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高塔对临近建筑物防雷安全的影响

来源 :防灾减灾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cfje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为客观地评述高塔对临近区域的建筑物在防雷方面的现实影响,以某移动基站的通讯塔对其临近的养鸽场造成的雷电影响分析为例,从引雷效应、落雷几率两方面的分析论述了高塔的存在对雷击环境的改变;从空间电磁辐射、静电感应、电磁感应和瞬间电位的抬高四个方面分析了高塔对二次雷击干扰的影响;并就如何消解通信高塔对临近建筑物带来的雷电威胁,提出了在雷电防护手段上应加强的几个关键方面,得出通信高塔影响临近建筑物的防雷安全,但可以采取措施消解这种安全影响的结论。
其他文献
用2005年林甸MS5.1级地震前后震中附近的地震资料,选择与地震强度有关的3级以上地震频次N、b值、Mf值、C值、和Ac值等6个参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实现对上述参量的有效约简。这6个参量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各参量在不同时段的变化各有所异,预报效果并不理想。但是根据主成分分析可以得到反映地震强度的综合指标W,发现该指标在震源区附近出现明显的异常变化,震后异常恢复。表明综合指标W可以较好的反映地震活动
本文在以往对东北地震大形势研究的背景上,基于1900年以来东北地区地震目录资料,利用多种分析方法,对该区地震活动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作了详细研究。结果认为,东北第五地震活跃期约
2008年8月5日靖宇-抚松发生Ms4.6级地震。本文对这次地震的区域地质构造、震源机制、地震序列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是浑江断裂带;震前地震活动呈现"稀疏—密集—平静"特征,余震衰减正常;序列空间位置变化不大,相对集中在北东向条状分布,走向与浑江断裂带一致。
<正>~~
期刊
本文定义了描述中等地震活动增强的三个参量E、T和R,通过对辽宁地区13次ML≥5.0地震的统计分析,分别给出了辽西-辽蒙交界、营-海-岫和辽南及两侧海域地区主震震级对E、T、R的回归方程并与实际震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等地震活动增强参量E、T、R与未来主震震级间存在一定的定量关系,在震级预测上有一定指导意义。
本文介绍了朝阳地震台水准观测的现状,同时分析了其主要干扰因素并提出了改进的方法。
电阻率法测地震是当今世界预测地震所用的主要方法之一。40年来国内外对电阻率法测地震进行了不懈的研究,本文主要简述了室内研究,实验方面研究对象从对小块岩石发展到大块岩石
本文通过对体应变数字化资料进行分析、处理,结合具体实验,滤除干扰值,总结地震异常波形和映震情况。
本文介绍了查表法设计模糊系统(FSLE)的方法与原理,然后基于该方法建立了华北地区及主要地震带最大震级时间序列的预测模型,并进行了预测内符检验。分析认为,该方法的建模与预测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