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究支气管哮喘治疗中麻杏石甘汤的治疗效果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行麻杏石甘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哮喘控制情况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支气管哮喘治疗中麻杏石甘汤的治疗效果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行麻杏石甘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哮喘控制情况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ACT评分(26.72±2.36)分高于对照组的(21.54±2.5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FVC、FEV1/FVC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患者FEV1(2.73±0.64)L、FVC(3.78±0.77)L、FEV1/FVC(71.66±3.57)%高于对照组的(2.18±0.51)L、(3.34±0.71)L、(65.16±3.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IL-6、IL-8、CRP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患者TNF-α(38.15±9.03)ng/L、IL-6(9.71±3.12)ng/L、IL-8(110.17±18.52)ng/L、CRP(5.02±1.49)mg/L低于对照组的(46.43±10.12)ng/L、(12.86±3.15)ng/L、(132.05±18.74)ng/L、(7.78±2.16)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麻杏石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哮喘程度,改善肺功能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从而导致部分城市地区存在着建筑使用年限长、质量差、基础设施不足、交通不便、环境卫生差等问题。为了满足快速的城市化和经济增长要求,城市需要更多高质量的建筑和社区。在这种情况下,城市更新成为应对城市衰退和实现多重社会经济目标的良好方法。城市更新是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它涉及政府、企业、社区、居民等多方利益相关者,是一个复杂的集体行动。
《医宗金鉴》关于乳腺癌一病的论治散见于各篇章中,如《妇科心法要诀》列“乳岩证治”一条,以“十六味流气饮”等方论治乳腺癌;《外科心法要诀》又依据症状、体征列“乳中结核”“乳劳”“乳岩”专篇论治乳腺癌。《医宗金鉴》收载清代以前治疗乳腺癌的有效方药,但对病因病机论述不够详实,仅用了“肝脾两伤,气郁痰凝”概括之。文章试从《医宗金鉴》收载乳腺癌方药论述乳腺癌的病因病机及治法,援引陆渊雷肝脾之说加以阐述,为临
目的 探讨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西药应用于婴幼儿毛细支气管肺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湖南省直中医医院收治的122例毛细支气管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患儿采用纯西药治疗,治疗组患儿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治疗5~7 d后,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啰音消失、退热、喘憋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
<正>小儿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的呼吸道急性炎症,是小儿常见肺系疾病,占社区获得性肺炎40%以上,以冬春季节多见,患儿多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以及气喘等,甚至可导致心肌炎、肾炎以及溶血性贫血等[1-2]。临床治疗多选用大环内酯类药物,首选阿奇霉素,但亦存在胃肠道不适及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3],且耐药现象亦较为严重[4]。支原体肺炎多属于祖国医学“咳嗽”“肺炎喘嗽”等范畴,麻杏石甘汤则
数字化潮流促进了企业变革,有助于培育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文章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维度出发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综合测度,并基于核心竞争力塑造的视角从创新、资源、文化、管理四个层面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方向与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能够通过创新驱动、资源支持、文化塑造、内部治理四条路径培育企业的多维核心竞争力,有效提升企
在第五章中,作者从"生活与艺术的一致"展开其设计思维的论述,并表达了艺术泛滥和被错误利用带给城市和建筑的问题。作者列举其"圣大卫中心"和"万科金隅广场"的设计背景、过程与理念,以期传达设计中的"艺术精神"。第六章,2008年金融危机后新机遇来临,与之相伴而生的乱象与问题丛生,引起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反思和召唤。
20世纪20年代,当中国的民营电影业繁荣发展之际,南洋成为中国电影最重要的海外市场。中国电影与南洋市场之间相互依赖,形成了紧密的联系。南洋华侨的喜好在市场经济的诉求下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中国电影的制作类型,而南洋片商作为沟通跨国商业网络的连接者,则直接的推动和介入中国电影制片。中国的电影公司和电影人也通过“下南洋”直接的了解受众市场。这些都深刻的影响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的制作。研究早期中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