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智能电网环境下,火电企业需要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资金流的高度一体化。因此火电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现阶段火电企业信息化应用现状的基础上,给出了智能电网环
境下火电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并为火电企业信息化发展给出给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智能电网;火电;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3-0071-02
一、引言
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数字经济的发展、气候环境变化的加剧,以及全球对能源的重视日益加剧,使得电力工业必须根据新形势进行相应的调整。为此,人们提出了发展智能电网的设想。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国家电网公司于2009年5月21日提出我国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规划[1],明确提出了我国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规划分三个阶段进行,其中,2009年至2010年为规划试点阶段,重点开展规划、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及各环节试点工作;2011年至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2016年至2020年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可以说智能电网的发展是未来电力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电网以发、输、配、用各环节为对象,旨在将新型电网控制技术、智能信息技术与智能管理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从发电到用电所有环节信息的智能交流,系统优化电力生产、输送和使用过程。
火电企业作为电力系统中发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智能电网环境下需要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资金流的高度一体化,以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构建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友好互动的电力网络系统。而实现这一目标,必然离不开火电企业信息化系统应用的辅助实现,只有在完善的火电企业信息化集成管理下,才能实现火电企业的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以及互动化的智能发电企业的最终目标。因此,火电企业信息化应用建设对于发电企业智能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目前国内火电企业信息化应用的现状及问题
自国家电力公司提出MIS实用化验收以及创一流达标的考核思想以来,我国的许多发电公司开始逐步的建立适合自己单位的MIS软件系统。一时间各火力发电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购买相应的客户端计算机、服务器以及网络设备,组建了计算机内部的局域网络,并实现与广域网之间的交流。在具备硬件设备后,根据各火电企业实际情况开发的MIS应用软件开始被引入各生产管理和职能管理单位,为发电企业的信息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于火电企业来说,火电自动化是火电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目前我国大部分的火力发电机组都配备了计算机监测监控系统,另外,适合于电力调度自动化的SCADA、AGC等系统也已经被大多数的火电企业接受并投入使用。经过近几年较长时间的开发和应用完善,各火电企业已经逐步建立起了较完善的覆盖生产和管理的电厂MIS软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信息化基础。但是就智能电网环境要求下的信息化和数字自动化而言,仍存在着以下问题:
1、信息机构不够完善
长期以来,在火电企业中信息部门长期并没有一个专门机构配置,没有规范的建制和岗位。不是将信息部门附属在某个部门之下,就是作为企业的三产部门,更甚者在某个部门只设置一个“信息化专职”人员。在智能电网环境的要求下,信息化必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专门的机构和人才来推进企业各个部门的智能化整合,目前的信息机构状况不能适应这一需要。
2、信息化整合性差
现存的大多数火电企业信息化系统均是建立在依据电厂各部门职能基础上开发的功能模块,这就使得各个功能模块都着重完成各自部门之间的业务流程,这样形成的子系统间数据冗余、共享性差,仅仅从较浅的层次完成了管理方式的计算机化。这样的火电管理系统难以达到整体上的信息智能化,使得火电企业信息化的应用远远不够,信息化的智能性还没有发挥出来。
3、信息化的适应性跟不上火电企业的需求
现在我国的电力体制改革仍然在进行中,例如实施厂网分开,重组发电企业以及电价体制的健全等一系列措施带来的火电企业的目的及需求的变化使得火电信息化系统需要随时方便的进行修改,另外,智能电网环境的需求使得火电企业的信息化系统不但要及时快速的反应相关的内部和外部信息,而且还要进行相应的分析,给出生产控制、报价决策以及管理优化结果等一系列的科学辅助决策信息。智能化的信息系统是能够真正将公司的内部和外部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并提供智能辅助决策支持的完善的信息系统。
4、智能电网环境下火电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结合智能电网环境下信息化的要求以及火电企业的发展趋势可以预测智能电网环境下火电企业信息化的趋势是:一体化应用系统和智能集成平台的整合。在新环境的要求下,火电企业信息化的信息系统应该是将整个公司或者是整个集团各部门、各方面内容按照系统工程构成的一个有机的、系统的、完整的系统,具有系统工程的软件架构,具有强大的灵活性,能够进行多次改进开发,能够根据火电企业目标和需求的变化进行自适应性的调节。方便各部门之间有机的整合、传递数据,并且结合智能化的集成平台,根据原始数据进行智能化的决策辅助分析,最终以面向企业的服务出发,紧密结合火电企业的发展战略。
三、火电企业信息管理的规范化
在新环境的要求下,火电企业应该建立相应的信息化管理机构,使得信息化管理机构独立于各智能部门外,并且聘请具有相关知识和相关经验的人才进行火电企业信息化的管理、推广、维护等一系列工作。并将信息化管理机构的职责规范化,将信息化管理的职责层层分解到每个信息化管理人员中,其中包括岗位职责、系统运行及维护,系统升级、各级管理人员的上岗标准、职权范围等。
此外,对于信息系统而言,需要根据长期火电企业行业的积累以及自身的特点制定规范化的业务流程、信息规范、信息分类以及计算机的软硬件平台规范等,这些规范的制定能够保证信息系统的实用性以及其生命力。
四、结合智能技术的信息集成平台的智能化
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火电企业信息化必然需要体现智能化的特征,即将智能技术结合进整个信息系统的平台上。新环境下的信息化的智能技术主要包括工作流技术、中间件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动态建模技术四种。其中工作流技术是指将规范化的工作流程进行工作分解,根据分解后的任务、角色、规则和过程等基本单元进行工作流的组件设计,然后利用工作流的配置生成平台设计这些工作流组件的流程方向,由工作流引擎进行工作流组件的流程整合,进而形成最终的工作流系统。由工作流形成的系统具有可配置性强,可灵活根据企业的流程变化进行自适应调节和自动性的优点。中间件技术是指将一些标准的数据集成、应用集成、业务集成以及其余的符合标准的集成利用计算机技术编写成中间件,形成计算机系统的“适配器”零件,这样形成的信息系统具有灵活的可拆解和组合性能,同样提高了系统的自适应性和自动性功能。数据挖掘技术是从数据和信息中智能提取出规则、决策信息等的智能分析技术,是进行智能决策的基础和必要技术,而动态建模技术是指不需要编写代码即可以智能自动理解和运行已经建成的模型库里的模型,并且具有智能挑选技术。
五、结论
随着智能电网计划的实施以及改造,火力发电企业需要改善自身的信息化系统以跟上智能电网需求下的信息化和自动化要求。本文指出了火力发电公司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以及相关技术的应用和革新,为火力发电公司智能信息化发展给出了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1]陈树勇,宋书芳,李兰欣,沈杰.智能电网技术综述[J].电网技术,2009,(8).
[2]赖菲,夏清.电力市场环境下的发电公司信息化建设[J].电网技术,2006.(5).
境下火电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并为火电企业信息化发展给出给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智能电网;火电;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3-0071-02
一、引言
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数字经济的发展、气候环境变化的加剧,以及全球对能源的重视日益加剧,使得电力工业必须根据新形势进行相应的调整。为此,人们提出了发展智能电网的设想。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国家电网公司于2009年5月21日提出我国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规划[1],明确提出了我国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规划分三个阶段进行,其中,2009年至2010年为规划试点阶段,重点开展规划、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及各环节试点工作;2011年至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2016年至2020年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可以说智能电网的发展是未来电力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电网以发、输、配、用各环节为对象,旨在将新型电网控制技术、智能信息技术与智能管理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从发电到用电所有环节信息的智能交流,系统优化电力生产、输送和使用过程。
火电企业作为电力系统中发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智能电网环境下需要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资金流的高度一体化,以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构建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友好互动的电力网络系统。而实现这一目标,必然离不开火电企业信息化系统应用的辅助实现,只有在完善的火电企业信息化集成管理下,才能实现火电企业的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以及互动化的智能发电企业的最终目标。因此,火电企业信息化应用建设对于发电企业智能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目前国内火电企业信息化应用的现状及问题
自国家电力公司提出MIS实用化验收以及创一流达标的考核思想以来,我国的许多发电公司开始逐步的建立适合自己单位的MIS软件系统。一时间各火力发电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购买相应的客户端计算机、服务器以及网络设备,组建了计算机内部的局域网络,并实现与广域网之间的交流。在具备硬件设备后,根据各火电企业实际情况开发的MIS应用软件开始被引入各生产管理和职能管理单位,为发电企业的信息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于火电企业来说,火电自动化是火电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目前我国大部分的火力发电机组都配备了计算机监测监控系统,另外,适合于电力调度自动化的SCADA、AGC等系统也已经被大多数的火电企业接受并投入使用。经过近几年较长时间的开发和应用完善,各火电企业已经逐步建立起了较完善的覆盖生产和管理的电厂MIS软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信息化基础。但是就智能电网环境要求下的信息化和数字自动化而言,仍存在着以下问题:
1、信息机构不够完善
长期以来,在火电企业中信息部门长期并没有一个专门机构配置,没有规范的建制和岗位。不是将信息部门附属在某个部门之下,就是作为企业的三产部门,更甚者在某个部门只设置一个“信息化专职”人员。在智能电网环境的要求下,信息化必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专门的机构和人才来推进企业各个部门的智能化整合,目前的信息机构状况不能适应这一需要。
2、信息化整合性差
现存的大多数火电企业信息化系统均是建立在依据电厂各部门职能基础上开发的功能模块,这就使得各个功能模块都着重完成各自部门之间的业务流程,这样形成的子系统间数据冗余、共享性差,仅仅从较浅的层次完成了管理方式的计算机化。这样的火电管理系统难以达到整体上的信息智能化,使得火电企业信息化的应用远远不够,信息化的智能性还没有发挥出来。
3、信息化的适应性跟不上火电企业的需求
现在我国的电力体制改革仍然在进行中,例如实施厂网分开,重组发电企业以及电价体制的健全等一系列措施带来的火电企业的目的及需求的变化使得火电信息化系统需要随时方便的进行修改,另外,智能电网环境的需求使得火电企业的信息化系统不但要及时快速的反应相关的内部和外部信息,而且还要进行相应的分析,给出生产控制、报价决策以及管理优化结果等一系列的科学辅助决策信息。智能化的信息系统是能够真正将公司的内部和外部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并提供智能辅助决策支持的完善的信息系统。
4、智能电网环境下火电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结合智能电网环境下信息化的要求以及火电企业的发展趋势可以预测智能电网环境下火电企业信息化的趋势是:一体化应用系统和智能集成平台的整合。在新环境的要求下,火电企业信息化的信息系统应该是将整个公司或者是整个集团各部门、各方面内容按照系统工程构成的一个有机的、系统的、完整的系统,具有系统工程的软件架构,具有强大的灵活性,能够进行多次改进开发,能够根据火电企业目标和需求的变化进行自适应性的调节。方便各部门之间有机的整合、传递数据,并且结合智能化的集成平台,根据原始数据进行智能化的决策辅助分析,最终以面向企业的服务出发,紧密结合火电企业的发展战略。
三、火电企业信息管理的规范化
在新环境的要求下,火电企业应该建立相应的信息化管理机构,使得信息化管理机构独立于各智能部门外,并且聘请具有相关知识和相关经验的人才进行火电企业信息化的管理、推广、维护等一系列工作。并将信息化管理机构的职责规范化,将信息化管理的职责层层分解到每个信息化管理人员中,其中包括岗位职责、系统运行及维护,系统升级、各级管理人员的上岗标准、职权范围等。
此外,对于信息系统而言,需要根据长期火电企业行业的积累以及自身的特点制定规范化的业务流程、信息规范、信息分类以及计算机的软硬件平台规范等,这些规范的制定能够保证信息系统的实用性以及其生命力。
四、结合智能技术的信息集成平台的智能化
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火电企业信息化必然需要体现智能化的特征,即将智能技术结合进整个信息系统的平台上。新环境下的信息化的智能技术主要包括工作流技术、中间件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动态建模技术四种。其中工作流技术是指将规范化的工作流程进行工作分解,根据分解后的任务、角色、规则和过程等基本单元进行工作流的组件设计,然后利用工作流的配置生成平台设计这些工作流组件的流程方向,由工作流引擎进行工作流组件的流程整合,进而形成最终的工作流系统。由工作流形成的系统具有可配置性强,可灵活根据企业的流程变化进行自适应调节和自动性的优点。中间件技术是指将一些标准的数据集成、应用集成、业务集成以及其余的符合标准的集成利用计算机技术编写成中间件,形成计算机系统的“适配器”零件,这样形成的信息系统具有灵活的可拆解和组合性能,同样提高了系统的自适应性和自动性功能。数据挖掘技术是从数据和信息中智能提取出规则、决策信息等的智能分析技术,是进行智能决策的基础和必要技术,而动态建模技术是指不需要编写代码即可以智能自动理解和运行已经建成的模型库里的模型,并且具有智能挑选技术。
五、结论
随着智能电网计划的实施以及改造,火力发电企业需要改善自身的信息化系统以跟上智能电网需求下的信息化和自动化要求。本文指出了火力发电公司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以及相关技术的应用和革新,为火力发电公司智能信息化发展给出了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1]陈树勇,宋书芳,李兰欣,沈杰.智能电网技术综述[J].电网技术,2009,(8).
[2]赖菲,夏清.电力市场环境下的发电公司信息化建设[J].电网技术,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