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介绍了课堂导入的重要作用、原则、方法等,指出要结合教学内容等多方面的客观条件,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关键词】 课堂导入 作用 原则 方法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课程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而且是师生双方情感共融,分享体验,共同创造完整生活的过程。教学过程是由不同的教学环节组成,作为每个环节的幕后策划者——教师所采用的任何教学活动方式教应围绕学生已有经验和有利未来发展去展开,按学生的成长规律去设计,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着力。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积极探索的热情,使之主动参与,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身心和人格健全发展的过程,而课堂导入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课堂导入,也叫"开场白",作为一堂课的起始环节,它是把学生领进知识人门的第一关,尽管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时间很短,但其作用不可忽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一种情境,使学生兴趣倍增,印象深刻,很快进入角色并保持良好的情绪,这样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使学生如坠云雾,不知所云,学生的听课效果当然就大打折扣。高尔基谈创作经验时曾说过:"最难的是开始,也就是第一句话,如同音乐一样,全曲的单调都是它给予的,平常得好好地去找它。"教师同样应该精心设计自己的课堂导语。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对课堂导入的作用认识不足,不予重视:也有的教师虽有认识,但没有掌握导入的方法和技巧达不到应有的效果。鉴于此,本人结合教学实际探讨一下课堂导入教学的原则、方法及教学实践中的有关问题。
一、课堂导入的原则
1 趣味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上课一开始,教师便根据课文内容设置悬念,可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也能提高其学习的兴趣。保证教学的趣味性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⑴语言风趣:课堂语言是引发学生兴趣的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⑵热情开朗:风趣的语言尚需借助一定的激情,教师要善于控制情感,进入角色,情绪饱满。
⑶方式新颖:新的东西总能使人感到好奇和有趣。
⑷引证生动:引证的素材要具体生动,新颖有趣,方式要活泼灵巧,例如:比喻、类比、举例等。
2 启发性
思维在人的智力结构中居于中心地位,在思维的积极参与下,知觉、记忆、想象等会积极有效地活动起来,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增加其创造性因素。坚持启发式教学,反对注入式教学,是现代教学的指导思想,它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这要求做到:
⑴教学民主:抛弃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做到教学民主,师生平等。
⑵激发思维:启发教学的关键就在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因为思源于疑,有疑才有思。
3 直观性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儿童一般要依靠形象、色彩、声音和触觉来思考。"采用直观教学,展现情景,给学生鲜明生动的形象。若采用语言直观,可描述情景。描述要准确精炼、生动形象,在头脑中唤起具体事物的表象,给学生以感性认识。
4 迁移性
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以至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事物是互相联系的,学生的学习更是根植于过去的经验和知识之上。在导入中应做到:
⑴以旧引新:建立在联系旧知识的基础之上,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顺利实现过渡。
⑵对比开讲:迁移有正负之分,影响有好坏之分。相近、类似的知识容易发生混淆,产生认识上的泛化,对于这些知识,教师要对比开讲,区分其本质特征。万事开头难,上课的开头也不例外。只要努力钻研,方法就会找到。优秀教师的长期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凡是一堂令人称赞的开讲,掌握课堂导入的过程、方法、原则,也就具有了课堂导入的策略,才能做到短、新、精、平、快、奇、巧、准。
二、课堂导入的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新课的导入也是如此。教学内容不同,教师的素质和个性不同,导入的方法也就各异。
1 衔接导入法
这是一种最常用的导入方法,它主要是根据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找准新旧知识的联接点,以旧引新或温故而知新。这要注意三点:
⑴找准新旧知识的联接点,它的确立又建立在对教材认真分析和对学生深入了解的基础之上。
⑵搭桥铺路。通过有针对性的复习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在复习的过程中通过各种巧妙的方式设置难点和疑问,使学生思维暂时出现困惑或受到阻碍,从而调动积极性,造成传授新知识的契机。
⑶因’材’施教。学科不同、内容不同,方式也不同,如:语文、英语、历史、政治等课则常借助提问、讲述、引证来进行。数学、物理、化学则以练习、实验、演示为主。
2 演示导入法
导入是指教师通过实物、模型、图表、幻灯、投影、电视等教具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提出新问题,从解决问题入手,自然过渡到学习新课的技巧。
3 审题导入法
这是教师在授新课时,先板书课题或标题,然后从探讨题意入手,引导学生分析课题,来导入新课的办法。这种方法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又突出中心或主题,可使学生思维迅速定向,很快进入对中心问题的探究。审题导入的关键在于针对教材,围绕课题提出一系列问题,教师必须精心设计,认真组织,善于引导,让学生朝着一定的方向思考。
4 实验导入法
这种方法在学生理化教学中运用较广。课前,老师巧设实验,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去发现规律,进行归纳总结,推导出结论,从而导入新课。运用实验导入新课,不仅能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知识,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自觉地分析问题、探索规律。
5 设疑导入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根源疑。"疑是学习的起点,有疑才有问、有思、有究,才有所得。利用问题,产生疑惑,针对教材的关键、重点和难点,从新的角度巧妙设问,使学生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
6 悬念导入法
悬念,一般是指对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和现象的关切心情。俗话云"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利用悬念激发人好奇,催人思索,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课堂导入的实践
根据化学的学科特点,笔者作为一名化学教师,下面就课堂导入情境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见解。
1 魔术式导入,具有趣味性
魔术新奇有趣,变化莫测,常常令人着迷。将魔术恰当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中,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探究其中的知识和科学。如讲解初中化学"绪言"一节时,不急于讲解化学研究的是什么,而是演示一个小魔术:在学生好奇的目光下,将四个预先涂有不同无色液体的小烧杯置于讲桌上,然后将一瓶无色液体分别注入四个小烧杯中,这时奇迹出现了,四个无色烧杯分别出现了红、蓝、白、黄四种不同的颜色。学生既感到惊奇,又不可思议,用一双期待的目光注视着教师,希望得到答案。但教师却说:"同学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 答案就在这本书上。"接着扬起了手中的化学课本,开始了化学的第一堂课。
在讲解"乙醇"一节时,做个"烧不坏的手帕"的小魔术,将手帕用乙醇湿透,然后点燃,等火焰熄灭后展开,再让学生看手帕,竟然完好如初。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教师适时导入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魔术,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探究其中的奥秘而自觉主动地学习,并使他们所学内容长期保留在他们的记忆中。
2 典故式导入,具有生动性
有些化学知识,学生往往对于干巴巴的概念感到枯燥无味,甚至于产生厌学情绪。这时可以利用教学内容中具有新颖性、趣味性的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主题。如讲解"空气"一节时,把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过程作为一个小故事讲给学生听,然后再导入新课,让学生的思维很快进入最佳状态,这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还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又如:在讲授"铁"一章时,用古代"干将莫邪铸剑"的典故作为导语引入,既让学生了解我国钢铁冶炼的历史,又让他们产生了由衷的民族责任心和自豪感,激发了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情感。
3 实验式引入,具有直观性
学生对实验都有着极大的兴趣,教师在课前做几个小实验,能快速引领学生游入知识的海洋,如讲解"氢气的性质"一节时,先用氢气吹肥皂泡,然后再让一名学生来点燃。通过实验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学生立即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无意识地掌握了氢气比空气轻和氢气具有可燃性等性质,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4 谜语式引入,具有启发性
猜谜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项活动,化学课堂教学中利用猜谜语导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如讲"二氧化碳的性质"时,先给学生出一个谜语:"左边月儿弯,右边月儿圆,弯月能取暖,圆月能助燃。"要求学生打一物质的化学式,学生马上开动脑筋,得出正确答案为CO2 ,然后再引入本节课的教学,讲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掌握得牢固;在讲一氧化碳时又将谜语改为:"左边月儿弯,右边月儿圆,有毒又有味,可燃可还原。"让学生在猜谜活动中掌握了一氧化碳的性质(有毒、有臭味、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这样轻松的活动比让他们死记硬背效果要好得多。
5 竞赛法导入,具有挑战性
在进行化学知识的章节复习时,提前告诉学生下一节课进行分组竞赛,让学生提前进行有关知识的复习、准备,当下一节课开始时,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组(最好按位置分为四组,便于学生讨论) ,竞赛采用必答和抢答两种方式进行,最后获胜的组每位学生发给象征性的奖品。这样学生都有备而来,都积极回答,互不相让,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巩固和掌握了知识,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总之,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愿望及学习效果,与课堂情境的设计有很大关系,特别是课堂导入情境的设计。好的课堂导入情境,如同拉开了深深的大幕布,让学生一眼就看见了精美的景致;又像是打开了神圣的科学殿堂之门,引导学生登堂入室,吸取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学习和总结,设计出精美的课堂情境,使化学教学情境交融,达到最佳课堂教学效果。虽然课堂导入环节在一堂课中的时间很短,但其作用不可忽视,正如俗话所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自身条件以及设备、环境等因素灵活地选择。在方法上寻找多种途径,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灵活多样;内容上必需紧扣中心,围绕主题,与学习内容密切关联;时间上把握适当,言简意赅,经济、适用。总之,只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学得快乐,学得容易,就可采用。
参考文献
[1] 闵元东《重视课堂导入设计,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22 卷 第2 期 2005 年6 月 黄石教育学院学报
[2] 万芸郦《浅淡课堂导入的策略 》第19 卷第2 期 2004 年6 月 景德镇高专学报
[3] 钱希洁《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深加工"》[J]. 2005年(10) 中小学外语教学
[4] 杨雪燕 《外语教师课堂策略研究:状况与意义》J. 2003 , (1) .外语教学与研究,
[5] 余颉 《利用"联想"于课堂导入》 2006年第8期 福建教育学院报
【关键词】 课堂导入 作用 原则 方法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课程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而且是师生双方情感共融,分享体验,共同创造完整生活的过程。教学过程是由不同的教学环节组成,作为每个环节的幕后策划者——教师所采用的任何教学活动方式教应围绕学生已有经验和有利未来发展去展开,按学生的成长规律去设计,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着力。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积极探索的热情,使之主动参与,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身心和人格健全发展的过程,而课堂导入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课堂导入,也叫"开场白",作为一堂课的起始环节,它是把学生领进知识人门的第一关,尽管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时间很短,但其作用不可忽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一种情境,使学生兴趣倍增,印象深刻,很快进入角色并保持良好的情绪,这样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使学生如坠云雾,不知所云,学生的听课效果当然就大打折扣。高尔基谈创作经验时曾说过:"最难的是开始,也就是第一句话,如同音乐一样,全曲的单调都是它给予的,平常得好好地去找它。"教师同样应该精心设计自己的课堂导语。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对课堂导入的作用认识不足,不予重视:也有的教师虽有认识,但没有掌握导入的方法和技巧达不到应有的效果。鉴于此,本人结合教学实际探讨一下课堂导入教学的原则、方法及教学实践中的有关问题。
一、课堂导入的原则
1 趣味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上课一开始,教师便根据课文内容设置悬念,可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也能提高其学习的兴趣。保证教学的趣味性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⑴语言风趣:课堂语言是引发学生兴趣的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⑵热情开朗:风趣的语言尚需借助一定的激情,教师要善于控制情感,进入角色,情绪饱满。
⑶方式新颖:新的东西总能使人感到好奇和有趣。
⑷引证生动:引证的素材要具体生动,新颖有趣,方式要活泼灵巧,例如:比喻、类比、举例等。
2 启发性
思维在人的智力结构中居于中心地位,在思维的积极参与下,知觉、记忆、想象等会积极有效地活动起来,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增加其创造性因素。坚持启发式教学,反对注入式教学,是现代教学的指导思想,它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这要求做到:
⑴教学民主:抛弃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做到教学民主,师生平等。
⑵激发思维:启发教学的关键就在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因为思源于疑,有疑才有思。
3 直观性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儿童一般要依靠形象、色彩、声音和触觉来思考。"采用直观教学,展现情景,给学生鲜明生动的形象。若采用语言直观,可描述情景。描述要准确精炼、生动形象,在头脑中唤起具体事物的表象,给学生以感性认识。
4 迁移性
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以至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事物是互相联系的,学生的学习更是根植于过去的经验和知识之上。在导入中应做到:
⑴以旧引新:建立在联系旧知识的基础之上,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顺利实现过渡。
⑵对比开讲:迁移有正负之分,影响有好坏之分。相近、类似的知识容易发生混淆,产生认识上的泛化,对于这些知识,教师要对比开讲,区分其本质特征。万事开头难,上课的开头也不例外。只要努力钻研,方法就会找到。优秀教师的长期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凡是一堂令人称赞的开讲,掌握课堂导入的过程、方法、原则,也就具有了课堂导入的策略,才能做到短、新、精、平、快、奇、巧、准。
二、课堂导入的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新课的导入也是如此。教学内容不同,教师的素质和个性不同,导入的方法也就各异。
1 衔接导入法
这是一种最常用的导入方法,它主要是根据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找准新旧知识的联接点,以旧引新或温故而知新。这要注意三点:
⑴找准新旧知识的联接点,它的确立又建立在对教材认真分析和对学生深入了解的基础之上。
⑵搭桥铺路。通过有针对性的复习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在复习的过程中通过各种巧妙的方式设置难点和疑问,使学生思维暂时出现困惑或受到阻碍,从而调动积极性,造成传授新知识的契机。
⑶因’材’施教。学科不同、内容不同,方式也不同,如:语文、英语、历史、政治等课则常借助提问、讲述、引证来进行。数学、物理、化学则以练习、实验、演示为主。
2 演示导入法
导入是指教师通过实物、模型、图表、幻灯、投影、电视等教具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提出新问题,从解决问题入手,自然过渡到学习新课的技巧。
3 审题导入法
这是教师在授新课时,先板书课题或标题,然后从探讨题意入手,引导学生分析课题,来导入新课的办法。这种方法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又突出中心或主题,可使学生思维迅速定向,很快进入对中心问题的探究。审题导入的关键在于针对教材,围绕课题提出一系列问题,教师必须精心设计,认真组织,善于引导,让学生朝着一定的方向思考。
4 实验导入法
这种方法在学生理化教学中运用较广。课前,老师巧设实验,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去发现规律,进行归纳总结,推导出结论,从而导入新课。运用实验导入新课,不仅能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知识,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自觉地分析问题、探索规律。
5 设疑导入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根源疑。"疑是学习的起点,有疑才有问、有思、有究,才有所得。利用问题,产生疑惑,针对教材的关键、重点和难点,从新的角度巧妙设问,使学生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
6 悬念导入法
悬念,一般是指对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和现象的关切心情。俗话云"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利用悬念激发人好奇,催人思索,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课堂导入的实践
根据化学的学科特点,笔者作为一名化学教师,下面就课堂导入情境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见解。
1 魔术式导入,具有趣味性
魔术新奇有趣,变化莫测,常常令人着迷。将魔术恰当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中,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探究其中的知识和科学。如讲解初中化学"绪言"一节时,不急于讲解化学研究的是什么,而是演示一个小魔术:在学生好奇的目光下,将四个预先涂有不同无色液体的小烧杯置于讲桌上,然后将一瓶无色液体分别注入四个小烧杯中,这时奇迹出现了,四个无色烧杯分别出现了红、蓝、白、黄四种不同的颜色。学生既感到惊奇,又不可思议,用一双期待的目光注视着教师,希望得到答案。但教师却说:"同学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 答案就在这本书上。"接着扬起了手中的化学课本,开始了化学的第一堂课。
在讲解"乙醇"一节时,做个"烧不坏的手帕"的小魔术,将手帕用乙醇湿透,然后点燃,等火焰熄灭后展开,再让学生看手帕,竟然完好如初。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教师适时导入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魔术,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探究其中的奥秘而自觉主动地学习,并使他们所学内容长期保留在他们的记忆中。
2 典故式导入,具有生动性
有些化学知识,学生往往对于干巴巴的概念感到枯燥无味,甚至于产生厌学情绪。这时可以利用教学内容中具有新颖性、趣味性的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主题。如讲解"空气"一节时,把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过程作为一个小故事讲给学生听,然后再导入新课,让学生的思维很快进入最佳状态,这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还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又如:在讲授"铁"一章时,用古代"干将莫邪铸剑"的典故作为导语引入,既让学生了解我国钢铁冶炼的历史,又让他们产生了由衷的民族责任心和自豪感,激发了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情感。
3 实验式引入,具有直观性
学生对实验都有着极大的兴趣,教师在课前做几个小实验,能快速引领学生游入知识的海洋,如讲解"氢气的性质"一节时,先用氢气吹肥皂泡,然后再让一名学生来点燃。通过实验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学生立即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无意识地掌握了氢气比空气轻和氢气具有可燃性等性质,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4 谜语式引入,具有启发性
猜谜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项活动,化学课堂教学中利用猜谜语导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如讲"二氧化碳的性质"时,先给学生出一个谜语:"左边月儿弯,右边月儿圆,弯月能取暖,圆月能助燃。"要求学生打一物质的化学式,学生马上开动脑筋,得出正确答案为CO2 ,然后再引入本节课的教学,讲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掌握得牢固;在讲一氧化碳时又将谜语改为:"左边月儿弯,右边月儿圆,有毒又有味,可燃可还原。"让学生在猜谜活动中掌握了一氧化碳的性质(有毒、有臭味、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这样轻松的活动比让他们死记硬背效果要好得多。
5 竞赛法导入,具有挑战性
在进行化学知识的章节复习时,提前告诉学生下一节课进行分组竞赛,让学生提前进行有关知识的复习、准备,当下一节课开始时,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组(最好按位置分为四组,便于学生讨论) ,竞赛采用必答和抢答两种方式进行,最后获胜的组每位学生发给象征性的奖品。这样学生都有备而来,都积极回答,互不相让,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巩固和掌握了知识,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总之,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愿望及学习效果,与课堂情境的设计有很大关系,特别是课堂导入情境的设计。好的课堂导入情境,如同拉开了深深的大幕布,让学生一眼就看见了精美的景致;又像是打开了神圣的科学殿堂之门,引导学生登堂入室,吸取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学习和总结,设计出精美的课堂情境,使化学教学情境交融,达到最佳课堂教学效果。虽然课堂导入环节在一堂课中的时间很短,但其作用不可忽视,正如俗话所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自身条件以及设备、环境等因素灵活地选择。在方法上寻找多种途径,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灵活多样;内容上必需紧扣中心,围绕主题,与学习内容密切关联;时间上把握适当,言简意赅,经济、适用。总之,只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学得快乐,学得容易,就可采用。
参考文献
[1] 闵元东《重视课堂导入设计,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22 卷 第2 期 2005 年6 月 黄石教育学院学报
[2] 万芸郦《浅淡课堂导入的策略 》第19 卷第2 期 2004 年6 月 景德镇高专学报
[3] 钱希洁《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深加工"》[J]. 2005年(10) 中小学外语教学
[4] 杨雪燕 《外语教师课堂策略研究:状况与意义》J. 2003 , (1) .外语教学与研究,
[5] 余颉 《利用"联想"于课堂导入》 2006年第8期 福建教育学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