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书人单调的读书生活中,时常会点缀着某些自娱性的节目。这些不足为外人道,但在当事人自己却真能品尝到一丝特异的滋味。譬如,我们有时会看到一位读书人站在自己的书橱前,静静地浏览林林总总的藏书。这倒没什么,触动我们的是此时他的表情中的某样东西。目光在一排排书脊上逡巡往返,仿佛元帅检阅列队待发的兵士,但元帅脸上攒足了威严,爱书人却是如霭霭月光般的温情宁静,容易使人联想起挽起沉甸甸的谷穗时的农人。间或他会抽出一本,随意地翻翻,目光的柔和散漫泄露了此刻他对别物是视而不见的。此时的情形,和爱恋得遂后的心旷神怡颇相邻近。
事实上也是这样,爱书人与他喜爱的书之间都曾有过某种精神上的肌肤相亲,因而检寻起来总是难免动情。这或者不易为别人理解,但好在他常常就是我们自己。
书很多,时常又摆放得杂乱,一本书置身其中,便仿佛一片叶子藏于一棵百年老树。但对于爱书人,每片叶子都是独特的、可辨可识的,当他的目光抚摸过的瞬间,便仿佛有一阵轻风掠过,每一片叶子都会发出自己独有的声响、光亮和气息,它们自书的内部向外放射。对于爱书人,它们曾经是或者仍然是一种触摸或叩击,散漫的一瞥或是长久的凝视,轻拂过的和风或是炸裂般的响雷。
这种影响不会没有印迹。在窥探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时,他的藏书常常有助于我们作出准确的判断。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们无言的站立要胜过冗长的自我表白。一柜注入了主人心血的、历经多年搜集积聚的书籍,不可漫不经意地对待。一本书便是一条流向心灵去的小溪,无数条溪流的汇聚便形成一个湖泊,在阳光下熠熠发亮。那是情感与智慧之光,诗和哲学构成它们的色谱和波长。它的每一闪烁都是一次对灵府的照亮。它又是一面镜子,在屏息凝神的注视中,它的主人的精神容貌会从深处渐渐浮现,依稀可辨。谁热切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或勃洛克的诗,他对苦难和拯救的理解肯定会比别人深刻;谁对希梅内斯笔下那头可爱的小银驴喜爱不已,他定然依旧保存着一颗善良多情的心,在日常生活中会设法看护好每一缕笑容,消除对每一丝新萌芽的敌意;喜爱李太白诗、苏东坡词、袁中郎文到了脱口成诵地步的,多半是些任性自适、不肯受羁绊束缚的人物,因为循规蹈矩或者物欲心机过重的人难以具有那种自由奔放的精神。这样看来,人选择书的同时,本身也在为书所侵占——它们的精神、气息、趣味和美学进入他的视野和胸次,浸润他、熏蒸他,最终成为他灵魂心性的一部分。
这时,我们便在不知不觉地接近另外一个角色:时间。它很深藏,平常不易被想到,只是在翻动某本年代已久的书籍时,才偶尔从那已变黄变脆的纸页间瞥见它隐匿的影子。然而它却是不可忽略的。如果说,精神对于精神的呼应、推动、扬弃或者对立需要一定的条件,它就是那条件,仿佛土壤之于种子。一本书在某个时分与主人相遇,进入他的书橱,并被阅读,這些看上去完全偶然的因素背后,其实是精神的一次主动出击。选择离不开尺度,而尺度总是寓于某一段具体的时间。看不到这一点,我们对于书与人关系的认识就不会完整。每本书都或深或浅或显或隐地同一段生命时光发生关联,联系着彼时精神或情感的特定状态,折射出迷茫或者坚信,颓丧或者热狂,对感官的迷醉或者对理性的崇仰。那些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被弃置一侧的书,往往是缩略储存了对应着整个人生的丰富的意义密码。譬如《堂·吉诃德》,青年人读了觉得好笑,中年人读了陷入沉思,老年人读了却想大哭一场!书与人之间存在着动态的相互对应,它们在时间中呈现并展开。这样看来,检视一个人读过的书,实质上是在阅读一页精神生长的历史。
一个人若拥有数千册的个人藏书,它们所引发的好奇心会是多样的。这其中有些人家,走进他们的书房时会惊诧于其内容的纷繁驳杂,它们构建出一个无限阔大的精神空间,使试图按学科专业分类的努力变得困难了。尽管如此,我们却了解它们的主人并不是一个随意的购书者。这说明在这本书与那本书之间,不同种类的书之间,一定有着某种内在的逻辑关联,尽管这种联系常常是潜隐的,只有书的主人自己才知晓的。每本书都在参与绘制一幅内在统一的精神图式,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道线条、一个细节或一处局部。而有多少具备自己个性的读书人,就会有多少独特的精神景观,它们可以相似或接近,但绝不会雷同。
西哲有言:“人的品格,可从他所读的书判断,犹如可以从他交往的朋友判断出来一样。”这句话或许简略了些,没有能够揭示出精神生活中人及书的互动过程与机制,但无疑它是对的。吟诵起这句格言,我们不由得又一次想起那个古老而普泛的比喻——镜子和容貌。
(选自《镜子和容貌》,大象出版社。有删节)
事实上也是这样,爱书人与他喜爱的书之间都曾有过某种精神上的肌肤相亲,因而检寻起来总是难免动情。这或者不易为别人理解,但好在他常常就是我们自己。
书很多,时常又摆放得杂乱,一本书置身其中,便仿佛一片叶子藏于一棵百年老树。但对于爱书人,每片叶子都是独特的、可辨可识的,当他的目光抚摸过的瞬间,便仿佛有一阵轻风掠过,每一片叶子都会发出自己独有的声响、光亮和气息,它们自书的内部向外放射。对于爱书人,它们曾经是或者仍然是一种触摸或叩击,散漫的一瞥或是长久的凝视,轻拂过的和风或是炸裂般的响雷。
这种影响不会没有印迹。在窥探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时,他的藏书常常有助于我们作出准确的判断。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们无言的站立要胜过冗长的自我表白。一柜注入了主人心血的、历经多年搜集积聚的书籍,不可漫不经意地对待。一本书便是一条流向心灵去的小溪,无数条溪流的汇聚便形成一个湖泊,在阳光下熠熠发亮。那是情感与智慧之光,诗和哲学构成它们的色谱和波长。它的每一闪烁都是一次对灵府的照亮。它又是一面镜子,在屏息凝神的注视中,它的主人的精神容貌会从深处渐渐浮现,依稀可辨。谁热切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或勃洛克的诗,他对苦难和拯救的理解肯定会比别人深刻;谁对希梅内斯笔下那头可爱的小银驴喜爱不已,他定然依旧保存着一颗善良多情的心,在日常生活中会设法看护好每一缕笑容,消除对每一丝新萌芽的敌意;喜爱李太白诗、苏东坡词、袁中郎文到了脱口成诵地步的,多半是些任性自适、不肯受羁绊束缚的人物,因为循规蹈矩或者物欲心机过重的人难以具有那种自由奔放的精神。这样看来,人选择书的同时,本身也在为书所侵占——它们的精神、气息、趣味和美学进入他的视野和胸次,浸润他、熏蒸他,最终成为他灵魂心性的一部分。
这时,我们便在不知不觉地接近另外一个角色:时间。它很深藏,平常不易被想到,只是在翻动某本年代已久的书籍时,才偶尔从那已变黄变脆的纸页间瞥见它隐匿的影子。然而它却是不可忽略的。如果说,精神对于精神的呼应、推动、扬弃或者对立需要一定的条件,它就是那条件,仿佛土壤之于种子。一本书在某个时分与主人相遇,进入他的书橱,并被阅读,這些看上去完全偶然的因素背后,其实是精神的一次主动出击。选择离不开尺度,而尺度总是寓于某一段具体的时间。看不到这一点,我们对于书与人关系的认识就不会完整。每本书都或深或浅或显或隐地同一段生命时光发生关联,联系着彼时精神或情感的特定状态,折射出迷茫或者坚信,颓丧或者热狂,对感官的迷醉或者对理性的崇仰。那些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被弃置一侧的书,往往是缩略储存了对应着整个人生的丰富的意义密码。譬如《堂·吉诃德》,青年人读了觉得好笑,中年人读了陷入沉思,老年人读了却想大哭一场!书与人之间存在着动态的相互对应,它们在时间中呈现并展开。这样看来,检视一个人读过的书,实质上是在阅读一页精神生长的历史。
一个人若拥有数千册的个人藏书,它们所引发的好奇心会是多样的。这其中有些人家,走进他们的书房时会惊诧于其内容的纷繁驳杂,它们构建出一个无限阔大的精神空间,使试图按学科专业分类的努力变得困难了。尽管如此,我们却了解它们的主人并不是一个随意的购书者。这说明在这本书与那本书之间,不同种类的书之间,一定有着某种内在的逻辑关联,尽管这种联系常常是潜隐的,只有书的主人自己才知晓的。每本书都在参与绘制一幅内在统一的精神图式,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道线条、一个细节或一处局部。而有多少具备自己个性的读书人,就会有多少独特的精神景观,它们可以相似或接近,但绝不会雷同。
西哲有言:“人的品格,可从他所读的书判断,犹如可以从他交往的朋友判断出来一样。”这句话或许简略了些,没有能够揭示出精神生活中人及书的互动过程与机制,但无疑它是对的。吟诵起这句格言,我们不由得又一次想起那个古老而普泛的比喻——镜子和容貌。
(选自《镜子和容貌》,大象出版社。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