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ESRD患者维持性HD发生低血压的治疗。方法:对我院HD的ESRD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共透析20000余次,发生低血压3830次(19.15%),早期发生低血压620次(16.3%),中期发生低血压1930次(50.2%),后期发生低血压1280次(33.3%)。结论:透析早、中、后期过程中认真观察合理的处理,防止低血压的发生。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307-01
低血压是血透中心维持性血透(HD)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左右,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对我院78例血透患者进行分析,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我院2004年-2011年血透中心维持性血透(HD)的ESRD患者,原发病是慢性肾小球肾炎58例,慢性肾盂肾炎11例,肾动脉硬化高血压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急进性肾炎2例共78例。其中男48例,女30例,年龄30~82岁,平均56岁。共透析20000余例次,发生低血压3830次,占19.15%,按血透时发生低血压的时间分为3组。早期发生低血压620次,占16.3%,中期发生低血压1930次,占50.2%,后期发生低血压1280次,占33.3%。
2 讨论
低血压是HD最常见的并发症,一般定为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下降4kpa以上,或收缩压降至12kpa以下[1]。发生率为20%左右。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头昏,眼花,出汗,打嗝,便意,也可无任何症状;重者:血压显著下降,面色苍白,呕吐,腰痛,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意识丧失,癫痫,心跳骤停,甚至死亡。
2.1 透析早期SH: 透析早期低血压常发生于透析开始后1h左右。Gotch强调,血液透析早期血压下降时由细胞内外液渗透压差引起[2]。透析开始具有渗透活性的小分子物质如BUN,Cr迅速清除,使血浆渗透压降低,水分从细胞外金融细胞内,引起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同时,细胞内水肿,使去甲肾上腺素减少,前列腺素释放增加。血压进一步下降。在透析过程中,尤其是透析的开始阶段,透析膜与血液互相作用,通过替代途径激活补体系统。补体活化后引起白细胞在肺内血聚,造成低氧血症,同时产生IL-1和其他血管舒张活性的细质。纤维素膜和首次使用的透析膜激活补体的作用最强。当发生低血压时应立即减慢脱毒速度,立即将血流量由200ml/min减少至50~100ml/min,并快速静推5%碳酸氢钠或50%葡萄糖,增加血浆渗透压,待血壓好转后再逐渐增加血流量。
2.2 透析中期SH:透析中期低血压大部分发生在透析2.5h左右,由于体液清除过多过快,使超滤率大于毛细血管再充盈率,致有效血容量不足,心排出量降低。另外,透析液不适无菌的,若细菌数目超过100万/ml,细菌虽不能通过透析膜,但大多数细菌所产生的内毒素可弥散到血液。嘱患者控制饮食,透析间期体重不能增加过多,尽量控制在每天不超过1kg,因为,毛细血管再充盈率为25ml/kg/hr[3]60kg的病人脱水速度尽量不要超过900ml/min,静脉点滴706代血浆200ml或3%的高渗盐水100ml,血压便逐渐回升。
2.3 透析后期SH:慢性肾功能衰竭终末期90%~95%的患者患高血压,这些患者经过一段时间透析以后,90%的患者血压可降至正常,但10%左右的患者仍有持续性高血压,还需要用药物来控制血压,在透析前服用降压药,使血管对容量的清楚缺乏足够的血管收缩发应,则容易发生透析后直立性低压血,有时血压会降至“0”.此时应立刻静点生理盐水,吸氧,必要时输新鲜血,透析间期要调整降压药剂量,透析当时科停用,防止血压过低,每次透析结束后,患者应继续平卧30min左右,防止透析后直立时低血压的发生。
另外,原有的心脏血管系统疾病、心包炎、心功能不全、心律不齐,影响心输出量减少。严重感染、抗高血压药、重度贫血、低蛋白血症、出血、严重创伤,剧痛等均可引起低血压。对有原发性心脏血管系统疾病的老年人,可应用经肝素泵同步注入多巴胺预防透析低血压。多巴胺1mol(10mg)与肝素盐水19ml混匀上泵与HD同步开泵,每次HD实际注入多巴胺4mg[4] 。
参考文献
[1] 沈清瑞,叶任高.血液净化与肾移植.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80
[2] 沈清瑞,叶任高.血液净化与肾移植.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81
[3] 王质刚,血液净化血.第3版.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2010:95
[4] 班遵浦,何立绮.中华肾脏病杂志,2003,19(3):167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307-01
低血压是血透中心维持性血透(HD)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左右,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对我院78例血透患者进行分析,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我院2004年-2011年血透中心维持性血透(HD)的ESRD患者,原发病是慢性肾小球肾炎58例,慢性肾盂肾炎11例,肾动脉硬化高血压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急进性肾炎2例共78例。其中男48例,女30例,年龄30~82岁,平均56岁。共透析20000余例次,发生低血压3830次,占19.15%,按血透时发生低血压的时间分为3组。早期发生低血压620次,占16.3%,中期发生低血压1930次,占50.2%,后期发生低血压1280次,占33.3%。
2 讨论
低血压是HD最常见的并发症,一般定为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下降4kpa以上,或收缩压降至12kpa以下[1]。发生率为20%左右。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头昏,眼花,出汗,打嗝,便意,也可无任何症状;重者:血压显著下降,面色苍白,呕吐,腰痛,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意识丧失,癫痫,心跳骤停,甚至死亡。
2.1 透析早期SH: 透析早期低血压常发生于透析开始后1h左右。Gotch强调,血液透析早期血压下降时由细胞内外液渗透压差引起[2]。透析开始具有渗透活性的小分子物质如BUN,Cr迅速清除,使血浆渗透压降低,水分从细胞外金融细胞内,引起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同时,细胞内水肿,使去甲肾上腺素减少,前列腺素释放增加。血压进一步下降。在透析过程中,尤其是透析的开始阶段,透析膜与血液互相作用,通过替代途径激活补体系统。补体活化后引起白细胞在肺内血聚,造成低氧血症,同时产生IL-1和其他血管舒张活性的细质。纤维素膜和首次使用的透析膜激活补体的作用最强。当发生低血压时应立即减慢脱毒速度,立即将血流量由200ml/min减少至50~100ml/min,并快速静推5%碳酸氢钠或50%葡萄糖,增加血浆渗透压,待血壓好转后再逐渐增加血流量。
2.2 透析中期SH:透析中期低血压大部分发生在透析2.5h左右,由于体液清除过多过快,使超滤率大于毛细血管再充盈率,致有效血容量不足,心排出量降低。另外,透析液不适无菌的,若细菌数目超过100万/ml,细菌虽不能通过透析膜,但大多数细菌所产生的内毒素可弥散到血液。嘱患者控制饮食,透析间期体重不能增加过多,尽量控制在每天不超过1kg,因为,毛细血管再充盈率为25ml/kg/hr[3]60kg的病人脱水速度尽量不要超过900ml/min,静脉点滴706代血浆200ml或3%的高渗盐水100ml,血压便逐渐回升。
2.3 透析后期SH:慢性肾功能衰竭终末期90%~95%的患者患高血压,这些患者经过一段时间透析以后,90%的患者血压可降至正常,但10%左右的患者仍有持续性高血压,还需要用药物来控制血压,在透析前服用降压药,使血管对容量的清楚缺乏足够的血管收缩发应,则容易发生透析后直立性低压血,有时血压会降至“0”.此时应立刻静点生理盐水,吸氧,必要时输新鲜血,透析间期要调整降压药剂量,透析当时科停用,防止血压过低,每次透析结束后,患者应继续平卧30min左右,防止透析后直立时低血压的发生。
另外,原有的心脏血管系统疾病、心包炎、心功能不全、心律不齐,影响心输出量减少。严重感染、抗高血压药、重度贫血、低蛋白血症、出血、严重创伤,剧痛等均可引起低血压。对有原发性心脏血管系统疾病的老年人,可应用经肝素泵同步注入多巴胺预防透析低血压。多巴胺1mol(10mg)与肝素盐水19ml混匀上泵与HD同步开泵,每次HD实际注入多巴胺4mg[4] 。
参考文献
[1] 沈清瑞,叶任高.血液净化与肾移植.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80
[2] 沈清瑞,叶任高.血液净化与肾移植.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81
[3] 王质刚,血液净化血.第3版.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2010:95
[4] 班遵浦,何立绮.中华肾脏病杂志,2003,19(3):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