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不利”,海信凭什么逆风飞扬?

来源 :新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f_nast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理性的业内观察人士看来,中国企业与国际企业的最大差距不在于营销而在于技术。因此,如何打破这一畸形的竞争力结构,成为每一个中国企业所面临的最严峻的命题。
  
  2004年,“中国家电第一企业”海尔实现1016亿元销售收入,与“世界500强”企业擦肩而过。2005年,海尔实现营业收入1039亿元人民币,和2004年相比,增长率不足0.3%,和海尔此前宣传的每年50%~80%的增长率相去甚远。在企业观察人士看来,海尔基本上已经进入增长停滞期。
  实际上,不惟海尔放慢了增长速度,许多大型家电制造企业的发展步伐也都迟缓下来。前几年动辄30%以上的增长率已然是“黄鹤一去不复返”。而企业的盈利状况尤为糟糕,2004年以来,能够实现年均5亿元利润的大型家电企业屈指可数,大多数企业在2亿元之内徘徊,甚至有一部分企业挣扎在亏损的泥潭中难以自拔。在国际化方面,也是麻烦不断,2004年中国彩电企业遭遇美国反倾销,2005年和2006年又遭遇欧盟两个“绿色壁垒”的狙击,2007年3月1日中国生产的彩电则被美国征收高额专利费。用“流年不利”来形容中国家电企业,再准确不过了。在“做大做强”的道路上,中国家电企业可谓是困难重重。
  但是,有一个企业似乎与众不同,这就是海信。
  2004年,海信平板电视开始脱颖而出,平板电视的成功让海信从“CRT第三军团”一跃而进入“平板第一品牌”行列。
  2005年,海信实现营业收入334亿元,排在中国电子信息百强第七位。这年年终,海信对外发布“信芯”芯片研制成功,海信技术领先的形象由此确立。
  2006年,海信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尤其是平板电视继续一枝独秀,无论是市场占有率还是盈利能力,均居行业第一位。这一年,海信对科龙的整合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可以说,在2002年到2006年的4年内,海信初步完成了从家电“第三军团品牌”向“第一梯队品牌”的历史性跨越。而这一时期,其竞争对手TCL、长虹、创维乃至海尔却相继陷入危机。
  那么,海信凭什么可以逆风飞扬?其制胜法宝是什么?
  
  海信基因:低调、务实、理性
  一提到海信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海信人总会说起“海信文化”。在他们看来,海信文化与很多同行企业不太一样,它“低调、务实、理性”。比如,TCL集团总裁李东生提出“企业做大不一定做强,但是做不大一定做不强”。海信董事长周厚健则认为,企业做强了就一定能做大,片面强调做大是有问题的。
  说起海信文化,人们绕不过周厚健。和大多数企业一样,其企业文化都带有浓重的老板色彩,海信的身上也有着很强烈的周厚健色彩。
  技术出身的周厚健一向以“低调、务实”著称。在他看来,企业稳健发展比什么都重要,玩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没有用。所以,我们很少能看到海信主动打价格战,海信对旗下所有企业的要求都是必须实现盈利。对经营的严格要求,让海信不像南方的一些企业那样跑得快,但是,企业的发展却稳健、扎实了很多。所以,海信这些年的发展没有大起大落,一直是慢跑前进。
  我认识海信的一位省级公司老总,他的一言一行都很有尺度。他说他的性格受周厚健的影响很大,是海信的企业文化改变了他。
  为什么中国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很难走下去了?在企业研究人士看来,大多数企业的浮躁心态害了企业。因为总想走捷径抄近路,结果企业该做的事情没有做。比如,大多数家电制造企业不愿意在基础技术开发上投入,结果,它们不得不购买国外企业的技术,不得不受人家的牵制。
  
  平板电视:成就海信大未来
  真正让海信实现“精彩一跃”的,应该是兴起于2002年的平板电视。
  2002年之前,海信曾先后推出“环保电视”与“立体电视”,后者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前者虽然有一定影响,却最终被创维“健康电视”的声浪淹没。
  2002年7月,TCL率先发起等离子电视普及风暴,40英寸等离子电视一下子从5万多元降到不足3万元。但是,TCL的平板战略并没有坚持下去。2003年年初,TCL就将推广重点转向了背投电视,甚至在2004年收购了汤姆逊CRT电视业务。当平板电视风起云涌的时候,TCL作为平板电视普及风暴的发起者却走起了回头路。
  其他企业的态度同样是摇摆不定。创维的平板战略基本上惟TCL马首是瞻,康佳做起了小屏幕液晶,而长虹此时则陷入了APEX债务纠纷之中,根本没有能力做平板电视。
  此时此刻,周厚健却坚定地宣布成立“平板电视事业部”,号召任何产品都要为平板电视让路。从2002年秋TCL推广等离子电视开始,到2004年上半年大多数企业开始认识到液晶电视的重要性并开始推广这一产品,海信比别的企业赢得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差。
  在平板电视的形象建设上,海信也是下足了工夫。
  2003年9月,海信宣布从所有商场撤出非高清数字电视,此举引起了社会轰动。
  2004年,海信开始通过广告大肆宣传其“平板电视畅销25个国家”,通过行业评比、机构测试等手段诉求其平板电视技术与品质的领先形象。通过一连串运作,海信“平板电视第一品牌”的形象逐渐在消费者心目中清晰起来。
  实际上,此前海信还发起了另一场攻势,这就是“变频风暴”,试图以“舒适、长寿,省钱”为诉求,确立海信空调的技术优势。
  但是,海信变频空调的推广并不是很成功,一方面变频空调比普通空调价格高出不少,影响了市场销售;另一方面,来自竞争对手的攻击,也破坏了海信试图给人们建立的海信空调“品质卓越、环保节能”的形象。当初对海信进攻最为凶猛的,恰恰就是后来被海信控股的科龙。
  为了扭转不利局面,海信后来调整了诉求方向,推出“工薪变频”概念,以便给人们留下变频空调“价格实惠”的印象,但是,这一概念并没有坚持下去。
  从“环保电视”到“变频空调”,虽然实际销售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但是,人们毕竟看到了一个不断冲击“技术巅峰者”的形象。
  机遇总是光顾有准备的人。
  当平板电视时代到来的时候,海信一下子牢牢地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为什么当大家还在犹豫不决的时候,惟独海信把握住了这个机会?海信一位高层给出的答案是:对产业与技术的执著追求,让海信清醒地认识到平板化是彩电真正的发展方向。
  
  “信芯”:一场绝妙的公关运作
  众多国际企业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企业的技术形象,是最能支撑其品牌形象的要素。我们看到,“世界500强”企业中的制造企业,基本上都是拥有核心技术和众多知识产权的企业。
  2005年年底,海信对外发布成功消息,宣称其研制出我国第一块数字电视芯片。在举国上下都在谈论如何创建自主创新国家的时候,“信芯”可谓生逢其时。
  于是,国内各大主流媒体纷纷予以报道,海信渴望已久的技术领先者形象在媒体的推动下得以成功塑造。
  就连海信的竞争对手在私下里也不得不承认,“信芯”是中国企业“近年来最漂亮的公关”案例之一。
  之所以称“信芯”为公关案例,是因为在技术人士看来,“信芯”本身并不具有实际意义,和目前彩电企业普遍使用的芯片相比,“信芯”只是入门级芯片,谈不上领先性。因此,可以说“信芯”的成功实际上是公关的成功,而不是技术的成功。
  在理性的业内观察人士看来,中国企业与国际企业的最大差距不在于营销而在于技术。因此,如何打破这一畸形的竞争力结构,成为每一个中国企业所面临的最严峻的命题。
  事实上,中国企业已经越来越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华为这个5年前还默默无闻的企业,正在成为令许多国际大企业胆战心惊的对手,因为华为从一开始就试图建立属于自己的技术竞争力,完全按照一个国际企业的成长轨迹设计企业战略。今天,苹果熟了!
  作为典型的技术型领袖,周厚健对技术的认知和热情显然高于中国一般的企业家。的确,“信芯”给了海信信心,也给了国人对海信的信心。
  
  “海龙”:福兮?祸兮?
  一个理性企业的发展,有时却会遭遇非理性因素的干扰,海信也不例外。
  在海信的潜意识里,同城的海尔白色家电产业的根基是如此强大,是自己挥之不去的心头之痛。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这两个企业之间的“恩怨情仇”比其他任何同城企业都强烈得多。因此,如何做大做强白色家电,一直是海信苦苦寻觅的目标。
  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幕:2005年9月,海信以志在必得的强势姿态拿下了“问题企业”科龙,其手段甚至令人怀疑是否合法。
  但是,科龙这条“龙”进入到海信的这片“海”中,便接二连三暴露出诸多问题。
  首先是科龙不断爆出财务黑洞,累计亏损超过28亿元,接着是科龙中高层纷纷离职,然后便是企业陷入生产停滞、销售一落千丈的困顿之中。
  面对科龙盘根错节的问题,海信的手术刀却不知道从何下手。在随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海信对科龙的治理处于“无作为”状态。
  直到2006年9月给科龙“换标”,在科龙的企业文化里植入海信基因,才让人们想起海信已经收购了科龙。
  在观察人士看来,“换标”并不是科龙最需要的。科龙最需要的是健康的、完全市场化的企业机制,是企业从此告别“官僚企业”,而这一点,海信并没有给它。
  周厚健曾经表示:“早知科龙这么多问题,就不要了。”
  应该说,在许多方面,海信都交出了不错的答卷,只是面对科龙这个难题,海信才多少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在海信勾画的“白家电帝国”里,科龙是机会,也是包袱。
  然而,海信会把包袱变成机会吗?2007年,将是关键的一年,我们希望海信能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案。
  (本文作者为铂金管理首席顾问、著名家电产业观察家、企业新闻传播专家)
其他文献
分众无线能够帮助独立WAP网站引入稳定的、成熟的广告业务模式,从而塑造出独立于运营商业务营销资源的营销体系。    据今年5月分众集团(以下简称分众)披露的财报,其专门从事无线营销的子公司分众无线2007年第一季度就交出了600多万美元的成绩单,远远高于上一季度的350万美元。分众无线的不俗业绩让很多无线广告的支持者看到了希望,也让业内对于无线广告空前关注。  “分众并不创造流量,因为流量并不稀缺
期刊
公司的发动机是什么?如果用这个问题做一个调查,答案可能有很多种,比如说“资本”、“技术”、“优秀的领导人”等等。对于这个问题,罗伊·A·杨认为,对于任何一家公司而言,市场营销就是公司的发动机,只有市场营销才能够带动整个公司前进。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在50年前就指出:“任何商业公司都有两种功能,也只有这两种功能,即创新和营销。”   然而事实上,只有少数公司的高层
期刊
6月29日凌晨3时30分,在一家商店门口排了15个小时的队,费城市市长斯特里特终于买到了iPhone手机。斯特里特是苹果的众多粉丝之一。在29日这一天,众多苹果粉丝为iPhone手机而疯狂,全球的目光也被吸引到这款小小的手机上。iPhone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做广告,但是,所有的媒体都在报道iPhone。  有一家网站专门做了一个调查,对年轻人而言,2007年最渴望得到的是什么?移动电话成为16~29
期刊
古老的钻石切割工具相得益彰,极富艺术感的欧洲陈设凸显出一种独特的品位和时尚感,欧洲皇室专用香水弥漫于空气中,散发出优雅的气息……扑面而来的欧伦风情,让顾客不由置身于浓郁的比利时钻石文化氛围中。  这是比利时TESIRO通灵上海旗舰店。如今,处于后工业时代的跨国企业,已经越来越重视运用文化传播的营销思维。它们的屡屡成功也向人们清晰地发出了一个信号:未来企业竞争的焦点是文化,文化将决定企业的竞争力。 
期刊
如果把IBM比作一头步伐稳重的大象,惠普更像一条灵活善变的巨龙,以创新的精神、灵敏的嗅觉,锁定了自己的高速增长之道。    在庄正松的眼里,惠普(HP)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兼总裁马克·赫德是一位有着独特魅力的人。至于怎样独特,这位已在惠普工作17年、现为中国惠普有限公司的高级副总裁一时也无法概括全面。  他这样描述马克:“他谈事情总是很简单,不用PPT,就拿一支笔,像大学教授一样,跟大家说数字。
期刊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过去有很多危机公关的例子,数天间便让庞大的企业倒掉;相反,也有一些危机个案,因为处理适当,成功建立企业负责及诚信的形象,结果“化危机为机会”,反而得到了更多消费者的信任,事情过后产品销量不降反升。  面对危机事件,通常传媒最想做的事就是报道更多的新闻。所以面对媒体指责,无论合理不合理,我们首先要冷静,如果你的反应不够理智,很有可能因此而激怒媒体,为媒体提供更多的负面新闻素材,把事
期刊
惠普正在成为一个反败为胜的品牌案例。  自从2002年5月,惠普完成对康柏的并购以来,一度是硅谷领袖的惠普,似乎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突然一下子,惠普又横空出世。  2006年第三季度,惠普的PC出货量超过戴尔。2006年年底,惠普的总收入达到917亿美元,超越IBM。2007年第一季度,惠普继续向前猛冲,惠普的营业收入为25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  最大的变化是品牌价值的变化。根据Int
期刊
营销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无法玩虚的──企业需要的其实不是让全国人民都知道,而是让它们的潜在用户知道就可以了。    天仙MM,非常真人,二月丫头,流氓燕,芙蓉姐姐,小天女,艾晴晴,国学辣妹,公交MM,Acosta,一连串名字构成了近两年来互联网世界的喧嚣与躁动,但当草根迅速蹿红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之时,一个个造星神话也让这些明星背后的策划人渐次浮出水面。  浪兄、立二、陈墨、小招便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
期刊
2007年,1月28日,IBM在美国发布了截至2006年12月31日的年度财报,值得注意的是,IBM上一财年的总收入为914亿美元,而惠普上一财年的收入为917亿美元。这样,惠普正式接替“老巨人”IBM成为全球最大的IT公司。  在这场IT巨人企业的长跑中,“超越”是需要超前的战略眼光和部署的。早在5年前,惠普在选择业务增长点上就表现出斩钉截铁的魄力,也因此成就了今天拥有强大竞争力的惠普。与IBM
期刊
车市人士可能对前两年“韩流”咄咄逼人的气势至今记忆犹新,伊兰特、赛拉图攻势如潮,索纳塔、远舰步步为营,北京现代一度冲进销量排行榜第四名。但进入2007年,北京现代、东风悦达起亚这两家韩系合资汽车企业似乎同时“熄火”,销量排名逐月下滑,当伊兰特的月销量跌破1万辆大关之后,北京现代面临被甩出前十名的危险;而在将新千里马Rio更名为瑞欧也无济于事之后,东风悦达起亚已经听不任何动静了。  俗话说“形势比人
期刊