度、高品位的技法、技能、技巧,及至创作出具有个性特点的书法作品。
  ⑵书法实践课的教学,应体现因人而异、酌情施教、因势利导的书法艺术教育的特性。
  在书法实践课的教学中,书法教师要坚持研究学生的气质特征、心理状态、感悟能力等,这是确切、透彻地进行教学指导的重要依据。这比讲授客观知识、传授既定技法更难、更确切。因为书法实践,从根本上来说,首先是精神活动。
  研究学生的气质特征、心理状态并在书法教学中将它与传授知识、技巧结合起来,使“人”与“艺”交合,就不可能陷入“死教书法、教死书法”,“死教学生、教死学生”的境地。要让学生在师承范本,包括对临、背临、意临时,领悟、掌握、记忆用笔、用墨、结构、章法的基本内涵和规律性的特征,并在笔墨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自己的认识、理解与创意。对于优秀的学生,重在巩固和发展书法的个性因素,甚至选配更适合其个性发展的范本。
  ⑶书法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素质为核心。学生的书法和教师面貌相似,是书法教学的失败。
  如果学生以模仿教师的书法为能事,教师因学生模仿自己的书法而欣喜,这正是二者都进入书法教学的误区。学生因经常目睹教师演示和创作的手迹,自然而然地产生透熟、亲切、仰慕的心理感应,从而心追手从,师其皮相。这反映出创造性的治艺思想没有在学生心中扎根;更反映出教师在教学中没有贯彻这种思想。教师因此而自喜,更见教育学养的欠缺;若进而自誉,就是修养浅薄之嫌了。
  只有强化学生的创造性素质的培养,才利于学生会学书法、学会书法、学好书法、创作书法。学生的书法与教师的书法面貌相似,是书法教学的失败,是对学生创造性素质培养的遏制和窒息。作为教师,无论是在学校、社会上,也无论是默默无闻、名重当代的,既应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素质和鼓励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又要有使学生超越自己的雅量和心志。这可称作为师之道、教学之道、发展书法之道。   在《书法教学方法初探》一文中,尉天池老师又从三个方面,对书法教学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论述:
  (1)目前书法教学方法中的几种流弊。做任何工作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否则就是一句空话。同样,在书法教学中不解决教学方法问题,要达到教学目的也是不可能的。
  如:课堂上教师宣布拿出字帖好好练,学生就对着字帖“随意”写。没有基础的学生,只好“任笔为体,聚墨成形”。即使模仿能力较强的学生,依葫芦画瓢,乍看尚能得其形貌,细看却是“外状其形,内迷其理”。
  又如:有些教师在课堂上虽然注意到对字帖作点分析,对学生加以指导,并以“形似”作为最高要求。这种方法也是有弊病的。因为仅仅对临并酷求形似,必然促使学生对字帖的依赖,受字帖的束缚,把学生的性情压抑住了。同时,教师也无法借以传授更多的知识、技法而将学生引导出来。书法教学的过程,应当是使学生由不知到知、由无法到有法、由有法到能变法而不失规矩的过程。只有重视学规矩又不拘于绳墨,才可能写得生机盎然,既不失书法的规矩,又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
  再如,教师批改学生的书法作业时,或在字上画红圈、抹红杠,或只写一个“阅”字等,然后发将下去,就此算了。这也是不讲究教学方法的一种表现。
  (2)合理的教法与认识书法特性的关系。书法艺术是依据汉字造型的特点,运用毛笔这一特殊的书写工具,通过艺术构思,调动艺术手法而形成的。各种字体的点画、线条、结构,在不违背文字的识别意义的造型规律的前提下,具有充分的可变性与表现力。字,在章法中各得其所,各尽其态,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彼此呼唤,彼此照应。各种字体的结构形态都有虚实、收展、疏密、欹正等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又在这结构形式内部用笔的提按、缓急的节奏中,产生优美的韵律,就容易在教学时找出范本中用笔、结构的美妙之处及其组合的特点、规律,并从静止的形体中看到活泼的神情动势,以便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自觉地进行书写实践。在全篇中,字的大小、长短、欹正、险夷,字距的匀齐、疏密,形式的直曲、宽窄等可变的形态、形式,都是在特定条件下构成章法的因素,就有助于教实用章法或艺术章法时,从整体的需要出发来审查局部(字的态势、位置,字距、行距等等)之间的关系是和谐还是犯碍,是成就了整体美还是破坏了整体美。认识到书法艺术的特性及书法艺术范畴中的若干方面,在教学中既能注意到规律性的东西,又能看得出问题,讲得出问题,找得出根源,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迎刃而解了。
  尉老师认为:合理的教法应建立在认识书法特性的基础上,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一套顺乎规律的教法体系,才能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达到目的。
  (3)书法教学的“三步法”——对临、背临、习作三者依次递进、各具阶段特点。
  ①对临
  教学一开始,不要急于让学生对临,而是先传统知识、技法。在学生对临之前,首先要分析字帖中用笔、结构的特点;其次要提示字帖中的缺点、难点,力求防患于未然;最后进行直观演示,在正反对比中传授要领。
  ②背临
  背临是默写帖中的字。背临的要求是,通过默写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帖中规律性的东西。指导背临时,首先要注意预想范字,领略笔意、体势,果断走笔,力求生动自然;其次要注意背临不拘形似,鼓励书写中反映出来的个性;其三注意学生水平的差异,不求进度的一致。
  ③习作
  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认真学习好对临和背临后,多加习作练习,并辅之观摩优秀的书法作品,从中潜移默化地吸取营养,就可能既随心而书,又不失规矩。因此指导习作时注意写出字帖的特点,提高构形能力,发挥学生的个性,在变通中求新意。习作中书写由简到繁,逐步引“出”。作为习作,让学生从临帖中解放出来,并掌握实用章法和艺术章法的要领。
  以上的“三步法”在教学递进过程中,批改作业是贯彻始终的教学环节。在对临、背临、习作的入手阶段,教师采用粗略的批改方法,并让学生从批改符号思考批阅意见。也可以采用师生共同评讲,以及学生自批、互批作业的方法。这样体现出教师意志,反映教学规律,巩固知识,匡正流弊,提高技法水平,求得认识的不断深化。
其他文献
摘 要:实现“停课不停学”,居家学习是疫情时期的最佳选择。在“互联网 教育”背景下,学校开设选择性、个性化的线上课程,教师整合家校教学资源开展开放的科学探究活动,成为线上教学聚焦的热点。在“浮与沉”的教学中,布置居家制作“浮沉子”模型并后期制作成微视频,以比赛的形式参与分享和交流,大力提升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文章用任务驱动学习,开展居家学习模型制作比赛,激发学生居家学习的兴趣,拉近了物理与生活的
教育的重要使命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书法是最为独特的艺术。书法以汉字为载体,汉字是记录民族语言的符号,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学生学习书法,不仅仅是为了把字写端正、写正确、写美观,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了解汉字的历史,体会汉字的美感,培养他们对汉字以及民族母语的热爱之情。  书法教育是学校美育的重要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书法艺术的精妙,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字中,号秋明,浙江吴兴人,著名学者、书法家、诗人。沈尹默先生是北大著名教授,中国新诗的最早倡导者之一,新文化运动的骨干力量,曾任北京大学校长、河北教育厅厅长等职务。在民国初年沈尹默与于右任在中国书坛被称为“南沈北于”。新中国成立后沈先生是周恩来总理任命的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全国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毛泽东主席对他的工作和艺术成就给予高度评价。沈尹默对中国书法艺术
【摘 要】教师的专业发展是通过专业培训得来的。如果善于把握发展机遇,及时补习专业知识,提升书法素养,书法教学上与专业对接,教学研究上向专业看齐,兼职书法教师也可走出专业成长之路。  【关键词】兼职教师;专业发展;自我成长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5-0064-03  【作者简介】傅宝奇,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湾小学(江苏连云港,2
林散之(1898——1989),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号三痴、左耳、江上老人等。南京江浦乌江人。其诗书画被启功、赵朴初等人称之为“当代三绝”。与胡小石、高二适、萧娴并称“金陵四老”,被书坛尊为“当代草圣”。  在《书法集自序》中,林散之对自己一生的学书道路作了这样的概括:“余学书,初从范先生,一变;继从张先生,一变;后从黄先生及远游,一变;古稀之后,又一变矣。”这“学书四变”,前三变是因为遇见了
摘 要:重力是高中生在物理教材中接触到的第一个有关力的概念,对新、旧鲁科版高中物理教材“重力与重心”小节内容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教师和学生理解该部分内容。比较后发现,新教材对许多内容进行了删改,且在框架结构、栏目设置、正文内容、习题设置、插图等方面都进行了调整。结合教材内容对比,对教材编写和使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鲁科版;高中物理教材;重力与重心;教材比较;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摘 要】品种多、风格多、版本多的书法教材让书法教育工作者面临选择尴尬。其实,无所谓好与坏之分,只有适合与不适合之法。适合,则教学得心应手、事半功倍;不适合,则劳心劳力、徒劳无功。一本适合的书法范本,一本适合的书法教材,是要以學校发展实际、教师个人素养、学生个性特征等因素为依据,权衡其中的利弊而定,才能让教师教得顺心,学生学得舒心。  【关键词】书法教材;选择方法;适者为用  【中图分类号】J29
【摘 要】教材只是个例子。面对一纲多本的书法教材,书法教师在实施书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正确的教材观,分清主次,因地制宜,着眼于适用、合理进行选择,采取转换角色,更新理念,不断反思,力求实效、高效的使用策略,依纲据本,充分使用好教材,更要从教材出发,根据学情需要,灵活运用,举一反三,取得最大的教学效益。  【关键词】教材;现状;原则;策略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
[摘 要]“天人合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哲学思想。小学的写字教学,可从“天人合一”思想出发,本着手的生理功能与运动方式,训练学生到达心手相融、自然书写的状态。通过小学硬笔笔势书写法,探索出汉字练习操的实践形式,借此回归到书写本身。 同时,结合传统文学的熏陶,提升小学生的书写水平和人文素养。  [关键词]天人合一;指实掌虚;笔势书写法;汉字练习操  [中图分类号]G292.1  [文献标志
摘 要:各版本初中物理教材在大气压强这一节中有关马德堡半球实验的描述不尽相同,存在较大争议,值得深入研究与考证。文章统计分析了各版本初中物理教材关于该实验历史描述的异同,深挖其中的教学价值,意图利用其争议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活动,打造探究式学习课堂。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材;课程资源;马德堡半球实验;争议;探究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