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也改变着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本文从教学实际和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出发,将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使数学课堂更加高效。
【关键词】多媒体 数学课堂 有效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于学习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的整合,是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以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教学中应寻找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的整合点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特色教学,高效课堂
由于大量的教学资源库的出现,丰富的教学素材(案例、动画、课件、多媒体题库……)供教师按自己的教学习惯、教学特点灵活选择,从而实现特色教学,使课堂教学更高效。
首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以学生为主,增加学生的话语权,让学生自主地进行观察、讨论、操作、质疑等探索活动,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减轻了学生的畏难心理,促进他们主动的学习。这正是课程改革所要求的关注每一名学生、关注学习过程的教育思想的体现。
其次,它充分利用多媒体大容量、多趣味、高效率、图文声并茂等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在最佳状态下进行学习。
再次,它还利用电脑操作的便捷性,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给他们及时巩固、反馈并作出评价。例如,电脑出示练习题,计算机智能判断,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课堂效率。最后,计算机辅助教学可将“静态演示”变为“动态演示”,使实物不易展示的部分得到充分展示,帮助学生强化感知,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容易理解。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体的体积”这节内容要求学生经历从圆柱体抽象到长方体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这一目标,因此,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效果非常好。
二、应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提高课堂效率
多媒体将动画、图像、声音、视频等元素融入课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视觉美感和精神上的愉快感,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教学情境,从而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例如《圆柱的表面积》一课,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动画将圆柱的表面积图形的动画演示,让学生感受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应用多媒体探索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课堂效率
教材上的知识,都是以静态形式呈现的。只有把这些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呈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才能打破学生平静的思维状态,激发其思维转向活跃。多媒体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能够轻松地解决问题,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误区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本质是为了使课堂教学更有效,只有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教学设计需要,将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适时使用,才能获得最佳教学效果。现在许多教师的课堂基本每节课自始至终都在使用多媒体,课堂气氛好像很活跃,实际学生的思维水平很浅,而且多媒体放映较快,知识在学生大脑里留下的痕迹也非常浅。有的教师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课件的制作上,对于教材的理解、教法学法的研究、教学过程的设计等却不够重视,这样使用多媒体就失去了辅助教学的作用,课堂也比较低效。也有的教师使用多媒体仅仅是代替了黑板,将题目复制到电脑上而已,既达不到突出教学重点的目的又达不到突破教学难点的效果。同时,由于整节课教师依赖课件,没有或基本没有板书,所以仅仅是一名多媒体播放员,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合理、适时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则既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又能合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既能训练学生解题的基本技能,又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既能揭示教学内容的实质,又能实现高效的课堂交流,就能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关键词】多媒体 数学课堂 有效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于学习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的整合,是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以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教学中应寻找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的整合点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特色教学,高效课堂
由于大量的教学资源库的出现,丰富的教学素材(案例、动画、课件、多媒体题库……)供教师按自己的教学习惯、教学特点灵活选择,从而实现特色教学,使课堂教学更高效。
首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以学生为主,增加学生的话语权,让学生自主地进行观察、讨论、操作、质疑等探索活动,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减轻了学生的畏难心理,促进他们主动的学习。这正是课程改革所要求的关注每一名学生、关注学习过程的教育思想的体现。
其次,它充分利用多媒体大容量、多趣味、高效率、图文声并茂等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在最佳状态下进行学习。
再次,它还利用电脑操作的便捷性,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给他们及时巩固、反馈并作出评价。例如,电脑出示练习题,计算机智能判断,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课堂效率。最后,计算机辅助教学可将“静态演示”变为“动态演示”,使实物不易展示的部分得到充分展示,帮助学生强化感知,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容易理解。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体的体积”这节内容要求学生经历从圆柱体抽象到长方体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这一目标,因此,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效果非常好。
二、应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提高课堂效率
多媒体将动画、图像、声音、视频等元素融入课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视觉美感和精神上的愉快感,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教学情境,从而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例如《圆柱的表面积》一课,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动画将圆柱的表面积图形的动画演示,让学生感受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应用多媒体探索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课堂效率
教材上的知识,都是以静态形式呈现的。只有把这些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呈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才能打破学生平静的思维状态,激发其思维转向活跃。多媒体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能够轻松地解决问题,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误区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本质是为了使课堂教学更有效,只有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教学设计需要,将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适时使用,才能获得最佳教学效果。现在许多教师的课堂基本每节课自始至终都在使用多媒体,课堂气氛好像很活跃,实际学生的思维水平很浅,而且多媒体放映较快,知识在学生大脑里留下的痕迹也非常浅。有的教师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课件的制作上,对于教材的理解、教法学法的研究、教学过程的设计等却不够重视,这样使用多媒体就失去了辅助教学的作用,课堂也比较低效。也有的教师使用多媒体仅仅是代替了黑板,将题目复制到电脑上而已,既达不到突出教学重点的目的又达不到突破教学难点的效果。同时,由于整节课教师依赖课件,没有或基本没有板书,所以仅仅是一名多媒体播放员,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合理、适时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则既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又能合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既能训练学生解题的基本技能,又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既能揭示教学内容的实质,又能实现高效的课堂交流,就能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