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华民族艺术瑰宝的一颗璀璨明珠——古诗词,从古到今,以其独特魅力永远绽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古诗走进小学生的世界,大都是声情并茂、富有意境、画面唯美的精选教材,成为陶冶小学生性情、培养他们想象力的一大途径。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诗歌素养,使得小学古诗教学更有效,也成为小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的又一途径,同时充分彰显出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文化自信的种子从小就埋在学生心中,就此做一探索和尝试。
一、关注背景,体会诗境
有些教师认为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知识储备单薄,往往对古诗的讲解停留在表层,讲解往往一带而过。正是因为小学生知识储备不够、认知局限,教师才需要引领学生一步步解开古诗的每一个信息环节,如作者创设古诗的背景,处于什么样的社会,当時作者的心态,由此,抓住作者的创作源泉,才能够体会到古诗更多的内蕴,也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去解读一首古诗,从中淘沥出更多丰富的内蕴,自然会更容易理解整首古诗,也能够体会作者的心情,同时感同身受,触发情感的共振。如,李白的《静夜思》,有多少的现代学者一遍遍挖掘这一古诗蕴藏的各种丰富信息,从宇宙浩渺到思乡入骨,从李白的个人命运上升到生命的无言对白……月是一种意象,被多少文人墨客作为寄物言志的载体。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用问题做引子,“这首古诗,你们读出了什么样的味道?”由此引发学生品味,同时,教师向学生介绍作者创作这首古诗的社会背景,李白的年龄、家乡,创作诗歌时身处何地,用语言创设情境,娓娓道来,“公元726年,旧历的九月十五日左右,当时的李白只有26岁,他正远离家乡,在一个扬州旅舍,那是个月朗星稀的夜晚,李白抬头望见天空挂着一轮圆圆的月亮,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就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静夜思》。”教师有声有色地讲述,学生也逐渐了解了这首古诗的写作背景,经过反复诵读,自然与诗歌蕴含的情感节奏产生共鸣。
二、反复诵读,培养语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尤其是古诗,小学生多读、吟诵,自然会越来也顺畅,也越来越有感觉。当然,诵读的方式多种多样,独自朗读、范读、齐读、吟诵等等,学生从读中感知古诗的韵味,从读中感悟古诗蕴藏的深意。每一首古诗都是创作者的一种情感体现,包含着不同的情感基调,有的悲,有的喜,有的感伤,有的激昂,有的沉闷,有的奋发,有的清新,有的厚重……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古诗的情感把握好节奏。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抒情古诗,全诗体现了杜甫的激动、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喷薄而出。节奏时快时慢,五六句舒缓,七八句急促。诗中的“忽传”“便下”等字眼需要读重音,使得整个古诗吟诵起来错落有致,抑扬顿挫,学生入情入境地陶醉吟诵,渐渐与作者的喜悦之情相融合,产生共鸣,激起浪花,学生由此在脑海中幻想出作者难掩的激动之情,每一个重音处似乎是情感的一种转折与推进,背诵这首诗则变得容易起来。
三、咬文嚼字,吃透诗意
古代诗歌,短小精悍,内蕴深厚。寥寥数字,承载了创作者的千言万语,全部汇聚成了一首古诗,可以说,诗中的字字句句都是诗人千锤百炼的结果。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成为学生理解古诗的关键环节,解读诗眼,分析字词,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揭秘,一层层拨开诗人的情感之纱,让学生触摸到饱含深意的诗情。如,对“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不断解析,用代入法尝试取代“绿”字,却发现,唯有“绿”字才是整首诗的灵魂,有形既有色,动情的春风,让江南妩媚,渲染天地间的春意盎然,能不让人读来有一种明朗和鲜活的通透感吗?咬文嚼字,在一次次对古诗的推敲下,你会发现,那些尤其是诗眼的字词,有一种“唯我其谁”的霸气感和决绝感,无人替代,无词超越,由此,也让学生领略古诗的独特魅力,体会到诗人炼字遣句炉火纯青的功夫,也就是所谓的用词技巧。
四、个性解读,特色创新
“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古诗的解读,学生除了接受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之外,学生自我的个性解读也成为教学古诗的一个亮点。有的学生喜欢从多个渠道查阅相关的资料,来对古诗做充分的了解,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阅读量。有的学生喜欢把古诗按照一定的韵律唱出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还有的学生借助教师提供的平台,讲解对古诗的了解,使得自己的个性得到发挥。该诗也成为一些小学生的爱好,把短诗变成散文,变成景物片段写真,变成故事,变成有角色参与的小品……花样繁多,但都是对古诗的一种个性解读。还有的小学生善于画画,那就根据古诗中提供的景物画成一幅画,从而让古诗所描绘的意境跃然纸上,生动悦目。学生随着吟诵古诗,感知力不断增强,实际运用能力也在提高,因此,在不少小学作文中,古诗的身影处处可见,这就是将古诗的内蕴理解通透后巧妙运用到写作之中,可见,学生经过体验、经过感悟、经过品味,已经将古诗的内蕴一点点积累起来,构建起自我知识,并灵活运用到现实作文中,提升人文素养。
总之,古诗带给现代学生的是一种从陌生到熟悉的心路历程,从生涩到富足的认知旅途,也是从浅显表层走向深入内蕴的精神熏陶,无论是审美情趣,还是文化品位,也无论是思维品质还是人文素养,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培育和提升。因此,有效的古诗教学可以成为开启学生心灵之窗的钥匙,让他们发现历史的璀璨,发现文学的价值,同时潜移默化中实现心灵净化,精神浸润。
编辑 赵飞飞
一、关注背景,体会诗境
有些教师认为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知识储备单薄,往往对古诗的讲解停留在表层,讲解往往一带而过。正是因为小学生知识储备不够、认知局限,教师才需要引领学生一步步解开古诗的每一个信息环节,如作者创设古诗的背景,处于什么样的社会,当時作者的心态,由此,抓住作者的创作源泉,才能够体会到古诗更多的内蕴,也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去解读一首古诗,从中淘沥出更多丰富的内蕴,自然会更容易理解整首古诗,也能够体会作者的心情,同时感同身受,触发情感的共振。如,李白的《静夜思》,有多少的现代学者一遍遍挖掘这一古诗蕴藏的各种丰富信息,从宇宙浩渺到思乡入骨,从李白的个人命运上升到生命的无言对白……月是一种意象,被多少文人墨客作为寄物言志的载体。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用问题做引子,“这首古诗,你们读出了什么样的味道?”由此引发学生品味,同时,教师向学生介绍作者创作这首古诗的社会背景,李白的年龄、家乡,创作诗歌时身处何地,用语言创设情境,娓娓道来,“公元726年,旧历的九月十五日左右,当时的李白只有26岁,他正远离家乡,在一个扬州旅舍,那是个月朗星稀的夜晚,李白抬头望见天空挂着一轮圆圆的月亮,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就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静夜思》。”教师有声有色地讲述,学生也逐渐了解了这首古诗的写作背景,经过反复诵读,自然与诗歌蕴含的情感节奏产生共鸣。
二、反复诵读,培养语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尤其是古诗,小学生多读、吟诵,自然会越来也顺畅,也越来越有感觉。当然,诵读的方式多种多样,独自朗读、范读、齐读、吟诵等等,学生从读中感知古诗的韵味,从读中感悟古诗蕴藏的深意。每一首古诗都是创作者的一种情感体现,包含着不同的情感基调,有的悲,有的喜,有的感伤,有的激昂,有的沉闷,有的奋发,有的清新,有的厚重……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古诗的情感把握好节奏。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抒情古诗,全诗体现了杜甫的激动、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喷薄而出。节奏时快时慢,五六句舒缓,七八句急促。诗中的“忽传”“便下”等字眼需要读重音,使得整个古诗吟诵起来错落有致,抑扬顿挫,学生入情入境地陶醉吟诵,渐渐与作者的喜悦之情相融合,产生共鸣,激起浪花,学生由此在脑海中幻想出作者难掩的激动之情,每一个重音处似乎是情感的一种转折与推进,背诵这首诗则变得容易起来。
三、咬文嚼字,吃透诗意
古代诗歌,短小精悍,内蕴深厚。寥寥数字,承载了创作者的千言万语,全部汇聚成了一首古诗,可以说,诗中的字字句句都是诗人千锤百炼的结果。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成为学生理解古诗的关键环节,解读诗眼,分析字词,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揭秘,一层层拨开诗人的情感之纱,让学生触摸到饱含深意的诗情。如,对“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不断解析,用代入法尝试取代“绿”字,却发现,唯有“绿”字才是整首诗的灵魂,有形既有色,动情的春风,让江南妩媚,渲染天地间的春意盎然,能不让人读来有一种明朗和鲜活的通透感吗?咬文嚼字,在一次次对古诗的推敲下,你会发现,那些尤其是诗眼的字词,有一种“唯我其谁”的霸气感和决绝感,无人替代,无词超越,由此,也让学生领略古诗的独特魅力,体会到诗人炼字遣句炉火纯青的功夫,也就是所谓的用词技巧。
四、个性解读,特色创新
“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古诗的解读,学生除了接受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之外,学生自我的个性解读也成为教学古诗的一个亮点。有的学生喜欢从多个渠道查阅相关的资料,来对古诗做充分的了解,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阅读量。有的学生喜欢把古诗按照一定的韵律唱出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还有的学生借助教师提供的平台,讲解对古诗的了解,使得自己的个性得到发挥。该诗也成为一些小学生的爱好,把短诗变成散文,变成景物片段写真,变成故事,变成有角色参与的小品……花样繁多,但都是对古诗的一种个性解读。还有的小学生善于画画,那就根据古诗中提供的景物画成一幅画,从而让古诗所描绘的意境跃然纸上,生动悦目。学生随着吟诵古诗,感知力不断增强,实际运用能力也在提高,因此,在不少小学作文中,古诗的身影处处可见,这就是将古诗的内蕴理解通透后巧妙运用到写作之中,可见,学生经过体验、经过感悟、经过品味,已经将古诗的内蕴一点点积累起来,构建起自我知识,并灵活运用到现实作文中,提升人文素养。
总之,古诗带给现代学生的是一种从陌生到熟悉的心路历程,从生涩到富足的认知旅途,也是从浅显表层走向深入内蕴的精神熏陶,无论是审美情趣,还是文化品位,也无论是思维品质还是人文素养,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培育和提升。因此,有效的古诗教学可以成为开启学生心灵之窗的钥匙,让他们发现历史的璀璨,发现文学的价值,同时潜移默化中实现心灵净化,精神浸润。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