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来源 :医食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mer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骨科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行切开复位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患者术后疗效。结果:本组60例患者中,按照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进行评价,42例为优,占70.0%,14例为良,占23.3%,3例为中,占5.0%,差1例,占1.47%,优良率为93.3%。结论: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具有良好的疗效,可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跟骨骨折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4-069-01
  跟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跗骨骨折,其致伤原因多由高处坠伤或车祸伤造成。跟骨部位的结构较为复杂,其治疗的后遗症较多,预后较差,但是跟骨又是人体的负重骨,对行走起关键作用,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有效治疗。本文就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进行观察,探讨其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骨科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60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齡在18岁到59岁之间,平均年龄32.8岁。其中车祸伤27例,高处坠伤25例,其它原因致伤8例。其中左侧受伤患者29例,右侧受伤患者14例,双侧受伤患者7例。患者术前均行患侧跟骨侧位、轴位的X线摄片,并行常规患侧跟骨水平面和额状面的CT扫描。60例患者按照Sanders分型,Ⅱ型22例,Ⅲ型27例,Ⅳ型11例。对所有患者均行切开复位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
  1.2治疗方法 患者均在7~14d内进行手术,所有患者取连续硬模外麻醉或腰麻,单侧骨折患者取侧卧位,双侧骨折患者取俯卧位。首先进行常规止血,行外侧L形切口,切开皮肤显露骨面,将跟骨皮瓣从跟骨处连同骨膜剥离下来,分别用直径为2.5mm的克氏针经切口处钻入腓骨远端、距骨颈和骰骨处,充分暴露距下关节,掀起跟骨外侧的碎骨块,撬拔骨折块,以恢复跟骨的高度、宽度、长度以及B?hler角度,并在距下关节面处打入克氏针以固定,若缺损的范围较大,可以植入自体髂骨。应用X线透视,观察复位效果满意后,选择大小合适的跟骨锁定钢板,并适当敲击,避开骨折线处用螺钉分别对骨结节部和后关节面进行固定,并且确定钢板与外侧的皮质很好的贴服,再经X线透视骨折复位良好后,用螺钉固定骨折处的两断端部位。最后对伤口进行冲洗,并用吸收线缝合切口。术后持续3d静脉滴注抗生素以防感染,患足抬高,术后7d~10d进行不负重锻炼,术后2~3个月内根据情况进行负重行走的练习。
  1.3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进行判定,100~90分为优;89~75为良;74~50中;50分以下为差。
  2结果
  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了随访,随访率为100%,随访时间为24个月,本组60例患者中,按照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进行评价,42例为优,占70.0%,14例为良,占23.3%,3例为中,占5.0%,差1例,占1.47%,优良率为93.3%。采用摄片复查跟骨的复位情况,其中57例伤口为一期愈合,2例裂开感染,1例皮瓣边缘坏死,经过换药后均愈合。
  3讨论
  跟骨部位具有复杂的几何形态,因此跟骨处一旦骨折,其骨折性质会非常复杂,判断跟骨骨折的严重程度主要是判定关节面的完整程度和移位的情况,因此跟骨骨折治疗的关键是最大限度的恢复骨折部位的高度、宽度和关节面的平整,和恢复距下关节面的解剖关系和塌陷的关节面。
  术后跟骨骨折的恢复程度与骨折的严重程度有关,但是也与良好的复位矫正和可靠的内固定密切相关,行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具有较为明确的手术适应症,其中根据Sanders分型中的Ⅱ、Ⅲ和Ⅳ型一般均符合该术式的适应症,但是由于其分型只能部分的反应关节面的粉碎程度,对于跟骨骨折的严重程度和骨长宽高和B?hler角等还需要通过其它的指征来判断,如跟骨宽度增加1cm以上,或跟骨高度降低2cm的患者,或者跟骨周围关节完全脱位或半脱位的患者,也可行切开复位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利用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需要先进行骨折的复位,在确定骨折复位良好以后,较大的内侧碎骨块可以通过钢板上的锁定孔进行固定。跟骨锁定钢板可以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进行塑形,当钢板被部分锁定后,可以进行局部的弯折,以保持跟骨壁和钢板的紧密相贴,同时锁定钢板前部的上、下弯片可以加强粉碎性骨折的固定,使术后的跟骨维持最佳状态,有效的避免术后骨折部位的再次漂移。
  应用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优点在于,跟骨锁定钢板符合跟骨部位的生物力学的特点,并且可以根据跟骨部位的解剖特点任意的裁剪和塑形,具有良好的贴服性,促进骨折解剖复位,并且对骨折处的软组织的损伤较小,大大降低了术后皮缘坏死的可能性。同时内固定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支撑跟骨的形态,对粉碎性的骨折具有较好的复位功能,更为主要的是,跟骨部位主要为松质骨,在粉碎性骨折后,普通的螺钉不易固定,而锁定钢板中的螺钉可与钢板自锁,形成坚强的内固定系统,且术后无需外固定,利于进行早期的功能恢复训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跟骨处主要是松质骨,并且血运丰富,骨折后会大量出血,因此骨折部位会局部肿胀,所以在骨折后不宜立即进行手术,而是等局部的水肿消退后再行手术治疗。
  在本组的60例患者中,X线显示骨折全部愈合,且无钢板松动和折断的现象发生,足部外观正常,无痛感,可恢复正常的行走,临床优良率达到93.0%以上。应用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显著,固定牢靠,术后伤口的愈合较快,并且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的特点,能较早的进行功能恢复锻炼,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梅炯,俞龙光,朱辉,等.跟骨载距突的解剖特点及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8,20(1):9-11.
  [2]陈雁西,梅炯,刘新成,等,跟骨锁定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8,10(12):1121-1125.
  [3]周军杰,曹成福.纪斌,等.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粉碎性跟骨关节内骨折预后的临床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21(1):24-25.
  [4]俞光荣,Zwipp H.跟骨骨折的基础与临床[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66-16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对应用腋下小切口手术技术对胸外科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82例胸外科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常规切口技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采用腋下小切口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胸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进行期间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长期家庭氧疗、舒利迭吸入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在我院急性加重期综合治疗病情缓解出院)。出院后两组均给以消炎、止咳化痰等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用长期家庭氧疗联合舒利迭吸入,对照组用舒利迭吸入;两组治疗8月后肺功能、血气分析、住院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长期家庭氧疗联合舒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与细胞周期增殖因子Ki-67和MCM7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对100例甲状腺病变进行Ki-67和MCM7蛋白的检测。结果 1.Ki-67、MCM7蛋白在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在良性病变(P <0.01)。2.恶性病变中,两者(++)~(+++)阳性表达对比,Ki-67低于MCM7( P <0.01),两者蛋白表达呈正相关( r =0.551,P 1
期刊
摘要:目的:血流变学指标对于疾病治疗和治愈后提供重要可信的参考信息,更好应用于临床诊断,该项指标的改变服务于临床操作和科学参考。方法:通过调查搜集2005年到2006年两年内上千例血流变学指标,来源于各个门诊和住院部,比较该项指标分布在检验群体中的变化。结果:空腹之后血液抽样检测表明,受检验群体检测结果明显不同。结论:血流变学指标在临床应用各个阶段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血流变学指标;心脑血管疾病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并比较阴道助产术与剖宫产术用于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47例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的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分为观察组(行阴道助产术)70例和对照组(行剖宫产术)77例,比较两组母婴预后情况。结果 两种分娩方式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阴道助产术主要用于活跃期减缓阶段及加速阶段,剖宫产手术则主要用于潜伏期和活跃期加速阶段。结论 正确评价胎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滤过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行规律血液透析的30例患者分别进行HD196次和HDF98次后同时作自身对照,分别观察其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及对β2-M的清除率的对比。结果:HD疗效低于HDF。结论:血液透析滤过能够加强中大分子物质的清除,提高透析的充分性,减少并发症,而且具有稳定的血液动力学,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血液透析滤过
期刊
中图分类号:R322.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4-056-02  肝血管瘤是我国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占肝良性肿瘤的5--20%,自然人群尸检发现率为0.35—7.3%。随着各种影像技术的进步及健康体检意识的提高,无症状血管瘤的发现率明显升高。该病病程长、生长缓慢、预后良好。由于对该病研究不多,没有成熟的诊断标准、适应征选择模糊、治疗方案繁多。根据不同病情进行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经我院临床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4例,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联用中医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32例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指导临床诊治实践结果:两组进行12周治疗,中医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愈后恢复情况等方面均好于对照组,临床治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膈肌破裂早期诊治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创伤性膈肌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治愈54例,死亡4例,其中3例死于低血容量性休克,1例子死于术后多脏器衰竭。结论:早期确诊,及时手术修复和积极治疗合并伤是救治创伤性膈肌破裂的关键。  关键词:钝性外伤 膈肌破裂  中图分类号:R56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4-065-01  钝性膈肌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注射液(GM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2年3月我院住院确诊的HIE患儿10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GM1;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恢复情况以及治疗前后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症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