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校长的文化使命:让乡土文化滋养乡村学校发展

来源 :中小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jie_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乡村校长必须正视乡村学校与乡土文化疏离的现实问题,认识到让乡土文化滋养乡村学校发展,对乡村学校的内涵特色发展、创新生成新乡土文化和长效促进乡村振兴均意义重大。乡村校长可以在鄉土特色校园文化创建、乡土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乡土社会资源利用、通过行动研究赋能等方面着力,充分运用管理策略,历练提升治校智慧,让乡村学校“在乡村”“是乡村”“为乡村”。
  关键词 农村校长领导力;乡土文化;乡村学校发展;乡村振兴;治校智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21)02-0018-03
  面向2035,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难点和重点主要在农村教育,而乡村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一大批高素质的乡村校长的引领与推动。校长的治校智慧决定着学校的境界和水平。新时代要守好中国乡土文化的“根”,留住中华民族文化的“魂”,乡村学校就是“先手棋”。如何让乡土文化滋养乡村学校,让乡村学校反哺乡土文化,这是乡村校长将治校理念和认识具体化操作化的问题,也是乡村校长治校智慧的实践表达。

一、乡村校长要正视乡村学校与乡土文化疏离的现实


  作为乡村社区的传统公共文化空间和有机组成部分,乡村学校与乡土文化之间的“理想关系”应该是“乡村学校涵养乡土文化生态,乡土文化滋养乡村学校发展。”[1]但现实却是大量乡村学校与乡土文化十分疏离,大量乡村学校只是地理空间意义上“在乡村”的学校,是丢掉了乡土文化“底色”和“本色”的非完整意义上的乡村学校。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办学定位、培养目标与乡土文化无涉。这直接表现为乡村教育的城市化取向。乡村学校仅仅重视政统、规训文化知识的传递,忽视对乡村教育优势的自觉检视,更缺少对“是乡村”“为乡村”的目标追求,在标准化办学的过程中,乡村学校一味向城市看齐,乡村学生深受通过教育“跳出农门”、离开乡村思想的影响。当今中国之乡村学校,大都是缺少乡土文化之“钙”的,它们在文化取向上与城市主流文化保持一致,对传承乡土文化之责不自觉、不自知、不践行,乡土文化被漠视。
  二是课程设置、教学实施与乡土文化脱离。乡村学校“城市取向”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决定了其课程设置、教学实施与乡土文化脱离的必然。当前很多乡村学校不注重、无能力开发和实施具有乡土文化特色的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在课程设置方面,主要表现为对乡土文化的“嫌弃”,由此“架空”乡土文化教育课程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位置;在教学实施方面,现实中有很多乡村教师对乡土文化及其教育价值没有正确认识,不注重挖掘利用优秀的乡土文化资源,不重视培养乡村学生的乡土文化认同,在教学开展过程中忽视培养乡村学生的“乡土基因”,这又一次加剧了乡村学校与乡土文化的脱离。
  三是校园文化建设丢掉了乡土文化气质。在很多乡村学校,不仅校园的建筑风格没有体现当地的建筑文化,在当地环境中显得突兀另类,校园的装饰美化、楼道墙面和教室布置等都与当地乡土文化无关,而且学生的社团活动、大课间活动等大都远离乡村学生的生活世界。很多乡村学校实质上试图把自己与乡村分隔开来,急于摆脱“乡村学校”的帽子,处于文化和价值双重混乱、迷失自我的尴尬境地。由于忽视了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元素,也导致乡村学校文化建设出现“千校一面”的现象。
  乡村校长务必要正视乡村学校与乡土文化疏离的现实问题,而且要理解什么是完整意义上的乡村学校,以及为什么要让乡土文化滋养乡村学校发展。这不仅是乡村学校内涵而有特色发展的要求,也是乡村校长办学治校理念和认识的应有之义。

二、乡村校长要重视乡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严格来讲,完整意义上的乡村学校必须是“在乡村”“是乡村”“为乡村”的学校。“在”,是地理空间的意义,为后两者提供前提;“是”,指社会、文化的角度,是对乡村学校存在特质的认可,为后者提供可能;“为”,强调功能与价值,即乡村学校在与乡村社会的互动中,促进乡村(学生、文化、社会)的发展。三者彼此观照,缺一不可。所以,以乡土文化滋养乡村学校发展,不仅是解决乡村学校与乡土文化疏离这一现实问题的应有之策,而且具有以下方面的意义和价值。
  1. 内涵性意义:乡土文化能促进乡村学校内涵特色发展
  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来讲,成为“是乡村”的学校,对其存在特质的认可中,最关键的就是看“乡土味”,即乡土文化的表达。其一,乡土文化是乡村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乡村独特的乡土教育资源(乡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文化资源)是乡村教育内生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色禀赋。[2]其二,乡土文化是乡村学校特色发展的根基。当前,乡村学校的教育观念和思想体系处于原有的丧失瓦解,而新的尚未形成的“空档期”。如果乡村学校得到乡土文化的滋养,一方面,乡土文化本身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可以得到实现;另一方面,可以稳固乡村学校在文化上合理存在的根基。其三,乡土文化是培养具有文化“底色”的未来社会公民的重要内容。对乡村学生而言,接受教育就是在优秀乡土文化中浸润生命,使个体成为具有文化“底色”的未来社会公民。
  2. 本体性价值:创新生成新乡土文化
  在乡土文化滋养乡村学校发展的过程中,乡村学校不仅涵养了乡土文化生态,而且为政统文化与乡野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经验文化与科学文化的调适提供了可能,为乡土文化的现代化提供了现实空间。乡村学校在与乡土文化互动的过程中,作为对乡土文化滋养的“反哺”,一方面,必然会对乡土文化进行挖掘、整理,从而达到保护、传承的目的;另一方面,必然会对乡土文化进行筛选、加工,还要考量乡土文化与城市文化等外来文化的冲突、融合关系,进而实现乡土文化的创新发展,即生成新乡土文化。乡土文化滋养乡村学校发展的过程,也是自身创新再造的过程。
  3. 衍生性价值:长效促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包括乡村文化、乡村教育的振兴,而乡村教育的振兴为乡村振兴积累人力资本,提供智力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根本的因素在于人及人的现代化所蕴藏的强大乡村人力资本,教育能为实现乡村人力资本的积累与转化奠定基础。[3]乡村学校发展是乡村教育发展的主要指标,乡土文化滋养乡村学校发展,不仅是乡村教育内涵而有质量发展的主要表征,而且能够加强乡村教育与乡村社会的内在联系和交往互动,实现乡村学校教育的衍生性社会价值。从根本上讲,只有在乡土文化滋养下的乡村学校发展,才能内在且长效地促进乡村振兴。

三、乡村校长需立足乡土文化发展乡村学校

  1. 营造育人文化:乡土特色校园文化的创建
  乡村校长应该是乡土特色校园文化的营造者。如果把乡村本土所繁衍的民俗习惯、风土人情、天时地利的生产劳动等特色利用起来,融入校园文化创建中,那么在新的历史时期完全可以助力乡村学校的特色化发展。相较于城市学校而言,对于身处“十里不同风,八里不同俗”的乡土社会和文化中的乡村学校,其特色化发展的最大优势就是乡村和乡村所孕育的形式丰富、内容多样的乡土特色,其基调是健康的、积极的,主题是乡民熟知的、亲切的。
  乡村学校在布局规划、设计理念、环境营造等方面都要凸显乡土文化。乡土特色校园文化的创建,无论是组成要素还是经营策略,集中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凸显乡土特色的物质文化;二是与乡土特色校园文化理念匹配的组织文化、制度文化。具体来说,乡村学校不仅可以在校园里营造浓郁的乡土文化氛围,利用校园文化墙报等突出乡土文化的内容,如乡土歌谣谚语、乡规民约、优秀传统文化的介绍等;还可以在校园里陈列关于农耕文化的载体,引导学生通过参观农具展馆、解说农庄建筑等活动了解乡土文化,加深对乡土文化的理解,进而增强对乡土文化的认同。
  2. 领导课程教学:乡土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乡村校长应该组织力量开发出符合乡村实际、贴近乡村学生生活的校本乡土课程。学校课程与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人格健全、发展全面的人,乡村学校教育亟须扭转升学主义和离农倾向盛行的局面,通过乡土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夯实与乡村社会和乡土文化的血脉联系。
  乡村作为一个天然的教化空间,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对村民行为的训导、规范与教育作用。[4]这为乡土文化进入乡村学校课程与教学提供了学理依据,也提供了操作便利。一方面,乡村中的山水田园、花鸟鱼虫、地理气象等自然资源都可以作为乡土化的课程与教学内容和素材,引导乡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另一方面,乡村是文化的宝库,有很多人文资源具有重要的学校教育价值,需要予以特别重视并加以利用。乡村社会中包含的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物性之宜”“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符合人性特点、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是乡村学校校本课程与教学的重要资源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乡土文化与学校课程和教学内容相融合,要注重挖掘乡土元素与学校学科知识的结合点,内容的选择要注重实用性和广泛性,避免单一性,选取的内容应是对乡村振兴和乡土文化进步有重要作用的,“要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挑选编纂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教材,从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中探寻适于国人教育和学习的方式。”[5]
  3. 调试外部环境:乡土社会资源的利用
  合理调试外部环境是乡村学校既适应环境又作用于环境的过程,目的是为学校发展创设一个确定性的公共关系,赢得公众支持,争取资源优势。在此过程中,乡村校长应该承担起发起人、联络人、建构人的角色。
  乡村校长要通过多种方式争取各种外部资源,发掘吸收乡土中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在乡村学校的课程与教学中体现出其独有的教育价值。例如:历史课可以组织学生调查当地的历史名人、参观历史名胜古迹遗址等,建立乡村学生与乡村自然、乡村人文传统之间的积极对话。乡村中的农业技术推广员、能工巧匠、当地文化传承者,以及德高望重、经历丰富的老人等,都可以成为乡村学校的“兼职”教师,给学生讲述本地的历史文化、良好传统、风俗习惯。这就需要校长树立主动、系统管理外部环境的意识,建立学校外部环境管理流程,塑造有机、灵活的学校组织结构,[6]通过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乡土文化滋养乡村学校发展拓宽渠道。
  4. 引领教师成长:行动研究的赋能
  乡村校长可以结合本地实际,牵头组织并建立由本校教师、乡村文化能人以及鄉土文化学者等构成的团队,就“如何让乡土文化滋养乡村学校发展”课题(可将其分解为如乡土校园文化创建、乡土校本课程开发、乡土社会资源利用等子课题)开展行动研究,在改进中反思,在反思中提炼,在提炼中突破,在突破中超越,对本地文化进行系统梳理,并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7]在此过程中,校长的治校能力不断提高,教育思想和管理理论逐步形成;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以提升;立足乡土文化的乡村学校发展也将注入新的动能。
  参考文献:
  [1] 周晔.乡村学校涵养乡土文化生态[N].中国教育报,2020-07-03.
  [2] 余应鸿.乡村教育发展的内生机制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6(2):107-114 193.
  [3] 袁利平,姜嘉伟.关于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74(1):159-169.
  [4] 章爱先,朱启臻.基于乡村价值的乡村振兴思考[J].行政管理改革,2019,(12):52-59.
  [5] 容中逵.论当前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宏观教育决策因素[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8(2):51-54.
  [6] 贾汇亮.学校外部环境管理:内涵、功能及策略[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31(4):22-26.
  [7] 高维.乡土文化教育:乡风文明发展根基[J].教育研究,2018,39(7): 87-89.
  注释:
  ①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振兴中学校的乡土文化功能及其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9BSH090)的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十多年来,以管办评分离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为基本架构,部分地区在学校管理变革方面做了很多的探索,现代学校治理的结构越来越清晰。以此为前提,现代学校治理向更加具体的层面推进。《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了“实现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命题,并将“突出教师主体地位”作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抓手。教师问题成为改革政校关系、建设现代学校治理体系的重要突破口。  
期刊
既往的中国神话学学术史研究,在国别、专题、时期、目录学等多个维度上,已形成较成熟的书写范例,但从族别视角彰显多民族神话叙事及其学术理路的书写实践尚待深入掘进.以哈尼族神话研究为例,其学术史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塑的历程.1949年以来,哈尼族神话的采录相继不绝,不仅是国家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构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与文化体系的基础工程.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出版活动,客观上促进了哈尼族神话研究的多学科参与,并将哈尼族神话锚定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文化图景中.基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神话学史书写,可从国家话语、国
近段时间重读经典,再次翻阅了陶行知的《中国教育改造》和苏霍姆林斯基的《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两位教育家恰好都办农村学校,都研究农村学校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工作22年的帕夫雷什中学就是一所农村学校。虽然陶行知的论著发表在90多年前,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发表在50多年前,但是他们的思想仍然是那样深刻,他们的办学创造和研究经历依然是那样独特,值得我们今天的农村校长借鉴和学习,并结合中国今日实际和教育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互动式学习模式应运而生,它不仅增加了师生互动,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而且有效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水平.下面主要讲述互动
期刊
体裁是民间文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话题,从视之为静态的文本分类规则,到视其为文本与主体之间循环运动的定位、期望、管理之系统,对其形象的塑造和阐发,自然地会衍生出对语境、歌手的关注.从吴语长歌与史诗的体裁异同辨析,到对歌手、语境的讨论,这些探索都推动着学者愈发逼近民间文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民间文学生活".由此,歌谣研究从找寻"科学规律"转向了感受"经验生活",从而使得民歌获得了更有张力的阐释空间.
摘要基于对北京市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状况的调查发现,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展覆盖基础教育全学段,学校研学旅行课程供给多元化明显;学生和家长对研学旅行课程满意度较高,但导师角色不能满足家长的要求,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方式上存在感受偏差。为进一步推进研学旅行课程有效实施,国家和地方教育部门应进一步健全研学旅行课程运行机制,加强精细化课程管理,引导学校完善行前、行后课程建设等。  关键词 研学旅行;研学旅行课程;研
知识、素养不是教出来的,是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将学科知识提升为学科素养,所以我们教师要有意识地在大单元学习过程中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下面以“醇类的结构与性质”大单元学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不能仅通过口头讲解、演示实验和学生模拟实验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开展实验学习,更应当注重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如可以采
期刊
元人盛行送别集咏,见于任官、出使、求学、归隐等场合.参与的诗人在族群、身份方面具有多样化的特征.送别集咏反映了元代南北文学从割裂到融合的发展历程.元人充分发挥诗歌的交际功能,通过诗歌塑造理想的形象.把送别诗汇集起来编为总集,反映出元人对以诗交友的重视,同时也表明了诗歌是元代文人文化身份的标志.
化学知识比较零碎单调,过于抽象枯燥,很多学生在学习时出现了各种困境.对此,通过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展开高中化学学习,能够使学生由被动听课而转变为多感官的协同参与,最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