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有通过流利与正确的口头表达,培养学生准确与丰富的语感,在这些大量输入的基础上,学生的写的输出就变得不再困难了。那如何采用“以说促写”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
一、创设情境法,乐说促写
在实施专题训练时,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借助实物、图片、声像、表演、语言描绘等,创设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场景,让孩子们置身其中,乐而动情,进而情动而辞发。例如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夏夜多美》,我在教学时是这样设计的:
师:他们飞呀飞,飞过……(多媒体出示课文和动画:飞过青青的假山,飞过绿绿的草坪,……)
师:小蚂蚁的家环境真好呢。我们一起读一读:
生读:青青的假山、绿绿的草坪,弯弯的小路。
师: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是这样的?青青的( )绿绿的( ) 弯弯的( )( )的( )
师:同学们说得真多!你看,星星看见了这一切,也高兴地眨了眨眼睛呢!你们说,星星会说什么话?
多媒体出示:啊,多美的夏夜呀!
在这个具体情境的创设下,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得到了调动,激发了他们表达的强烈欲望。把每个学生置于一种跃跃欲试的交际状态,学生只有想说了才能说好,为下面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二、启发引导法,规范说写
创设特定的情境激起学生说的欲望,但有时,学生难免会言不达意。不管是在课堂教学,活动实践,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交际中,许多学生常常表现出或词汇贫乏,或语无伦次,或不得要领,或拾人牙慧。其中重要原因是学生未能掌握基本的“语技”,即说话技能。所以,在说话训练中应注重启发引导,训练语技,不遗余力,持之以恒。
《荷叶圆圆》这是一篇从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入手的好课例。因此,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全面理解后,我就启发学生想像:“荷叶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都带来了快乐,荷叶也一定给其他小动物和小朋友带来快乐。想想荷叶是他们的什么?请小朋友以“ ( )说:‘荷叶是我的( )。’”的句式,比一比,看谁说的多。
问题一提出,教室里寂静无声,我感觉有点失落,我知道我们班学生语言能力比较弱,思维也不够活跃,但一个小朋友都没有举手,还是觉得挺失望的。可是我还是没死心,继续引导:“你们想,如果一只小鸟飞过来,停在荷叶上,那荷叶是它的什么呢?如果小男孩摘下荷叶,把它盖在头上呢?”这下,总算有两个小朋友举手了。
一个学生回答:“小男孩说:‘荷叶是我的帽子。’”还有一个学生说:“荷叶是小鸟的休息亭。”我又问:“那还有其他小动物呢?”慢慢地,学生的回答多了起来,我把好的回答摘录下来:
蝴蝶说:“荷叶是我的舞台。”
荷花说: “荷叶是我的遮阳伞。”
小蚂蚁说:“荷叶是我的大船。”
医生说:“荷叶是我的药材。”
小蝌蚪说: “荷叶是我的被子。”
小乌龟说: “荷叶是我的躺椅。”
小虫子说: “荷叶是我的运动场。”
小螃蟹说: “荷叶是我的蹦蹦床。”
三、联系生活法,拓展说写
说话训练还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使学生感到这就是生活,这就是自己生活中必须要去解决的问题,这样,学生才能不知不觉地敞开心扉,打开话闸。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识字4》,我就联系生活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师:除了今天我们认识的小动物,平时生活中你还对哪些动物有了解呀?你们能不能学着儿歌中的句子,说说这种动物的活动?比如,什么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学生1:白兔地上蹦蹦跳。
学生2:小猫房前喵喵叫。
学生3:小狗屋里汪汪叫。
学生4:大象河边在洗澡。
教学设计时,让话题尽可能与儿童生活联系,与应用相联系,这样既能激发学生要表达的欲望,也能让学生体验到说话的实用性。
责任编辑 邱丽
一、创设情境法,乐说促写
在实施专题训练时,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借助实物、图片、声像、表演、语言描绘等,创设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场景,让孩子们置身其中,乐而动情,进而情动而辞发。例如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夏夜多美》,我在教学时是这样设计的:
师:他们飞呀飞,飞过……(多媒体出示课文和动画:飞过青青的假山,飞过绿绿的草坪,……)
师:小蚂蚁的家环境真好呢。我们一起读一读:
生读:青青的假山、绿绿的草坪,弯弯的小路。
师: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是这样的?青青的( )绿绿的( ) 弯弯的( )( )的( )
师:同学们说得真多!你看,星星看见了这一切,也高兴地眨了眨眼睛呢!你们说,星星会说什么话?
多媒体出示:啊,多美的夏夜呀!
在这个具体情境的创设下,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得到了调动,激发了他们表达的强烈欲望。把每个学生置于一种跃跃欲试的交际状态,学生只有想说了才能说好,为下面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二、启发引导法,规范说写
创设特定的情境激起学生说的欲望,但有时,学生难免会言不达意。不管是在课堂教学,活动实践,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交际中,许多学生常常表现出或词汇贫乏,或语无伦次,或不得要领,或拾人牙慧。其中重要原因是学生未能掌握基本的“语技”,即说话技能。所以,在说话训练中应注重启发引导,训练语技,不遗余力,持之以恒。
《荷叶圆圆》这是一篇从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入手的好课例。因此,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全面理解后,我就启发学生想像:“荷叶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都带来了快乐,荷叶也一定给其他小动物和小朋友带来快乐。想想荷叶是他们的什么?请小朋友以“ ( )说:‘荷叶是我的( )。’”的句式,比一比,看谁说的多。
问题一提出,教室里寂静无声,我感觉有点失落,我知道我们班学生语言能力比较弱,思维也不够活跃,但一个小朋友都没有举手,还是觉得挺失望的。可是我还是没死心,继续引导:“你们想,如果一只小鸟飞过来,停在荷叶上,那荷叶是它的什么呢?如果小男孩摘下荷叶,把它盖在头上呢?”这下,总算有两个小朋友举手了。
一个学生回答:“小男孩说:‘荷叶是我的帽子。’”还有一个学生说:“荷叶是小鸟的休息亭。”我又问:“那还有其他小动物呢?”慢慢地,学生的回答多了起来,我把好的回答摘录下来:
蝴蝶说:“荷叶是我的舞台。”
荷花说: “荷叶是我的遮阳伞。”
小蚂蚁说:“荷叶是我的大船。”
医生说:“荷叶是我的药材。”
小蝌蚪说: “荷叶是我的被子。”
小乌龟说: “荷叶是我的躺椅。”
小虫子说: “荷叶是我的运动场。”
小螃蟹说: “荷叶是我的蹦蹦床。”
三、联系生活法,拓展说写
说话训练还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使学生感到这就是生活,这就是自己生活中必须要去解决的问题,这样,学生才能不知不觉地敞开心扉,打开话闸。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识字4》,我就联系生活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师:除了今天我们认识的小动物,平时生活中你还对哪些动物有了解呀?你们能不能学着儿歌中的句子,说说这种动物的活动?比如,什么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学生1:白兔地上蹦蹦跳。
学生2:小猫房前喵喵叫。
学生3:小狗屋里汪汪叫。
学生4:大象河边在洗澡。
教学设计时,让话题尽可能与儿童生活联系,与应用相联系,这样既能激发学生要表达的欲望,也能让学生体验到说话的实用性。
责任编辑 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