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合成的利福平衍生物Benzoxazinorifamycin在裸鼠体内抗麻风菌的活性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hui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报告了新合成的利福平衍生物Benzoxazinorifamycin(KRM-1648)不同剂量对裸鼠麻风感染的疗效,并与利福平(RMP)作了比较。雌性BALB/c裸鼠左后足垫皮下接种106条麻风菌后分组。待感染31天时,各药以0.01mg/0.1ml管饲或以含0.00004~0.0004% KRM-1648饲料喂食裸鼠,管饲为1次/日,每周6次。饲料为连续喂食,均给药50天。服药期间观察足垫肿胀程度。待感染360天时,剖杀裸鼠,计数左后足垫内菌量。

其他文献
由于黄曲霉菌组真菌在生态环境中普遍存在,在工业及传统的食物加工过程中产生一系列毒素,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以黄曲霉菌组真菌产生的毒素(黄曲霉毒素)最多见。这类毒素污染食物和饲料,毒性强且可致癌,严重影响人体及牲畜的健康。但不同株污染严重性不同,也有人以无毒株来改变本菌的毒性菌群、由于实验检查本菌时植物或土壤中存留有其它微生物可影响其分离及计数,故培养基的选择至关重要。
最好认为恶性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症(MAE)是一种淋巴结外的血管内淋巴瘤,或者是一种亲血管的大细胞淋巴瘤,该病以小血管内瘤性淋巴细胞增殖为特征,皮肤和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最常受累。该文3例患者经常规镜检和免疫组化分析肯定了MAE诊断,并对其中1例患者的皮损进行了分子遗传学分析和电镜研究。
表浅性肉芽肿性脓皮病(SGP)由Wilson-Jone等于1988年首次报告,迄今共约报告32例患者,本文报告2例。例1.女,48岁。1年前右三角肌处发生一疼痛性脓疡,切开后形成慢性溃疡,随后,在对侧三角肌处,腹壁有同样情况的慢性溃疡发生。脓液涂片及培养未见病原体。组织学显示:真皮脓疡边缘有组织细胞,多核巨细胞,淋巴细胞浸润;表皮不规则棘层肥厚,窦道形成,经损害内去炎松注射无效后,用强的松龙30m
患者男性38岁,白种人,1991年11月诊断为慢性髓性白血病。1992年5月接受同种异体性的异体骨髓移植术。术后约3周,病人的躯干、小腿的上部出现斑疹及丘疹性发疹。取皮损作活组织检查,发现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一致。1992年7月,患者脸部、颈部、胸部发出紫色、红斑状及丘疹状发疹。1993年2月,患者脸部、头皮出现红斑疹。两部位活检均提示为与GVHD一致的界面性皮炎。
期刊
本文综述了各种现代检验技术在诊断梅毒方面的应用研究,并对目前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进行了初步评价。作者认为:蛋白印迹法特异性高,敏感性强,且操作方便,设备简单,具有推广价值;酶免疫分析法便于建立自动化实验系统,一次可检测大量标本,结果客观准确,适用于大样本人群调查;多聚酶链反应方法准确、快速,可用于先天梅毒、早期梅毒以及艾滋病患者感染梅毒等复杂情况下的诊断。
期刊
西班牙某地一猪农场发生了暴发性皮癣菌病。皮损多位于背部及肋腹部,为大小不一的红疹,并有小块秃毛及轻度瘙痒。从皮损处收集际本,接种于DTM琼脂及含氯霉素的沙堡培养基,置28℃~30℃培养7~14天。据菌落形态及镜下特征均鉴定为犬小孢子菌。发病率:母猪为100%,仔猪为95%,群体喂养猪为75%。
期刊

重点介绍了近10年来国外对生殖器疱疹的血清流行病学.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病理生理学、临床表现、治疗、诊断和预防等领域研究的新进展,旨在引起对这一常见却易被忽视的性病,予以足够的重视.
取8~10周龄BALB/c小鼠耳皮肤,培养出成熟的成纤维细胞样基质细胞系DFB-1和12E2克隆。此细胞具有扁平、细长的细胞质,核大而圆、核仁明显,几条细长的细胞质突出,在位相显微镜中其形态和成纤维细胞相似。电镜下所见证明其来源于真皮中的成纤维细胞或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s),而非表皮的角朊细胞或内皮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检查,这些细胞表型中没有Ia、Mac-1或Ly-5抗原。DFB
期刊
报导1例出生时就有单个损害的未定类细胞增生性疾病,这种少见肿瘤的出现为该独特病种增加了临床谱。婴儿,男,足月顺产生于一名合并妊娠性糖尿病及高血压的20岁墨西哥产妇。出生时发现婴儿骶骨中线区有1个1.80.8cm浅表性溃疡性结节。
期刊
作者对二甲胺四环素(MINO)治疗瘤型麻 风的疗效、副作用及病人对药物耐受性进行了研究。14例病人(BL 1、LL 13),其中新发未冶10例,复发未治4例,男性8例,女性6例作为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