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我的家乡甘肃某县,虽算不上历史文化名城,却也在陇上小有名气,这主要得益于她那浓郁的文化气息。近几年来,借改革开放之风,兴集资办学之举,全县上下,40万父老乡亲,勒紧裤腰带,从菜篮子、面袋子里抠出一点点血汗钱,兴办那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竟都慷慨解囊,毫无半点怨盲,实在令人感动。从中似可窥见此间民情民风之一斑。位于县城南大街的县一中,自然首沾风气之光。因为,一中的校门,早已破烂不堪,这与其全县最高学府的身份极不相称。经过很短时间的酝酿决策,动工兴建,不出一年,一座具有民族风格、端庄古朴的牌坊式校门拔地而起,屹立于南大街最繁华的路段。但见,雕梁画栋,金笔彩绘;飞檐斗拱,飘然欲飞,给县城平添了几分古朴雅致的色彩,也令小城人骄傲不已:我们县有的是能工巧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