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第103届广交会上,订单减少成为服装企业面临的普遍现象。在行业整体利润下滑的同时,许多企业开始将工厂从沿海向内陆搬迁,试图在成本更低的区域重振旗鼓。
据统计显示,今年1~2月,我国服装出口数量出现1.78%的负增长,出口金额比上年增速回落10.58个百分点。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福建、河北6省2/3的服装企业利润率只有0.62%。这一现象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自去年以来,服装行业利润率急剧下滑,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企业纷纷动起了“搬迁”的念头——从劳动力成本较高的沿海向内地迁移。
而在这股浪潮中,传帮带、迁出与承接,便成为沿海与内地的政府、协会和企业思考最多的问题。如何发挥内地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如何引进更优秀的企业?这是搬迁方和承接方都在摸索的路子。
沿海生意日益难做
随着国内政策调整,服装类产品出口退税降低,列入加工贸易限制或禁止类目录,企业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而今年,伴随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日益扩大,国际市场疲软,加上人民币升值步伐加快,服装企业更感雪上加霜。
从第103届广交会看,今年服装企业订单减少几成定局。记者从山东淄博兰雁集团了解到,作为我国最大的牛仔服装生产企业,今年出口也遇到很大问题,特别是美国市场整体萎缩。
宁波甬南公司的境遇也相似,该公司主要出口针织衫和T恤衫到欧洲以及加拿大、新西兰和俄罗斯,去年出口额近4000万美元。公司销售经理杨宏昌说:“今年光顾我们展位的人明显少很多,大多只是看看。我们的人力成本去年上升10%,染费成本上升8%,今年的订单肯定要减少。去年一个月要出口40万到50万件,现在一个月出口30万件左右。”
“人民币升值、原材料和劳动力等要素成本提高以及限制性政策,比如,出口退税率下调、加工贸易保证金制度、棉花进口滑准税的征收以及新的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等,对纺织服装业的压力过于集中,使得大部分企业在短期内无法消化这些因素带来的‘阵痛’。”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孙淮滨表示。
其中,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服装业的影响巨大。在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以加工为主,产品附加值本来就不高,议价能力很低,对于人民币大幅度升值的承受能力很脆弱。
同时,服装业总体上来说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带来产品价格的提高,再加上人民币升值的作用,使得今年1~2月,纺织产品总体价格平均提高10%,国外一些厂家因此而将订单转移到其他国家。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吕政表示,我国纺织服装生产能力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这两个地区纺织服装的生产能力、销售收入、出口额约占全国的75%~80%。但近两年来,能源、原材料、劳动力价格不断上升,土地供应、水、电力供应也越来越紧张,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环保)也越来越大,这些变化加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让原本就微利的纺织服装企业生存日益困难。
在国际环境方面,种种因素对服装产品的出口也带来消极影响。作为我国服装产品出口的主要输入国,美国的经济形势明显下滑,使我国今年1~2月整体出口额增幅只有8.19%,这与去年同期的40%相比,增幅回落30%。
内陆迎来转移机会
近年来,我国服装产业迅猛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服装生产国与出口国。但是,国内服装产业发展却呈现严重地域不均的特点,东南五省占据着中国服装约80%的产能。东南沿海地区服装产业虽具有先天发展的优势,但由于受到人力成本、原料成本、能源成本、政策成本上升的影响,开始面临巨大的生存及发展压力。广大服装企业开始积极寻求向劳动力资源丰富、用工成本较低、政策环境宽松、有巨大市场潜力的地区转移。
以安徽省为例,安徽拥有6700万人口,年服装消费额超过350亿元,已经成为沿海地区服装产业转移的首选地之一。2007年,安徽全省服装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40亿元,同比增长90%。凭借丰富的人力资源、便利的区位优势、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惠的土地价格等四大优势,香港联亚、华润纺织、太子龙、九牧王、步森等来自海内外一批纺织服装企业落户安徽,建立生产研发基地。仅合肥市,2007年招商引进服装企业达69家,投资额20多亿元。
为全力承接东部沿海地区服装产业转移,安徽全省服装工业园区蓬勃发展。位于合肥瑶海区的“中国合肥服装创新产业基地”,先后引进浙江太子龙、福建九牧王、旗牌王等知名服装企业;合肥市新站工业园内“安徽服饰第一街品牌孵化基地”,成功引进合肥惠美服饰有限公司等中小型服装加工型企业。
在“西进风”兴起的同时,业内人士也提醒,纺织服装业的“西进”不可盲目跟风,因为这并不只是简单的企业迁移,而要在西进过程中促使产业升级和整合,防止把落后的纺织产业转移到西部。
“企业并不能孤零零地搬到中西部去,而要考虑配套,考虑上下游产业链的一并转移。”吕政表示。
多管齐下走出困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规模较大的服装企业在积极寻求产业转移的同时,也在品牌建设、企业管理等多方面加强投入,以期快速走出当前的困境。
浙江凯喜雅公司业务经理沈志敏说,越是形势严峻,越能显现出一些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服装的潮流变化是非常快的,赶不上潮流,就只能做以价格低廉取胜的产品,也就会受制于人。在严峻的外贸形势下,那些设计能力强,灵活性强的企业将是最后的胜出者。
一些企业反映,由于今年一季度人民币升值超过4%,导致接大宗订单的企业反而更为被动,利润在无形中就缩水了。
有关专家指出,服装行业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在内外部环境改变的情况下,企业应针对环境变化及时调整生产经营策略,学会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求发展。对于那些仅仅依靠出口退税才能盈利的企业而言,适时退出将是一种选择。而对于具有较强实力的企业来说,应大力进行产品升级和技术创新,通过差异化战略巩固并拓展市场空间。
与此同时,为了保住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国际市场份额,商务部去年以来就力推沿海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产业转移中效益显现。业内人士介绍,相对于杭州,合肥市每月每人的劳动成本减少100元左右,目前很多企业已开始把更多的订单交给中西部的企业来做。(来源:《消费日报》2008年5月7日 编辑/刘丽琴)
据统计显示,今年1~2月,我国服装出口数量出现1.78%的负增长,出口金额比上年增速回落10.58个百分点。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福建、河北6省2/3的服装企业利润率只有0.62%。这一现象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自去年以来,服装行业利润率急剧下滑,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企业纷纷动起了“搬迁”的念头——从劳动力成本较高的沿海向内地迁移。
而在这股浪潮中,传帮带、迁出与承接,便成为沿海与内地的政府、协会和企业思考最多的问题。如何发挥内地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如何引进更优秀的企业?这是搬迁方和承接方都在摸索的路子。
沿海生意日益难做
随着国内政策调整,服装类产品出口退税降低,列入加工贸易限制或禁止类目录,企业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而今年,伴随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日益扩大,国际市场疲软,加上人民币升值步伐加快,服装企业更感雪上加霜。
从第103届广交会看,今年服装企业订单减少几成定局。记者从山东淄博兰雁集团了解到,作为我国最大的牛仔服装生产企业,今年出口也遇到很大问题,特别是美国市场整体萎缩。
宁波甬南公司的境遇也相似,该公司主要出口针织衫和T恤衫到欧洲以及加拿大、新西兰和俄罗斯,去年出口额近4000万美元。公司销售经理杨宏昌说:“今年光顾我们展位的人明显少很多,大多只是看看。我们的人力成本去年上升10%,染费成本上升8%,今年的订单肯定要减少。去年一个月要出口40万到50万件,现在一个月出口30万件左右。”
“人民币升值、原材料和劳动力等要素成本提高以及限制性政策,比如,出口退税率下调、加工贸易保证金制度、棉花进口滑准税的征收以及新的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等,对纺织服装业的压力过于集中,使得大部分企业在短期内无法消化这些因素带来的‘阵痛’。”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孙淮滨表示。
其中,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服装业的影响巨大。在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以加工为主,产品附加值本来就不高,议价能力很低,对于人民币大幅度升值的承受能力很脆弱。
同时,服装业总体上来说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带来产品价格的提高,再加上人民币升值的作用,使得今年1~2月,纺织产品总体价格平均提高10%,国外一些厂家因此而将订单转移到其他国家。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吕政表示,我国纺织服装生产能力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这两个地区纺织服装的生产能力、销售收入、出口额约占全国的75%~80%。但近两年来,能源、原材料、劳动力价格不断上升,土地供应、水、电力供应也越来越紧张,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环保)也越来越大,这些变化加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让原本就微利的纺织服装企业生存日益困难。
在国际环境方面,种种因素对服装产品的出口也带来消极影响。作为我国服装产品出口的主要输入国,美国的经济形势明显下滑,使我国今年1~2月整体出口额增幅只有8.19%,这与去年同期的40%相比,增幅回落30%。
内陆迎来转移机会
近年来,我国服装产业迅猛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服装生产国与出口国。但是,国内服装产业发展却呈现严重地域不均的特点,东南五省占据着中国服装约80%的产能。东南沿海地区服装产业虽具有先天发展的优势,但由于受到人力成本、原料成本、能源成本、政策成本上升的影响,开始面临巨大的生存及发展压力。广大服装企业开始积极寻求向劳动力资源丰富、用工成本较低、政策环境宽松、有巨大市场潜力的地区转移。
以安徽省为例,安徽拥有6700万人口,年服装消费额超过350亿元,已经成为沿海地区服装产业转移的首选地之一。2007年,安徽全省服装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40亿元,同比增长90%。凭借丰富的人力资源、便利的区位优势、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惠的土地价格等四大优势,香港联亚、华润纺织、太子龙、九牧王、步森等来自海内外一批纺织服装企业落户安徽,建立生产研发基地。仅合肥市,2007年招商引进服装企业达69家,投资额20多亿元。
为全力承接东部沿海地区服装产业转移,安徽全省服装工业园区蓬勃发展。位于合肥瑶海区的“中国合肥服装创新产业基地”,先后引进浙江太子龙、福建九牧王、旗牌王等知名服装企业;合肥市新站工业园内“安徽服饰第一街品牌孵化基地”,成功引进合肥惠美服饰有限公司等中小型服装加工型企业。
在“西进风”兴起的同时,业内人士也提醒,纺织服装业的“西进”不可盲目跟风,因为这并不只是简单的企业迁移,而要在西进过程中促使产业升级和整合,防止把落后的纺织产业转移到西部。
“企业并不能孤零零地搬到中西部去,而要考虑配套,考虑上下游产业链的一并转移。”吕政表示。
多管齐下走出困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规模较大的服装企业在积极寻求产业转移的同时,也在品牌建设、企业管理等多方面加强投入,以期快速走出当前的困境。
浙江凯喜雅公司业务经理沈志敏说,越是形势严峻,越能显现出一些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服装的潮流变化是非常快的,赶不上潮流,就只能做以价格低廉取胜的产品,也就会受制于人。在严峻的外贸形势下,那些设计能力强,灵活性强的企业将是最后的胜出者。
一些企业反映,由于今年一季度人民币升值超过4%,导致接大宗订单的企业反而更为被动,利润在无形中就缩水了。
有关专家指出,服装行业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在内外部环境改变的情况下,企业应针对环境变化及时调整生产经营策略,学会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求发展。对于那些仅仅依靠出口退税才能盈利的企业而言,适时退出将是一种选择。而对于具有较强实力的企业来说,应大力进行产品升级和技术创新,通过差异化战略巩固并拓展市场空间。
与此同时,为了保住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国际市场份额,商务部去年以来就力推沿海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产业转移中效益显现。业内人士介绍,相对于杭州,合肥市每月每人的劳动成本减少100元左右,目前很多企业已开始把更多的订单交给中西部的企业来做。(来源:《消费日报》2008年5月7日 编辑/刘丽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