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生活压力源及群体差异--以深圳市产业工人为例

来源 :当代青年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gsto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新生代农民工生活压力的研究发现,消极事件、子女教育、经济困难、人际疏离是该群体主要的生活压力来源,其中,经济困难与人际疏离两个维度的压力相对突出。并且,生活压力存在显著的群体差异:男性的子女教育压力小于女性;已婚群体的子女教育压力较大,经济困难压力较小;年龄越大的群体受人际疏离压力的影响越大;受教育程度越高的群体受消极事件与经济困难压力影响越小;个人租房的群体在经济困难方面面临较大的压力;工作职位越高的群体经济困难压力越小,但受人际疏离压力的影响越大。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关注多维的生活压力,为新生代农民工
其他文献
伯明翰学派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在20世纪70年代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工人阶级青年文化进行了大量研究,关于其方法论中的民族志,一直存在争议。通过批判文献阅读和比较分析,从
2020年12月的一个午后,上海的空气透着说不出的凉意,负责培训的王臻静刚刚下课,便接到了妈妈孙萍打来的电话。孙萍细心地询问她的穿着和饮食。轻声细语的母女交流里,上海的空气似乎也不那么寒冷了。   没有人知道,作为一名美丽的空姐,王臻静竟然曾经是铅球冠军。她之所以能在成长的道路上发生如此大的转变,离不开妈妈的非常培养和精心教育。母爱不离左右,打造了王臻静令人惊叹的人生……  天生神力,铅球冠军一往
这是一次11年的寻找。   2010年1月30日,全国进入春运的第一天。新华社记者周科在南昌火车站广场拍下了这样一张照片:一位年轻的母亲,背上巨大的行囊压弯了她的身躯,手里的背包眼看拖地,但揽在右臂中的婴孩整洁而温暖。抬头前行的年轻母亲面色红润,一双大眼睛坚定有力。   就在那一天,这张名为《孩子,妈妈带你回家》的照片被新华社的编辑含泪编发,在当晚海量春运照片中直击人心。   “一张震撼人心却又让
城市文化空间既是物质的空间,也是行动和意义的空间,它并不仅仅是城市活动的载体和容器,而是成为浓缩记忆和情感、包含历史和文化、传递思想和价值的具有社会属性的公共文化
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社会变迁过程中,偶像变迁是观察不同时代青年价值发展变化的一种独有视角。对上海青年的调查发现,偶像崇拜现象仍然是青年文化的重要构成内容,和以往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