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

来源 :农村科学实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li21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是提高国民经济总产值的关键.因此,为加快新时期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其不仅有助于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生产可控性,还能够促进农业机械智能化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主要探讨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分析农业经济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策略,为相关学者研究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解决我国农村社会发展不平衡、农业发展不充分、农民增收不显著进而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重大举措.“互联网+现代农业”凭借先进的农业现代化技术、优质的社会化服务、高效的互联网信息平台,在助力乡村振兴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农村电子商务有助于促进农业生产效率高效智能化,优化农业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农村电子商务助力加快实现我国乡村振兴的步伐,改善农村社会环境、提升就业渠道、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业高产、稳产、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速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改善农村治理水平、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电子商务在助力中
本文利用2009-2019年甘肃省甘南州村级集体经济统计数据,分析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变化情况和县域差异,从市域角度分析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的乡村治理工作对推进乡村经济提升,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根据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发展水平不断成熟,基础的乡村治理工作已经逐步完善;从宏观上来看,乡村治理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程度上的成绩,但深入分析乡村发展过程,乡村治理能力仍然需要不断进步和提高,从而实现良好的乡村建设和发展.从这个方面分析,优化村社建制能够明显地改变乡村治理的部分结构,解决乡村治理中的问题,从而实现乡村治理能力的提高.本篇文章中,对如何优化村社建制来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对策进行了分析研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让群众的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M村以积极的公共政策,助推乡村振兴,不断创造有利条件,提高村民教育水平,增强身体素质,丰富精神生活,整体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及长效管理,以积极的公共政策提升村民幸福感,助推乡村振兴.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牢固、成果更加持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战略.那么,如何更好地实现二者的有效衔接,进一步强化脱贫成果,持续性提升我国贫困区域、乡村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是当下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本文立足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现实背景,对衔接的现实难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现实难题的有效解决路径.
经济林的建设与发展,可促进区域经济水平的提升,优化生态环境,协调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间的关系.本文对经济林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展开了深入的研究.
以延边州和龙市龙城镇泉水村为例,通过对泉水村选派驻村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实地摸排泉水村村民的致贫原因,摸清泉水村产业发展现状,结合泉水村脱贫“摘帽”经验,采取了实施对象精准、项目精准、措施精准的脱贫攻坚实施办法,提出脱贫后的努力方向和施策建议,确保无返贫现象的发生,为乡村振兴打下扎实基础.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及发展的根基.“三农”问题直接影响民生,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工作.目前,我国十分关注“三农”问题,将乡村振兴作为农村建设和发展的战略目标,通过强化经济经营管理,达到促进农村农业发展的效果.由于政策、环境及农村实际情况等因素的制约,农村经济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给提升经济水平造成很大困扰.因此,要针对农村地区实际存在的经营管理问题,采取科学合理的对策,因地制宜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
产业发展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展壮大特色产业至关重要.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培育壮大脱贫地区特色产业,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乌梁素海是河套平原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同时也是地球上同纬度地区最大的湿地.改善和恢复乌梁素海湿地环境,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1996年到2010年河套平原地区乌拉特前旗的年均日气温、年均日降水量以及年均日蒸发量,通过计算气象倾向率分析河套平原地区气候变化情况,并且对1996年、2001年和2010年乌梁素海的遥感图像进行处理并计算乌梁素海三种类型土地的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进行分析乌梁素海湖泊的变化情况.从中得到:(1)河套平原乌拉特前旗从1996年到2010年温度呈波动上升趋势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