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要:本文以科学发展观和新安全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提高军需动员能力的目标,从动员组织、动员方案、动员力量等方面就如何推动军需动员创新发展作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军需动员;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E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1
党的十七大对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对军需动员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军需动员建设,必须着眼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坚持以应急准备带动全面建设、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军需动员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一、着眼集中统一、精干高效,着力构建责权明确的组织运行体系
按照“军队提需求、国动委搞协调、政府抓落实”的基本格局,抓好军需动员体系建设,着力强化各级工作职能,理顺工作关系,形成军地之间各司其职、各行其责、齐抓共管的运行机制。
一是要强化军队提需求的职能。军事需求是军需动员准备与实施的基本依据,应赋予作战部门“提需求”的职责任务,自下而上建立专门的需求提报渠道。每年省以上軍需动员机构可在适当时机召开“供需”协调会,由军队有关部门提出军事需求,地方政府有关部门通报军需动员工作落实情况,实现信息共享,确保“供需”有效对接。特别要注重发挥省军区系统牵头作用,协调相关驻军单位,精确适时提出需求,确保需求提报符合应急应战保障实际,为动员准备提供牵引和依据。
二是要强化经动办的协调职能。从纵向上看,目前军需动员机构采取五级设置模式,有的设在地方发改委,有的设在军队,军地在工作衔接和运作上容易出现脱节现象。应以现有的军需动员组织体系为基础,加快各级动员办公室的规范化建设,落实机构人员编制及动员经费,将现行的议事协调职能转变为决策、指挥、计划职能,确保其权威高效。
三是要强化地方政府的主导职能。应把军需动员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中来,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政府领导的任期责任目标,实现军需动员建设与经济建设衔接配套、协调发展。应明确政府相关部委的职能,设立专门机构、落实专(兼)职人员,形成政府主导抓、军事部门牵头抓、职能部门具体抓、企事业单位配合抓的良好工作格局。应加紧完善军事需求提报、论证和衔接落实机制,军地联席会议、情况通报、重大问题会商和重大项目建设贯彻国防要求等军地协调机制,促进军需动员工作有效落实。
二、着眼平时应急、战时应战,着力构建科学完备的动员方案体系
按照“具体实用、系统配套”的要求,根据不同地域特点、区分不同规模、不同类型,搞好潜力调查,预测动员需求,编制切实可行的预案体系,为实施快速动员奠定基础。
一是要搞好动员潜力调查。动员潜力调查是科学制定方案预案的前提和基础,应坚持统一标准、统一组织,由相关职能部门,统一制定下发军需动员潜力调查指标评估体系,规范调查运行秩序;应将军需动员潜力调查统计,纳入各级政府经济年度统计范围,形成常态化、规范化、标准化统计管理制度;应运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对军需动员潜力进行信息化管理,实现潜力数据收集、传输、储存、管理的数字化,建成内容齐全分类科学、数据准确的经济潜力可视化数据系统,确保军需动员数据完整、真实、准确。
二是要完善配套动员预案体系。地方各级政府应按照“总体筹划、各有侧重、衔接紧密”的原则,科学区分动员任务和预案等级,分号业、分类别制定完善军需动员综合预案、专项预案、部门(行业)预案、企事业单位预案等各类预案、计划,形成从国家总体预案到专项预案、从部门预案到地方预案的四级应急应战动员预案体系。各类预案应做到保障需求研判准确,保障力量精干适当,动员方式灵活多样,动员措施有效管用,增强动员方案预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要着力搞好预案对接。按照“军队预案与地方预案相对应、上级预案与下级预案相衔接、总体预案与专项预案相对接、行动预案与保障计划相配套”的总体要求,组织对各类预案进行整合与衔接,以形成一个整体协调、相互配合、快速有效,集应战、应急功能于一体的预案体系,确保有效发挥人、财、物、科技等各种资源的最大效益。
三、着眼军民融合、资源共享,着力构建联储联保的物资储备体系
应按照“布局合理、规模适度、调用方便”的原则和要求,采取实物储备、生产能力及技术储备相结合的方法,逐步建立军地双向多能的储备格局。
一是优化储备布局结构,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按照战略物资以国家储备为主、战备物资以地方行政区划储备为主,通用物资以社会储备为主的方式,建立起以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为重点、地方战备物资储备为主体、社会通用物资储备为补充的国家、军队和地方储备库“三级一体”的联储联保体系,提高联合作战保障能力。应结合各地区非战争军事行动保障的实际需要,调整优化战备物资总量中不同层次、不同品种、不同类别物资的比例关系,做到结构合理、品种齐全、比例适当、综合配套,满足应急保障需要。
二是坚持军民联储方式,提升物资储备效益。平战结合、军民联储是有效转化社会资源的重要手段,应明确军地物资储备职责,采取合同储备等形式,建立军队专供与民间筹措相结合、预先储备与应急生产相结合、储备物资与储备生产能力相结合的物资保障体系,形成军地联储的良性格局,提升储备的质量效益。同时,应坚持军地兼容的原则,提高物资器材的通用互换程度,努力实现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促进储备模式由“实物”型向“能力”型转变。
三是建设应急物流体系,提高快速保障能力。建设军民一体的物流体系,是提高物资保障能力的关键。应按照跨层次支援、跨区域保障、跨军种使用的建设思路,逐步建成集采购、仓储、运输、配送于一体的军民融合的军事物流体系,把分散的运输力量系统整合起来。应充分利用国家交通运输发展的成果,依托国家综合运输网,发挥地方生产企业、商业企业和物流企业等供应商的作用,实现军地联运,弥补军事运力不足。应有效利用民力物流资源,将非核心配送业务外包给物流企业,确保物流配送服务能够延伸到战场,提供及时、可靠、准确的物资供应保障,实现军地衔接、平战结合的供应商直达配送。
四、着眼双应一体、综合多能,着力构建灵敏高效的动员力量体系
按照功能多样化、编组模块化、使用合成化、保障多元化的思路,科学编组成立应急应战保障实体,组织训练、演练,提升综合保障能力。
一是优化民兵预备役力量结构。在后备力量布局上,应逐步实现由农村向城市、由生产企业向科研单位和院校、由传统企业向高新技术产业拓展,不断优化力量结构。在后备力量编成上,应改变过去按照户籍所在地进行兵员编组的模式,按照居住地就近编组,提高在位率,做到一有情况,能召之即来,有效整合。
二是编实建强专业保障队伍。加强保障力量建设,必须在提高质量效益上下功夫,应按照利于组织管理、利于快速动员、利于执行任务的原则,在经济社会军需行业各系统组建专业对口、人员精干、应急有效的专业保障队伍。应重点依托大型运输企业等保障实体,抽组成立专业保障分队,全面增强应急应战能力。
三是强化动员训练演练。组织训练演练是提高军需动员能力的基本途径。应根据军需动员预案,按照“战时动员需要什么就练什么,平时怎么应急动员就怎么练”的要求,围绕“建、管、训、用”等各个环节,有针对性组织专业保障分队参加训练演练,提高平战转换能力。应结合组织战役演习时机,将军需动员演练周密地安排列演习过程中;结合参加地方森林灭火、抢险救灾、反恐维稳等重大军事活动,进一步熟悉掌握动员程序和要求,检验动员速度和能力,保证应急应战时所需动员的人力、物力、财力、科技能力收得拢、调得动、补得上,真正发挥保障作用。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军需动员;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E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1
党的十七大对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对军需动员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军需动员建设,必须着眼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坚持以应急准备带动全面建设、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军需动员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一、着眼集中统一、精干高效,着力构建责权明确的组织运行体系
按照“军队提需求、国动委搞协调、政府抓落实”的基本格局,抓好军需动员体系建设,着力强化各级工作职能,理顺工作关系,形成军地之间各司其职、各行其责、齐抓共管的运行机制。
一是要强化军队提需求的职能。军事需求是军需动员准备与实施的基本依据,应赋予作战部门“提需求”的职责任务,自下而上建立专门的需求提报渠道。每年省以上軍需动员机构可在适当时机召开“供需”协调会,由军队有关部门提出军事需求,地方政府有关部门通报军需动员工作落实情况,实现信息共享,确保“供需”有效对接。特别要注重发挥省军区系统牵头作用,协调相关驻军单位,精确适时提出需求,确保需求提报符合应急应战保障实际,为动员准备提供牵引和依据。
二是要强化经动办的协调职能。从纵向上看,目前军需动员机构采取五级设置模式,有的设在地方发改委,有的设在军队,军地在工作衔接和运作上容易出现脱节现象。应以现有的军需动员组织体系为基础,加快各级动员办公室的规范化建设,落实机构人员编制及动员经费,将现行的议事协调职能转变为决策、指挥、计划职能,确保其权威高效。
三是要强化地方政府的主导职能。应把军需动员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中来,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政府领导的任期责任目标,实现军需动员建设与经济建设衔接配套、协调发展。应明确政府相关部委的职能,设立专门机构、落实专(兼)职人员,形成政府主导抓、军事部门牵头抓、职能部门具体抓、企事业单位配合抓的良好工作格局。应加紧完善军事需求提报、论证和衔接落实机制,军地联席会议、情况通报、重大问题会商和重大项目建设贯彻国防要求等军地协调机制,促进军需动员工作有效落实。
二、着眼平时应急、战时应战,着力构建科学完备的动员方案体系
按照“具体实用、系统配套”的要求,根据不同地域特点、区分不同规模、不同类型,搞好潜力调查,预测动员需求,编制切实可行的预案体系,为实施快速动员奠定基础。
一是要搞好动员潜力调查。动员潜力调查是科学制定方案预案的前提和基础,应坚持统一标准、统一组织,由相关职能部门,统一制定下发军需动员潜力调查指标评估体系,规范调查运行秩序;应将军需动员潜力调查统计,纳入各级政府经济年度统计范围,形成常态化、规范化、标准化统计管理制度;应运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对军需动员潜力进行信息化管理,实现潜力数据收集、传输、储存、管理的数字化,建成内容齐全分类科学、数据准确的经济潜力可视化数据系统,确保军需动员数据完整、真实、准确。
二是要完善配套动员预案体系。地方各级政府应按照“总体筹划、各有侧重、衔接紧密”的原则,科学区分动员任务和预案等级,分号业、分类别制定完善军需动员综合预案、专项预案、部门(行业)预案、企事业单位预案等各类预案、计划,形成从国家总体预案到专项预案、从部门预案到地方预案的四级应急应战动员预案体系。各类预案应做到保障需求研判准确,保障力量精干适当,动员方式灵活多样,动员措施有效管用,增强动员方案预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要着力搞好预案对接。按照“军队预案与地方预案相对应、上级预案与下级预案相衔接、总体预案与专项预案相对接、行动预案与保障计划相配套”的总体要求,组织对各类预案进行整合与衔接,以形成一个整体协调、相互配合、快速有效,集应战、应急功能于一体的预案体系,确保有效发挥人、财、物、科技等各种资源的最大效益。
三、着眼军民融合、资源共享,着力构建联储联保的物资储备体系
应按照“布局合理、规模适度、调用方便”的原则和要求,采取实物储备、生产能力及技术储备相结合的方法,逐步建立军地双向多能的储备格局。
一是优化储备布局结构,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按照战略物资以国家储备为主、战备物资以地方行政区划储备为主,通用物资以社会储备为主的方式,建立起以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为重点、地方战备物资储备为主体、社会通用物资储备为补充的国家、军队和地方储备库“三级一体”的联储联保体系,提高联合作战保障能力。应结合各地区非战争军事行动保障的实际需要,调整优化战备物资总量中不同层次、不同品种、不同类别物资的比例关系,做到结构合理、品种齐全、比例适当、综合配套,满足应急保障需要。
二是坚持军民联储方式,提升物资储备效益。平战结合、军民联储是有效转化社会资源的重要手段,应明确军地物资储备职责,采取合同储备等形式,建立军队专供与民间筹措相结合、预先储备与应急生产相结合、储备物资与储备生产能力相结合的物资保障体系,形成军地联储的良性格局,提升储备的质量效益。同时,应坚持军地兼容的原则,提高物资器材的通用互换程度,努力实现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促进储备模式由“实物”型向“能力”型转变。
三是建设应急物流体系,提高快速保障能力。建设军民一体的物流体系,是提高物资保障能力的关键。应按照跨层次支援、跨区域保障、跨军种使用的建设思路,逐步建成集采购、仓储、运输、配送于一体的军民融合的军事物流体系,把分散的运输力量系统整合起来。应充分利用国家交通运输发展的成果,依托国家综合运输网,发挥地方生产企业、商业企业和物流企业等供应商的作用,实现军地联运,弥补军事运力不足。应有效利用民力物流资源,将非核心配送业务外包给物流企业,确保物流配送服务能够延伸到战场,提供及时、可靠、准确的物资供应保障,实现军地衔接、平战结合的供应商直达配送。
四、着眼双应一体、综合多能,着力构建灵敏高效的动员力量体系
按照功能多样化、编组模块化、使用合成化、保障多元化的思路,科学编组成立应急应战保障实体,组织训练、演练,提升综合保障能力。
一是优化民兵预备役力量结构。在后备力量布局上,应逐步实现由农村向城市、由生产企业向科研单位和院校、由传统企业向高新技术产业拓展,不断优化力量结构。在后备力量编成上,应改变过去按照户籍所在地进行兵员编组的模式,按照居住地就近编组,提高在位率,做到一有情况,能召之即来,有效整合。
二是编实建强专业保障队伍。加强保障力量建设,必须在提高质量效益上下功夫,应按照利于组织管理、利于快速动员、利于执行任务的原则,在经济社会军需行业各系统组建专业对口、人员精干、应急有效的专业保障队伍。应重点依托大型运输企业等保障实体,抽组成立专业保障分队,全面增强应急应战能力。
三是强化动员训练演练。组织训练演练是提高军需动员能力的基本途径。应根据军需动员预案,按照“战时动员需要什么就练什么,平时怎么应急动员就怎么练”的要求,围绕“建、管、训、用”等各个环节,有针对性组织专业保障分队参加训练演练,提高平战转换能力。应结合组织战役演习时机,将军需动员演练周密地安排列演习过程中;结合参加地方森林灭火、抢险救灾、反恐维稳等重大军事活动,进一步熟悉掌握动员程序和要求,检验动员速度和能力,保证应急应战时所需动员的人力、物力、财力、科技能力收得拢、调得动、补得上,真正发挥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