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是高校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保障,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在高校教学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由于身体、待遇、生活压力等方面的问题导致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出现了职业倦怠现象。如何克服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职业倦怠是关系到高校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学校和教学管理人员本身要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从而促进高校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教学管理;高校;职业倦怠;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1-0132-03
作者简介:吴先敏(1984-),女,汉族,山东菏泽人,大学本科,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教学秘书,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教学管理是指为实现高校培养目标,将教学计划转化为具体的教学指令而采取的组织、协调、监督、控制等管理活动,以保证教学秩序正常进行和教学活动正常展开。一所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培养人才的素质,影响到教育的层次和水平。教学管理人员队伍是这一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执行者,又是教学信息的传递者,肩负着管理和服务的双重任务。教学管理者的工作状态决定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对全校师生的工作和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
1 职业倦怠的定义及表现
职业倦怠(jobbumout)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于1974年首次提出。所谓职业倦怠是指人们在长期从事某一工作,由于对工作缺乏兴趣和热情,却又不得以而为之时,人就会感到厌烦,产生压抑、苦闷、怨恨和忧郁等情绪,以至于身心疲惫,导致自身潜能难以充分发挥,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下降。目前,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由于种种原因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缺乏活力,工作缺乏热情,身心疲惫,烦躁,焦虑,无助,对老师和学生缺乏耐心,对工作的付出减少,没有成就感,感到前途渺茫。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教学管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导致其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下降,直接影响到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进而对高校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加强对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情绪研究与管理,消除职业倦怠对高校教学管人的潜能发挥和素质提高的影响,是高校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2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产生是长期处于一种压力下,但又无法顺利应对的结果。有客观方面的,也有主观方面的。
2.1 在高校中的社会地位低而引发的自信心受挫:在以“教学和科研为主旋律”的高校,普遍存在重视一线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倾向,使得教学管理人员的地位愈发的边缘化。教师有众多的培训、进修、交流的机会,而且高校对于教师和科研人员有一套完整的价值评价体系,可以通过职称评定等方式对教师的工作能力给与认可。而教学管理人员不直接从事一线教学,这项工作的服务职能决定了这一岗位的辅助性、被动性、从属性等特点,并因此得不到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处于这一岗位的人员不但没有进修、培训的机会,更缺乏必要的成就激励机制。在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了工作上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报酬的时候,他们的工作热情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2.2 工作任务繁重,心理压力大:最近几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各高校的办学规模都日益扩大,专业方向逐步细化,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加上各种形式的检查评估的进行,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非常繁重。不但内容复杂,而且头绪繁多,事无巨细。尤其是各系的教学秘书,要身兼数职,教学、科研、行政等等各方面的工作,经常是压在教学秘书一个人的身上,稍有疏忽,便有可能酿成教学事故。因此他们要经常性的绷紧神经,心理压力很大。久而久之,便会产生职业倦怠感。
2.3 个人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人们评价个人价值是否得到充分体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据是看自己的工资待遇。在高校里,要使自己工资待遇上涨,只能依靠职称晋升,或者职务晋升。在上层职务短缺的情况下,更多的只能选择职称晋升。然而教学管理人员在各方面都屡屡受挫。职务上没有晋升机会,而评职称靠的是科研成果。整天疲惫的忙于日常事务的他们,拿不出更多的科研成果,更何况大多数教学管理人员都是跨专业做这一工作的。在管理不是自己专业的情况的,搞科研更是一件难事。加上大部分高校“重教学,轻管理”,管理人员在津贴等方面本来就偏低。而且考核标准缺乏针对性,机制单一笼统,忽视对业务技能、工作业绩等方面的考核,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没有形成多劳多得机制,压抑了部分人的热情。在这种责任重大、前途渺茫、感觉个人的付出与回报失衡的状态下,教学管理人员愈发感到成就感的缺失,个人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倦怠感日益严重。
2.4 教学人员在兼顾工作和家庭生活上显的力不从心。教学人员不像任课教师,实行的是坐班制。尤其是每年的开学初和学期末,是教学管理工作特别繁忙的时期,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的通常是女教师,工作的压力大,家庭生活的繁琐,使得的她们非常疲惫,因此多少会导致她们在工作上的倦怠情绪。
3 解决对策
3.1 管理方面
3.1.1 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相结合:“制度化管理是指在管理过程中,用合理的规章制度去约束人,规范人的行为,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从而达到管理的目的。而人性化管理,就是以德治人。”领导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管理过程中,不能简单的以制度来约束人,要充分发扬民主,给管理人员以充分的认可和尊重。要了解每个岗位的工作性质和每位管理人员的特点,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用;要熟悉教学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及时了解教学管理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并加以解决;要关心身处教学管理工作一线人员的工作环境、福利待遇、身心健康及其他各项需求,充分做到人文主义关怀,让他们有归属感和地位感。
3.1.2 制定合理的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彻底打破目前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局面,制定以能力和业绩为核心,由技能、知识、科研等要素构成的考核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考评结果,一定要与教学管理人员的评优表彰、晋职加薪、职称晋级等有机结合,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机制。有效的激励是管理人员努力工作的动力源泉。在教学管理团队的工作中,要通过各种激励方法的有效组合,调动大家对工作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其不断的对教学管理进行探索和创新。比如实行竞争上岗,通过工作人员之间的竞争和对他们的激励,来激发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动力。
3.1.3 为教学管理人员自身的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和空间:领导不能只注重教学管理人员工作的完成情况,还要关注其个体发展。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员工的培训与教育是使员工不断成长的动力与源泉。” 学校必须创造条件,在对教学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管理知识和能力培训的同时,适时为他们提供继续深造和学历再教育的机会,加大加强对教学管理人员人力资本的投入,以达到更新教学管理理念,紧跟教育发展前沿的目的,进而提高整个学校的教学管理质量和效率。教学管理人员自身也会因此提高个人成就感,避免因工作压力太大产生的不胜任感而最终导致的倦怠感。
3.1.4 加强管理现代化建设,减轻教学管理人员压力: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先进技术,引进各种现代化设备,如教学管理系统等,形成网络化管理,以此减轻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把他们从大量简单、重复性的工作中解脱,减轻他们的压力。另外,学校要明确各个部门、处室、教研室等的职责,帮助教学管理人员,尤其是身处各系、身兼数职的教学秘书疏通各方面的关系,减少工作中不必要的过程和环节,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办公环境,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
3.1.5 学校要定期不定期的举行教学管理人员工作交流会:日常繁忙的工作让本来从事同样教学管理工作的不同人员也很少有机会聚在一起,交流日常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学校定期不定期的组织教学管理人员工作交流会,主要让他们畅所欲言,一方面就日常管理工作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提高大家日常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对学校的一些制度或者管理方式提出有关意见或者建议,并反馈给学校领导,有助于整个学校的发展。
3.2 自身方面
3.2.1 教学管理人员增强自我调试能力: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面对工作中的阻力和压力,教学管理人员要增强自我调适能力,应对职业倦怠。首先要端正工作态度。要干一行,爱一行。时刻抱着一种积极的心态去接受每一项工作内容的挑战,乐观的克服工作中每一个困难,挖掘工作中的乐趣。第二,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调整自我期望,在因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异而产生冲突的时候,找到最佳结合点,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第三,认清自己的优缺点,正视自己的喜怒哀乐,预测自己倦怠情绪的征兆,并提前做好准备。第四,合理安排工作,关注自己的健康,根据工作情况有节律的休息 。
3.2.2 树立目标,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一个人只有明确了自己的目标,才会有前进的动力和方向。教学管理人员应该正确看待和分析自己的职业,清楚自己的角色和作用,给自己做一个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自己的近期、中期、远期目标,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争取一切再学习的机会,注重自己知识的更新和能力的培养,调动起自己工作和学习的动力,缓解职业倦怠的心理。
3.2.3 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工作环境包括办公室的自然环境,也包括日常工作中需要打交道的人所构成的相对简单的社会环境。有研究表明,人在相对整洁的环境里更容易保持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相反,脏乱的环境更容易造成人的郁闷、烦躁、倦怠。因此,注意保持日常办公环境的整洁有助于缓解倦怠情绪。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会使工作在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完成。和领导、同事之间的交流可以使人感到轻松,减少忧虑,进而消除职业倦怠。
3.2.4 树立创新意识,积极改进工作方法:面对繁杂的工作和严峻的挑战,要善于利用各种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无论是工作思路、工作方法,都要敢于突破旧思想、旧观念的束缚,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总结经验,创新工作方法。通过参加交流、培训、再学习等方式,不断积累知识和技能,为提高工作效率发挥作用。
3.2.5 培养良好的个性特征和广泛的兴趣爱好:不良的性格特点,更容易造成倦怠的情绪。改变自己不良的性格特征,提高自我调节能力,以开放的态度来学习新知识,从而应对可能遇到的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力。此外,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提高自身的生活情趣和修养,主动打破沉闷的工作环境,让自己的生活始终充满乐趣和激情,防止倦怠情绪的产生。
总之,面对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现象,学校应该做出积极的反应,帮助他们走出这种消极的状态。教学管理人员自身也应该积极的进行自我调适,增强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以更大的热情、更好的心态和精神面貌、更高的效率投身到工作中。只有最大限度的降低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情绪,让他们在工作中找回自我价值,才能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保证高效教学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 仇梦欢.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职业倦怠探析[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9,(6).
[2] 吴立伟,何锋.高校教学管理团队实行人性化管理研究[J].管理观察,2009,(11).
[3] 高丽.高校教学秘书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及其调适[J].科技信息,2007,(21).
[4] 吴耀德,胡炜.提高高校教务管理者工作幸福指数的方法[J].科技信息,2009,(2).
[5] 周玲,白玲,周阳帆.高等医学院校教学管理人员职业倦怠心理探析[J].南方医学教育,2010,(3).
【关键词】教学管理;高校;职业倦怠;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1-0132-03
作者简介:吴先敏(1984-),女,汉族,山东菏泽人,大学本科,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教学秘书,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教学管理是指为实现高校培养目标,将教学计划转化为具体的教学指令而采取的组织、协调、监督、控制等管理活动,以保证教学秩序正常进行和教学活动正常展开。一所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培养人才的素质,影响到教育的层次和水平。教学管理人员队伍是这一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执行者,又是教学信息的传递者,肩负着管理和服务的双重任务。教学管理者的工作状态决定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对全校师生的工作和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
1 职业倦怠的定义及表现
职业倦怠(jobbumout)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于1974年首次提出。所谓职业倦怠是指人们在长期从事某一工作,由于对工作缺乏兴趣和热情,却又不得以而为之时,人就会感到厌烦,产生压抑、苦闷、怨恨和忧郁等情绪,以至于身心疲惫,导致自身潜能难以充分发挥,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下降。目前,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由于种种原因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缺乏活力,工作缺乏热情,身心疲惫,烦躁,焦虑,无助,对老师和学生缺乏耐心,对工作的付出减少,没有成就感,感到前途渺茫。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教学管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导致其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下降,直接影响到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进而对高校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加强对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情绪研究与管理,消除职业倦怠对高校教学管人的潜能发挥和素质提高的影响,是高校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2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产生是长期处于一种压力下,但又无法顺利应对的结果。有客观方面的,也有主观方面的。
2.1 在高校中的社会地位低而引发的自信心受挫:在以“教学和科研为主旋律”的高校,普遍存在重视一线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倾向,使得教学管理人员的地位愈发的边缘化。教师有众多的培训、进修、交流的机会,而且高校对于教师和科研人员有一套完整的价值评价体系,可以通过职称评定等方式对教师的工作能力给与认可。而教学管理人员不直接从事一线教学,这项工作的服务职能决定了这一岗位的辅助性、被动性、从属性等特点,并因此得不到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处于这一岗位的人员不但没有进修、培训的机会,更缺乏必要的成就激励机制。在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了工作上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报酬的时候,他们的工作热情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2.2 工作任务繁重,心理压力大:最近几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各高校的办学规模都日益扩大,专业方向逐步细化,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加上各种形式的检查评估的进行,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非常繁重。不但内容复杂,而且头绪繁多,事无巨细。尤其是各系的教学秘书,要身兼数职,教学、科研、行政等等各方面的工作,经常是压在教学秘书一个人的身上,稍有疏忽,便有可能酿成教学事故。因此他们要经常性的绷紧神经,心理压力很大。久而久之,便会产生职业倦怠感。
2.3 个人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人们评价个人价值是否得到充分体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据是看自己的工资待遇。在高校里,要使自己工资待遇上涨,只能依靠职称晋升,或者职务晋升。在上层职务短缺的情况下,更多的只能选择职称晋升。然而教学管理人员在各方面都屡屡受挫。职务上没有晋升机会,而评职称靠的是科研成果。整天疲惫的忙于日常事务的他们,拿不出更多的科研成果,更何况大多数教学管理人员都是跨专业做这一工作的。在管理不是自己专业的情况的,搞科研更是一件难事。加上大部分高校“重教学,轻管理”,管理人员在津贴等方面本来就偏低。而且考核标准缺乏针对性,机制单一笼统,忽视对业务技能、工作业绩等方面的考核,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没有形成多劳多得机制,压抑了部分人的热情。在这种责任重大、前途渺茫、感觉个人的付出与回报失衡的状态下,教学管理人员愈发感到成就感的缺失,个人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倦怠感日益严重。
2.4 教学人员在兼顾工作和家庭生活上显的力不从心。教学人员不像任课教师,实行的是坐班制。尤其是每年的开学初和学期末,是教学管理工作特别繁忙的时期,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的通常是女教师,工作的压力大,家庭生活的繁琐,使得的她们非常疲惫,因此多少会导致她们在工作上的倦怠情绪。
3 解决对策
3.1 管理方面
3.1.1 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相结合:“制度化管理是指在管理过程中,用合理的规章制度去约束人,规范人的行为,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从而达到管理的目的。而人性化管理,就是以德治人。”领导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管理过程中,不能简单的以制度来约束人,要充分发扬民主,给管理人员以充分的认可和尊重。要了解每个岗位的工作性质和每位管理人员的特点,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用;要熟悉教学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及时了解教学管理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并加以解决;要关心身处教学管理工作一线人员的工作环境、福利待遇、身心健康及其他各项需求,充分做到人文主义关怀,让他们有归属感和地位感。
3.1.2 制定合理的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彻底打破目前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局面,制定以能力和业绩为核心,由技能、知识、科研等要素构成的考核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考评结果,一定要与教学管理人员的评优表彰、晋职加薪、职称晋级等有机结合,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机制。有效的激励是管理人员努力工作的动力源泉。在教学管理团队的工作中,要通过各种激励方法的有效组合,调动大家对工作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其不断的对教学管理进行探索和创新。比如实行竞争上岗,通过工作人员之间的竞争和对他们的激励,来激发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动力。
3.1.3 为教学管理人员自身的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和空间:领导不能只注重教学管理人员工作的完成情况,还要关注其个体发展。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员工的培训与教育是使员工不断成长的动力与源泉。” 学校必须创造条件,在对教学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管理知识和能力培训的同时,适时为他们提供继续深造和学历再教育的机会,加大加强对教学管理人员人力资本的投入,以达到更新教学管理理念,紧跟教育发展前沿的目的,进而提高整个学校的教学管理质量和效率。教学管理人员自身也会因此提高个人成就感,避免因工作压力太大产生的不胜任感而最终导致的倦怠感。
3.1.4 加强管理现代化建设,减轻教学管理人员压力: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先进技术,引进各种现代化设备,如教学管理系统等,形成网络化管理,以此减轻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把他们从大量简单、重复性的工作中解脱,减轻他们的压力。另外,学校要明确各个部门、处室、教研室等的职责,帮助教学管理人员,尤其是身处各系、身兼数职的教学秘书疏通各方面的关系,减少工作中不必要的过程和环节,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办公环境,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
3.1.5 学校要定期不定期的举行教学管理人员工作交流会:日常繁忙的工作让本来从事同样教学管理工作的不同人员也很少有机会聚在一起,交流日常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学校定期不定期的组织教学管理人员工作交流会,主要让他们畅所欲言,一方面就日常管理工作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提高大家日常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对学校的一些制度或者管理方式提出有关意见或者建议,并反馈给学校领导,有助于整个学校的发展。
3.2 自身方面
3.2.1 教学管理人员增强自我调试能力: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面对工作中的阻力和压力,教学管理人员要增强自我调适能力,应对职业倦怠。首先要端正工作态度。要干一行,爱一行。时刻抱着一种积极的心态去接受每一项工作内容的挑战,乐观的克服工作中每一个困难,挖掘工作中的乐趣。第二,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调整自我期望,在因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异而产生冲突的时候,找到最佳结合点,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第三,认清自己的优缺点,正视自己的喜怒哀乐,预测自己倦怠情绪的征兆,并提前做好准备。第四,合理安排工作,关注自己的健康,根据工作情况有节律的休息 。
3.2.2 树立目标,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一个人只有明确了自己的目标,才会有前进的动力和方向。教学管理人员应该正确看待和分析自己的职业,清楚自己的角色和作用,给自己做一个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自己的近期、中期、远期目标,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争取一切再学习的机会,注重自己知识的更新和能力的培养,调动起自己工作和学习的动力,缓解职业倦怠的心理。
3.2.3 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工作环境包括办公室的自然环境,也包括日常工作中需要打交道的人所构成的相对简单的社会环境。有研究表明,人在相对整洁的环境里更容易保持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相反,脏乱的环境更容易造成人的郁闷、烦躁、倦怠。因此,注意保持日常办公环境的整洁有助于缓解倦怠情绪。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会使工作在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完成。和领导、同事之间的交流可以使人感到轻松,减少忧虑,进而消除职业倦怠。
3.2.4 树立创新意识,积极改进工作方法:面对繁杂的工作和严峻的挑战,要善于利用各种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无论是工作思路、工作方法,都要敢于突破旧思想、旧观念的束缚,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总结经验,创新工作方法。通过参加交流、培训、再学习等方式,不断积累知识和技能,为提高工作效率发挥作用。
3.2.5 培养良好的个性特征和广泛的兴趣爱好:不良的性格特点,更容易造成倦怠的情绪。改变自己不良的性格特征,提高自我调节能力,以开放的态度来学习新知识,从而应对可能遇到的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力。此外,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提高自身的生活情趣和修养,主动打破沉闷的工作环境,让自己的生活始终充满乐趣和激情,防止倦怠情绪的产生。
总之,面对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现象,学校应该做出积极的反应,帮助他们走出这种消极的状态。教学管理人员自身也应该积极的进行自我调适,增强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以更大的热情、更好的心态和精神面貌、更高的效率投身到工作中。只有最大限度的降低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情绪,让他们在工作中找回自我价值,才能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保证高效教学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 仇梦欢.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职业倦怠探析[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9,(6).
[2] 吴立伟,何锋.高校教学管理团队实行人性化管理研究[J].管理观察,2009,(11).
[3] 高丽.高校教学秘书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及其调适[J].科技信息,2007,(21).
[4] 吴耀德,胡炜.提高高校教务管理者工作幸福指数的方法[J].科技信息,2009,(2).
[5] 周玲,白玲,周阳帆.高等医学院校教学管理人员职业倦怠心理探析[J].南方医学教育,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