荚果蕨贯众提取物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和抗氧化活性研究

来源 :中国药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aclenie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荚果蕨贯众提取物中3种主要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荚果蕨贯众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方法采用HPLC测定提取物中黄酮类成分含量。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水中含0.1%磷酸)70∶30;流速为1.00 mL·min-1;检测波长295 nm;柱温40℃。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评价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结果对照品去甲氧基荚果蕨素、荚果蕨素、荚果蕨黄素记为D1、D2、D3分别在0.058~0.58、0.045~0.45、0.003~0.028 m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分别为0.999 8、0.999 8、0.998 3,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93%、97.15%、96.41%。以IC50值(清除率为50%时,抗氧化剂的浓度值)作为评价指标,测得荚果蕨贯众提取物的IC50值为0.55 mg·mL-1。结论此含量测定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荚果蕨贯众提取物的质量控制。该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采用双黄连注射液治疗急性乌头碱中毒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例数相同的治疗组A与对照组B。首先对A、B两组所有患者进
期刊
工程一切险作为工程保险的最主要构成部分,对投保人顺利进行工程建设有着重要影响.目前由于投保人工程一切险索赔专业水平受限,本文将范围管理理念引入工程一切险索赔领域,从
目的研究野百合(Crotalaria sessiliflora L.)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柱色谱技术分离纯化,核磁共振及质谱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野百合醋酸乙酯层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1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多发脑梗塞性抑郁症的疗效。方法与结果 以继发于多发脑梗塞的抑郁症为观察对象 ,以补下清上、开郁醒神为治疗原则 ,针刺治疗 6 5例 ,痊愈 2 3例 ,占 35
<正> 本组155例,男性91例,女性64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15岁:病程最短2小时,最长8天,发病在1天以内的41例,2天以内的68例,3天以内的40例,3天以上的6例。治疗方法针刺长强穴。
IU酒店互联网经营模式是"互联网+"概念在酒店业的成功探索和应用,从而,互联网概念酒店也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因此本文以IU酒店为例,探究其经营模式的创新之处,同时,结合消费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11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6例,对两组患者的
目的采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技术扩增鹿茸的线粒体DNA,扩增产物用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从而建立鹿茸的高效毛细管电泳-随机扩增DNA多态性(HPCE-RAPD)指纹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