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年的花开无声

来源 :现代妇女·爱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landf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爱情的世界里,三人行,必有所伤,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规律。
  1853年,当年仅20岁的勃拉姆斯在舒曼的家中遇到舒曼的妻子——比他大14岁的钢琴家克拉拉时,他便知道,自己将从此陷入一场无望的爱情里。
  没有人知道,那一刻,一朵叫做初恋的花,在这个桀骜不驯的大男孩心中悄然绽放。
  勃拉姆斯从小生活在汉堡的贫民窟里,没有读过多少书,在他还是一个少年时,便为了糊口混迹于酒吧间,上层社会中那些待人接物的繁文缛节,于他而言遥远而陌生。他生性粗犷,脾气暴戾,凡事都喜欢以武力解决,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血气方刚的大男孩,每每走进舒曼的家中,尤其是见到舒曼的妻子克拉拉时,便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瞬间变得谦虚儒雅起来。
  彼时,集作曲家、音乐评论家、钢琴家于一身的罗伯特·舒曼,在德国甚至整个欧洲早已是尽人皆知的人物。当勃拉姆斯取出他最早创作的一首C大调钢琴奏鸣曲的草稿,轻灵的十指一路掠过黑白相间的琴键时,一向沉稳含蓄的舒曼忍不住高呼:“天才啊,年轻人,天才。”他当即兴奋地提起笔,在自己创办的《新音乐杂志》上,写下了一篇改变勃拉姆斯一生命运的著名评论《新的道路》,由此,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开始在音乐界崭露头角。
  勃拉姆斯从小生活的环境让他鲜有机会接触有教养、有风度的人,尤其是年轻的知性女人,在他的眼里,集美丽、智慧、才貌与光环于一身的克拉拉,像水墨画里的一抹嫣红,鲜明得让人触目惊心。从5岁起,克拉拉便跟着父亲学习钢琴。1828年,在大学里攻读法律的舒曼住进克拉拉的家中,师从克拉拉的父亲维克学习弹钢琴,7年的朝夕相处,爱情在这对年轻人的心中潜滋暗长,并最终结为夫妇。爱情的力量,使舒曼的音乐创作热情空前高涨,与克拉拉结婚后,短短1年的时间里,舒曼便创作了138首歌曲。在一首名为《献歌》的曲子中,舒曼选择了诗人吕克特的诗献给克拉拉:你是我的生命,我的心;你是大地,我在那儿生活;你是天空,我在那儿飞翔……
  像舒曼一样,婚后,巨大的幸福时刻包围着克拉拉。“我完全被欢乐所占据。”那是克拉拉对自己婚姻生活最真实的表露。然而,生活永远不像音乐那样美好,随着时光的推移,灾难在这个幸福家庭中悄悄地生根发芽。
  舒曼的父亲死于精神病,这个具有遗传性质的家族病史成了克拉拉生命里永远无法摆脱的恶魔。1854年2月,在勃拉姆斯造访半年后的一天,舒曼再次出现了精神虚脱的症状。一个阴雨纷飞的日子,被病痛折磨得失去理智的舒曼,竟然纵身跳进了水流湍急的莱茵河,幸好被几个好心的渔夫发现,将其救起并送进了疯人院。
  彼时,克拉拉正怀着舒曼的第7个孩子,而他们最大的女儿玛丽也只有14岁。望着一群不谙世事的子女,想着精神病院中疯疯癫癫的丈夫,克拉拉悲痛欲绝。正在外地旅行的勃拉姆斯听到这一消息,立即赶到舒曼的家中。他毅然放弃了成名和赚钱的机会,勇敢地承担起了照顾克拉拉和舒曼年幼子女们的责任。接下来的两年中,每当克拉拉外出演出时,勃拉姆斯便在家中照顾她的孩子们,并时常去疯人院看望舒曼。
  在疯人院里,勃拉姆斯无数次地看到,当他说到克拉拉的名字时,暴躁疯癫的舒曼总会突然沉静下来,静静地看着他,听他娓娓地诉说关于克拉拉的一切,眼底的恬静与幸福完全不像一个病人。
  一次,勃拉姆斯把克拉拉的照片放到舒曼的手中,这个被抑郁症折磨得死去活来的男人哆哆嗦嗦地双手捧着它,小心翼翼地放在唇边亲吻着,动作轻柔得就像亲吻一个睡梦中的婴儿,那种表情让勃拉姆斯那颗痴爱着克拉拉的心抽搐不已。没有人知道,那个夜晚,在一池喧闹盛开着的芳菲里,有一朵晚莲,无奈地将所有的旖旎心事折叠,然后默默地熄亡在夜色的尽头。
  勃拉姆斯无数次地给克拉拉写信,诉说着对克拉拉的爱与思念:即使你化尘为土,克拉拉/你死去的最爱/依然填满我们之间的每一个角落/直到死亡再度降临为止……
  与克拉拉相识的43年里,勃拉姆斯写过无数封这样的信,却从未寄出过。心思细敏的克拉拉当然明白这个年轻人的心事,可是,她早已将全部的身心都献给了自己的丈夫舒曼,她珍惜勃拉姆斯的天才,原谅了勃拉姆斯充满稚气的爱情欲念,像朋友与母亲那样,用宽容与善良,引导并安抚着勃拉姆斯骚动不安的情感世界。
  1856年,被病痛折磨得痛苦不堪的舒曼,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仅47岁的生命。舒曼葬礼结束后的第二天,勃拉姆斯悄悄地离开了这座令他一生都放心不下的城市。他知道,自己此生永远无法代替舒曼在克拉拉心中的位置,他更不想因为自己的存在,让克拉拉陷入世俗的流言蜚语中。
  舒曼的死,令克拉拉的世界顿时陷入一片灰暗之中,从此,年仅38岁的克拉拉关闭了爱情的心门,在孤独中,一任瓣瓣芬芳无声地凋零。而她的儿女们接二连三的不幸遭遇,又一次次令这个坚强的女人心力交瘁。
  克拉拉的不幸,让深爱着她的勃拉姆斯心如刀绞,他的人虽然离开了克拉拉,心却一直在她身上。勃拉姆斯一次次地将自己创作的音乐寄给克拉拉,并悄悄地资助克拉拉的演出,他知道,唯有在音乐里,克拉拉那颗被生活折磨得千疮百孔的心,才能得到片刻的安宁。
  许多时候,爱一个人,并不一定要得到什么,只要心中有爱,生命里有爱的滋润,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人牵挂着自己亦为自己所牵挂,世界也会因此变得充实、美丽起来。
  当时光的刀锋将克拉拉年轻的容颜一片片地剥落时,留在勃拉姆斯心中的那份隐忍了一生的爱情,亦渐渐地由炽热变成了波澜不惊的平和,他年复一年地目睹了克拉拉的衰老,心疼不已。
  1895年10月,62岁的勃拉姆斯在法兰克福见到了已是76岁高龄的克拉拉,他极为绅士地邀请她为自己弹上一曲,克拉拉愉快地答应了。
  此时的克拉拉,耳朵背了,干枯的手指亦无法像从前那样灵活地在琴键上行走,然而,当她动作僵硬地弹奏完巴赫的前奏曲和赋格曲后,勃拉姆斯依旧给了她最热烈的掌声。
  他深情地凝望着克拉拉,眼里溢满了那种可以让人融化的温暖。一曲终了,勃拉姆斯热情地拥抱了苍老的克拉拉。
  1896年5月20日,一代音乐天才克拉拉与世长辞,消息传来,63岁的勃拉姆斯伤心不已。在克拉拉的葬礼上,勃拉姆斯颤颤巍巍地拿出他的作品《四首严肃的歌》,放在克拉拉的棺木前,那是他为克拉拉77岁的生日所作的曲子,然而此刻的他却已无力演奏它们。看着十字架后躺着的那个自己爱了一生的女人,勃拉姆斯再也无法压抑自己的感情,他的头无力地垂在朋友鲁道夫的颈上,老泪纵横。11个月后,这位音乐天才离开了这个没有了克拉拉的世界。
  勃拉姆斯终身未婚,他说:“我最美好的旋律都来自克拉拉。”这句朴实的、发自内心的话,无疑是一个男人对自己心爱的女人的最真挚的赞美。
  从1853年初识克拉拉,到1896年克拉拉去世,整整43年,勃拉姆斯一直将自己的感情深埋于心底,一任花开花谢,寂寥无声。1.5万多个日日夜夜里,每一分钟都如一朵开在暗夜里的烟火,足以点燃任何一颗寂寞的心,然而,直到最后,勃拉姆斯都没将这份爱说出口,我们不知道,是该为这份理智庆幸,还是该感叹,这份刻骨铭心的遗憾。
  (生如夏花摘自江苏文艺出版社《彼年豆蔻,谁许谁地老天荒》一书)(责编 冰蓝)
其他文献
爱上丈夫,是因为他爱猫  关于自己的爱情,席慕蓉写过一篇散文《猫缘》。  席慕蓉和丈夫刘海北相识在比利时鲁汶大学中国学生中心,时间是1966年。两人同是从台湾去比利时留学的学生,一个学习油画,一个学习物理。在中国学生的聚会中,席慕蓉发现刘海北不仅知识渊博,还十分善良,一个大小伙子居然会为猫做舒适的小窝。席慕蓉说:“第一次见面,感觉他说话的声音很好听。他养的母猫刚生了小猫,我喜欢猫,就过去要抱。”见
老婆对科学家意味着什么?很多人都会想,在那些对实验和研究着了迷的科学家眼里,恐怕老婆和试管最大的区别就是可以说话吧。正因为这样,很多女孩才会对“理科男”敬而远之。不过,科学家的老婆不会这样想,和一个喜欢科研的人在一起,也是别有一番乐趣的,说不定还会名留科学史册呢。  华伦海特的老婆便是这样的人。在华伦海特生活的时代,还没有统一的温标,也就是说,大家对温度的描述是千奇百怪的,两个人见面,一个说:“热
当你气喘吁吁地爬着楼梯时,是否注意身旁的大爷红着脸和脖子,挺着身子继续向上,嘴里还不忘念叨:“一口气上5楼,腰不酸腿不疼。”当你走进药店,是否发现妇科药品专区多了一群青涩面孔,讨论着哪一种品牌更好,甚至调侃道:“洗洗更健康。”   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很多日常使用的非处方药广告,而代言明星脱口而出的广告词也“被植入”到我们脑海。殊不知,广告里的用药错误并不少,跟着学,很可能会出现健康问题。  一
在亚健康状态的形成过程中,遗传因素产生的个体特异性承担着某些特殊作用。如逐渐老化的机体组织器官会使体力出现透支、免疫功能逐渐降低、人体生命历程中的自然衰老过程等,都可引起人体亚健康。   衰老是生物在生命发展历程中从生长到成熟期后,其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所出现的一系列衰退性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不仅会发生生理性及病理性衰老,而且其心理和社会关系方面也会发生显著改变,这些都会成为诱发老年人“亚
在甘肃天水市秦州区西关街道解放路务农巷59号院,有这样一个家庭,女主人名叫朱召梅,家庭成员除了现任丈夫以及3个孩子外,还有一位瘫痪病人。他是朱召梅的前夫。  这件事还得从多年前说起。  1988年,家住清水县农村的朱召梅,经人介绍认识了前夫杨宝玉。介绍人说:“杨宝玉的身体有一些毛病。”她和杨宝玉见面的时候,他也一直都是坐着的。朱召梅当时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见了几次面后,双方都觉得满意,就开始商量婚
我妈翻着老黄历为我们订吉日时,我跟老公相识不足百天。我妈像急于扔掉烫手的山芋一样把我嫁了出去。15年前的小城,27岁的女子着实是资深“剩女”,老人只想要我有一个归宿,却没想这个归宿是否适合我。  我们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他把朋友带回家,喝酒搓麻到深夜,走了我就跟他吵:有一年,红泥巴网有童书大优惠,为买那些即将绝版的好书,我花掉400元,他差点把杯子摔到我的脸上。  当年秋天,公公病倒,之后一年间5
电视上正播出一期访谈节目。被邀请的是一位中年男子,手里拎着一只黑色皮箱。  女主持人笑着问:“听说你今天正式退休了,心里是不是特别高兴?”他点点头,随即又摇摇头,沉吟着说:“说不上,有点像逃兵的感觉。”“怎么会?你可是鼎鼎有名的英雄。”女主持人切入了一段从监控录像上截下来的摇摆不定的画面。  空气瞬间凝固了。一枚被绑在煤气管道上的定时爆炸装置赫然入目。一个人小心翼翼地一手扶住炸弹,一手握起钳子,稍
她是从象牙塔走出来的温婉女子,却能在冰冷的钢筋水泥世界中崛然而起;她被称之为甘肃地产界的"铿锵玫瑰",  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记者见到了兰雅集团兼甘肃陇原妹巾帼家政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宋艾芳。 虽然是身价过亿的地产界“铿锵玫瑰’,但她给记者的印象并不像女强人那样强势,每次见到她,都是一幅笑吟吟的样子。她说起话来也很温婉,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如果事业不成功,就去做家政。”  也许,每一个成功
2015年4月16日,河南省实验中学一名心理教师的辞职信在微信朋友圈备受关注,那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带来了更多有关梦想和情怀的讨论。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是,为了情怀,各行各业引发了離职潮。那么,离职是实现情怀的唯一方式吗?虽然源自网络的离职潮报道的真假尚不得而知,但我们仍然要问,当我们在谈论梦想和情怀的时候,到底是在谈什么?   生活满意度是我们根据自己设定的标准,是对生活质量做出的
利用蓝光降低食欲   ——男士瘦身新方法   美国阿肯色大学进行实验后发现,男士在蓝色灯光照明下进食,食欲会明显下降。   该校邀请了112人进行实验,先让他们戒吃一日晚餐,第二天早上再安排他们分别坐在发出白光、蓝光及黄光的小室内,并奉上一大盘热香饼作为早餐。研究人员发现,在蓝光下进食的男士,食欲及食量都大大减少。主研究员徐汉瑞指出:“由于蓝色天然食物比较罕有,所以人类会怀疑它们能否安全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