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列馆
位于琅琊台景区西门东侧的山坡上,黑瓦红柱,飞檐重叠,造型朴拙大气,古意凝重,叫人一看便知是秦汉建筑风格。陈列馆前矗立着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青铜铸像,展现了始皇帝登上琅琊台临风大乐的形象。陈列馆由序厅、主展厅、回廊组成。序厅展览的是《琅琊台图》、四时主祠模型、古琅琊地区大事年表和琅琊历史变迁图等。主展厅第一层陈列着从春秋至汉代巡游琅琊的12位重要历史人物的塑像和反映他们在琅琊台活动的壁画及地图;第二层展出琅琊台出土的文物,回廊的廊壁上镌刻着历代名人吟咏琅琊风物的诗词文赋。
跺脚沟
在陈列馆东侧,琅琊台和争高山之间,有一道绿涌翠漩的山沟——跺脚沟。相传秦始皇修筑琅琊台,强征劳役,百姓苦不堪言,人怨天怒。秦始皇白天刑驱百姓筑台升高一层,一夜间台西侧的山头也长高一截。就这样,这边不停地筑台,那边山也不停地长高,琅琊台总是高不过西山。秦始皇怒不可遏,在西山上狠狠跺了三脚,那西山才停止长高。他跺脚的地方陷成了一道山沟,人们叫它“跺脚沟”。沟底溪水淙淙,溪边野蔷薇丛生。沟内到处生长着高大的板栗树,夏季枝繁叶茂,树荫蔽日,秋季果熟落地,游人在路边就可捡到板栗,收到一份惊喜。
徐福殿
跺脚沟北端,一组秦代风格建筑群落依山而建,这是为纪念开创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徐福而建造的徐福殿。建筑面积871平方米,分前后两殿和东西两庑。前殿正中是徐福塑像,四壁挂着介绍徐福生平和东渡日本事迹的大型工笔画,殿内还展览着国内外关于徐福的著述,后殿和两庑展出文物和名人书画。徐福是中日、中韩人民友好交往的开拓者,深受中国、日本和韩国人民的尊崇。
观龙阁
攀上云梯顶端,在琅琊台和争高山之间有一片平地,平地北侧的仿古楼阁,名为观龙阁。主阁两层、两侧为引廊,阁前是演出和观看文艺节目的广场。由于特殊的气象条件和地理环境,琅琊台上空的云经常变幻成龙的形状,出现龙飞龙舞的景象。每到东南风起,琅琊台下龙湾里的波浪,不是滔滔横着卷来,而是纵着奔腾,呈“龙”状。每道波浪都龙头高昂、龙须飘拂、龙身矫健、龙尾舒展。整个龙湾里,龙隐龙现,龙腾龙跃,龙吟龙唱,形成万千银龙聚会的场面。
兵马俑布阵馆
秦兵马俑布阵馆设在观龙阁东侧的一个山洞内,分3个展厅展示秦军队的3种作战方阵。这些兵马俑是根据陕西秦始皇陵附近出土的兵马俑缩制的,方阵依原样布置,阵势奇妙,深藏玄机,威武生动,形象地展示出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军威。
秦御路
秦御路是秦始皇登琅琊台时走过的路。从观龙阁向东沿琅琊台北坡的一条鹅卵石路前行200多米,就到了秦御路。如今的秦御路是1994年在旧路基上重建的。路中间是用黑方砖铺成的平整路面,两边是用花岗岩砌成的台阶,路沿有石雕护栏。路宽6.8米,高135米,共有386个台阶,中间有4个宽敞的平台。在第三个平台东侧有当年重修御路时开掘出的一处古建筑遗址,它由黄色岩石一层层垒砌而成,外形像古埃及的金字塔。登秦御路,可听到前面人的脚步声非常特别,如踏在水中,与秦的水德之说很巧合。登上琅琊台顶,纵目四周,似乎看见峰峦起伏于脚下,沧海铺展至天边,天空仿佛近在眼前。
望越楼
望越楼是一座古楼亭建筑,在琅琊台顶的东侧,亭中立有紫铜锻造的越王勾践铜像,他身披铠甲,手按腰间长剑,一派怀抱四海的英雄气概。据史书记载,越王勾践迁都琅琊后,在琅琊山上起观台,又在台东顶建望越楼,以登楼南望家乡会稽(今浙江绍兴)。望越楼还是观海上日出的绝佳位置。
斋堂岛
从琅琊港码头乘船向东南行0.9公里,就到达那绿树红瓦的海岛,因秦始皇登琅琊时,侍从斋戒于此而得名。斋堂岛南北1.6公里,东西0.25公里,岸线周长 5.18公里,面积0.4平方公里。它分南岛和北岛,中间由一道狭窄的沙丘连接。北岛平坦,有居民300多户,以渔业为主,村中居民都是海岛渔家。村西边是泊渔船和渡船的海岸港湾。村东边潮间带礁石嶙峋,退潮时可到那里赶海:拾螺、捉蟹、碰海蛎子……南岛是一座海拔69米的小山,山上青松葱茏,林间有绿荫野径。环岛山岩陡峭,有许多奇险的景致,也有多处适宜执竿垂钓的好地方。山南头海边的黑石洞和随潮涨潮落而隐没显露的彩画礁石,别有意趣。山顶一座高11.8米的灯塔,建于20世纪50年代,为海岛点染出一种历史气氛。
秦阙
秦阙是从北路登琅琊台的门。阙由四柱撑一横匾,以简洁朴素的造型体现着秦代建筑的凝重大气。匾额“琅琊台”三字由著名画家刘海粟题写。进阙门走不多远,便登上“观龙桥”,站在桥上,回望龙湾里群龙聚会,可见“龙”们都从阙前经过,好像是在接受检阅,其场面非常隆重和庄严。桥右前方路西侧有一片黑瓦房,绿树和菜圃环绕,这是秦代民居。进入民居庭院和室内,仿佛走进了两千多年前秦代的民间生活之中。
百鸟园
卧龙山庄百鸟园在龙湾海水浴场正北方300米处。园内按生态要求建设,建有人工湖、荷花池、滑沙场、滑草场等,竹树成荫,草皮满地,四季花开,环境优雅。在绿树茂密的小丘上,70多种鸟儿在那里悠然自在地生活和繁衍。园内还建有旧时民居、草屋、火炕,果蔬由园内生态种植,没有污染;吃的鱼、虾、蟹從人工湖现捕,确保时鲜。百鸟园是人们度假休闲的好去处。
位于琅琊台景区西门东侧的山坡上,黑瓦红柱,飞檐重叠,造型朴拙大气,古意凝重,叫人一看便知是秦汉建筑风格。陈列馆前矗立着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青铜铸像,展现了始皇帝登上琅琊台临风大乐的形象。陈列馆由序厅、主展厅、回廊组成。序厅展览的是《琅琊台图》、四时主祠模型、古琅琊地区大事年表和琅琊历史变迁图等。主展厅第一层陈列着从春秋至汉代巡游琅琊的12位重要历史人物的塑像和反映他们在琅琊台活动的壁画及地图;第二层展出琅琊台出土的文物,回廊的廊壁上镌刻着历代名人吟咏琅琊风物的诗词文赋。
跺脚沟
在陈列馆东侧,琅琊台和争高山之间,有一道绿涌翠漩的山沟——跺脚沟。相传秦始皇修筑琅琊台,强征劳役,百姓苦不堪言,人怨天怒。秦始皇白天刑驱百姓筑台升高一层,一夜间台西侧的山头也长高一截。就这样,这边不停地筑台,那边山也不停地长高,琅琊台总是高不过西山。秦始皇怒不可遏,在西山上狠狠跺了三脚,那西山才停止长高。他跺脚的地方陷成了一道山沟,人们叫它“跺脚沟”。沟底溪水淙淙,溪边野蔷薇丛生。沟内到处生长着高大的板栗树,夏季枝繁叶茂,树荫蔽日,秋季果熟落地,游人在路边就可捡到板栗,收到一份惊喜。
徐福殿
跺脚沟北端,一组秦代风格建筑群落依山而建,这是为纪念开创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徐福而建造的徐福殿。建筑面积871平方米,分前后两殿和东西两庑。前殿正中是徐福塑像,四壁挂着介绍徐福生平和东渡日本事迹的大型工笔画,殿内还展览着国内外关于徐福的著述,后殿和两庑展出文物和名人书画。徐福是中日、中韩人民友好交往的开拓者,深受中国、日本和韩国人民的尊崇。
观龙阁
攀上云梯顶端,在琅琊台和争高山之间有一片平地,平地北侧的仿古楼阁,名为观龙阁。主阁两层、两侧为引廊,阁前是演出和观看文艺节目的广场。由于特殊的气象条件和地理环境,琅琊台上空的云经常变幻成龙的形状,出现龙飞龙舞的景象。每到东南风起,琅琊台下龙湾里的波浪,不是滔滔横着卷来,而是纵着奔腾,呈“龙”状。每道波浪都龙头高昂、龙须飘拂、龙身矫健、龙尾舒展。整个龙湾里,龙隐龙现,龙腾龙跃,龙吟龙唱,形成万千银龙聚会的场面。
兵马俑布阵馆
秦兵马俑布阵馆设在观龙阁东侧的一个山洞内,分3个展厅展示秦军队的3种作战方阵。这些兵马俑是根据陕西秦始皇陵附近出土的兵马俑缩制的,方阵依原样布置,阵势奇妙,深藏玄机,威武生动,形象地展示出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军威。
秦御路
秦御路是秦始皇登琅琊台时走过的路。从观龙阁向东沿琅琊台北坡的一条鹅卵石路前行200多米,就到了秦御路。如今的秦御路是1994年在旧路基上重建的。路中间是用黑方砖铺成的平整路面,两边是用花岗岩砌成的台阶,路沿有石雕护栏。路宽6.8米,高135米,共有386个台阶,中间有4个宽敞的平台。在第三个平台东侧有当年重修御路时开掘出的一处古建筑遗址,它由黄色岩石一层层垒砌而成,外形像古埃及的金字塔。登秦御路,可听到前面人的脚步声非常特别,如踏在水中,与秦的水德之说很巧合。登上琅琊台顶,纵目四周,似乎看见峰峦起伏于脚下,沧海铺展至天边,天空仿佛近在眼前。
望越楼
望越楼是一座古楼亭建筑,在琅琊台顶的东侧,亭中立有紫铜锻造的越王勾践铜像,他身披铠甲,手按腰间长剑,一派怀抱四海的英雄气概。据史书记载,越王勾践迁都琅琊后,在琅琊山上起观台,又在台东顶建望越楼,以登楼南望家乡会稽(今浙江绍兴)。望越楼还是观海上日出的绝佳位置。
斋堂岛
从琅琊港码头乘船向东南行0.9公里,就到达那绿树红瓦的海岛,因秦始皇登琅琊时,侍从斋戒于此而得名。斋堂岛南北1.6公里,东西0.25公里,岸线周长 5.18公里,面积0.4平方公里。它分南岛和北岛,中间由一道狭窄的沙丘连接。北岛平坦,有居民300多户,以渔业为主,村中居民都是海岛渔家。村西边是泊渔船和渡船的海岸港湾。村东边潮间带礁石嶙峋,退潮时可到那里赶海:拾螺、捉蟹、碰海蛎子……南岛是一座海拔69米的小山,山上青松葱茏,林间有绿荫野径。环岛山岩陡峭,有许多奇险的景致,也有多处适宜执竿垂钓的好地方。山南头海边的黑石洞和随潮涨潮落而隐没显露的彩画礁石,别有意趣。山顶一座高11.8米的灯塔,建于20世纪50年代,为海岛点染出一种历史气氛。
秦阙
秦阙是从北路登琅琊台的门。阙由四柱撑一横匾,以简洁朴素的造型体现着秦代建筑的凝重大气。匾额“琅琊台”三字由著名画家刘海粟题写。进阙门走不多远,便登上“观龙桥”,站在桥上,回望龙湾里群龙聚会,可见“龙”们都从阙前经过,好像是在接受检阅,其场面非常隆重和庄严。桥右前方路西侧有一片黑瓦房,绿树和菜圃环绕,这是秦代民居。进入民居庭院和室内,仿佛走进了两千多年前秦代的民间生活之中。
百鸟园
卧龙山庄百鸟园在龙湾海水浴场正北方300米处。园内按生态要求建设,建有人工湖、荷花池、滑沙场、滑草场等,竹树成荫,草皮满地,四季花开,环境优雅。在绿树茂密的小丘上,70多种鸟儿在那里悠然自在地生活和繁衍。园内还建有旧时民居、草屋、火炕,果蔬由园内生态种植,没有污染;吃的鱼、虾、蟹從人工湖现捕,确保时鲜。百鸟园是人们度假休闲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