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学校社会化,即教育生活化,即要使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不但不互相隔离,还要能够互相联系。怎样才能互相联系呢?不外乎:学校要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学校能成为社会生活的雏形。无论儿童或成人,从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一点来说,最重要的,是为使受教育者有生产和公民的训练。这种训练,既非旧时识字读书可以完全得到;只有以生产、公民的真实情境,使受教育者由做而学,由行而知,以获得他们的必要训练。所谓真实情景,即须将学校充分社会化了。无论儿童或成人教育,要使学校社会化,必先施行:
目标的社会化
历来教育目的,常反映着设立学校的重要旨趣。从前中国的教育目的和斯巴达不同,正像现在美国教盲目的和意大利各异。近代的说法,从心理学的观点说,是使个性得尽量发展。从社会学的观点论,应适应社会需要,养成社会的有力分子。就从发展个性出发,也带着深深的社会意义,同时在养成社会的有用分子时,也可使天才得到发展。
发展个性可分三点来:①发展欣赏力或高尚而又优美的需要;②教以知识技能;③培植品性。
个人的需要愈深切与繁复,为满足其需要而发出的努力也必定愈大。这个原則适用于各课程和每一课程的各部分。学校非特应欣赏教材中所得的价值,且应培植一种永久的兴趣,即出了学校之后,仍能继续努力研究。如读历史的时候,不必强迫记忆事实而应使学校明了因果关系,应用历史法则以研究社会的现象;教算术决不可使学生见着数目字就恼怒,而能真正了解应用,作继续研究高深科学的基础。就是研究科学也决非仅仅满足个人的科学兴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尤其重要的是科学的社会效用——科学与人类文化、人类幸福的关系。
知识目的的重要,尤其显明。固然,行比知重要,但在这组织严密生活复杂的社会中,要使行动适当,就需丰富的经验和正确的知识了。个人的知识愈广愈深,他的努力的成效愈著;而社会或民族的知识与技能之水准愈高,成功的可能也愈大。所以学校的目标就应包含有效的生活所需之知识与技能。教育中欣赏和知识之目的,均以品性之培养为基础,即重要的个性只有在积极的社会服务中表现。倘使真正能改变学生的习惯与理想,并影响他们的生活,增进他们的服务,教学也表现他最大的效率。
教学目标具体言之,包含健康、职业、公民、休闲(包括艺术陶冶)四大类。骤然看起来,好像除却公民一项以外,其他三种,都属于个人的发展,实际上这四种教育目标都有极重要的社会性。
课程的社会化
教育目标既以社会需要为依归,则课程自然应该社会化了。诚然,教育要发展学生的个性,但他们参加社会上各种集体和组织时,这种集体事业都有各种不同的个性所组成。倘课程不能社会化,学生在校没有参加各种团体活动的经验,学生如何能适应社会呢?学生如有参加学校团体的经验,将来庶能参加扩大的社会,所以学校必与社会趋势协调。编订课程,有下列诸要点:①课程应常适应生活的需要;②在逐渐变革的过程,当社会情形与学校目标改变时,课程也应随之而改变;③在逐渐发现学生新需要时,即逐渐将课程改进;④昔时课程之改变,往往由于教育范围以外人员的力量,以后的改变,应尊重教育研究人员及实验人员的贡献;⑤课程的改进需要教育专家及教育实际人员(如小学教员及民众学校教员等)之相互了解与合作;⑥课程的改革,应顾到实用性与比较重要性与有前进的目光。至于教育改进的标准化,科目数量的增加,内容的充实,选科的增加,以适应不同个性的需要,课外活动的增加,都可使课程效用更显著。
……
教学法的社会化
教育的目的决定了教育的方法;教育的方法产生了教育的效果。教学法中引用团体刺激的心理,对于学生的成就,有很大的关系。世界上精深的思想,伟大的发明,与学术上的创作都以社会的材料、社会的感动和社会的目的为背景。成人在社会中如此,学生在学校的社会中亦未尝不如此。昔日教学法偏重于个人的本能、动机和目的,今应兼注意于社会的本能,动机与目的,以得平衡。心理学上原来说:“人的反应环境,非特是对物的反应,并且是对人的反应”。就是概念、判断、理解等心理过程也受看社会刺激的影响。更如暗示、同情、传布、模仿。更有着它的社会关系。
社会化的教育法需要有训练。富热情的教师、来运用学生环境中的力量和学校刺激的力量形成一种学校精神,或名之曰校风。师生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间的关系,以及学校与社会间的关系应成为一种大结合,而学生对于这伟大的合作,自愿贡献他们的热情与力量。个人社会化的性格最好在幼年就得发展。
(节选自1936年《教育与民众》月刊,总第八卷第四期)
目标的社会化
历来教育目的,常反映着设立学校的重要旨趣。从前中国的教育目的和斯巴达不同,正像现在美国教盲目的和意大利各异。近代的说法,从心理学的观点说,是使个性得尽量发展。从社会学的观点论,应适应社会需要,养成社会的有力分子。就从发展个性出发,也带着深深的社会意义,同时在养成社会的有用分子时,也可使天才得到发展。
发展个性可分三点来:①发展欣赏力或高尚而又优美的需要;②教以知识技能;③培植品性。
个人的需要愈深切与繁复,为满足其需要而发出的努力也必定愈大。这个原則适用于各课程和每一课程的各部分。学校非特应欣赏教材中所得的价值,且应培植一种永久的兴趣,即出了学校之后,仍能继续努力研究。如读历史的时候,不必强迫记忆事实而应使学校明了因果关系,应用历史法则以研究社会的现象;教算术决不可使学生见着数目字就恼怒,而能真正了解应用,作继续研究高深科学的基础。就是研究科学也决非仅仅满足个人的科学兴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尤其重要的是科学的社会效用——科学与人类文化、人类幸福的关系。
知识目的的重要,尤其显明。固然,行比知重要,但在这组织严密生活复杂的社会中,要使行动适当,就需丰富的经验和正确的知识了。个人的知识愈广愈深,他的努力的成效愈著;而社会或民族的知识与技能之水准愈高,成功的可能也愈大。所以学校的目标就应包含有效的生活所需之知识与技能。教育中欣赏和知识之目的,均以品性之培养为基础,即重要的个性只有在积极的社会服务中表现。倘使真正能改变学生的习惯与理想,并影响他们的生活,增进他们的服务,教学也表现他最大的效率。
教学目标具体言之,包含健康、职业、公民、休闲(包括艺术陶冶)四大类。骤然看起来,好像除却公民一项以外,其他三种,都属于个人的发展,实际上这四种教育目标都有极重要的社会性。
课程的社会化
教育目标既以社会需要为依归,则课程自然应该社会化了。诚然,教育要发展学生的个性,但他们参加社会上各种集体和组织时,这种集体事业都有各种不同的个性所组成。倘课程不能社会化,学生在校没有参加各种团体活动的经验,学生如何能适应社会呢?学生如有参加学校团体的经验,将来庶能参加扩大的社会,所以学校必与社会趋势协调。编订课程,有下列诸要点:①课程应常适应生活的需要;②在逐渐变革的过程,当社会情形与学校目标改变时,课程也应随之而改变;③在逐渐发现学生新需要时,即逐渐将课程改进;④昔时课程之改变,往往由于教育范围以外人员的力量,以后的改变,应尊重教育研究人员及实验人员的贡献;⑤课程的改进需要教育专家及教育实际人员(如小学教员及民众学校教员等)之相互了解与合作;⑥课程的改革,应顾到实用性与比较重要性与有前进的目光。至于教育改进的标准化,科目数量的增加,内容的充实,选科的增加,以适应不同个性的需要,课外活动的增加,都可使课程效用更显著。
……
教学法的社会化
教育的目的决定了教育的方法;教育的方法产生了教育的效果。教学法中引用团体刺激的心理,对于学生的成就,有很大的关系。世界上精深的思想,伟大的发明,与学术上的创作都以社会的材料、社会的感动和社会的目的为背景。成人在社会中如此,学生在学校的社会中亦未尝不如此。昔日教学法偏重于个人的本能、动机和目的,今应兼注意于社会的本能,动机与目的,以得平衡。心理学上原来说:“人的反应环境,非特是对物的反应,并且是对人的反应”。就是概念、判断、理解等心理过程也受看社会刺激的影响。更如暗示、同情、传布、模仿。更有着它的社会关系。
社会化的教育法需要有训练。富热情的教师、来运用学生环境中的力量和学校刺激的力量形成一种学校精神,或名之曰校风。师生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间的关系,以及学校与社会间的关系应成为一种大结合,而学生对于这伟大的合作,自愿贡献他们的热情与力量。个人社会化的性格最好在幼年就得发展。
(节选自1936年《教育与民众》月刊,总第八卷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